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络少年》以青少年网络生活为主要内容,讲述的是青年女教师索拉拉通过自己的爱心和网络专长,引导一群“网络问题少年”摆脱网瘾,逐渐化解和家长的代沟,最终重新认识网络并找回正常生活的故事。影片用一种贴近生活、拒绝说教的方式,引导未成年人正确对待学习生活,帮助家长重新审视家庭教育,以促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网络少年_《网络少年》 -影片概述
精彩剧照
精彩剧照片名:网络少年
导演:编剧/石学海
制片人:赵永庄
主演:殷桃黄宏牛群
张凯丽胡亚捷艾丽亚
类型:剧情
摄影:穆德远
录音:章文
联合出品:北京永庄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中国木偶艺术剧团
联合摄制: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
中国木偶艺术剧团 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永庄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所属分类:华语剧情
网络少年_《网络少年》 -影片简介
精彩剧照
青年女教师索拉拉不但调离报告被教导主任吴奇平“强行拒绝”,还被安排在初一・三班这个“钉子班”作班主任。她的男朋友靳阳光得知这个消息后埋怨索拉拉太逞能。
初一・三班是个特殊的班,班里有很多电脑网络“高手”。其中尤以娇生惯养的宋欢欢、天姿卓越的耿小乐、常常和父亲发生争执的倔强的向大伟、内心叛逆但却始终被母亲“领导”着的蓝洋最为突出。面对这一个个“钉子户”,同样身为“高手”的索拉拉和孩子们约在网上“一决高下”。耿小乐趁索拉拉应付全面进攻的时机悄悄进入索拉拉的电脑系统程序,修改了鼠标指令。这次“失败”让索拉拉见识到了孩子们的天才。
靳阳光所在的“亚太金融中心”网站数据遭到盗取,靳阳光约索拉拉一同上网查证,但一心忙于教学的索拉拉似乎无暇顾及,这令靳阳光更加的隐隐不悦。
索拉拉要成立网络小组,分别派出了不同的任务。
向大伟的DV纪录片被要求以“父亲”为题。当大伟开始拎着机器沿着在酒店洗手间里作侍应的父亲的日常生活轨迹一路拍下去的时候,他突然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愧疚和难过。父子间的那层坚冰在渐渐融化着。
蓝阳以一篇“我的事情我做主”的文章在网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这令一向被母亲“领导”的男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信与激动。
宋欢欢则在母亲的帮助下以一部名为《小狐狸》的FLASH动画在同学里大出风头。这使她发现原来电脑技能也能令她赢得尊重。
在孩子们各自进行自己的任务时,索拉拉还带领大家通过网络寻找到了特殊的治疗方法治好了贫困学生赵长锁的母亲的旧疾。而团队的力量亦令长锁能够继续学业。网络像一个能源反应堆,把孩子们越来越紧密地聚合在一起。
正当一切顺利进行的时候,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了。蓝洋生日那天,蓝洋的母亲丢失了2000元钱,向大伟因为索拉拉一个不信任的眼光而变得沉默寡言,有所起色的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另一方面,少年天才的耿小乐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叫“苹果师傅”的网友。此人不断地让耿小乐破解一些奇怪的网络数据。耿小乐作梦也没有想到他的天资与才华正在被不法分子利用去盗取“亚太金融中心”的机密资料。
当耿小乐最终攻入“苹果师傅”给他的核心资料库时,耿小乐在惊讶之余猛然识透了“苹果师傅”的诡计。于是他略施技巧使“苹果师傅”始终无法得到他想要的核心资源。同时,他迅速通过索拉拉和公安机关取得联系。
耿小乐要求“苹果师傅”用钱购买核心数据。被约在商场里的“苹果师傅”被耿小乐带入了天罗地网。当他被一群轮滑少年围得不知所措的时候,警察将他当场逮捕。
耿小乐顿时成为少年英雄,而向大伟也因索拉拉的当众道歉而重拾信心。
接下来的好消息是――由于孩子们和索拉拉的努力,他们网站的点击率一路飙升,被一家公司看中并准备收购。而越来越自信与成熟的孩子们在学习上也是一路凯歌,全班成绩跃居全校榜首。
原本一心转行的索拉拉突然发觉自己离不开孩子们了。某天早晨,她和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谈笑着走过来。信心、希望与美好的未来正如初生之朝阳热力十足地展现在他们的眼前。
网络少年_《网络少年》 -导演阐述
精彩剧照
从《聪儿五岁》,《山不转水转》,《辘轳、女人和井》到《中国士兵谣》(系列),《长征岁月》,从数次“飞天奖”到“五个一工程奖”,从电视剧起家且功成名就的导演石学海却始终固执地继续着自己的电影梦。从影片《白骆驼》到《最后的猎鹿人》,这位出身军营,毕业于电影学院的科班电影导演不断地耕耘着自己的那片电影世界。
《网络少年》即是石学海导演新近拍摄中的一部新片。影片还未完成却已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在这个物欲横流,充满感官刺激的世界里,石导的创作题材却始终离不开军队,离不开母亲与孩子。而这类题材恰恰是最难挖掘和把握的,其中青少题材影片尤其如此。从此类题材来看,百余年影史中成功的青少题材影片亦为数不多,那么导演石学海为什么还要“自讨苦吃”,将巨额资金投注在了一部反映少年生活的冷门题材上呢?
石学海坦言, 孩子们的快乐其实是一笔大人们很难体会到的财富。在这个时刻都充斥着虚拟信息的网络世界的真实空间里,孩子们其实很需要有人陪他们一块儿去体验成长的快乐。其实很少有大人真正试图去了解自己的孩子。很多大人将孩子的某些问题单纯地归咎于网络游戏,当然,非法的网络游戏肯定是要严厉打击的,但是网络作为新生代们赖以为生的工具,一味地隔离犹如片面的筑坝拦水一样不合理。每个人的青春都充满了叛逆与躁动,我们应该做的是像朋友般地与孩子相处,直到他们学会客观地正确地看待网络,学会如何在他们生命里最可宝贵的这一段时间里对待这个精彩的世界以及如何规划他们的未来。他将努力把电影《网络少年》打造成真正平等对待孩子们的生活的一部电影,所以影片将把孩子们敏感的神经末梢、高傲的自尊心等等一一陈现,所以在片中一群孩子就可以在一个比孩子大不了多少的老师的带领下将他们的梦想放飞在网络的空间,将他们的青春用网络写得更加多彩。
谈及当前铺天盖地的反网络游戏的社会舆论会不会给《网络少年》的上映造成压力时,石学海导演认为网络和合法的网络游戏本身是客观的,问题在于我们整个社会的成年人似乎都没有真正地理解孩子,没有耐心与孩子为伴,没有意识到应当用朋友的身份告诉他们什么是合理合法,什么是有节有制。社会问题的原因不是单方面的,即使毁灭网络也会有新的娱乐替代品出现。所以在指责网络游戏的时候是否也应该先检讨一下我们自己。
石学海是一位颇具制片人风格的导演,除一贯要求短周期高质量之外,不断拓展其合作空间也是他的一大特色。此次石导力邀北京金山数字娱乐科技有限公司加入,并且大胆地在影片中导入当前最新的网络游戏《幻想春秋online》,并且片中将有三分钟左右FLASH动画场面。石导认为此次合作不单具有技术层面上的意义,更重要的是,这是两大娱乐产业的一次有机契合,《网络少年》与《幻想春秋》在宣传上是捆绑的,这样的模式对于双方的推广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据石导透露,双方还将在此基础上策划更进一步的合作。
石导说,拍不好,拍得少的题材其实正是大有可为的题材,关键看怎么去设计。既然是拍给孩子看的,就得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孩子喜欢什么,如果始终站在大人的立场去教孩子,那样的影片是永远没有观众的。
网络少年_《网络少年》 -影片看点
精彩剧照
作为北京市青年公益电影基金会的一个重要项目,电影《网络少年》开机的消息在北京市青年公益电影节闭幕式上一经宣布,立即受到全场观众的热烈欢迎。甚至连青年导演徐静蕾在当晚的领奖感言中也透露其希望加入的意图。
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共青团北京市委,三峰长城影视传播有限公司,北京永庄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四家联合投资制作的《网络少年》是一部怎样的电影?作为一部儿童片,一种极不被市场看好的影片产品类型,《网络少年》是如何在其开机伊始就受到如此之高的观注与好评呢?
套用一位在前期调研过程中读到过该剧剧本的孩子的原话,这是一部“要拉着家长一块看”的电影。
一、人生宣言:我的生活我作主
《网络少年》在被说教电影弄伤胃口的少年观众中拥有如此之高的期望值,甚或可以用“魔力十足”来形容。探究魔力的所在,第一个亮点就是该片的主题――网络时代下的少年们的人生宣言:我的生活我作主。
孩子是需要重视与鼓励的,如果给他们一个支点,他们肯定能够撬动地球。可惜孩子们本应当五光十色的纯美年华却常常被贴上一道道封条。在现实生活里,幻想被禁锢,创造被斥责,没完没了的钢琴课、美术课、舞蹈课或许正在扼杀一名未来的世界级足球明星。家长与老师往往更习惯按照自己的理想去规范出一个令他们满意的儿子或者女儿,但是苦口婆心的同时他们似乎忘记了孩子也是一个有着独立思想的个体。
为什么孩子将感情寄托于网际,因为在虚拟社会里他们可以成就自己的英雄梦,而在现实生活里,努力获得的一次满分却因为班里有四五个同学都得了满分而仍然得不到父母的肯定。要说《网络少年》的题材为什么那么抢眼,不在于她提出了多么标新立异的口号,而是真正肯定了孩子们无穷无尽的创造力。
当“好好学习,不要上网”成为老师们的口头禅的时候,有多少人想过网络对于孩子们的意义?当“就是网络游戏把我们家孩子的成绩拖垮的”等等诸如此类的认定扎根在家长的头脑中的时候,有多少人想过自己究竟已经有多久没有如朋友般地和自己的孩子讨论过学习与未来。“数字时代的生存工具是孩子们永远无法弃离的”,《网络少年》在家长和老师们对网络与网络游戏的一片骂声中很公允地道出了这样的观点。有时候错的并不是网络,并不是网络游戏,更不是孩子。《网络少年》用一帮少年精彩的成长轨迹向家长和老师们发出这样的问句――“你们是不是也应该好好检讨一下自己呢?”
我们的孩子都很聪明,他们有着自己的理想,他们有着大人们无可比拟的才华。其实如果有家长像朋友那样陪着孩子,告诉他们怎么正确地看待网络与网络游戏,也许下一个比尔・盖兹将出现在中国。
精彩剧照
二、高手过招:电影精英拍“少年”
谈到主创阵容,列出的名单确实不容小视。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长春电影制片厂。来自行业里最顶级的三家机构的精英门齐集一堂,一块拍起“少年”戏,此种组合,在中国影史上也不常见。
以一部《山不转水转》在电视界名声鹊起,又以一部被国外影界誉为“中国的《与狼共舞》”的影片《最后的猎鹿者》在电影界崭露头角,现任教于中央戏剧学院的导演石学海教授在拿过十数次“飞天奖”,“五个一工程奖”及“金鸡奖”后,竟然放着上千万的大戏不接,拉来曾为《青春祭》、《变脸》等经典影片掌机,同样也曾遍揽国内外各项大奖的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主任,中国著名摄影师穆德远,一同筹划起这部关于“少年成长”的低成本影片。已经多年未接小制作的穆教授不但对该片颇有兴趣,竟然还郑重其事地将中国电影界著名录音师章文也拉了进来。另外,曾经制作过《老少爷们儿上法场》、《咱爸咱妈》、《男妇女主任》等知名影视剧的长影厂资深制片人王英武更是亲自挽袖上阵,坐镇剧组,布兵点将。
《网络少年》究竟凭着什么吸引了这么多重量级的电影人?
转述一句导演的原话:“现在的孩子太辛苦,甚至辛苦到没有人去替他们求求情。现在我决定替他们出一口气!”
从中国电影史第一页开始翻,有名有姓的儿童片有几部?《小兵张嘎》、《三毛流浪记》,《我的九月》,好像仅此而已。不是孩子们不看电影,而是孩子们根本没有电影去喜欢。似乎大多数儿童片都是成年人拍给自己看的,或者是拍得他们想像中的“儿童”看的。远离生活,忽视现实,缺乏细节是大多数儿童影片甚至还未上映就销声匿迹的原因。
《网络少年》脱产于敏感的网络话题,在孩子上网,家长骂网,老师禁网这三重矛盾的交织中发现了一些更深层的社会性的东西,而这些元素恰恰构成了当前孩子们的成长环境。这样的思路在之前的儿童片中是未曾体现过的。
再转述制片人的一句话:“其实谁都知道要为孩子着想,可是有多少家长和老师真正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过呢?”
看来这些长者们是真的想送出一份会令孩子们喜出望外的大礼!
三、明星加盟:甘当绿叶衬花蕾
在《网络少年》里,孩子们的主角地位是不可动摇的。众多明星在片中甘当绿叶,衬托出一朵朵美丽的花骨朵。
片中被孩子们大喊“我爱你”的青年女老师索拉拉由正在极速窜红的殷桃出演。刚刚从《历史的天空》走下屏幕,脱下戎装的女政委“东方闻英”摇身一变,以直爽的性格,果敢的作风赢得孩子们的鼓掌欢迎。在现实生活中可有领着孩子玩游戏的老师?《网络少年》中漂亮的索拉拉老师不但领着孩子玩游戏,更让孩子们的懂得如何控制自我。在尊重与平等之外,老师时尚前卫的思想是和孩子们接轨的秘诀。孩子们永远会站在时代的潮流尖端,不懂与时俱进的老师如何和孩子们沟通?《网络少年》透露出这样的信息:每当孩子们被斥为离谱的时候,往往意味着老师落伍了。
除了老师,家长们的阵容也不可小觑。黄宏、牛群……个个听起来都那么如雷灌耳。向来没有明星架子的黄宏老师笑咪咪地对记者打趣说:“这个戏太好了,真的。为什么好?你看了就知道。”此次黄宏亦是为女儿助阵而来,因为黄宏的女儿将出演《网络少年》中的一角。“我从来不会自作主张,什么事儿都会先征求她的意见。我闺女告诉我说她真的很喜欢这个角色,所以我就给她当配角来了。”
此外,胡彦斌主唱片中时尚插曲。虽然未能在片中露脸,但他通过极具个性的声音以说唱风格传达出一种来自少年的诙谐、叛逆、调侃与自信。
看来只要孩子喜欢,明星们的绿叶还是当得乐不可支的。
四,全新影像:数字胶片齐上阵
就影像方面而言,备受期望的《网络少年》自有夺人眼球之处。首先是金山公司友情支持的最新家庭网络游戏《幻想春秋ONLINE》的游戏画面。而将网络游戏画面作为构图元素还仅只其一,更加精彩的是那一段为配合剧情而精心设计的长达四分钟左右的FLASH动画。数字与胶片两种介质的结合意味着一次技术上的进步。
更为重要的是,此次电影行业与网络游戏行业中的顶级企业的合作在中国电影百年华诞之际显出颇不寻常的意义。合作双方打破了电影行业与异行业合作一贯采取的“资金赞助――广告鸣谢”这一传统的真金白银式的单向模式,而是在影像资源与媒介资源上作渗透式的捆绑,这样的结果是《网络少年》与《幻想春秋ONLINE》二者任一品牌在市场上的影响力的提高都会自动使另一方的影响力提高。此种双赢的合作方法将对未来中国电影的行业发展模式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
网络少年_《网络少年》 -《网络年代》
20集电视连续剧《网络年代》的拍摄是建立在电影《网络少年》良好的社会影响基础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同志亲临故事片《网络少年》首映式,并次日致函制片人赵永庄女士,盛赞“《网络少年》是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好,有强烈感染力和震憾力的优秀影片。”2006年3月两会期间,电影《网络少年》为全国政协代表放映。代表们高度赞扬《网络少年》是一部少有的优秀影片。2006年4月6日,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局、教育部、中央文明办、团中央四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推荐观看电影故事片《网络少年》的通知”[2006]影字144号。文件下发后发行踊跃,全国各地师生、家长热烈欢迎,影院出现祖孙三代同看《网络少年》电影的感人场面。2006年4月29日,《网络少年》荣获第十三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教育题材特别奖”。2006年9月,北京市广播电视局赵冬鸣局长指示主创人员在故事片的基础上,创作20集电视连续剧《网络年代》。相较电影《网络少年》,20集电视连续剧《网络年代》有了更大的提升和突破。赵局长亲自主持由专家参加的剧本研讨会。编剧把剧本发给五十多个学生和家长讨论,进行了八次修改。今年四月,在北京市委宣传部会同北京市广播电视局等八家单位联合主办的“2005年青少年影视剧优秀剧本和创意征集活动”中荣获“优秀剧本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