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题记
无事的下午,一个人在家里听戏。电脑里传出了京剧张派名家薛亚萍的精彩演唱:“昔日梁鸿配孟光,今朝仙女会襄王。暗地堪笑奴兄长,安排巧计哄刘王。月老本是乔国丈,纵有大事谅无妨。耳旁又听得笙歌亮,想必贵人入洞房……”,优美的西皮慢板,这是京剧《龙凤呈祥》第八场[洞房]中孙尚香的唱段。听到“想必贵人入洞房”的时候,让我想起了“洞房花烛夜”的文题来。
洞房:新婚夫妇的房间。花烛:旧式新婚之夜,洞房里点花烛,上面多用龙凤图案等做装饰。洞房花烛一词出处是北周・庾信《和咏舞》诗:“洞房花烛明,燕余双舞轻。”洞房,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尧王访仙于晋南“仙洞沟”,与梅花鹿仙女一见钟情,他们在姑射仙洞完婚,一时祥云缭绕,百鸟和鸣。到了傍晚,结鸾之时,一簇神火突然于洞顶,耀眼夺目,光彩照人。从此,世间也就有了把新娘的房子称作洞房,把新婚之夜称作洞房花烛夜的习俗了。洞房花烛夜,唐朝诗人宋庆馀在《近试张水部》诗中写道:“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里更有“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的佳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金榜题名固然为大喜,但并非人人可得,而洞房花烛夜之喜,则几乎是每个人的人生必由之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早巳成为人们约定俗成之规。洞房花烛夜,意喻结婚之期。结婚不仅是人生的喜事,也是人生的大事。古人曰:孤阴则不生,孤阳则不长,故天地配以阴阳,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阴阳和而后雨绎降,夫妇和而后家道成。中国古代文学从来不乏浪漫主义,四喜之中,文人讴歌渲染得最多的还是洞房花烛夜。因为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享受到的浪漫和激情之夜。
喜欢戏曲,看过许多戏剧。黄梅戏《女驸马》的第五场[洞房]中,高高在上的公主有“龙凤花烛耀眼明,洞房之中喜盈盈……”的精彩唱段;越剧《红楼梦》的[洞房]中,怡红公子贾宝玉有“从今后,与你春日早起摘花戴,寒夜挑灯把迷猜。俏语娇音满室闻,如刀断水分不开”的悠扬唱段,谁料想,之后便是“人面不知何处去,空留下,素烛白帷伴灵前”的凄凉;京剧《金玉奴》的[洞房]却是苦命女那“花烛夜勾起我绵绵长恨,恨难抑,思前因,恶缘成仇更填膺,苦命女偏遇着负心人”的对薄情郎的痛恨,才引出了《棒打薄情郎》的流传故事。现在的流行歌曲也唱出了“我爱你时你正一贫如洗寒窗苦读,离开你时你正金榜题名洞房花烛”那《白狐》的伤感……(文章阅读网:www.www.AihuAu.com.net )
故事,传说,有太多关于洞房花烛夜的演绎。苏小妹与秦少游的洞房花烛夜,有一个浪漫的传说:苏小妹与秦少游成婚那天,苏小妹有意相难秦少游。开始出两题都没有难倒秦少游,小妹便出一联让少游来对:闭门推出窗前月;少游坐在池塘边苦苦思索,直到三更,少游忽听“砰”的一声石子落水的声音,见池中月影散乱,遂受启发,连忙对出下联:投石冲开水底天。投石冲开水底天之时,洞房门也“呀”的一声开了。之后才有了“微笑吹灯双得意,含羞解带两痴情”的传说故事。据传这是苏小妹与秦观洞房花烛夜时的即兴对联,其对仗工整程度自不必说,真假与否已无从考究。
看过太多古代书籍、戏剧和电影,看红烛高照,盖头遮面,喜字贴在房中央。床上是龙凤锦被,室内是张灯结彩。新婚的妻子坐在床沿前,双方的心儿都是忐忑不安。带着一种神秘,带着一种喜悦,揭开了红盖头。这就是书籍、戏剧中古人的洞房花烛夜。而今的洞房花烛夜,没有了红烛高照,没有了盖头遮面,没有了迎亲的花轿。与时俱进而来的是浩浩荡荡的迎亲车队,隆重的仪式,亲朋好友深情的祝福,装修华丽的百平米以上的洞房。但是和古人相比,今人的洞房花烛夜少了一些神秘,少了一些激情。今天飞速发展的时代,婚前性行为早已不是讨论的话题,婚前无性行为的新人才是万里挑一的考古发现。试婚的流行,让洞房花烛夜似乎有点过时了。
《四喜》篇写:“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一点没错,每一项都是人们渴望企盼的喜事,前两项关乎生命的每一次惊喜与每一次期盼,而后两项可谓人生境遇,是追求的目标,也是生命的感动。各种关于洞房花烛夜的小说戏剧更是洒满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卷。新婚之夜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充满了期待与想像,所有经历过新婚的男女都会把新婚之夜设想得非常美好,毕竟,这将意味着两个陌生的人走到一起并开启一个全新的生活。解放前,婚姻都是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改革开放后,吸收西方文化,中国式的洞房花烛夜已经名存实亡了。无论怎样,洞房花烛夜,还是给人一种温馨浪漫的氛围的。
洞房花烛夜,人人都有权力享受的人生四喜之一。在中华民族文明史距今已有五千多年,人们把结婚仍然称为“入洞房”,尽管人类从洞穴式居住过渡到今天的高楼大厦,但入洞房这一名词至今仍未改变。龙凤呈祥非偶然,千里姻缘一线牵。你听,那悠扬的歌声还在唱着:十指相扣,饮下交杯酒。今夜你的梦我的梦,花香里交融,也在演唱着洞房花烛情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