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草的功效有哪些
别名
苞壳菊(《广州植物志》)。
来源
为菊科植物金腰箭的全草。全年可采。
原形态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约1米,2歧分枝,秃净或被疏毛.叶对生,具柄;叶片卵状披针形至椭圆状卵形,长7~13厘米,宽3~6厘米,先端短尖,基部下延,边缘有小齿,主脉3条。头状花序无柄或近无柄,腋生或顶生,圆柱状,长约1厘米;总苞数枚,最外层叶状,内层干膜质鳞片状;缘花雌性,舌状,黄色;中间两性花管状,4齿裂。雌花的瘦果扁平,有2撕裂状的翅;两性花的瘦果圆柱形,有小疣,角顶有硬刺。花期春季。
生境分布
生于旷地、沟边。分布我国南部。
功能主治
①《梧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清热解暑,凉血散毒。治癍痧大热,感冒发热;外敷疮疡疔毒。
②《广西药植志》:治疮疥。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摘录
《*辞典》
山苦草的功效与作用
【拼音名】Shān Kǔ Cǎo
【别名】苦草、胆草、散血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散瘀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juga pantantha Hand.Mazz.
采收和储藏:8-11月花开期采收,洗净 ,晒干或鲜用。
【化学成份】全草含金疮小草素(ajugacumbin)B,大籽筋骨草素(ajugamacrin)C-E及山苦草素(ajugapantin)A等。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主慢性肝炎;小便淋痛;口疮;疮疡肿毒;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摘录】《中华本草》
山苦草的功效与作用
山苦草这种中药材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山苦草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别名】 苦草、胆草、散血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散瘀草的全草。
【原形态】 散瘀草,多年生草本,长7-32cm。平展上升或齿匍匐茎,细弱,密被灰白色长柔毛或绵状长柔毛。叶对生;叶柄长约5mm;叶片坚纸质,干时黑色,下面常带红色,长圆状倒卵形或倒三角状卵形,长1.5-3cm,宽0.8-1.8cm,先端钝,基部楔形下延,两面被疏柔毛,边缘具不整齐疏齿,具缘毛。轮伞花序具4-8花,着生于叶腋内;花梗内;花萼紫色,漏斗状,外面被长柔毛,内面无毛,具10脉,萼 齿5;花冠淡紫、紫红色或紫蓝色,长0.8-1cm,外面被疏柔毛,内面基部有毛环,冠檐二唇形,上唇短,圆形,下唇宽大,伸长;雄蕊4,二强;花盘环状,裂片不明显。小坚果长圆状三棱形,褐色,背部具网状皱纹,腹部1果脐,果脐约占腹面1/2。花期8-11朋,果期10月左右。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400-2700m的干燥荒坡矮草丛丛中。
【化学成份】 全草含金疮小草素(ajugacumbin)B,大籽筋骨草素(ajugamacrin)C-E及山苦草素(ajugapantin)A等。
【性味】 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主慢性肝炎;小便淋痛;口疮;疮疡肿毒;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摘录】 《中华本草》
上面是关于山苦草的一个简单的介绍,通过这些我们可以了解到山苦草中含有各种各样的营养元素,对于治疗和预防一些疾病都有很大的功效。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在有关人士的指导下食用。
大苦草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獐牙菜、黑节苦草、黑菊黄、走胆草、紫花青叶胆、蓑衣莲
【来源】龙胆科獐牙菜属植物双点獐牙菜Swertia bimaculata (Sieb. et Zucc.) Hook. f. et Thoms.,以全草入药。夏秋采全草,晒干。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舒肝利胆。用于急慢性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肠胃炎,感冒发热,流感,咽喉炎,牙痛。
【用法用量】3~5钱,水煎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苦草2的作用功效
(《梧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
【异名】苞壳菊(《广州植物志》)。
【来源】为菊科植物金腰箭的全草。
【植物形态】金腰箭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约1米,2歧分枝,秃净或被疏毛.叶对生,具柄;叶片卵状披针形至椭圆状卵形,长7~13厘米,宽3~6厘米,先端短尖,基部下延,边缘有小齿,主脉3条。头状花序无柄或近无柄,腋生或顶生,圆柱状,长约1厘米;总苞数枚,最外层叶状,内层干膜质鳞片状;缘花雌性,舌状,黄色;中间两性花管状,4齿裂。雌花的瘦果扁平,有2撕裂状的翅;两性花的瘦果圆柱形,有小疣,角顶有硬刺。花期春季。
生于旷地、沟边。分布我国南部。
【采集】全年可采。
【功用主治】①《梧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清热解暑,凉血散毒。治癍痧大热,感冒发热;外敷疮疡疔毒。"
②《广西药植志》:"治疮疥。"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或煎水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