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密议论文 李密陈情表读后感

李密陈情表读后感

友情是燃烧孤独的心灵之灯,亲情更能给人长久的抚慰和想念。从降生到离去,从婴儿到老人,亲情始终伴着你,它是你一生永远无法摆脱的情感。

读完李密的《陈情表》我感触颇深。李密从小境遇不佳,出生6个月就死了父亲,4岁时母亲改嫁。他是在祖母刘氏的抚养下长大成人的。幼时体弱多病,求知好学,博览五经,以文学见长。李密于祖母感情甚深,孝心可表。祖母有疾,他痛哭流涕,夜不解衣,侍其左右。膳食、汤药,必亲自口尝后进献。秦始三年晋武帝下诏征密为太子洗马。诏书累下,郡县不断催促,这时。李密的祖母已经96岁,年老多病。于是他向晋武帝上表,陈述自己无法应诏的原因。

在表中,一方面感激朝廷的知遇之恩,一方面又要为病重的祖母床前尽孝。进退两难,实为忠孝两难。他说道“我是败亡之过的俘虏,身分卑微低贱,受到朝廷的提拔和委命,哪里还敢迟疑徘徊,有更高的希求呢”感恩之心,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于祖母相依为命,在她年高体弱的时候,实在不能弃她离家远行。在最后,他乞求陛下怜恤苦心,成全其愿,准允他为祖母养老送终。那样的话,生愿以生命奉献,死后也要结草图报。忠君之情于一片孝心,令人感动涕零。这种朴素、深沉、知恩图报的情感,放射出恒久而温情的人性美。

李密是懂得感恩的,他为了报答祖母的养育之恩,而放弃做官显达的机会;他又为了回报朝廷的知遇之恩,许下了“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的报国之心。最终晋武帝为其孝心所感动,不仅同意暂不赴诏,还赏赐奴婢二人,并发给他赡养祖母的费用。

人,应该常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感恩是发自内心的。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亲友为你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而我们又是否察觉到那缕缕银丝,那一丝丝皱纹。感恩需要你用心去体会,去报答。

人在一天天老去,我们是否可以像李密那样做到,暂弃某些机遇而回报亲人的养育之恩。感恩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情感。学会感恩,是为了擦亮蒙尘的心灵而不致麻木,学会感恩,是为了将无以为报的点滴付出永铭于心。

感恩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也是现代社会成功人士健康性格的表现,一个人连感恩都不知晓的人必定是拥有一颗冷酷绝情的心。在人生的道路上,随时都会产生令人动容的感恩之事。且不说家庭中的,就是日常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所遇之事所遇之人给予的点点滴滴的关心与帮助,都值得我们用心去记恩,铭记那无私的人性之美和不图回报的惠助之恩。感恩不仅仅是为了报恩,因为有些恩泽是我们无法回报的,有些恩情更不是等量回报就能一笔还清的,惟有用纯真的心灵去感动去铭刻去永记,才能真正对得起给你恩惠的人。

父母即使有一天不在了,他们还会长久地占据在儿女的记忆里。但这种同在更多的是睹物思人的追念和寻无觅处的黯然神伤:还有谁会呼唤你的乳名,牵挂你的冷暖,注视着你的一举一动?

人间真情――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都值得我们回味、留恋,让我们懂得感恩……

李密陈情表读后感300字

有些感动,我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有些心情,我不知道该如何诉说。读《陈情表》,给我的便是这样一种感受。

读第一自然段,他命运如何坎坷,我不同情;读第二自然段,他选择如何艰难,我不同情;而读到第三、四自然段,我却无法不为之动容!“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致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费远。”读到这里,我知道,作者早已把自己生命与祖母生命融合一体,祖母生命一点一点消逝,他自己的一部分生命也在一点一点离开。“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待此,我明白,作者已是在用自己生命换取一次报恩的机会。

亲情之所以震撼人心,是因为它常始于相依为命,而终于倾力报恩。《陈情表》,便是最典型地体现了这种伟大的、深刻的感情。

相濡以沫,不曾相忘于江湖。

李密陈情表的读后感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者,于世出世间皆为本也。舍此,欲谈成佛则无有是处。近期,佛学院古代汉语课程开讲《陈情表》一文,此文为晋李密所作,阅之颇令人感动。此文特于今之时代,犹为大益也。观今之世道,人心不古。诚如《佛说无量寿经》所言:“世人薄俗,共诤不急之事,于此剧恶极苦之中,勤身营务,以自给济。无尊无卑,无贫无富,少长男女,共忧钱财。”而李密能于名闻利养前,不忘祖母之恩,而谏于朝廷。若于今人相比,今人当愧死矣!自古云“忠孝不能两全”,而李密则忠孝两全也。余窃思若非李密之孝,盖不能如此矣!所谓“孝感动天”。此事历史上记之颇多。

余观李密少时之境,诚为可悯。生孩六月,其父即逝;行年四岁,母又改嫁。遇此已为不幸,然李密之不幸非仅此也。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家中既无叔伯,又无兄弟,门衰福薄,遭人欺者恐不少也。此虽廖廖几字,但字里行间无不透露李密少时坚艰之况,亦更见祖母刘氏抚养之辛。余之伯父亦由其祖母抚养长大,其况与李密颇同,老人在世时,每言及此,不禁悲泪而下,可见其况之艰。祖母之恩如此之深,若不报之则何可名为人。刘氏婴病,李密奉侍汤药,未曾废离,一切无不亲力亲为。看之不禁落泪。忆省庵大师之《劝发菩提心文》言:“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十月三年,怀胎乳哺,推干就湿,咽苦吐甘,才得成人。”

后李密被举为秀才,其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为郎中,寻又除为洗马,当侍东宫,又辞不就职。观其之行,诚为至孝也,非常人可能比哉。《无量寿经》言:“不孝二亲,轻慢师长,朋友无信,难得诚实。”若无名闻之惑为之孝,非难。无外力之迫为之孝,非难。而今李密具此二难,而复为之孝,不可不言其孝子中之孝子也。因其之孝,故感晋武帝同意其请。

中国号“礼仪之邦”,而孝道实为礼仪之始,故言“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如《朱子治家格言》亦云:“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孝经》云:“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孝为治国平天下之基也。

然儒家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孝之始也。”而今我等出家,剃除须发,受戒之时,更燃戒疤,岂非不孝之始也。此实不明佛教之孝也。佛家之重孝若较世俗者,恐深远无量倍矣。奈何世俗凡情,只知行孝之显迹,不知尽孝之极致。故每见出家释子,辄随已臆见,谓为不孝父母。不知世法重孝,出世间法亦无不重孝。先王以孝修之则成至德,如来乘之则以证觉道 。故佛于戒经中云:“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释氏之所谓孝者,略于迹而专致于本也。有迹可循者,显而易见;专致于本者,晦而难明。儒者以服劳奉养为孝,以立身行道扬名为世为孝。推极而论,举凡五常百行,无非孝道发挥。然此之孝,终不及佛教之孝。儒俗之孝,于今之世有益,后之世则无益也。然众生于六道轮回中何止一世也。若不以度脱亲之生死为孝,终不真名孝也。故佛之孝重本,俗之孝重迹也。

纵释子出家,迹上尽孝较俗不及矣,然亦非一出则永不顾也。夫佛制,出家必禀父母。亲允方可出家,否则不许剃落。若出家之后,父母无倚托者,亦得减其衣钵之资,以奉二亲,岂有不养父母之理。故佛于《弥沙塞部五分律》明文规定“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担父,左肩担母,极世珍奇,衣食供养,犹不能报须臾之恩。从今诸比丘,尽心尽寿,供养父母,若不供养,必得重罪。”佛于《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又言“诸比丘当供养父母,常当孝顺,不失时节。”《阿含经》又言“孝养父母,若人供佛,福等无异,应当如是报父母恩。”佛教之论报父母恩之经何其多也。佛教之四大菩萨,地藏菩萨即表孝道也。经云“供养父母功德,与供养一生补处菩萨功德等。”亲在,则善巧劝谕,令其持斋念佛求生西方。亲殁,则以已读诵修持功德,常时至诚为亲回向。令其永出五浊,长辞六趣。佛于《观无量寿佛经》言净业三福为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而孝养父母即是三福之第一福。故孝养父母乃诸佛成佛之因。

《善导大师全集》有记,释迦世尊在世时,遇值一年饥俭,人皆饿死,白骨纵横。比丘等乞食难得。佛出去乞食,从旦至中,门门唤乞,无与食者。佛还空钵而归。明日复去,又还不得。后日复去,又亦不得。时一比丘,道逢世尊。见世尊面现饥色,而问何故?佛言三日未食一匙。比丘不禁悲泪而下。即卖却三衣,买取一钵饭,奉上于佛。佛言,比丘,三衣者即是三世诸佛之幢相。此衣因缘极尊极重极恩。汝今易得此饭与我者,大领汝好心,我不消此饭也。比丘重白佛言,佛为三界福田,圣中之极,尚言不消,何人能消。佛告比丘,汝父母能消。又释迦如来成道不久,即回迦毗罗卫国,为父说法,劝父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后佛将入涅盘时,特上忉利,为母说法三月。净饭王将入灭时,欲见其长子释迦如来,佛即率众见净饭王。后王祥往西方极乐世界。净饭王灭后,佛无不守灵即前。王出殡时,佛以三界导师、四生慈父之尊亲为父扶灵柩,直至火葬之所。又如我国之长芦宗赜大师养母于方丈东室,并导其往生西方。道丕大师则有葬父之异迹。另清国师玉琳大师亦有养母之芳踪。若统出家释子养父母之芳踪者当不可尽数也。

出家释子不仅在迹上报父母恩,更于本上相报父母。莲池大师言:“人之于父母,服劳奉养以安之孝也;立身行道以显之大孝也;劝以念佛法门,俾得往生净土,大孝之大孝也。”可见孝中之孝,唯佛教中有也。省庵大师言“唯有百劫千生常行佛道,十方三世普度众生,则不唯一生父母,生生父母,俱蒙拔济。不唯一人父母,人人父母,尽可超升。“可见孝道之广。佛于《梵网经》中更言:“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是杀我父母。”若以俗世论之,何能有此之大孝也。盖谓佛家不孝者,多皆不知佛家义理者。正如印光大师所云:“不知佛教之孝遍诸有情,与世孝校量,在迹则不无欠缺,约本大有余裕矣!惜乎不见此理者,不谓之为妄诞,便谓之为渺茫。岂知坚穷三际,横遍十方,佛眼固见,若视诸掌也。恰似井底之蛙,焉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余之家中无有兄弟,亦少伯叔。自出家后每思及父母之恩,总感亏欠万分。莲池大师言:“父母恩重,过于山邱,五鼎三牲未足酬,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今甘旨不奉于亲,道业无供于佛。于世法为罪,于佛法亦为罪。故当但念无常,如救头燃,勇猛精进,方能报父母之深恩。

李密陈情表读后感

本文以孝道观念为中心结构全文。忠孝观念是中国封建宗法社会中一组对立统一而居核心地位的伦理意识。李密作为亡国贱俘,在得到新朝任命诏书后,如不应征,就有眷顾旧朝的嫌疑,甚至有杀身之祸。李密在文中以孝亲之情为依据,并标举“圣朝以孝治天下”的旗号,反复诉说自己终养祖母的请求,化被动为主动,使晋武帝答应了他的请求。

本文主要申说作者辞不赴命的理由,但作者没有过多地陈说道理,而是以叙事为主,在叙事中以情感人。本文首先陈说祖母对作者早年的养育之恩和祖母晚年对作者的依赖,其次表明作者对州郡、朝廷屡下征举的感激之情和眼前进退两难的处境,再次表明心迹,不奉诏出并非别有希冀,反复申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最后申明所说一切都是实情,希望晋武帝予以体察。文章极力渲染自己的不幸和家庭的悲苦,反复陈述祖母年老多病、危在旦夕的情景,读来不禁油然而生同情之心。据说晋武帝读后曾动情地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晋书》卷八十八)

“大抵表文以简洁精致为先,用事忌深僻,造语忌纤巧,铺叙忌繁冗。”(吴讷《文章辨体序说》)《陈情表》洵为书表类文章的典范之作,语言质朴淳厚,语气谦恭,语意委婉,辞气怊怅,音韵和谐。在句式上以四字句为主,对偶句迭出,间以长短参差的句子,整齐中有变化。语言朗朗上口,极具抒情色彩,有强烈的感染力。有些四字句,简明练达,生动形象,已凝练为后世常用的成语或习语。

关于李密议论文 李密陈情表读后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400103/84871.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陈情表》第三课时说课稿 采蘑菇二课时说课稿

原文地址:《陈情表》第三课时说课稿作者:快乐之心一、教材分析 《陈情表》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的讲读课文。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属于中国古代散文。单元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一是通过诵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二是在熟悉内容的基

《出师表》与《陈情表》比较阅读 陈情表阅读训练

《出师表》与《陈情表》比较阅读表是古代臣子对君主有所陈请的一种文书。自古以来,以《出师表》与《陈情表》最为后人称道。文以厚德载物,以实情动人。这两篇表之所以铭传后世,很大原因就是这个“情”字。所谓以词达意,以语传情,两篇文

《陈情表》作者李密简介:

  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犍为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东)人。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为人正直,颇有才干。曾仕蜀汉为郎,蜀亡以后,晋武帝司马炎为了巩固新政权,笼络蜀汉旧臣人心,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他上表陈情,以祖母年老无人供

陈情表 陈情表原文及翻译

我本来恪守沉默是金,言多必失的人生信条;但毕竟人心不古,世道不再,为了避免各类误会以及猜测,特此写下一封陈情之书,不论对谁,都是一个交代:要感谢对于所有关心我的读者,他们的热情与善意令我获得莫大勇气。众目有睹,近年来我逐渐在“最小说

声明:《关于李密议论文 李密陈情表读后感》为网友对你热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