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草子 枕草子 枕草子-简介,枕草子-作者介绍

《枕草子》(まくらのそうし),日本平安时代女作家清少纳言的散文集。主要是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随想,取材范围极广。断片式的寥寥数语,文字清淡而有意趣。《枕草子》与同时代的另一部日本文学经典《源氏物语》,被喻为日本平安时代文学的双壁。同时,与后来出现的鸭长明的《方丈记》以及吉田兼好的《徒然草》,并称为日本的三大随笔。《枕草子》的中文译本以周作人的译本流传最广、评价最高。

枕草子_枕草子 -简介

《枕草子》是日本平安时代的文学作品。所谓平安时代,是指从公元794年日本皇室自奈良迁都京都(平安京),到1192年建立镰仓幕府时止这一段历史时期。平安时代的历史有其独特性。皇室迁都以后,曾稳定了百余年,后来天皇的政治实权被大贵族藤原氏一家所篡夺,于是就出现了持续200余年的摄政关白时代。自从建立了摄政统治以后,藤原氏为维护家族的特权,都一心想把自家的女儿送至宫中做皇后、皇妃,借以左右天皇。因此,上层妇女受到良好的文化教养,聚集宫中谈诗论文,举行豪华的和歌比赛、节日庆典,甚至参与政治,是当时盛行的风气。影响到文学,就使主要反映贵族生活和思想的贵族文学成为这一时期,各种贵族妇女创作的日记、随笔和物语文学逐渐取代诗歌占据主导地位。其中最有名的要数紫式部的《源氏物语》和清少纳言的随笔集《枕草子》。

枕草子_枕草子 -作者介绍

《枕草子》的作者通称为“清少纳言”,这却不是她的真姓名,只是在宫中供职时的名称。她是歌人清原元辅的女儿,所以取这一个“清”字做代号,“少纳言”则似乎由于她父兄的官名,但详细不得而知了。她的名字无可考,生卒年月也不知道,但据后人考证,她当诞生于村上天皇的康保二年(965)或三年,也就是宋太祖的乾德三四年间。

十七世纪中,日本的水户侯德川光国有志于编修日本国史,曾招集文士,用汉文写了一部《大日本史》,里边有一篇清少纳言传,今抄录于后:

清少纳言为肥后守清原元辅之女,有才学,与紫式部齐名。一条帝时,仕于皇后定子,甚受眷遇。雪后皇后顾左右曰:“香炉峰之雪当如何?”少纳言即起搴帘,时人叹其敏捷。皇后特嘉其才华,欲奏请为内侍,会藤原伊周等流窜,不果。老而家居,屋宇甚陋。郎署年少见其贫窭而悯笑之,少纳言自帘中呼曰:“不闻有买骏马之骨者。”笑者惭而去。著《枕之草纸》,行于世。

枕草子 枕草子 枕草子-简介,枕草子-作者介绍


清原氏家世,历代以文学著名,曾祖深养父为著名歌人,其著作被选入《古今和歌集》及《后撰和歌集》中。父元辅曾参与编选《后撰和歌集》事,为梨壶五歌人之一。少纳言家学渊源,深通歌道,又熟知汉学,于《白氏文集》及《和汉朗咏集》所得尤深。其兄出家比山为僧,法名戒秀,少纳言因之亦得有多少关于佛教的知识和修养,但当时所信似以关于密宗为多。

少纳言少时与橘则光结婚,生有一子名则长。则光武勇,但缺少文化教养,遂即离别,嫁于藤原实方,未几亦复离异,实方亦旋即转客陆奥,客死其地。其后则光亦供职宫廷,复与少纳言相遇,复相交往,以兄妹相待云。

正历元年(990)父亲清原元辅去世,二三年后,清少纳言始出仕于中宫藤原定子,诸说殊不一致,大抵以正历四年(993)冬天之说为最妥当吧,其时中宫年十七岁,清少纳言则当在十年以长了。自此至长保二年(1000),中宫逝世为止,这短短的不到十年的期间,乃是清少纳言一生最幸福的时节,也即是《枕草子》里面所见者是也。

正历元年藤原道隆任为关白,将长女定子进奉一条天皇为女御,旋即册立为中宫,地位略亚于皇后,至五年(994)长子伊周任为内大臣,当时关白家的荣华,盖已达到顶点了。至次年长德元年(995)三月,道隆得病,四月初十日遂去世了。那关白的职务,照例是应该由伊周承继,却是意外的给了道隆的兄弟道兼,道兼不久谢世,遂为其弟当时的左大臣道长所获得。伊周这人很是漂亮,也很有才艺,可是政治手腕却非他的叔父道长的对手,所以他终于失败了。长德二年春间,伊周和隆家终于因为家人箭射花山法皇,犯了“大不敬”的罪而被捕,左迁为地方官,伊周为太宰府权帅,隆家为出云权守,到次年四月虽然同被召回,但是道隆家运从此不振了。中宫引咎迁出宫外,先后居于二条邸、中宫职院及大进生昌宅,虽然一条天皇的眷爱似乎没甚变更,中宫于是年十二月生皇女修子,于长保元年(999)十一月生皇子敦康亲王,次年十二月生第二皇女子,而中宫亦遂于产后得疾去世,年二十四岁。是时道长的女儿彰子已进宫来,时方十二岁,初为女御,次年二月即正位为中宫,而以中宫定子为皇后。这时以后作者的女官生活也就完了。当初有人疑心她依附左大臣道长,她很是愤慨,这时候中宫彰子曾经想竭力拉拢她,到她自己身边来供职,可是她拒绝了。所以虽然有人说,敦康亲王后来归中宫彰子接收养育,作者便以侍奉敦康亲王的名义在宫,但这事没有证据,所以是未可凭信的了。

清少纳言晚年的生活,据说是颇暗淡的。她出宫后嫁给了摄津守藤原栋世,生有一个女儿,可是栋世不久去世了。她回到京都来,寄寓在兄长的家里,但是后来只剩了她一个人,过着很贫困的生活,《古事谈》里所记“买骏骨”的话,恐怕就是那时的故事。女儿名叫“小马命妇”,大约也是供职宫中的女官吧。

枕草子_枕草子 -内容分类

其一是类聚的各段。这就是模仿唐朝李义山“杂纂”的写法,列举“不快意”、“煞风景”等各事,以类相从,只是更为扩大,并及山川草木各项,有美的也有丑的,颇为细微。大约在关白家失势的长德二年(996)夏秋间开始记录,由其亲友源经房借出,遂渐流布于宫廷内外。

其二是日记的各段。在皇后定子逝世以后,作者离开宫廷以后这几年中,回忆中宫旧事,不胜感念,因加以记述,或者留赠中宫遗儿子内亲王的,由是流传出来的也未可知。


其三是感想的各段。在她的晚年,老夫栋世既已死去,自己返回京都,出家为尼,过那老年孤独的生活,这时候对于自然和人生发生些感想,随时加以集录,秘藏于家。后来经了所遗子女橘则长和小马命妇诸人之力,遂流传于后世。

原来是这三种成分,似是各各独立的,后来经编订者混在一起,就变成现在的那个样子了。以上是池田龟鉴氏的一种看法,虽然未必就是那样,但是说得颇得要领,所以抄了过来,用作说明。至于本书的译文系依据池田龟鉴、岸上慎二、秋山虔的校注本,并参考北村季吟的《枕草子春曙抄》(十二卷)的底本,一切分卷分段都依后者。惟字句之间有参照别本,另加解释的地方,随处加以注明。

枕草子_枕草子 -内容摘要

优美的事是:年轻貌美的女人,将夏天的帷帐下端搭在帐竿上,穿着白绫的单衣,外罩淡蓝的薄罗衣,在那里习字,这是很优美的。

感人的事是:苦竹被风吹着的傍晚,或是夜里醒过来,这一切都让人觉得有点哀愁。相思的年轻男女,有人从中妨碍他们,使得他们不能如意。山村里下雪。男人或是女人都很俊美,却穿着黑色的丧服。

高雅的东西是:穿着淡紫色的衬衣,外面又套了白袭的罩衫的人;鸭蛋;刨冰中放进甘蔗汁,盛在新的金碗里;水晶的念珠;藤花;梅花上积满了雪;长得非常美丽的小孩子在吃着草莓。这些都是高雅的。

清净的东西是:土器、新的金属碗、做席子用的蒲草、将水盛在器具里的透影、新的木柜。

由远而近的东西是:极乐的净土、船的路程、男女之间。

一直过去的东西是:扬帆的船、一个人的年岁,春、夏、秋、冬。

--清少纳言《枕草子》

《 枕草子 》(まくらのそうし), 日本 平安时代 女 作家 清少纳言 的散文集。

内容主要是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随想。断片式的寥寥数语,文字清淡而有意趣。其中文译本以周作人的译本流传最广、评价最高。

枕草子_枕草子 -参见

同时代的另一部日本文学经典《 源氏物语 》;

同为日本文学三大随笔的鸭长明的《方丈记》和吉田兼好的《徒然草》。

枕草子_枕草子 -影响


随笔。十一世纪初完成。作者清少纳言,平安时代有名的才女,家学渊源,深通和歌又熟谙汉学。据跋文称,由清少纳言出仕的中宫定子的兄长伊周向一条天皇献纸时,中宫问清少纳言写什么,清少纳言回答说写枕边杂记,“枕草子”的名称便由此流传下来了。作品以“春是破晓时分为最好”起始,跋文终结,长短不一,共有三百余段。全文大体可分为三种形式的段落。一是类聚形式的段落,通过长期、细致和深入地观察和思考,将彼此相关、相悖的事物加以分类,然后围绕某一主题,加以引伸;二是随笔形式的段落,内容不仅涉及山川草木、人物活动,还有京都的特定的自然环境在一年四季之中的变化,抒发胸臆,缀成感想;三是日记回忆形式的段落,片断性地记录了清少纳言自己出仕于中宫定子时的宫中见闻,也可说成是宫仕日记。主要是作者的亲身体验,但也不乏当时流传的故事和戏剧性场面,描写手法诙谐幽默。

清少纳言不同于当时王朝贵族们沉缅于欣赏飞花落叶的感伤情调里,而是在描写自然景物和动植物时,采取积极的态度,赞赏纤细的、动态而和谐的美,企求清新明亮的世界。所表现出的一种“をかし(明快)”之美,与当时王朝审美意识的主流,“もののあわれ(物之哀)”的审美思响并驾齐驱,代表了日本平安朝另一种审美趋向,开创了新的美学范畴。所以此作品被称作“阳性”、“青春”而又“富于高度理智”的文学。与《源氏物语》一起被誉为古典文学史上的双璧,也是当今文学史上随笔文学的代表之作。清新明快,形式多样、行文自由的写作风格对后来的散文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其中“春天是破晓时分最好的”、“秋天是傍晚最好”,成为千古绝唱。

此作品深受汉文学的影响。其中引用的汉文典籍有《白氏文集》、《史记》等多种。但作者摒弃单纯的景物描写方法,巧妙地利用白诗,实现人物和景色的移位,表达自己期望达到的效果。如面对齐信的“阑省花时锦帐下”的发问,清少纳言根据白居易“庐山雨夜草庵中”的诗句,随机应变地回答道:“谁来拜访草庵呢”。最突出的要数第二百八十二段,在一次大雪过后,定子问左右侍从,“‘箱炉峰的雪’响如何”?清少纳言随即将帘子高高卷起,请中宫凭栏远眺。左右盛赞清少纳言的博学敏睿,定子也深深地为之感动。原来这是白居易诗《箱炉峰下新卜山居草堂初成偶题东壁之三》中“遗爱寺钟倚枕听,箱炉峰雪拨帘看”的诗句。无疑清少纳言熟读白诗,并且融会贯通了。

枕草子_枕草子 -译本

林文月版本除却周作人先生的译本,台湾林文月也有译本,并于一九八六年七月开始于《中外文学》刊登,二零一一年六月正式出版发行。
相比于周氏译法的较偏向于直译,多端视其上下文的气氛酝酿而定。关于散文行笔之间时常出现的和歌,周氏自创三行形式的白话诗以译出,这与丰氏译的《源氏物语》用五言绝句或七言二句迥异,但却与林氏的三行楚歌体之译法较为接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380103/80245.html

更多阅读

荀子韩非子简介 荀子韩非子

荀子简介荀子(约公元前313~公元前238),战国时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名况,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两度到当时齐国的文化中心稷下游学,任过列大夫的祭酒(学宫领袖),还到过秦国,拜见秦昭

建安七子简介及其代表作 建安七子

建安七子简介及其代表作一、孔融(153—208)“七子”之首,字文举,汉末鲁国(今山东省曲阜县)人。历任北海相、将作大匠、少府、太中大夫等职。为人秉性刚直,先后触犯何进、董卓等权臣,受到他们的排挤。后因屡次讥讽曹操,被杀害。他好学博览,是

云雾草庄简介 云雾庄园

一、云雾草庄简介:道德思维一直是传统文明中的主流,道德文明的继承和发展将开创人类文化的新纪元,全新的生命价值观也将应运而生。虚拟的“云雾草庄”是研究和探讨道德理念和行为的公开场所。现实的“云雾草庄”则是一个实修道德观念、

豫让刺赵襄子 豫让刺赵襄子-简介,豫让刺赵襄子-相关链接

豫让刺赵襄子,语出司马光 《资治通鉴》卷第一。豫让漆身吞炭_豫让刺赵襄子 -简介语出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一:三家分智氏之田。赵襄子漆智伯之头,以为饮器。智伯之臣豫让欲为之报仇,乃诈为刑人,挟匕首,入襄子宫中涂厕。襄子如厕心动,

醉鱼草科 醉鱼草科-简介,醉鱼草科-种类

醉鱼草科醉鱼草科只有一属―醉鱼草属,约100余种,醉鱼草科植物常被星状毛,单叶对生,稀互生,1-30厘米长;花的花萼4裂,花冠漏斗状或高脚碟状,约1厘米长,组成各种花序;果实为蒴果,2瓣裂,稀浆果。醉鱼草_醉鱼草科 -简介醉鱼草科醉鱼草科只有一属―

声明:《枕草子 枕草子 枕草子-简介,枕草子-作者介绍》为网友孓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