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独文言文 慎独

慎独,语出《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大体意思是:“道,是不可分离的,而分离开来的东西,就不是道了。所以,君子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在别人听不到的时候,也要谨慎自己的言行。

慎独是一种情操,一种修养,一种自律,一种坦荡。它是指人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为。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这是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评定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关键性环节。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慎独。只有慎独,才能成为真君子。失去慎独,都是伪君子。慎独,是一种操守,一种淡定。慎独的人每做一件事,每一起心,每一动念,都认为天知,地知,神知,我知。举头三尺有神明,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很多事,我们偷偷做了,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却一夜之间天下净知。

慎独,在自觉的状态下,体会着生命本真的乐趣。慎独是心灵的自然有序,是自觉的天人合一。慎独是一种清明的境界,一种高尚的情操。坚守慎独,感受纯真。生命恬然,生活坦然,心灵和谐,从容豁达,宽容大度。慎始敬终,默默无闻,无为而无不为。慎独的人纯洁而善良,真诚而守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任世界物欲泛滥,永远坚守内心的纯净与宁静。他们人性的最高处,向世人昭示了生命的本真与智慧。慎独就是挂在我们面前的一面镜子,时时提醒我们:不要因为别人看不见就干见不得人的事。

史上某宰相供公职,夜间,在家处理公务,点朝廷供应的蜡烛。夜深了,公务理毕,转入私人读书时间,则吹灭朝廷供的蜡烛,转而点用私家蜡烛。家人曰:夜深人息,何必如此,又没人看见。此公曰:君子当慎独也,人此一生,所作所为,不为做给别人看,是为对自己有所要求、有个交代。君子修身,贵在慎独!

《五元灯会》上曾载有这样一则故事:由于战乱,普陀寺的众禅者决定迁移庙址。在迁徙途中,只有豫通大师一人坚持早课,从不荒废。有人劝曰:“此处无佛,大师可不必如此。”豫通大师答一偈子曰:“此处无佛,我心有佛。既诚我心,是诚我佛。”做人做事贵在自觉。(文章阅读网:www.www.AihuAu.com.net )

慎独文言文 慎独

慎独,是深谷幽兰,是夜空星辰,是云外明月,不会因为没为深处幽谷而不芬芳,不会因为没人看见而不散发它的光芒。柳下惠坐怀不乱,许衡不吃无主之梨,杨震不收黑夜之金,许由清溪洗耳,屈原被流放仍然“沐后弹冠,浴后更衣”无不凝聚人性的光辉。

《淮南子・说山训》曰: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行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君子慎独,如兰生幽谷,舟行江海,无人也始终如一。只有独处,才见自己赤裸裸,没有虚伪的伪装,没有曲意的迎合。我们在此时,可以看见最真实的自我。当我们率意真诚,人前人后一个样,也就做到超凡入圣的慎独。

慎独是一种使自己心灵更加强大,道德更加纯洁的一种修炼。慎独是在静夜里关照内心,是否还有贪欲,是否还有淫念,是否还自私自利,有违道德。慎独,是穿透内心,让自己赤裸裸,全身心通透,成为一个水晶玻璃人。

君子慎独,要有严格自律,有良好的道德修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防微杜渐、未雨绸缪,时刻不脱离道。

君子慎独,做人做事要有持续性,守节不变,内心强大,坚定不移,始终如一,要能受得住诱惑,能耐得住寂寞。

君子慎独,要有坚定的意志品质,高尚的人格,有甘于清贫淡于富贵超然,有做事无愧于心的泰然,有得失任评说的淡然。

君子慎独,做人要忠厚,处世要率真。让真诚是自内至外的,让言行自然流露。要无愧于天,无愧于心,无愧于人。要做真人,做老实人,办实事,办真事。

君子慎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与时俱进,天人合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用一颗宁静的心来关照内心。

用一颗宽容的心来包容世界。

用一颗富于责任感的心来担当。

用一颗淡泊的心来明志。

用一颗感恩的心来生活。

用一颗敬畏的心来善待生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390103/83103.html

更多阅读

什么是“慎独”? 慎独是什么意思

一、“慎独”二字的出处过去的读书人或修行人经常将“慎独”两个字贴在墙壁上,或放在床头案边,以警示自己。“慎独”这两个字出自何处呢?出自儒家的《大学》与《中庸》。《大

谈慎独 慎独议论文

(2007-04-12 22:32:14)《礼记中庸》上说“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慎乎其所永闻,莫见乎隐,莫显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而近代刘少奇同志则对慎独作出了更通俗的解释,那便是“一个人独自工作时,也不干坏事。”而据我看来,慎独同读书一般,亦有

声明:《慎独文言文 慎独》为网友优质男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