武汉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昌都 昌都-历史沿革,昌都-行政区划

昌都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所辖七个地区(地级市)之一,地处横断山脉和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位于西藏东部,处在西藏与四川、青海、云南交界的咽喉部位,是川藏公路和滇藏公路的必经之地,也是“茶马古道”的要地。以昌都为中心,东与四川省相望,东南面与云南省接壤,西南面与西藏林芝地区毗邻,西北与西藏那曲地区相连,北面与青海省交界,西望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处在商贸往来的枢纽地位,素有“藏东明珠”的美称。昌都市作为康巴地区的腹心,有着亚洲第二大铜矿――玉龙铜矿和丰富的水能、森林资源,是国家推进建设的“西电东送”接续能源基地和藏东有色金属产业基地;有着被人称为“香格里拉”的多民族、多宗教以及人与自然相处和谐的人文胜景,有着毗邻川、滇、青三省的独特区位优势和开发条件,青藏高原发育的大江大河如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流经此地,为南水北调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造就了三江并流的奇绝风景。

昌都县_昌都 -历史沿革


昌都昌都市坐落在群山怀中,它被称作从四川和云南入藏的门户。昌都是藏语,其意为“水汇合处”。扎曲和昂曲在昌都相汇为澜沧江。这也是昌都这一名称的由来。
昌都古称“康”或“客木”,以区别于卫、藏、阿里等地区。昌都具有悠久的历史,1977年和1980年相继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昌都卡若遗址和昌都小恩达遗址表明,早在五千年以前,昌都就已有人类繁衍生息,并已形成了初级村落。当地的居民已开始种植易于生长的谷子,饲养适应性广泛的家畜猪,同时也以狩猎狐、青羊、马鹿等作为补充。昌都的察雅一带是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中《桨巴》所记述的格萨尔与“炯巴”人为争夺食盐而发生交战的地区。按照藏族传统的地理概念,这里同时是“朵康六岗”中的察瓦岗,系有名的产盐之地。考古发现与实地调查,也可以发现不少当地居民传说是“炯巴”人留下来的石墙、石阶等建筑遗址。
吐蕃时期(公元7-9世纪),昌都是著名的“东女国”和苏毗王国的所在地。据《旧唐书》第一百九十七卷《南蛮西南蛮传》记载:“东女国,西羌之别称,以西海中复有女国,故称东女焉。俗以女为王。东与茂州、党项接,东南与雅州接,界隔罗女蛮及百狼夷。其境东西九日行,南北二十二行。有大小八十余城,其王所居名康延川,中有弱水南流,用牛皮为船以渡。”我国著名藏学家任乃强先生考证也称,今昌都一带为东女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今日在昌都还可以看到吐蕃东女国和苏毗王国文化的痕迹。
公元13世纪,元朝将西藏归于中国版图后,在昌都和四川甘孜设置了朵甘思宣慰司都元帅府。明朝时西藏佛教格鲁派兴起,其影响逐渐深入康区,在昌都形成若干呼图克图--大活佛转世系统。明朝政府在此设置了朵甘都指挥使司,委任各地的部落酋长和各大头人与寺庙的大喇嘛管理。明(1368-1644年)末蒙古和硕特部固始汗白利土司后,昌都也受固始汗的统治。
清朝(1616-1911年)在这个地区封委了一些大活佛和土司各辖其地,受驻藏大臣和达赖喇嘛的管理。清朝还在昌都设立了粮站,委派粮台、游击等文武官员驻守昌都,并从四川、云南派有制兵130名驻扎昌都,传递谕旨奏折,保护昌都寺大活佛和粮台。清末赵尔丰在昌都地区的一些地方实行改土归流,昌都地区改称川边。
民国(1912年)以后,是西康省的一部分。
1918年西藏地方政府将其改称为朵麦地区,设立了“朵麦基巧”,划昌都为25个宗。1950年10月19日,成立了昌都地区人民解放委员会,并下设3个管辖区,即昌都解放委员会直辖13个宗、三十九族地区第一办事处所辖10个宗和波密地区第二办事处所辖3个宗及盐井、察隅共28个宗,直属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管辖。
1955年西藏藏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后,昌都地区则划规其管辖,1960年初设昌都地区行署。地区行署驻昌都镇。

昌都县_昌都 -行政区划

沿革


昌都1950年10月昌都解放,昌都直属的宗有昌都、察雅、八宿、类乌齐、左贡、桑昂曲均由宗直接改为县。昌都专区下辖共计13个县,专员公署设在昌都县。
1959年9月,波密和嘉黎划归塔工(即林芝)管辖。此时昌都专区所辖12个县。
1962年9月,昌都专员公署办公会议对各县行政区划作了调整。全地区12个县划为94个区一个镇(昌都县城关填),472个乡。
1964年5月,西藏自治区筹委会在进行行政区划调整时,考虑到不同地区群众的居住习惯,人口数量,辖区面积及交通运输等因素,决定将林芝专区所属的波密县划归昌都专区管辖。此时昌都专区所辖县又恢复为13个。
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成立后,为尊重群众原有的习惯称呼,11月经国务院批准将宁静县改名为芒康县。
1966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将桑昂曲县改名为察隅县。
1970年昌都专区改为昌都地区,地区驻昌都县。洛隆县由洛隆迁孜托;边坝县由边坝迁驻草卡区的东马司(距草卡区6千米)。昌都地区辖昌都、贡觉(驻莫洛)、左贡(驻亚中)、察隅(驻吉公)、洛隆(驻孜托)、丁青、波密(驻扎木)、江达、察雅(驻烟多)、芒康(驻嘎托)、八宿(驻白马)、边坝(驻东马司)、类乌齐等13县。
1971年左贡县由亚中迁驻汪达。
1975年类乌齐县由类乌齐迁热扎卡。昌都辖昌都、贡觉(驻莫洛)、左贡(驻汪达)、察隅(驻吉公)、洛隆(驻孜托)、丁青、波密(驻扎木)、江达、察雅(驻烟多)、芒康(驻嘎托)、八宿(驻白马)、边坝(驻东马司)、类乌齐(驻热扎卡)等13县。
1986年1月,林芝专区恢复后,经国务院批准将昌都专区的波密、察隅两县划归林芝专区。同时,根据1973年12月30日中共昌都地委、昌都地区革命委员会《关于芒康、江达、昌都、丁青等县行政区划调整与成立新县的报告》,1979年6月16日西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本着有利于领导,有利于发展生产,有利于边防稳定和加强建设的原则”,兼顾群众的历史习惯和自然条件,地理环境等因素,同意在昌都地区新增设盐井、生达、碧土和妥坝4个县,报经国务院批准。这时,昌都共辖15个县。上述4个县虽经国务院1983年10月批准新建,但因故至今尚未建立,故昌都地区实有11个县,90个区镇。
1987年3月始,实行撤区并乡,调整乡镇行政区划,保留13个区,昌都辖159个乡,9个镇,1622个行政村。
1999年5月,经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昌都再次对部分乡镇的行政区划作了调整。撤消原保留的13个县辖区,共设立24个镇、118个乡(含民族乡1个)。
1997年,地区行署驻昌都县城关镇。辖昌都、芒康、贡觉、八宿、左贡、边坝、洛隆、江达、类乌齐、丁青察雅11个县。
1999年5月,昌都再次对部分乡镇的行政区划作了调整,撤销原保留的13个县辖区,共设立24个镇、118个乡(含民族乡1个)。
2013年11月,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国务院正式上报《关于撤销昌都地区设立昌都市的请示》,撤地设市工作顺利推进。
2014年10月,国务院批复撤销昌都地区,设立地级昌都市。昌都市设立卡若区,以原昌都县的行政区域为昌都市卡若区的行政区域,卡若区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昌都中路259号。

区划详情

截至2014年11月,昌都市辖原昌都地区的江达县、贡觉县、类乌齐县、丁青县、察雅县、八宿县、左贡县、芒康县、洛隆县、边坝县和新设立的卡若区。即一个区十个县,包括24个镇,118个乡。
县面积(km2)人口邮政编码政府驻地
卡若区106529万854000城关镇
江达县132007万854100江达镇
贡觉县62564万854200莫洛镇
类乌齐县58794万855600桑多镇
丁青县129556万855700丁青镇
察雅县84135万854300烟多镇
八宿县125644万854600白玛镇
左贡县117264万854400旺达镇
芒康县114317万854500嘎托镇
洛隆县81844万855400孜托镇
边坝县88943万855500草卡镇

昌都县_昌都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昌都昌都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澜沧江上游,是西藏自治区的东大门。昌都地处三河一江地区(昂曲、扎曲、色曲、澜沧江),藏语意为“水汇合口处”。
昌都位于东经93°6′―99°2′,北纬28°5′―32°6′之间,东与四川省的德格、白玉、石渠、巴塘四县隔江相望,东南与云南省的德钦县接壤,西南与林芝地区毗邻,西北与那曲地区相连,北面与青海省的玉树州交界。总面积为11万平方公里,占西藏自治区总面积的8.9%。

地貌

昌都总地势西北部高,东南部低,最高海拔为5460米,最低海拔约3100米,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不少山峰耸立于雪线以上,其中念青唐古拉山主峰高达7111米,万丈冰峰,银装素裹。
昌都西北部山体较完整,分水岭地区保存着宽广的高原面。东南部山体被切割成星罗棋布状。谷地由北向南逐步加深,岭谷栉比,河谷深切,仅有零星残存的高原面。高原主要分布在他念他翁山北段和宁静山,海拔在4000―4500米以上;在北纬30°以南,为典型的高山峡谷区,河谷底海拔2500―3500米,最低处是芒康县的金沙江河谷,海拔仅2296米。
昌都山脉为南北走向,三条大江与三列山脉相间分布,平行骈走。从西向东依次是伯舒拉岭、怒江;他念他翁山、澜沧江;达玛拉山-宁静山、金沙江。山脉海拔多在4000―5000米左右,山脉之间有深邃的河谷,山岭与河谷的高差达1000―2000米。独特的自然地貌和地形结构,使雄美壮美的青藏高原愈加多姿多彩。

气候

昌都属高原亚温带亚湿润气候。夏季气候温和湿润,冬季气候干冷,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年平均日照数为2100―2700小时,年无霜期46―162天,年降水量为477.7毫米,集中在5―9月。常见的自然灾害有霜冻、雪灾、冰雹。
昌都的气候以寒冷为基本特点。由于受南北平行峡谷及中低纬度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具有垂直分布明显和区域性差异大的特点。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日温差大,年温差小;降雨集中,季节分布不均,蒸发量大,相对湿度小。昌都地区山脉河流的南北纵向排列有利于暖湿气流的南北输送,峡谷高差悬殊,气候垂直变化大于水平变化。
昌都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空气稀薄,年平均气压和每立方空气中含氧量仅有平原地区的2/3。日温差大,年温差小,气温偏低。昌都地区各地年平均气温为2.4℃―12.6℃。降雨集中,季节分布不均。5―9月的降水量在182.3―538.2毫米之间,占全年降雨量的77.9%―95.8%。10月至次年的5月降水量为19.6―102.6毫米,仅占全年降水量的4.3%―21.2%。蒸发量大,相对湿度小。各地的年蒸发量在1325.3―2617.2毫米之间,地处怒江河谷的八宿年蒸发量最高,为2617.2毫米,是年降水量的10倍以上。

昌都县_昌都 -自然资源

气候资源


昌都昌都属高原亚温带亚湿润气候,西北部、北部严寒干燥东南部温和湿润;日照时间长,干湿分明,年平均气温在7.6℃,年降雨量在400―600毫米,由于山高谷深,地形复杂.故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高原气候特征。是全国污染最小的城市之一,是理想避暑胜地。

水产资源

武汉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昌都 昌都-历史沿革,昌都-行政区划
昌都水系属外流水系,主要河流有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及其支流,是中国及亚洲东南部主要河流的上游集结区之一,河流众多,水网发育。大小河流分属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两大水系。怒江为萨尔温江的上游,该流域属印度洋水系。澜沧江、金沙江两条大河属太平洋水系,其中金沙江为长江上游,最终注入东海;澜沧江为东南亚著名河流――湄公河的上游,流经横断山脉地区,最后注入南海。此外,位于昌都西南部的然乌湖是帕隆藏布江的源头,属雅鲁藏布江水系,它最终流入印度洋。
昌都的水系格局受到地质构造和外营力因素的控制,但在各河的不同河段表现出明显的差别。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源自青藏高原腹地,它们进入昌都逐渐转变近南北走向,这3条亚洲南部最大的河流汇聚本区,形成了举世闻名的“三江并流”奇观,其最窄处,由怒江经澜沧江至金沙江的直线距离公68千米,其具体位置在盐井南南西藏与云南交界的北纬28°25°25.6’处。由此向南金沙江率先转向东南,并向东奔去。因此,真正的“三江并流”奇观是在昌都完成的,是昌都所特有的。由于本地区受青藏高原第四纪以来强烈隆起的影响,上述三条大江及其支流的下游河段强烈切割,在地貌上形成了相对起伏达1000-2000米以上的深切大峡谷,“三江并流、平行岭谷”成为昌都地区特有的地貌景观。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的河流与水文特点不仅对本区,而且对整个青藏高原和东亚都有重要的意义。
昌都的地表径流受区域气候条件、地貌与植被、土壤垂直地带分布特征的影响,年径流地区分布趋势为自西向东减少,山地大于河谷,迎风坡大于背风坡,其特点与年降水理地区分布趋势相一致。本区大多数河流补给主要是雨水和地下水,冰雪融水补给仅在本地区的西、南边缘地区怒江和雅鲁藏布江的支流源头。本地区河流水量较丰富,据水文间观测结果推算:昌都地区的多年平均出境水量为2530.2立方每秒,年径流量797.2亿平方米。季节分配的地区径汉的年际变化不大,最大水年平均流量与多年平均流量的比值最小为1.17,最大为2.24,平均为1.46。最小水年平均流量与多年平均流量的比值,全区平均为0.7左右。地区河川径流的年内分配与年际变化与河流的径流补给关系最为密切。在本区各类径流补给中,由于地下水和冰雪融水占一定比重,因而径流年际变化较小,又由于年内降水集中,使得以雨水为主要补给的河流其径流年内分配很不均匀。
湖泊
昌都湖泊数量多但规模很小,超过10平方千米的湖泊,仅有莽错(面积18平方千米,海拔4310米)和然乌湖(面积含安贡错18.4平方千米,海拔约3800)2个。此外,较大的湖泊还有布托错青(面积9.0平方千米,海拔4660米)、布托错穷(面积6.4平方千米,海拔4590米)、仁错(面积3.7平方千米,海拔4430米)。昌都的湖泊全部为外流淡水湖。湖泊的成因多样,有构造成因、冰川成因以及其他成因(如堵塞谷地成湖)等。其中莽错形成与构造活动有关。但本地区湖泊大多为古冰川作用形成的冰川湖,如布托错青和布托错穷,其中面积在1平方千米以下的高山湖泊基本上都为冰川湖泊。也有一些湖泊为现代谷地被山崩、滑坡或泥石流堵塞形成的湖泊,如然乌湖就是由山崩堵塞而形成的。
冰川
昌都的现代冰川主要分布在西南高山极高山地,如岗日嘎布、念青唐古拉山-伯舒拉岭,强拉日,他念他翁山南部的达美拥雪山和梅里雪山等。其中昌都地区西南的岗日嘎布正处于印度洋季风向青藏高原输送水汽的主要通道上,是青藏高原南部边缘受西藏自治区西南季风影响最强烈的一条山脉,现代冰川十分发育,是青藏高原上现代冰川覆盖率最高的山脉。本地区绝大多数冰川是在季风海洋性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属海洋性冰川。只在西北部唐古拉山可能属复合型过渡性冰川。
昌都冰川总条数达数百条,为青藏高原上冰川集中分布区之一。区内冰川分布的总趋势受海拔高度变低影响自西向东减少。宁静山不仅海拔高度较低,而且受两侧平行山岭的阻拦,形成东西气流难以伸入的雨影区,因而成为区内各山系中唯一现代冰川的山岭。现代冰川的形态类型,有悬冰川、冰斗―悬冰川、冰斗冰川、冰斗―山谷冰川、山谷冰川、峡谷冰川、坡面冰川和冰帽或平顶冰川等8种类型。其中山谷冰川是各类冰川中规模最大的一种大型冰川,主要分面在岗日嘎布、念青唐古拉山―伯舒拉岭,强拉日,他念他翁山南部的达美拥雪山和梅里雪山等最高隆起区,长数公里至10多公里,面积数平方公里至几十平方公里,是本区主要的冰川类型。其中最大的山谷冰川是然乌湖南面的来古冰川(又称雅弄冰川),长约26千米,宽达2―4千米,冰川末端伸至4000米以下。在边坝县南部念青唐古拉山北坡也有一系列冰川发育,冰川末端下伸到海拔4500米左右。

土地资源


昌都昌都土地资源的总体比例是:五分草地三分林,暂不宜利用的有二分。全区土地总面积为16301万亩,其中牧草地面积8433万亩,占全区土地资源总面积的51.74%,人均占有草地面积156亩。虽然草地面积大,但质量差,主要是天然草地。好的和比较好的一、二等草地仅占草地面积的52.5%。由于土地质量较差,在区域性气候条件下,牧草生长缓慢,低矮,稀疏,覆盖率只有30%―70%,载畜量受到限制,草畜矛盾突出,因此制约了畜牧业的大规模发展。林地面积4464万亩,占全区土地资源总面积的27.4%,人均占有林地面积82.7亩,其中灌木林占37%。人均占有耕地1.5亩,其中分布在海拔3700米以下河谷地带的只占31%,而分布在海拔3700―4300米高原上的占69%。二、三等耕地占25.7%。昌都还有暂不宜农牧林的土地,占全区土地资源总面积的19.7%。其中有裸岩地、砂地和砾石地;还有的土地海拔太高,开发难度大,无法改良利用。

矿产资源

昌都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以有色金属矿产占明显优势。截止到2014年已发现的矿产有铁、铬、铜、铅、镍、钴、钨、锡、钼、铋、锑、金、银、菱、粘土、白云岩、石膏、硅石、石灰岩、煤、油页岩、食盐、砷、重晶石、萤石、石棉、石墨、冰洲石、云母等70余个矿种,矿产地360余处。矿床80余处,矿点290多处,矿化点340余处,已列入西藏自治区矿产储量平衡表的有13种,其中占全国第二的有铜、第三位的有菱镁矿、第五位的有砷、显晶质石墨、第七位的有石膏、第十位的有钼旷等。

植物资源

栽培作物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中,青稞占72%,小麦占15%,玉米、杂粮、豆类仅占13%,油菜占0.7%。种植的喜凉作物有冬青稞、冬小麦、春青稞、春小麦、豌豆、蚕豆、马铃薯、甜菜;喜温作物有玉米、小米、鸡爪谷、油菜、芝麻、荞麦等;还有苹果、梨、桃、杏、葡萄、石榴、核桃、花椒等果树;喜温瓜类和喜凉的蔬菜有南瓜、西瓜、黄瓜以及西红柿、辣椒、茄子、莲花白、大白菜、花菜、油菜、菠菜、萝卜、芹菜、莴笋、葱、蒜、韭菜等。由于昌都的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光、温、水协调,适宜于喜凉作物生长,水果品种多,质量好。察雅、八宿的苹果个大,色泽鲜艳,皮薄脆香。芒康、左贡的石榴则皮薄、肉多、味美。
野生植物
昌都的森林资源是中国西南地区森林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不仅树种多,材质好,木材蓄积量大,而且均为原生林。根据1991年调查资料,全区活木蓄积量3.64亿立方米。暗针叶林主要有云杉、冷杉、高山松、油松、大果红松、鳞皮杉等。针阔混交林主要树种有青杠、山杨、桦木、川滇高山栎、大果园柏、槭树、核桃、云杉、高山松等。此外,还有高山柳、三棵针、锦鸡儿、杜鹃金露梅、爬地柏等灌木林。除建材林外,还有药用植物1200多种,主要有冬虫夏草、贝母、大黄等。冬虫夏草以虫体饱满、外色金黄、内色粉白、味鲜、清脆而闻名中外,年产量约1―1.5万公斤。贝母有川贝母、梭砂贝母、高山贝母、喜马拉雅黄芪贝母等五种。大黄又有掌叶大黄,喜马拉雅大黄、心叶大黄、塔形大黄、藏边大黄等品种。其中掌叶大黄被药典记载为药用正品。此外,还有知母、胡黄莲、天麻、三七、雪莲花、当归、党参、秦艽、雪山一枝蒿等。在林区和草原,还有丰富的菌类资源。如香菇、猴头、獐子菌、松茸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且含有抗癌物质,远销国内外。

动物资源

在昌都的草原、森林,繁衍生息着种类繁多动物,被动物学家誉为“雉类王国”。
家养动物
主要有牦牛、犏牛、黄牛、马、驴、骡、绵羊、山羊、猪、鸡、鸭、鹅、兔等。
野生动物
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17种,二级保护动物54种。兽类动物主要有猕猴、滇金丝猴、豺、獐子、赤狐、藏狐、黑熊、棕熊、马来熊、石貂、水獭、小灵猫、金猫、豹猫、豹、方豹、猞猁、狐狸、狼、白唇鹿、马鹿、水鹿、普氏原羚、藏原羚、岩羊、盘羊。乌类动物主要有彩鹳、黑鹳、赤麻鸭、金雕、鹰、雕、蛇雕、草原雕、鸢、苍鹰、秃鹫、松雀鹰、藏雪鸡、藏马鸡、血雉、雉鹑、大徘胸鹦鹉。鱼类主要有怒江裂腹鱼、光唇裂腹鱼、裸腹重腹鱼等品种。其中鲤科的裂腹鱼亚种,不仅种群数量多,而且分布范围广,具有很高的渔业开发价值。

昌都县_昌都 -人口民族

人口

2011年,昌都总人口71.53万,其中从事非农业人口25.1万人,地区国内生产总值75.4亿元。市政府所在地卡若区国土面积10652平方公里,总人口21.19万人,其中暂住人口4.86万人、农业人口3.4万人、非农业人口12.93万人。
人口和城镇主要沿澜沧江和其支流分布。昌都城镇化水平14.2%,其中昌都城关镇常驻人口和流动人口之和约6万人,是城镇人口的主要分布区。一般建制镇规模很小,人口仅为1000―6000人。

民族

2010年,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昌都在人口的民族构成上,藏族占总人口的95%以上,是主体民族。此外还有汉族、纳西族、侗族、苗族、黎族、白族、土家族、瑶族、布依族等民族。

昌都县_昌都 -经济

综述


昌都1959年前的昌都,长期处于政教合一的僧侣和贵族专制的封建农奴制社会。这种封建农奴制度是以土地等生产资料归地方政府、贵族、僧侣占有和农奴对他们的人身依附关系为主的一种封建剥削制度。广大农奴没有丝毫的人身自由,被农奴主当做私有财产任意处置。在这种生产力状况下,加之农奴主的过分掠夺,广大农奴过着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生活,世代挣扎在死亡线上。
1959年后,特别是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昌都各行各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昌都从封建农奴制社会飞跃到现代文明社会,经济从单一的原始农牧业发展为现代工业、农牧业及第三产业等并举的多元化经济结构。

第一产业

昌都是西藏重要的农牧业区之一,累计投入资金1.6亿元,加大低产田改造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建设一、二级良种繁育基地近10.64万亩,在洛隆等8个产粮大县新建优质青稞生产基地3.92万亩,新建“洛宗”糌粑加工厂房,年加工优质青稞达130万斤,产值600万元,带动群众510户,户均增收1000元,有效推动了“洛宗”糌粑产业化发展。
昌都以做强“五大优势加工产业”、培育“四大特色产业带”、建设“八大种养殖基地”为重点,大力发展农畜产业。如今,八宿荞麦、芒康葡萄、洛隆糌粑、丁青虫草、类乌齐牦牛肉、昌都蔬菜基地及经济林木基地等特色农牧产业初具规模,累计完成建设资金7.53亿元,规模、效益、品牌日益显现,带动群众增收日益明显。2014年半年,昌都地区农牧业总产值完成8.83亿元,同比增长5.8%;地、县级龙头企业实现产值4796万元,带动2398户户均增收2000元。
截止2014年,昌都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82家。近两年来,地、县级6家龙头企业实现产值19632.2万元,带动农户11702户,户均增收3000元。

第二产业

昌都开发优势矿产、水能资源,玉龙铜矿二期工程完成项目规划选址、可研报告编制审批,完成投资4597.04万元。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完成投资3700万元。昂青铅银多金属矿完成投资990万元。“三江”水电开发扎实推进,完成投资4.6亿元,果多水电站正在开展大坝混凝土浇筑,苏洼龙电站年内具备核准开工条件,觉巴电站正进行导流洞工程施工,叶巴滩电站已申请“封库令”。
2010年,昌都生产总值完成67.07亿元,比2005年的32.48亿元增长1.06倍,年均递增15.6%;财政收入3.14亿元,比2005年的1.04亿增长2倍,年均递增24.7%。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662元.比2005年的1844元增长98.5%,年均递增14.7%。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2730元,比2005年增长69.7%,年均递增1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5.15亿元,较2005年增长1.6倍,年均递增20.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8.07亿。
2014年上半年,昌都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4.88亿元,同比增长29.6%;固定资产投资72亿元,同比增长39.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6亿元,同比增长30.3%;税收6.1亿元,同比增长29.2%。截至6月底,昌都地区各类企业达1047户,注册资金达34.8亿元,同比增长16.33%、16.57%;个体工商户达14301户,从业人员38898人;私营企业618户,雇员9576人;签约招商引资项目51个,落实投资2.05亿元。

第三产业

昌都推进“两区四园”和57个美丽乡村建设,完成昌都城市发展规划、中心城区专项规划和60个重点乡镇规划编制。
围绕打造三江流域、茶马古道、康巴文化、红色旅游四大品牌,组建昌都茶马古道三江缘旅游咨询中心和茶马古道旅游客运有限公司,完成卡若遗址、若巴温泉、吉塘旅游示范区、318景观大道、芒康古盐田、然乌湖・来古冰川规划编制,开工建设卡若文化国际旅游度假区、然乌湖・来古冰川景区。2014年上半年,昌都接待游客43.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55亿元。
2014年落实交通项目建设投资26.74亿元,开工建设通村公路166条、通寺公路66条。安排水利建设项目134项,总投资23.89亿元,开展23条河流综合规划编制工作,实施18个中小河流域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总投资64亿元的川藏联网工程进展顺利。

昌都县_昌都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止2014年,各级各类学校达到678所。其中中专学校1所,高级中学2所,初级中学13所,小学188所(其中完小184所),教学点474个。小学在校生达到75558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比1999年提高13个百分点;初中在校生达到26837人,初中阶段入学率达到74.7%,比1999年提高62.8个百分点;高中在校生达到4488名,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12.5%,比1999年提高近10个百分点。中小学已建成卫星教学收视点183个,教学光盘播放点392个,计算机网络教室78个,语音室10个,班班通(有线教育电视系统)40个,校园网3个,办公局域网1个。

文化事业

昌都文化、广播、电视等事业蓬勃发展,“村村通”工程、精神文明活动中心、乡村文化站(室)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基层农牧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86.88%和88.77%。

医疗卫生

有各类卫生机构243个,医院152个,合作医疗覆盖率为98.5%。

邮电通讯

通过引入和扩大卫星通讯以及铺设光缆,将形成以光缆、卫星、微波为主要传输方式,固定电话、移动通讯、数据通讯、多媒体通讯等多网并存的现代通信网。昌都通讯技术水平将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基本实现县县通光缆,实现乡乡通电话,开通了以昌都为中心的各县VSAT、TES卫星通信,形成邮电通信新格局。
截止2010年,移动通讯用户达到20.4万户,较2005年的4.1万户增长398%。乡通电话率达到100%,行政村通讯综合覆盖率达到75%。

昌都县_昌都 -交通运输

公路昌都处于西藏与四川、云南交通联系的枢纽地带,是西藏东大门,是西臧联系内地的重要交通通道。境内317国道线、318国道线和省道303、302线横跨东西,214国道线纵贯南北。截至2010年底,全地区共建成农村公路4278公里,农村公路通达里程8381公里,乡镇公路通达率100%;建制村公路通达率85.2%,比2005年提高了39.7个百分点。
航空
可起降波音大型客机的邦达机场,辟有昌都至成都、昌都至拉萨航线。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2003年完成各项货运总量42.4万吨,客运完成32.3万人(次),分别增长10.6%和21.9%,航空旅客发送量达5.47万人(次),增长8.96%。

昌都县_昌都 -历史文化

昌都是康巴文化的发祥地,这里的藏族常以“康巴人”、“康巴汉子”称谓。由于居住地域和社会交往的因素,自古以来,昌都康巴人就较早的接受了来自青海、甘肃等地的黄河文化,来自四川、重庆的巴蜀文化、长江文化和来自云南白族、彝族、纳西族、傈僳族等多民族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并将其融入到了自有文化之中。康巴汉子性格中的豪放粗犷、热情奔放、坚毅勇敢、忠诚信义与这种多元文化相融汇,逐渐形成了既有多方位、多民族文化复合、又有康区独特个性和凝重宗教色彩,具有丰富内涵和底蕴的康巴文化,并在语言、服饰、宗教、民俗、民居建筑、民间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其明显区别于其他藏区地域文化的特殊表现。
昌都康巴人的传统服饰以裙袍为主。这种裙袍多用自制的氆氇和羊皮缝制而成,冬天则穿皮袍。旧时,贵族和富有人家,多穿用虎皮、豹皮、水獭皮制成的皮袍,内着丝绸服装,或以丝绸镶边做为装饰。康巴人的藏装讲究,不仅华贵精美,而且颇具欣赏价值。康巴汉子多带有腰刀、护身盒等物品,并将用黑色或红色丝线与头发相辫的“英雄穗”盘结于头顶,显得刚武勇猛。康巴女子的服饰更以雍容华贵而著称,其内衣多用丝绸料,外衣讲究用水獭皮缝制,并拼合传统图案予以修饰。康巴女子都有头饰、胸饰、背饰、腰饰和其他饰物,这些饰物往往是代代相传的宝物,如用九眼石、玛瑙、翡翠、红珊瑚制做的项链、头饰,用绿松石、蜜腊石和纯银制做的各类饰物等,这些服饰价值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成为其家庭财富的标志。
昌都民居有农牧区之分。牧区一般住帐蓬,这种帐蓬多用牦牛绒线编织而成,并饰以传统图案,不仅美观大方,而且遮风挡雨,冬暖夏凉,搬迁便利,深得牧民喜爱。农区的房屋多为土木结构,一般为两层,下面一层放杂物,上面为经堂、厨房、寝室和存放粮食的库房,牧草和粮食则在阳台上晾晒。这种房屋也有高三、四层的,安排自然会更细致一些。
昌都康巴汉子以性格粗犷豪放而闻名,这里的文化艺术、民俗风情,不仅古朴独特,而且多彩多姿,充满了神秘色彩。著名的热巴艺术多流传于昌都民间,有热巴铃鼓、热巴弦子、热巴杂技等,其中以丁青的热巴、芒康的弦子舞最为有名。除热巴杂技外,卓舞(俗称锅庄)则在昌都十分普及,每逢喜庆和节日,人们围成圆圈,脚踏舞步,挥臂高歌,无论城乡,到处都能见到这种最为大众化的歌舞。昌都还是藏族著名史诗《格萨尔王传》产生和流传的主要地区,有许多著名的说唱艺人和艺术大师。绘画雕塑艺术,昌都更是流派众多,各具特色。唐卡绘画艺术中,以昌都“嘎学噶志”画派最为著名;泥塑艺术以昌都、边坝、察雅、贡觉最具功力;石刻艺术则以昌都、察雅、芒康、江达令人叹服;江达县波罗古泽木刻经板闻名全藏,是名符其实的“木刻之乡”。这些地方民间艺术家们创作的艺术品,既是康巴文化的表现形式,也是藏族文化艺术中的珍品。
昌都的民间文学,种类众多,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从品种上讲,有民歌、故事、谚语、谜语等。
说唱《格萨尔王传》:说唱《格萨尔王传》是昌都广大农牧民群众最喜爱的文化活动之一。在昌都广袤大地上,到处都有与格萨尔王有关的遗迹和传说。其中主要有江达县波罗吉荣峡谷中格萨尔王与王妃珠姆下棋的四方形巨石骰子、丁青县格萨尔王射穿山峰的二个大窟窿、贡觉县格萨尔手下巴拉大将的宫堡遗址、芒康县江岭之战的城堡遗迹、类乌齐县传之为格萨尔的铁制雕龙马鞍等。其次,昌都地区是说唱《格萨尔王传》艺人最多的地区之一。1986年,西藏全区共发现39名说唱艺人,其中19人在昌都。被称为“国宝”级说唱艺人的扎巴,其祖籍就在昌都边坝。昌都地区也是格萨尔王版本流传最多和《格萨尔王传》壁画较多的地区之一。强巴林寺第二大活佛谢瓦拉的夏季别墅里有一幅大型彩色壁画《格萨尔凯旋归宴图》;江达县瓦拉寺也有长达几十米的反映格萨尔及其部将征战的大型壁画。
歌谣:歌谣是昌都民间文学中,深受群众喜爱的娱乐艺术之一。无论在牧场、村庄,人们都始终与歌谣相伴。歌谣演唱不拘一格,随处而歌,即兴创作,其内容有歌唱山川自然、追求幸福美满的爱情生活、歌颂生产劳动、反对压迫剥削等。在艺术上,以比喻生动,想象丰富,形象鲜明,语言清新流畅为特点。流传在昌都境内的歌谣极为丰富,1984年,昌都地区文化局仅从26岁的民间艺人泽仁达吉处就搜集到700余首民歌,从中筛选了500余首,编辑成一本《昌都地区民间歌谣集成》资料,昌都歌谣蕴藏量之丰富,由此一斑可见。
传说与故事:民间传说与故事是昌都藏族群众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经过集体创作和不断加工,用心浇灌出来的一束鲜花。流传在昌都境内的民间传说和故事很多,神话故事有《泽玛姬》、《鹰和蛙》等;《热巴起源的传说》说的是热巴舞道具中鼓架、鼓皮、鼓槌和网状穗服饰的来历,较形象地解释了热巴舞产生的全过程;人物故事中《文成公主的传说》最为著名;机智人物故事中除阿古顿巴的故事家喻户晓外,还有《然多阿桑的故事》等。
谚语:谚语是藏族民间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更是藏族群众长期社会实践和生活斗争经验的结晶。昌都的农牧民非常喜爱谚语,只要他们开口说话,总免不了用精悍生动的谚语来说明深刻的生活哲理。在昌都,一个人能否熟练地运用谚语,实际上已成为衡量其口才和学识的标准之一。流传于昌都的谚语内容丰富、形象鲜明、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易于上口。
民间歌舞:勤劳、勇敢、智慧的昌都群众,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了刚毅豪放、质朴粗犷、豪爽乐观的性格,而康巴人这种性格在热巴、弦子、卓舞三大舞蹈品种上得到了最生动的体现。昌都的这三大舞蹈品种,在西藏舞蹈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丁青热巴舞:热巴舞是融说、唱、舞和杂技气功为一炉的综合性表演艺术,起源于昌都的琼布丁青,故丁青有“热巴之乡”的美称。
在西藏众多的热巴流派中,历史最长、久负盛名的首推琼布丁青的窝托热巴。据说13世纪,在修建类乌齐查杰玛大殿时,曾特邀丁青窝托的7名热巴艺人前往献艺。
窝托热巴的特点是技巧性很强,如爬杆技巧、腹上破石、夹刀旋转等,都是窝托热巴的绝技。康沙热巴是昌都境内至今活跃于舞台的重要热巴流派之一,这是一种典型的家族热巴,其传统节目有一点鼓、三点鼓、六点鼓、九点鼓,同时穿插一些弦子、卓舞以及男女对辩(相当于滑稽相声)。在昌都境内还有察雅热巴、色扎热巴、八宿谢安热巴、类乌齐嘎妥热巴、边坝国青热巴、洛隆雄男热巴、左贡察瓦龙等热巴流派。
昌都卓舞:卓舞,俗称锅庄,是指藏族在远古创作的以脚的动作产生的一种民间集体舞蹈。它不受时间、地点、人数限制,广泛分布于昌都各县。昌都卓舞一般分为三大类,即农区(包括集镇)卓舞、牧区卓舞、寺庙卓舞。卓舞的音乐以淳朴明亮、奔放流畅为特点,歌词内容比较丰富。从动作上讲,一首卓舞是由序舞、慢板、快板卓舞构成的。快板卓舞最能体现康巴人粗犷奔放的性格特征,它时而舞成一团,时而撒开腾旋,时而快速腾挪,时而衣袖挥舞,豪放不羁,显示出一种力量的美,一种群体的气势。
芒康弦子舞:芒康弦子,藏语叫“谐”,意为歌舞的意思,跳“谐”时,须由一名或数名男性领舞,边舞边拉牛角二胡弦子,故后人形象地称其为“弦子舞”。实际上,弦子只是其中的一种乐器而已。跳弦子舞时,男女分别列队绕圈而舞,男子拉弦子,女子舞长袖;男方领唱,女方复诵,舞姿优美舒展、刚柔兼备,旋律欢快流畅,节奏鲜明。除了流传在芒康、左贡等地的牛角弦子舞外,昌都还有丁青、类乌齐、察雅、八宿的热巴弦子舞以及芒康盐井的扎聂琴等弦子舞。
绘画雕塑艺术:昌都一带有三大画派:“美宁”画派,主要流传在丁青、察雅、贡觉等地;“美莎”画派,主要分布在昌都县才维一带;“嘎学噶志”画派,主要流传在昌都县的噶玛乡和四川的德格等地。

昌都县_昌都 -名优特产

处雪域高原的昌都,山高谷深,河流纵横,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盛产冬虫夏草、雪山雪莲、红景天、藏红花、草红花等高原名贵中草药,昌都的瓜、果、梨、桃等高原水果,品种繁多,亦是购物美食首选,其中以八宿的醉梨,最为有名。此外,昌都地区的各种民族服饰、手工艺品等,色彩艳丽,图案精美,民族风情浓郁,购之馈赠亲友,或作家居装饰,无不别有风情,富有创意。而锋利铮亮,制作精美的各式藏刀,就更是喜爱品刀、藏刀朋友的出行首选了。昌都地区有名的土特产主要有虫草、贝母、雪莲、核桃、藏刀及高原畜产品等。另外,昌都地区的民族手工艺品也极富特色,其制作精美,结构多样,特别是位于扎曲河上游,离昌都县城120公里的嘎玛地方生产的手工艺品更是闻名康藏。由于昌都地理位置的特殊,受到藏、汉、蒙、纳西以及尼泊尔、印度等民族工艺的影响,所以其本地的手工艺品便逐渐形成了昌都地区独特的民族风格。
昌都醉梨
醉梨出产在西藏昌都地区的八宿县及左贡县,怒江两岸的上林卡与下林卡区。醉梨醇香,食之不觉酒味,食后不久宛然如醉。醉梨传说是天神为了欢迎文成公主一行,代酒洗尘的宴品。这些地方数百年的老梨树,仍然满树盈果,倔强地生长。
氆氇
藏语音译,实为手工织成的毛呢,是做服装、鞋帽的主要材料。西藏不产棉花,而盛产羊毛,所以氆氇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占地位就如内地的棉布一样重要而又普及。氆氇生产几乎遍及农区、半农半牧区,以扎朗、浪卡子、江孜、芒康等地产的最为著名,相传有2000多年的历史。
冬虫夏草
又叫虫草,是虫和草结合在一起长的一种奇特的东西,冬天是虫子,夏天从虫子里长出草来。虫是虫草蝙蝠蛾的幼虫,草是一种虫草真菌。怎么长出来的呢?夏季,虫子将卵产于草丛的花叶上,随叶片落到地面。经过一个月左右孵化变成幼虫,便钻入潮湿松软的土层。土层里有一种虫草真菌的子囊孢子,它只侵袭那些肥壮、发育良好的幼虫。幼虫受到孢子侵袭后钻向地面浅层,孢子在幼虫体内生长,幼虫的内脏就慢慢消失了,体内变成充满菌丝的一个躯壳,埋藏在土层里。经过一个冬天,到第二年春天来临,菌丝开始生长,到夏天时长出地面,长成一根小草,这样,幼虫的躯壳与小草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冬虫夏草”。
雪莲
属菊科,保护级别为3级,分布在新疆,西藏,青海,甘肃等地。雪莲是一种高山稀有的名贵药用植物,因此保护雪莲种质资源,无论在科学上或医药学上都有重要意义。
贝母
生长在海拔4000~5000米的高山灌木丛和高山草地上。每年8、9月份采挖。贝母性微寒、味甘苦、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可同其它食物配合进补身体,属名贵中药材。
藏毯
藏毯分为三种:一是用牦牛绒毛线和羊毛线合织而成的,图案较鲜艳复杂,质地轻柔;二是用绵羊细毛线编织而成的,式样较简单素淡,但也有用彩线编织成花样较多的薄毯;三是“卡垫”,即垫子。用帆布或牛皮装着獐子毛、青稞秆或干草等,质地结实。配搭得宜的话,可成为家居理想的装饰品。
藏香
藏香:避鬼驱邪,雪域高原的神气香熏藏香是藏族民间不可缺少的日用品。一方面人们用它朝圣拜佛,避鬼驱邪,另一方面燃点由药材和香料制成的藏香,可以让空气清洁,心情舒畅。藏香的生产历史已经有一千多年,它无时无刻地伴随着藏族人民的生活。
藏腰刀
西藏传统手工业品,具有生产、生活、自卫、装饰四种效用。是当地群众的恃需用品。汉代就已开始生产。分长刀、短刀、小刀三种。长刀约长一米左右,作武器,短刀约长四十厘米。小刀长十多厘米,一般用于生活。腰刀分刀和鞘两部分。刀是用钢材锻制而成,晶光发亮,刀刃锋利。刀把用牛角、木料制成,、把两端用铜皮或铁皮加箍,并镶嵌银饰。刀鞘分两种:一是软刀鞘,用牛皮缝制,装小刀用;另一种是硬刀鞘,里面有两片薄木板,外面用铜皮或铁皮、牛皮包裹。鞘上一般有银饰,上刻有各种图案,有的并镶嵌各种宝石,精巧、美观。腰刀的主要产地是拉萨、当雄、拉孜、易贡等地。
藏鞋
藏族男女鞋,外观均像舞台上古装戏里穿的靴子一样,用牛皮做底,底高二寸,腰高至小腿之上,鞋面用红绿相间的毛呢装饰,鞋腰也有线条、花纹,鞋帮用各色丝线或各色皮革、氆氇、金丝缎制成。藏鞋大致分为三种,即"松巴鞋"、"嘎洛鞋"和"多扎鞋"。一般采用氇氆、毛呢、围裙做料子。松巴鞋以花纹美丽而著称;嘎洛鞋美观、结实;多札鞋产于昌都。

昌都县_昌都 -风景名胜

1.强巴林寺,位于昌都镇昂曲和杂曲两水交汇处,它巍峨地依附在横断山脉之之下,耸立在古冰河切割而成的红壤层上。强巴林寺内主佛为强巴(大慈)佛,故对该寺的起名为昌都强巴林寺。传说格鲁派宗师宗喀巴16岁时由青海到拉萨学经途中,路过这两水交汇的秀美之地时预言这里将是弘扬佛法之地.后在1444年由宗喀巴的晚年弟子西饶桑布在此历时八年建成。建寺时西饶桑布在一千户家去讲经化缘,该千户就将自己家的草场奉献了出来作建寺之址。
强巴林寺在昌都地区佛教格鲁派寺院里算是最大的。它下分五个扎仓:林堆、奴林、库秋、夹惹卡巴等、这里曾由格鲁派的祥雄曲旺扎巴、楚顿朗卡白,年堆冲贡嘎扎西、三世达赖索朗加措等著名的高僧主持过该寺,这年闻名全藏的昌都强巴林寺传达承十三世堪布。后由帕巴拉三世通娃顿丹起传承世代主持该寺,到那时,该寺在康区已有一百三十个分寺,多集中于昌都、察雅、八宿、硕板多、桑昂曲及波密地区。
强巴林寺庙内主要的建筑都保存完好,佛像、壁画和唐卡精美。最值得一看的是它的神舞,在每年的酥油花节期间(时间在藏历年左右,即公历新年后一个月左右)表演的一种神舞,表演主要由动作大气、场面宏大、舞蹈者都戴着狰狞逼真面具表演的“古庆'神舞和服饰华丽舞姿古朴的钺舞组成。这是在西藏高原享有盛名的一种神舞。
2.然乌湖,然乌湖岸边是一大片绿草如茵的草甸,和着碧蓝的湖水、白雪皑皑的雪峰,景色美的如诗如画。河道中有许多岩石和小岛点缀其间,湖面上春季树影婆娑、秋冬薄雾弥漫,四季的美景会使人如梦幻之境。
3.卡若文化遗址:卡若文化遗址坐落在距离昌都镇以西约12公里处的一个水泥厂附近,发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1977年在水泥厂的施工中大量的石斧、石锛和陶罐等原始工具与文物惊现于世,1979年发掘工作正式开始。遗址占地面积约为1万平方米,文物种类繁多,其中发现房屋遗迹31处,出土了上万件的石器、骨器和陶片等文物,以及大量的动物骨骼和粟米,经专家鉴定这些物品均出自4000~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
卡若文化遗址的发现将西藏的历史提前到了距今约5000年前,对西藏的历史和考古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被考古学家和古人类学家公认为西藏的三大原始文化遗址之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400103/86987.html

更多阅读

武汉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三门县 三门县-历史沿革,三门县-行政区划

三门县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东北部沿海,西枕天台山,东濒三门湾,北接宁海县,南毗临海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中、西部为低山丘陵地区,间有小块河谷平地,东部为滨海平原,河道纵横,土壤肥沃,盛产青蟹。三门县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条件便捷。近年来,三门县充

声明:《武汉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昌都 昌都-历史沿革,昌都-行政区划》为网友唇情舌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