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是 复式记账 复式记账-理论依据,复式记账-特点

复式记账是从单式记账法发展起来的一种比较完善的记账方法。与单式记账法相比较,其主要特点是:对每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记录(即作双重记录,这也是这一记账法被称为“复式”的由来);各账户之间客观上存在对应关系,对账户记录的结果可以进行试算平衡。复式记账法较好地体现了资金运动的内在规律,能够全面地、系统地反映资金增减变动的来龙去脉及经营成果,并有助于检查账户处理和保证账簿记录结果的正确性。在我国,复式记账曾有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收付记账法三种,但现在规定使用的只有借贷记账法一种。

复式记账_复式记账 -理论依据

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在于会计对象本身的矛盾运动和信息的本质属性以及这二者的有机结合。

概况的说,就是会计恒等式,它是会计要素的矛盾运动和信息的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

复式记账_复式记账 -特点

(1)对于每一项经济业务,都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账户中进行记录,不仅可以了解每一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而且在全部经济业务都登记入账以后,可以通过账户记录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2)由于每项经济业务发生后,都是以相等的金额在有关账户中进行记录,因而可据以进行试算平衡,以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

复式记账_复式记账 -基本要求

不论是发生与现金、银行存款有关的经济业务,还是发生与现金或银行存款无关的经济业务,都必须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关账户中同时登记。复式记账法是由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这一平衡原理所决策宾。任何一笔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引起至少两个项目的资金增减变动,而两个项目的变动金额相等。经营业务中客观存在的这各必须现象,通过会计核算把它全面地反映出来,就需要在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等的登记。

复式记账_复式记账 -中国采用

中国采用复式收付记账法,主要有:

1.钱物收付记账法:以钱和物收付为中心,记录经济业务的一种记账方法,为中国农村基层生产组织所广泛采用。主要特点是:

①会计科目分为“钱物类”(或“结存类”)和“收付类”两大类科目。“钱物类”包括:现金、存款、粮食物资和固定资产。“收付类”中的收入类科目包括农业收入、副业收入、其他收入、公积金、公益金和暂收款;付出类科目包括农业支出、副业支出、其他支出、管理费、待摊费用、基建投资和暂付款等。

②记账规则是“两类科目,同收同付;同类科目,有收有付”。例如,生产队收获粮食,记:收:粮食物资,收:农业收入。又如购买化肥,记:收:粮食物资──化肥,付:存款。

③根据收入减去付出等于结存这一平衡关系,

2.资金收付记账法:以预算资金和预算外资金收付为中心记录经济业务的一种记账方法。中国行政事业单位广泛采用此法。其主要特点是:

①会计科目分为“资金来源类”(包括:固定资产基金、拨入经费、应缴预算收入、经费暂存、预算外收入等)、“资金运用类”(包括:经费支出、拨出经费、经费暂付、预算外支出等)和“资金结存类”(包括:经费现金、经费存款、经费材料、固定资产、其他存款等)三大类。

②记账规则是“资金结存总额增加的业务,记同收;资金结存总额减少的业务,记同付;资金结存总额不变的业务,记有收有付”。例如,收到拨入经费,记:收:拨入经费,收:经费存款。支付办公费,记:付:经费支出,付:经费现金。用存款购买材料,记:收:经费材料,付:经费存款。工作人员报销差旅费,记:收:经费暂付,付:经费支出。预算收入转账,记:收:已缴预算收入,付:应缴预算收入。

③根据资金来源减去资金运用等于资金结存这一平衡关系,

复式记账_复式记账 -经历阶段

复式簿记的演变,从它的萌芽到接近于完备形式,大约经历了300年左右(13世纪初至15世纪末)。这一演变过程都发生在中世纪的意大利商业城市(如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当时,地中海沿岸某些城市的商业和手工业发展很快,出现了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发达的商品经济,特别是地中海沿岸某些城市中十分活跃的商业(包括海上贸易)和银钱兑换业,都迫切要求从簿记中获得有关经济往来和经营成果的重要信息。经过一段孕育时期以后,簿记的方法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科学的复式簿记法在意大利诞生了。这一演变过程大体上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1)佛罗伦萨式――复式簿记的萌芽阶段(1211―1340年)。这一阶段以1211年佛罗伦萨银行家采用的簿记为代表(这是目前保存的意大利最古老的会计账簿,现收藏于佛罗伦萨梅迪奇。拉乌莱芝纳图书馆)。其主要特点是:

记账方法――转账;

记账对象――仅限于债权债务人(人名账户);

记录形式――叙述式(借贷上下连续登记)。

(2)热那亚式――复式簿记的改良阶段(1340一1494年)。这一阶段以1340年热那亚市政厅的总账为代表(这是会计界公认的世界上最早的一册明显具备复式记账所有特征的会计记录,现收藏于热那亚古文化馆)。其主要特点是:

记账方法――复式;

记账对象――除债权债务(人名账户)外,还包括商品、现金(物名账户);

记录形式――左借右贷账户对照式(两侧型账户)。

(3)威尼斯式――复式簿记的完备阶段(1494一1854年)。这一阶段以1494年卢卡・帕乔利(Luca Pacioli)著名的《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一书的正式出版为代表。本书的出版,使得复式簿记的优点及方法很快为世人所认识,并广为流传,因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现代会计的开始。至 1854年,爱丁堡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出现,会计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职业。其主要特点是:

记账方法――复式;

记账对象――除债权、债务、现金(人名账户与物名账户)外,还包括了损益与资本(损益账户与资本账户);

记录形式――账户式。

复式记账_复式记账 -工作底稿

工作底稿仅仅是一种工具,是在遵循复式记账原理的前提下,通过设置一定的栏目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描述和确认的工作表。在工作底稿中,通过记录业务编号、业务发生金额、日期、发票账单号码等实现对业务的确认和描述。一份工作底稿包含的内容可能很多,但其基本的内容是按照会计恒等式设置的。在填制工作底稿时,应遵循复式记账原理。此外,由于经过适当分类后的工作底稿的最后一栏的数字构成资产负债表,对工作底稿损益栏目适当总结即形成利润表,所以企业还可以利用工作底稿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复式记账_复式记账 -实际运用

说起借贷记账法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记账,记账就是业务发生后,将其记录在账户中,为了更好的掌握资金的来源与去向,企业一般都采用复式记账法,也就是指一笔经济业务发生后需要记录时,同时在相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以相等的金额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法。

例:海珍集团用银行存款购入设备,价值10000元,发生此业务后,用复式记账法记账时,需要在银行存款账户上记一笔账,减少了10000元,另一方面还要在固定资产账户上记一笔账,增加了10000元,即业务发生后在两个相关联的账户都做登记,金额相等,均为10000元。

复式记账法的好处是可以让会计信息使用者了解到业务的资金运动情况,以相等金额记账,可以方便的查出记账出错情况。我国的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都采用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为会计平衡等式,对各项经济业务的记账有以下几种情况。

1、资产和负债,或者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等额增加。一种情况是资产和负债在业务发生后同时等额增加。

例:长青公司购入材料,贷款30000元尚未支付。此业务涉及资产中的“原材料”账户和负债中的“应付账款”账户。同时在这两个账户中记增加30000元。

另一种情况是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在业务发生后同时等额增加。

例:长青公司接受捐赠的设备一台,价值15000元,这项业务涉及资产中的“固定资产”账户和所有者权益中的一个账户,同时记增加15000元。

2、资产和负债或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等额减少。一种情况是业务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等额减少。

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是 复式记账 复式记账-理论依据,复式记账-特点

例:长青公司以银行存款100000元偿还所欠原材料款,这项业务涉及资产中的银行存款账户和负债中的应付账款账户,同时在这两个项目中记减少100000元。

另一种情况是业务引起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等额减少。

例:长青公司因资本过剩而决定减资,用银行存款发还投资者投资10000元,此项经济业务涉及资产中的银行存款和所有者权益中的股本,应在两账户中同时记减少10000元。

3、资产类内部,项目有增有减,增减额相等。

这类型的经济业务只引起资产类不同项目数量发生变化,不涉及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变化,也不影响资产总额。

例:长青公司从银行提取现金1000元,这项业务就在资产类的现金账户记增加1000元,在银行存款项目记减少1000元,资产总额不发生变化。

4、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自内部有关项目之间,或两者有关项目之间发生增减变化。第一种情况是负债类项目有的增加,有的减少,增减金额相等。

例:长青公司开出商业汇票一张,抵偿应付账款3000元。这项业务为负债类不同项目的此增彼减,即应付账款账户减少3000元,应付票据账户增加了3000元。

第二种情况是所有者权益类内部的有的项目增加,有的项目减少,增减金额相等。

例:长青公司将所有者权益项目中的资本公积40000元转增资本,这项业务就要在所有者权益中的资本公积账户记减少40000元,在股本账户中记增加40000元。

第三种情况是负债增加(或减少),同时所有者权益减少(或增加)。

例:长青公司宣布发放现金股利30000元,实际并未发放,这就需要在负债的应付股利账户计增加30000元在所有者权益的利润分配账户记减少30000元。

复式记账_复式记账 -科目结构

会计科目按其性质来说,既有反映资产的会计科目,又有反映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科目,还有反映成本、损益的会计科目。我们从会计等式中知道资产与权益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两者总额始终保持相等的平衡关系。因此,在这两方面的会计科目中,就应当用相反的方向来登记他们的增加数。对它们的减少数,也要从两方面看科目中用相反的方向来登记。

1、资产类会计科目的结构: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资产的减少额。

2、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会计科目的结构:借方登记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额,贷方登记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

3、成本类会计科目的结构:借方登记成本的增加额,贷方登记成本的减少额。

4、收入类会计科目的结构:借方登记收入的减少额,贷方收入的增加额。

5、费用类会计科目的结构:借方登记费用的增加额,贷方费用的减少额。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380103/79622.html

更多阅读

高中数学教学反思的理论依据 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

教学反思是一种深刻的教学理念,其本身具有很牢固的理论基础。本文具体从心理学基础、教学基础和哲学基础等方面对教学反思的理论基础作简要的阐述。(1)哲学基础 “结果便产生了心灵与物质,一个物质的世界和一个心理的世界的二元对立论

农业现代化提出的背景依据和建设标准 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

农业现代化战略是在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正式提出来的,距现在已有2年多的时间。现在看农业现代化战略的提出不是偶然的,是多年历史经验积累形成的新思路。一、农业现代化提出的背景依据我们要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把握和

牛顿摆的理论解释是什么? | 公平理论名词解释

用7个质量相等的小球一维碰撞,拿两个碰撞剩下的五个,静止5个,另一端两个弹出,拿5个碰撞剩下的两个,5个中一端2个静止,另一端5个弹出。这样的实验结果,如何通过理论分析或计算得出?能详细说明一下吗?thanks。【陳浩的回答(11票)】:这个装置叫

3.读写结合的理论依据 数形结合的理论依据

3.读写结合的理论依据(丁有宽教育思想)在总结读写结合四条基础经验的基础上,我进一步概括了读写结合符合六条基本理论,并把它渗透和运用到读写结合的教材教法和学法中去。一、读写结合符合学习迁移原理我认真地探索读与读、读与写的迁

声明:《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是 复式记账 复式记账-理论依据,复式记账-特点》为网友六月亦輕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