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汉源县 汉源县-历史沿革,汉源县-行政区划

汉源县,四川省雅安市代管县,位于四川省境西部偏南,辖8镇32乡,面积2 388平方公里,人口33.91万,以汉族为多,有彝族、藏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县政府位于富林镇,距行署驻地雅安市76公里。汉源县有“中国花椒之乡”之称。气候独特、资源丰富,经济发展后劲充足, 汉源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富林文化”、“狮子山文化”享誉中外;“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名贯古今。汉源县总面积2349平方千米,总人口346593人(2004年5月),县人民政府驻富林镇,共有汉、彝、藏、回、羌等17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占10%。

汉源_汉源县 -历史沿革


汉源县城

历史上的汉源乡、汉源街、汉源场多指九襄(今汉源县九襄镇)。1914年改清溪县为汉源县(县治清溪镇,今汉源县清溪镇),1950年汉源县治由清溪镇迁往新成立的九襄镇(今汉源县九襄镇),1952年汉源县人民政府驻地由汉源场(九襄镇)迁至新成立的富林镇,1955年四川、西康并省后属雅安地区。

汉源_汉源县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隋置汉源县。汉水出界内飞越山之仙人洞,县因名。意为汉川水(今名流沙河)之源。

2000年,汉源县辖8个镇、27个乡、5个民族乡。

2004年,汉源县辖8个镇、27个乡。

2009年5月到11月,历经酷暑和金秋,汉源农村移民6个集镇、31个安置点和2个分散安置区。

2009年11月1日,瀑电成功下闸蓄水。而在距大坝几十公里之外的汉源库区,已有近1.5万农村移民举家搬迁入住新家园,开始了新生活。

汉源县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南部,全县现辖8个镇,33个乡,191个村,社区19个,汉源县辖8个镇、27个乡、5个民族乡

富庄镇乌斯河镇宜东镇九襄镇清溪镇大树镇皇木镇富林镇大田乡唐家镇富春乡河西乡大岭乡前域乡后域乡大堰乡两河乡富乡乡梨园乡三交乡双溪乡西溪乡建黎乡市荣乡富泉乡万工乡安乐乡万里乡马烈乡白岩乡青富乡桂贤乡河南乡晒经乡料林乡小堡藏族彝族乡片马彝族乡坭美彝族乡永利彝族乡顺河彝族乡

汉源_汉源县 -交通

汉源县交通便利,通讯发达,成昆铁路过境17公里处,在县境内长河坝、乌斯河处建


成昆铁路

有长河坝站和汉源站两个火车站;成昆铁路在雅安唯一一个站就设在汉源县乌斯河镇,县内有国道108线、汉乌公路、金乌公路两条省道以及23条县道公路,雅西高速于2012年5月1日通车,交通便利。

汽车:成都石羊场长途汽车站有发往汉源新县城和汉源九乡镇长途汽车,车程大约3个小时左右。

火车:从成都火车北站或南站上车,可乘到昆明、攀枝花、西昌等地的列车直达汉源站,票价40元左右,约5小时即可到汉源。

高速公路:雅西高速公路已经通车,汉源设有九襄、汉源北、汉源南三个高速公路出入口,汉源到省会成都交通条件彻底改变,由原来经108国道行驶时间7个多小时缩短至2个半小时左右。而且冬季再也不用翻越冰雪堆积的泥巴山。

汉源_汉源县 -自燃资源

生物资源


汉源县生物资源

汉源盛产水稻、小麦、玉米、红薯、土豆、花生等农作物;“汉源贡椒”、“汉源金花梨”、“汉源黄果柑”、“汉源樱桃”、“汉源芸豆”等农产品驰名中外;四季鲜果不断,梨、苹、桃、李、樱桃、桔、橙、桂圆、葡萄等琳琅满目,色彩斑斓;蕃茄、洋葱、蒜苔、大蒜、豌豆等蔬菜常年出新,应有尽有,畅销全国。境内还有银杏、楠木、香樟、云杉等珍贵树种和小熊猫,扭角羚等珍稀动物,丰富多彩。

水力资源

汉源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在750万千瓦以上,已开发利用3万多千瓦,达到了初级电气化县水平。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装机360万千瓦的瀑布沟巨型电站和装机70万千瓦的深溪沟电站,位于县境东部大渡河上。

矿产资源

发现的矿产资源共33种。分别是:金属矿13种:铅锌矿、铜矿、锰、钴、镍矿、砂金矿、褐铁矿、钛铁矿、赤铁矿、磁铁矿、银矿、镉矿、锡石矿;非金属矿20种:硫铁矿、煤矿、磷矿、菱镁矿、石灰石矿、花岗岩、高岭土、石膏矿、方解石、长石砂岩、水晶矿、冰洲石、石棉矿、莹石矿、雄黄、辰砂、白云岩、粘土矿、建材用页岩、建筑用砂石料。 已探明储量的矿种:铅锌矿,铅 锌金属储量为36.2 万吨;锰矿,地质储量为186.0万吨;钴、镍矿,金属储量为 1.12万吨;煤矿,地质储量为487.7万吨;磷矿,地质储量为3.25亿吨;菱镁矿地质储量为3亿吨。上述引用数据为地勘单位在50-60年代探明地质储量。

已开发利用的矿产:铅锌矿、锰矿、硫铁矿、褐铁矿;煤矿、磷矿、菱镁矿、石灰石矿、花岗岩、粘土矿、建材用页岩、建筑用砂石。以上开采利用的矿产资源部分探明了资源储量,绝大部分资源未做详细的地勘工作,无实际地质资料,未统计该类矿产资源储量。具有开发前景而未开发的矿产资源:砂金矿。

汉源_汉源县 -风景名胜

清邑八景

汉源春色:指九襄景色。旧时汉源街一带气候温和得春较早,每年农历二月时,林木荫翳,繁花细草特饶旖旎,幽情逸致不亚于锦江春声,为汉源八景之一。


金钟山景点

鸡冠朝艳:后域乡境西的鸡冠山,山体高峻,山脊海拔在3200米以上,主峰海拔3640米,峰峦嵯峨,危崖陡峭。每当旭日东升,夕阳返景时,从九襄西望,山体半轮,峰巅凹凸微颤,酷似鸡冠,故名"鸡冠朝艳"。

海堂书灯:在旧清溪县城北五里许的海棠书院内,院内一海棠池,环植海棠,芙蓉百余株,构摇香亭于其中,春秋暇日宴宾朋于此,红云香雾填塞街衢,世称小香国。案自宋以来院与池俱废没,而邑人犹往往遥见灯光,故名海棠书灯,为汉源八景之三。

玉渊灵泉:旧清溪县城东川主岗有玉渊池。方广丈许,泉水自石罅中流出,四时不竭,清洁异常,城中官吏,每用此水烹茶,方以成都薛涛井,有过之无不及也,为汉源八景之四。

风洞涛声:指建黎乡风洞山下的石灰岩溶洞。溶洞深不可测,清泉潺潺,彩石荧荧。每值日中,风雾自洞中出,涛声如琴音,故有"风洞涛声"之美名。为汉源八景之五。

大渡晴波:大渡河波涛汹涌,每晴明时,从大树龙塘山顶下瞰大渡河,只见河水一波未平一波复起,如拖匹练,如挂白虹。古诗云:粼粼生百波,银涛雪流犹未足拟也。为汉源八景之六。

邛崃霁雪:指大相岭雪景(大相岭古名邛崃山,亦名邛笮山)。大相岭秋冬积雪,盛夏方解,每值晴霁时望之如玉山,如瑶圃。唐人有句云:山雪照窗明,为汉源八景之七。

龙池夜月:指双溪乡境内大相岭主峰背后山西麓的龙池,风物奇异,旧时建有兰若寺,池中月影时隐时现,谓之"龙池夜月"。诗云:古寺方塘一鉴空,光含夜月转鸿蒙。偷窥兔魄孤轮白,借照龙鳞万点红。汉斗都归形色外,盈亏不计三五中。为因神物绕烧尾,卷起烟云锁桂宫。

大渡河大峡谷


汉源县

位于汉源县境内的大渡河大峡谷引起地质学家和省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四川省地勘局地质专家实地勘察后大喜过望,大渡河大峡谷雄奇壮观、嵯峨险峻的自然景观足以与闻名中外

的长江三峡媲美。大渡河大峡谷西起汉源县乌斯河镇,东至永利乡白熊峡,全长17公里。大渡河进入四川盆地之前,横穿了盆地西南边缘的最后一道门槛―瓦山,形成了雄伟壮观的大峡谷,并切割出厚达数千米的完美地质剖面。支撑成昆铁道运输大动脉的“天下第一柱”就在峡谷之内,为天荒地老的大峡谷平添了一道现代文明的景观。

石牌坊

石牌坊为清道光年间清溪县汉源场拔贡黄体诚为旌表其母节孝而请旨建造。九襄石坊全部为红砂石建构,通高11.1米,宽7.4米,深1.9米。为清代流行的四柱三间,横向三段与垂直三段的重桅牌楼。

万安桥

位于大树区河南乡河南村东,清道光八年建,为杆栏式廊桥,单孔石礅。桥用粗圆木围身,平卧两桥头石礅上,上钉木板,结实平整。全长18米,宽4.5米,高6米。桥的两端有门楼,均为重檐歇山顶式结构,取势独特,古素有致。

魁星楼

在万里乡富全村的白岩河畔,耸峙于两山峡谷中,为六角造型,三层重檐,攒尖顶,底层为穿柱式,全木质结构。整座楼通高15米,占地90平方米,高拔峻秀,古意苍茫。

白云寺

在后域乡坛罐窑,建于明嘉庆年间,是县内唯一幸存的古寺。

汉源_汉源县 -文物古迹

古遗址

汉源古遗址有旧石器时代的富林文化遗址;新石器时代的狮子山型文化遗址、富林背后山型文化遗址、大树背后山型文化遗址;秦汉时代的大田二半山冶炼遗址;古文化遗址有黎州古城遗址、王建城遗址、清溪古道遗址、大树古堡遗址、清溪关遗址、孟获城遗址、三交城古遗址。

古墓葬

有背后山商周土坑墓、大瑶石棺葬,桃坪战国、西汉土坑墓群、东汉砖室墓、明瓮棺葬。

碑刻

有玉渊铭碑、山横水远石刻、刘延摩崖石刻、文昌宫书法碑、花椒免贡碑、三绝墓碑、红军长征石刻。

馆藏文物

武汉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汉源县 汉源县-历史沿革,汉源县-行政区划

有新时器时代的玉斧、双耳罐、豆形器;商周时代的单口双联罐、绳纹陶釜、青铜兵器;战国时代三叉格剑、巴蜀短剑、铜钺、铜釜、戈;西汉时代的龙首玉带钩、贮钱罐、耳环、陶罐、铜柄铁剑、铜刀、铜镜、博山炉、铜釜、铜鍪、五铢铜币、四铢半两币;唐代的三鲁铜镜、铜佛、铜镜、干元通宝;明代的瓷瓶、瓷杯、瓷碗、铜镜;清代的瓷瓶;革命文物有水壶、菜刀。

古建筑


汉源县古建筑――孔庙

文庙即孔庙:坐落在清溪古城东北隅,是历代文人祭祀孔子的主要场所。始建于1799年,重建于1870年,是西南地区保护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万仞宫墙、棂星门、泮池、戟门、钟楼、大成殿等保存完好。庙内四周,古杉参天,丹桂飘香,庭园幽深。1987年被

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修缮了大成殿,同年12月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座保存完整度在全省乃至西南地区都罕见的文庙,既是莘莘学子祭祀孔子的一个主要场所,又是济济游客揽胜的一个美好地方。在地方上被称之为"南有金钟、北有文庙"的宗教圣地、旅游佳境。

汉源_汉源县 -名优特产

汉源花椒


汉源县

历史悠久,唐代列为贡品,故名“贡椒”。以其色泽丹红,粒大

油重,芳香浓郁、醇麻爽口,畅销省内外,用鲜椒炼制的“黎江牌”花椒油,84年荣获省优质产品称号,深受消费者欢迎。

汉源金花梨


汉源金花梨

又名林檎,属自然实生后代,果实大或稍大,平均单果重400克左右,最大660克,果实圆或长圆形,纵横径8.6×7.3厘米,果皮绿黄色,果点

小,中多,萼洼深广,果心小,可食率88.5%,果肉白色,质地细,石细胞少,松脆、汁多,味浓甜、微香。汉源金花梨先后获:1984年四川梨资源调查鉴评第一名;1989、1994、1996、1999年在四川省梨子评比中名列白梨系统第一,并获优质证书;一九九五年荣获全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金奖。四川省已把金花梨列为全省大力发展的优质品种之一。

汉源樱桃酒

汉牌樱桃酒,干白樱桃酒和樱桃白兰地,是我省名优酒品,属低度果酒,色泽鲜红透明,口感纯正,产品质量上乘,参加酒类产品评比,连年获奖,深受旅游者和广大消费者喜爱。公司现有生产果酒能力1500吨/年,生产曲酒400吨/年,高梁白酒800吨/年。属省级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


汉源特产----樱桃、花椒

汉源_汉源县 -经济

概述

汉源已初步形成花椒、水果、蔬菜、畜牧四大农业支柱产业和有色金属、食品加工、化工产品、建筑建材四大工业支柱产业,旅游业也将迅速崛起,成为汉源一大支柱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汉源县

西部大开发给汉源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瀑布沟电站、深溪沟电站

及雅泸高速公路的建设使汉源成为一片投资的热土。汉源丰富的自然资源犹如一颗金灿灿的"瑰宝",正待深度开发,汉源县委、县政府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对外开放优惠政策,汉源人民正以诚挚的态度,热忱欢迎国内外朋友前来观光旅游,洽谈贸易,投资办厂,共展宏图大业。

2007~2011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质的跨越。过去五年,是汉源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发展最好的时期。五年间,预计全县地方生产总值年均增速12%,2011年达到39亿元,是2006年末的2.1倍;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41.6亿元,是前五年总和的4.3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速58.1%,累计完成8.56亿元,是前五年总和的4.9倍。特色农业产业基地不断壮大,工业支柱产业初步形成,三产开发潜力巨大。

第一产业

农业取得实质性成效。农业科技投入增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快。“三农”支出累计4亿元,农业生产总值、农业增加值、农村经济总收入稳定增长。新建和整治堰渠765公里、堤防35公里,治理水土流失29.8平方公里,解决13.5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开发和整治土地1.5万亩,改造中低产田5000亩。编制特色农产品区域科学发展规划,布局建设蔬菜、水果、花椒、干果、马铃薯等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成1个马铃薯繁育中心、1个农业远程教育平台、8个农业科技示范场,培育省、市、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52个,培训骨干农民2.1万人次,“公司+基地+专合组织+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初步形成。

第二产业

在经历库区企业搬迁复建的阵痛后,我们依托园区建设,采取更新改造、要素保障等有效措施,全力加快企业建设投产进度,确保了工业经济恢复性高速增长。工业主导产业从弱到强,初步形成水电、有色金属、化工、食品加工四大工业支柱产业,综合带动作用显着增强。五年间,预计完成工业性投资277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47.9%,2011年达到45亿元,是2006年末的7倍;工业销售产值年均增速48.7%,2011年达到43亿元,是2006年末的7.3倍;工业化率从2006年的14%提高到2011年的30%;工业对GDP的贡献率从2006年的26%提高到2011年的91%。

第三产业

着力把第三产业作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来培育。全面完成旅游资源普查;编制完成汉源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清溪古城保护开发规划、汉源湖水上运动中心修建性详细规划等;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项目推介招商、旅游行业日常管理等工作;启动旅游码头和观光渔业项目招商,开展酒店和农家乐星级评定。“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家电下乡”惠民工程拉动消费作用明显。汉源物流中心纳入市级规划。交通运输、商贸流通、餐饮娱乐等行业持续繁荣。

这五年,创造了“三大变化”的骄人业绩。我们苦干实干,古老汉源日新月异、欣欣向荣,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城乡面貌更新。我们立足改善民生,把城乡建设与经济发展、产业发展、“三农”工作、民生改善统筹考虑,城乡面貌焕然一新。1座新县城、6个新集镇、34个移民安置点以崭新的面貌呈现。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扩面提速、农村公路三年建设战役打响、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纵深推进。鲜花碧水,文化富林,阳光汉源,古老的黎州大地一派欣欣向荣。

――发展环境更优。在经历了急难险重各种严峻考验后,汉源各级各部门的应变力和执行力不断加强,办事效率和工作效率不断提高。我们狠抓政务作风建设,县级行政审批实行现场办公、首问负责、限时办结,极大地方便了企业和群众。我们着力交通建设,初步形成铁路、高速公路、国省干线、航道相互衔接、水陆并举的交通网络;我们狠抓园区建设,基础设施承载力、产业聚集配套力、招商引资吸引力进一步提高;我们大力推进财政扶持、金融促进、要素支持等政策创新,鼓励社会各界在汉源投资兴业。

汉源_汉源县 -重大事件


汉源县城受灾情况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这是一个让全世界都震惊的时刻,四川汶川8.0级地震震动了几乎大半个亚洲大陆。就在这一刻,汉源也遭到突如其来的地震袭击,一瞬间,地动山摇,整个大

地和大地上的所有建筑物都在剧烈震动整个汉源县城被现实和恐惧的烟尘所笼罩,到处是受伤的人,到处是垮塌的房,满目疮痍、一片混乱。顷刻之间,宁静美好的县城变成了一片废墟。根据地震后汉源县人民政府的调查显示:汉源距汶川直线距离200公里,但灾情严重,地震烈度较高,初步定为8-9度,接近都江堰的强度,专家将这种特殊情况解释为“远地烈度异常”。

“5.12”大地震灾害涉及全县40个乡镇、251个村、22万人口,有506人受伤,其中,重伤22人。这次地震还造成23人死亡,有3.5万户、13.7万间房屋倒塌,154.2万间房屋受损成危房,有7.1万人需临时安置。震灾涉及到的40个乡镇中有13个移民乡镇,其中,最严重的是县城老城区,部分房屋倒塌,多数建筑结构损毁成为一座立体的废墟。全县水利、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及工业企业不同程度遭到破坏。全县120个单位、乡镇的档案室受损严重,汉源县综合档案馆的8万多卷和在各单位、乡镇自己保存的9.8万卷档案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初步估计,全县经济损失在50亿元以上。


重建工作

2009年1月10日,由湖北省咸宁市援建县小堡乡岗子堰、河西乡前进堰、河西乡明德小学教学楼工程竣工验收暨交钥匙仪式在该县举行,标志着咸宁市援建该县灾后重建工程圆成满完成

自2008年6月中旬,湖北省援建办进驻汉源开展工作以来,截至2009年1月14日,援建该县的111项工程中已开工85项,开工项目总投资达到14亿元,开工面达到80%,并已有4个项目竣工交付使用。

汉源_汉源县 -历史文化

汉源建制于公元前97年,至今有二千多年的建制历史。县城所在地富林镇,是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古牦牛道"记叙着"南方丝绸之路"的悠悠岁月;太平天国、辛亥革命、万里长征,曾在这里写下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富林文化"、"清溪文庙"、"九襄石牌坊"古朴深邃;"汉源春色"、"大渡晴波"、"鸡冠朝阳"绚丽多姿,景色迷人,文化底蕴丰厚。

汉置沈黎郡、牦牛县,北周改称黎州,隋置汉源县,唐代曾先后设汉源、飞越、城阳、阳山(后改通望)县,元、明置黎州、大渡河守御千户所,清雍正七年(1729)置清溪县,1914年改清溪县为汉源县(县治清溪镇,今汉源县清溪镇),1935年属四川省第十七行政督察区,1939年属西康省第二行政督察区。

地理气候气候温和。每年晴天占三分之二。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安居养身之地

地理

汉源地处横断山脉北段东缘,海拔在550米至4021米之间,东端的白熊沟与大渡河汇合处最低,西北部与泸定县交界的马鞍山最高。东北缘是邛崃山余脉南支大相岭,西北缘是邛崃山余脉飞越岭,南面是大凉山群峰。

气候

四周环山,谷深岭高,加之大相岭东北亘阻,汉源有大凉山北部大陆气候特点,高地寒冷,河谷炎热,雨量偏少且不均,气候垂直变化十分显着,瀑布沟人工湖形成后汉源气候将变得更加独特。县城年平均气温17.9度,无霜期300天,日照时数1475.8小时,年活动积温5844.7度,年均降雨量741.8毫米。

汉源_汉源县 -相关信息

县城淹没与搬迁

2009年10月31日,瀑布沟水电站大坝填筑已完成,1号导流洞于9月28日成功下闸,6号发电机(首台发电机组)安装全面完成后正抓紧进行调试,其余5台机组安装正按计划推进。截至目前,库区790米水位线以下及其影响区应拆除建(构)筑物面积189.6万平方米(其中汉源老城区95万平方米,农村94.6万平方米),已共计拆除182.4万平方米。

瀑布沟水电站水库淹没涉及汉源、石棉、甘洛县的22个乡(镇),70个村和汉源县址。汉源县在水库正常蓄水位850m以下,不仅县城富林镇和大树、万工、桂贤、市荣、青富、小堡、顺河等区、乡政府所在地全部被淹,而且还淹没了汉源县的部分高产良田。受淹人口约为6.91万人,占全库区总受淹人口的90%左右。因此,探索汉源县的淹没处理问题,对瀑布沟水电站有关移民工程问题的分析研究有明显的意义。

瀑布沟电站水库淹没影响涉及各类结构房屋面积456.51万平方米,耕地面积51340亩,园地面积1346亩,林地5017亩。淹没影响汉源县城1座,集镇12座,工矿企业122家。到2008年,全库区需搬迁总人口100894人,需生产安置人口70088人。

国务院能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2012年5月到汉源县新县城考察,说:“瀑布沟项目时间跨度五、六十年,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苏联专家曾经来帮助我们国家进行水电规划。瀑布沟能否项目上马,经历了几代领导人多少次的征服”。“我今天是故地重游,第一次到汉源的时候,当年的老县城只有一条街,没有一栋楼房。与过去相比,现在的新县城条件比起过去改善了几十倍,县里税收也是过去的几十倍。”

因瀑布沟电站而搬迁的新县城在萝卜岗。旧县城富林镇和大量文物已被淹没在水下。

市委常委、汉源县委书记调研农产业发展

市委常委、汉源县委书记蒲忠深入双溪乡实地调研农业产业发展工作。在察看万亩桃园、当地农家乐、小农水工程建设情况后,蒲忠指出,双溪乡党委政府积极转变发展思路,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做好风貌塑造、打造观光景点,形成了桃园胜景,并以会节作为带动,大力发展观光农业,有力促进了群众增收。蒲忠强调,全县各乡镇要多学习、多思考,跳出单纯的“农业”思维发展农业,做好产业结构调整这篇文章,让汉源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并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努力将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促进一、三产业互动发展,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提高土地效益,造福当地群众。蒲忠要求,各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深入基层了解实情,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大力发展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抗旱能力较高的经果林,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确保群众增收致富。县领导余刚平、周万平及县委办、水务局、双溪乡负责人陪同调研。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390103/81103.html

更多阅读

武汉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三门县 三门县-历史沿革,三门县-行政区划

三门县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东北部沿海,西枕天台山,东濒三门湾,北接宁海县,南毗临海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中、西部为低山丘陵地区,间有小块河谷平地,东部为滨海平原,河道纵横,土壤肥沃,盛产青蟹。三门县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条件便捷。近年来,三门县充

声明:《武汉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汉源县 汉源县-历史沿革,汉源县-行政区划》为网友紟液乄狠寂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