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内参 新华社内参 新华社内参-简介,新华社内参-历史

新华社内参是新华社主办的内部刊物,是向中央和地方各级领导提供内部情况的重要渠道。这些刊物根据不同内容,分别确定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种密级,供不同层次的领导同志查阅。所谓“内参”,指一种具有参考性质的内部信息传播载体及其工作机制。在中国新闻传播体制中,“内参”是独特的信息传播现象,也是中国新闻传播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参选编_新华社内参 -简介

新华社内参是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向党中央及省、部领导机关报送各种内参的统称。新华社内参是新华社主办的内部刊物,是向中央和地方各级领导提供内部情况的重要渠道。这些刊物根据不同内容,分别确定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种密级,供不同层次的领导同志查阅。《新华社内参》是由新华通讯社主办,供特定级别领导阅看参考的刊物,以便决策者及时了解真实的民情动态和社会走向,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从而及时有效地解决社会问题,推进社会发展。

新华社通过自身内参报道权威、准确、及时、实用的特色和直达最高层的畅通无阻的渠道,一直在发挥着:“为领导同志掌握真实情况服务、为领导同志科学决策服务”的作用。通过内参反映情况,解决问题,是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一大特色。实践证明,内参报道有着公开报道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所谓“内参”,指一种具有参考性质的内部信息传播载体及其工作机制。在中国新闻传播体制中,“内参”是独特的信息传播现象,也是中国新闻传播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参”是我们党和政府领导下进行治国理政的重要手段,也是了解民意、了解实际的重要渠道。

内参选编_新华社内参 -历史

新华社内参报道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内参报道是中国共产党对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一大创举,党的历届领导集体都一贯重视内参的作用。1948年6月5日,党中央发出了第一个关于内参报道的文件《中共中央关于新华社应供给各种资料的指示》,规定“为了帮助中央了解各地情况,新华社总社和各分社除了供给各种准备发表的新闻稿外,并需担负供给各种参考资料的任务。

1952年毛泽东同志就新华社内参亲笔批复“此种内部参考资料甚为有益,凡重要者应发到有关部门和有关地方的负责同志,引起他们的重视”。 从1946年到2001年,党中央、国务院共发出26份有关新华社内参报道工作的指示和规定。

内参选编_新华社内参 -内参级别

新华社每天都要发若干条内参,最高级别的是《国内动态清样附页》,专门提供给中央政治局常委或委员参阅,一般反映极为重大和紧急的事态。

新华社内参 新华社内参 新华社内参-简介,新华社内参-历史

其次是《国内动态清样》和国际《参考清样》,供省部级以上领导参阅,主要反映重要动态、敏感问题和重要建议。

此外,新华社还编发内参刊物。面向地市级和司局级的是《内部参考》,反映问题的敏感度比“动态清样”要弱许多。

最低一级的是《内参选编》,主要从《内部参考》和“动态清样”中选出部分不太敏感的内容,每周一期,发至县团级等基层干部阅读。

内参选编_新华社内参 -报道取舍有讲究


上海举行2013年度新华社内参工作会议“内参”的读者群主要是党政军领导层,这决定了虽然其传播范围小,能量却很大。

一般来说,国内内参主要报道重要时政动向、负面新闻、争议话题、突发事件、重要技术突破、基层民意等敏感内容。这类内容不适合公开报道,但必须让中央知道。国内内参还报道重大成就、重要经验和典型。这些正面报道得到中央领导批示后,会很快转为公开报道,形成较大报道声势。国际内参则主要报道重大国际事件、重大国际外交动向、外国政要和媒体对中国的各种评价等。

内参记者对新闻的取舍,是依据一些模糊的政治尺度,没有一个硬性框架。主要取决于两方:一方是中央文件和中央领导的指示,另一方则是新闻媒体负责人的判断。笼统地说,凡是可能侮辱、损害党的声誉的事情和问题,都是不适合公开报道的。

内参选编_新华社内参 -组成

《内参选编》

《内参选编》是党中央指定新华社国内部编辑出版的党内综合性秘密级刊物。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科级、军队营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包括退离休干部),及建有总支部以上党组织的非公有制经济实体中党员负责人,具有订阅资格。《内参选编》主要刊登新华社记者采写的,不宜公开发表或暂时不宜公开发表的有价值的国内国际参考报道。其中《大事纵横》栏目主要刊登有关权威人士关于国内国际重大问题的有关言论。《内参选编》坚持正反两个方面都报道的全面报道方针,力求事实准确,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可读性强。

《内参选编》为16开本48页,每周一期,每期约59000字,全年共51期。《内参选编》拥有广泛的读者群体。从党中央领导到乡科级党员领导干部,都是它的服务对象。《内参选编》创办19年来,为党内科以上干部提供有益和有效的服务。中央政治局负责同志和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负责同志,都曾对《内参选编》刊登的材料作过许多重要批示。

经济类内参

经济类内参是新华社与党中央、国务院主管经济领导直接联系的信息通道。主要针对当前中央领导最关心的经济领域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提供对策建议。其中,《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监测分析》报告每日一期,一期一个主题。09年中央副总理以上领导批示240多篇,极大的推动了相关工作的进展和部分政策的出台。

案例:

2008年,新华社价格监测分析系统率先发现食用油价格上涨及缺货苗头,第一时间在专报领导同志的报告上提出应对建议,中央及时投放储备油平抑市场价格。

2009年,新华社价格监测分析系统记者调研小分队发现河南部分小麦产区小麦没收割前就发了芽,第一时间在专报领导同志的报告上提出应对建议,中央及时批复专款用于芽麦收储。

2009年,新华社价格监测分析系统率先发现化肥有被囤积和涨价的趋势,及时在专报领导同志的报告上提出应对建议,中央出台了相应政策平抑了化肥涨价趋势。

2010年春,新华社价格监测分析系统率先发现猪肉价格下降,派出记者调研发现是由于农民倾销病猪所致,及时在专报领导同志的报告上提出应对建议,中央立即组织专家组赶赴疫病区解决问题。

内参选编_新华社内参 -选编

1980年:延安已经饿了十好几年啦


《内参:饥饿的岁月》在群山的峰巅上千旋百转了两个小时,终于到了王家湾。从红石山头往下眺望,只见三座山峰脚下夹着一块几亩地大小的谷地。一条小河从谷地中间穿过,河岸两边,各有几排瓦房,围墙雪白耀眼――这是新盖的公社粮库和公社机关。公社背后的山坡上,错错落落现出上下几层窑洞。粗粗一看,王家湾不失为一个秀丽的山村。然而,听了公社副书记雷步升的介绍,我们的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在毛主席离开这里三十三年后的今天,这里竟然是这样的贫困:1979年,全社五千一百八十九人,平均每人只从集体分到口粮三百一十五斤,收入三十二元六角九分,人均现金才一元六角一分。

午后1点,正是社员吃晌午饭的时候,我们去拜访了当年接待过毛主席的王家湾行政村代表主任、现任公社党委委员高文秀。这位1935年入党的老党员,如今已经七十二岁,老伴已去世,全家现有十一口,分了两家。我们先看了看他儿子住的窑洞,大小几口正在吃饭,不同年龄的人饭都不一样:最小的吃面疙瘩汤,大一点的吃“渣渣饭”(一种把高粱连皮和苦菜一起煮成的又苦又涩的饭),大人吃糠拌苦菜。窑洞里除了一盘炕,一个锅台,几只缸罐外,空空荡荡。揭开缸盖一看,大部空空,只有一只缸里还有一点高粱,锅台上还剩半盆面。

走到上一层的窑洞里,只见一个干瘦如柴的老头,缩着脖子斜靠在炕壁上。老雷说,他就是高文秀老汉。我们打量了一下,炕上有一片烂毡,角上堆着两条破被。一个入党四十五年的老人,晚景如此凄凉,我们一时语塞鼻酸,说不出话来。还是高老汉首先开口,问我们从何处来。一听说我们是北京新华社派来的记者,老泪就顺着脸上的皱纹淌下来,哽咽着说:好,好,难为你们还惦记着俺们……

在一阵沉默之后,我们问老人:这些年日子过得咋样?他无力地摇了摇头,一声长长的“唉――”停了一阵才说:“不瞒你同志,已经饿了十好几年啦。去年还算好,一口人分了三百来斤粮,自留地上一人又弄来四五十斤,饿是饿不死了,比前些年吃树叶的日子好过些了。”(摘录)

2011年:江苏泗洪“镇村公交”便民利民

“一二块钱就能坐公交车赶集走亲戚,让我们农村人享受到了城里人一样的便利。政府给大家办了件大好事。”坐着崭新中巴车的76岁老人周英心生感慨。今年7月份以来,江苏省泗洪县有63辆这样的公交中巴奔跑在9个乡镇、149个行政村,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城乡交通一体化探索出了一套高效模式。

据了解,泗洪县为镇村公交制定了可行的路线图,提出全县23个乡镇分为两批开通镇村公交,2011年开通13个乡镇,2012年开通10个乡镇。(摘录)

《国内动态清样》推介“衡阳经验”

2012年衡阳市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开创乡村发展“以强带弱”的“四村十联”后,受到外界广泛赞誉和好评。由新华社记者丁文杰、史卫燕撰写的《湖南衡阳推行“四村十联”构建农村党建新格局》的通讯,刊登在新华社内参《国内动态清样》5094期上,推介我市“四村十联共进”经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强阅后批示:衡阳“四村十联”的做法值得全省推广。

内参选编_新华社内参 -邓小平经常看的“内参”

仅依据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出版的《邓小平年谱》,邓小平阅读和批示“内参”的数量达220件左右,有一半出现在1975年至1978年这三年时间。邓小平读过的“内参”大致有四类:

一是新闻单位常规性报送的内部刊物。如新华社每天出版的《国内动态清样》、人民日报社的《群众来信摘编》和《情况汇编》及《情况汇编特刊》、光明日报社的《情况反映》、中国青年报社的《青年来信摘编》、上海解放日报社的《情况简报》等。

二是中央和国家机关、军队机关创办的内部刊物。如国务院信访室编印的《人民来信摘报》、中央办公厅信访处编印的《来信摘要》、中央军委办公厅信访处编印的《信访摘报》、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编印的《信访简报》、财政部办公厅办公室编印的《信访摘报》、石油工业部办公厅编印的《外事情况反映》、教育部办公厅编印的《人民来信来访摘报》,等等。

三是邓小平办公室收到并呈送的各界人士来信。其中既有国外人士、华裔科学家的来信,也有国内各方面人士的来信;既有献计献策的,也有反映问题的;既有要求落实政策的,也有恳请平反冤假错案的;既有老干部家属的请求,也有青年学子的陈诉,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四是中央领导人之间的相互转阅。其他中央领导人有时看了刊物的相关内容,作出批语,并予转阅。在这种情况下,被转阅者也会看到“内参”的内容。邓小平这样做过,也“被”这样做过。

内参选编_新华社内参 -习近平就内参报道作批示

2013年1月23日,据媒体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华社一篇内参报道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严格落实各项节约措施,坚决杜绝公款浪费现象,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在20日下午接到中央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的通知后,根据江苏省省委主要领导同志要求,省委办公厅当晚就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及正在召开的省“两会”迅速进行传达学习和贯彻落实,从现在抓起,从省“两会”和春节抓起,切实厉行勤俭节约,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带头树立良好形象,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400103/84182.html

更多阅读

“中证内参419 ”摘转:荆棘载图《中证内参》不负众望&……

荆棘载图《中证内参》不负众望 (舟舸)不知不觉,《中证内参》已经伴随着大家走过了近5个年头。现在是2013年4月12日,舟舸忙碌了一天的稿件校对、版面协商之后,终于有时间可以和大家告别了。虽然舟舸因很多原因,不得不接手《中证内参》的

新华社再批王思聪养不教父之过 养不教父之过 英文

王思聪作为国内地产大享王健林独子,为何总喜欢不停调戏,调戏明星及企业家也就算了,竞争不自量力调戏新华社,目前国内谁人不知新华社是党机构,商人之子跟国家政策对着干其父王健林至今未做表态。新华社为何再次批王思聪新华视点:#新华微评#

转载 内参宝典中财内线炒股必备 中财内参

原文地址:内参宝典中财内线炒股必备作者: 图战股场_大将军中财内参为股票市场上最专业的一款内参消息软件,其消息均被各大投资机构和私募基金所采用。中财内参直播软件实时直播,每3秒自动更新1次,消息及时弹出。本软件可实时同步更新,页面

声明:《新华社内参 新华社内参 新华社内参-简介,新华社内参-历史》为网友无法理解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