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人力资源优势。
卓越计划_卓越工程师计划 -培养计划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中文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简称:“卓越计划”
创办时间:2010年6月
类别:部属高校、省属高校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人才培养:各行业高质量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
具体实施:教育部“中欧工程教育平台”等
使命宗旨:建设创新型国家、人才强国战略。
卓越计划_卓越工程师计划 -启动会
卓越工程师计划
2010年6月23日,教育部在天津召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会,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学)会,共同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陈希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林蕙青主持会议。工信部、人社部、财政部等22个部门和单位的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卓越计划”专家委员会的部分院士、20多家企业的代表和60多所高校的院校长参加了会议。
卓越计划_卓越工程师计划 -四年本科+2.5年专业硕士
教育部今天上午在沪召开推进“卓越工程师计划”研讨会。上海交通大学宣布全面启动这一培养未来企业界领军人物和未来工程领域设计大师的培养计划。
上海交大提出,将采用“4年本科+2.5年专业硕士”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在多个学院的本科和硕士培养中全面启动“卓越工程师计划”。目前,上海交大已在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信息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六个优势工科专业启动试点,从在校大二学生中选择首批共200名本科生参与,并从在校大四学生中选拔170名直升工程硕士。
卓越计划_卓越工程师计划 -“卓越工程师”特班
本科第1至第2年,学习工科基础课程和通识课程。本科第2年开始,进入专业学习阶段。本科第3年,学生与导师双向选择,确定指导教师。本科第4年,学生将修读本硕贯通的专业课程,并在导师指导下结合企业实习完成本科毕业设计。学生在本科阶段要有累计不少于半年的时间在企业中学习和实践,硕士阶段必须有1年以上的时间在企业培养。
卓越计划_卓越工程师计划 -实施高校
作为中国教育部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卓越计划”的实施期限为2010-2020年,参与计划的全日制工科本科生将占当年毕业生总数的10%,全日制工科研究生将占当年毕业生总数的50%。包括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在内的61所高校,成为首批实施“卓越计划”的高校。
卓越计划_卓越工程师计划 -效果
卓越工程师计划
“卓越计划”启动实施半年来,在教育部的组织下,试点高校第一次围绕实施进展情况集中交流研讨。交流会分成“985工程”高校、部属行业高校、省属高校三组进行。与会高校对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配套经费投入所作的探索及创新进行了阶段性总结,并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提出了设想及规划。
意义
2010年6月启动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部贯彻教育规划纲要精神率先启动的一项重大改革计划,计划实施期限从2010年到2020年,主要目标是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
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已达1000多所,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0%;高等工程教育的本科在校生达到371万人、研究生47万人;全国的工程科技人员总保有量也超过1400多万,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工程教育大国。然而,大而不强、多而不精,工程教育普遍缺乏创新性和实践性,一直是困扰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难题。
卓越工程师计划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迎来重大战略机遇期。”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左铁镛院士说,“此时启动‘卓越计划’,着力解决高等工程教育中的实践性和创新性问题,加紧培养一批创新性强、能够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各类工程科技人才,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未来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教育部联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成立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起草小组,负责协调相关配套政策,起草主要文件;联合中国工程院成立了由21名院士组成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家委员会,负责指导“卓越计划”的组织实施工作,以及实施方案论证工作;邀请国务院相关部门联合实施“卓越计划”,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安监总局等20个部门和7个行业协会将与教育部联合实施;成立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家工作组,由来自不同类型高校的21位领导和专家组成。
方式
2010年12月8日,大唐电信集团和北京邮电大学在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探索行业龙头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作为“卓越计划”的首批试点高校之一,北京邮电大学目前确定了一批高水平企业作为学校“卓越计划”的联合培养单位。
北京邮电大学校长方滨兴说,“卓越计划”离不开企业的支持,建立校企战略联盟是关键所在。而大唐电信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真才基则表示,让学生在校时就参与到国家顶尖新技术的研发中,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工程需求。
卓越工程师计划
不仅仅是北京邮电大学,进入“卓越计划”第一批试点的61所高校,经过半年的实施工作,从建立组织管理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启动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加大资金投入等方面采取了具体有效的措施,推进“卓越计划”在学校的落实工作。少数从2007级选拔学生的高校,学生已进入企业实习,开始在企业做毕业设计。据不完全统计,各校已投入启动资金7000馀万元,用于改善实践教学条件、企业师资聘请、学生实习补贴、教师企业培训、开展教学研究等方面。
产学研结合是工程教育的本质要求。高教司相关负责人在工作进展交流会上说:“希望高校从学校的内部培养走向开放的校企合作培养,邀请行业企业参与‘卓越计划’的实施,使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成共同培养单位。”
浙江科技学院分别与嘉兴市、衢州市等地方政府共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全面加强校企合作研发基地、教师进修基地、学生实习基地、学生就业基地等四大基地建设。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则积极引进企业高级工程师及高学历的技术骨干,不断充实学校“卓越计划”试点专业的教师队伍,2010年10月,4名有实际研发和管理能力的企业导师被遴选进入该校研究生导师队伍。
高校一方面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的高水平工程专家到学校任教或兼职,另一方面把学校教师定期送到企业参与工程实践,增强工程实践能力。北京工业大学专门设立了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专项资金,每年投入300万元,支持青年教师多和企业合作开发工程项目,计划用5年时间在工程教育方面把所有的青年教师培训一遍。
模式
南京工业大学在今年2010级土木工程和化学工程与工艺两个“卓越计划”试点专业的一年级学生中,尝试开设了一门综合性跨学科的工程导论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卓越工程师计划
“我们学习的课程涉及机械、土木、电气、化工等多个工程领域,除了理论教学,还有接触前沿知识的讲座课和需要动手画图、测量、拆装的实验课,老师来自校内外,还有企业的人,让我们的学习从一开始就置身于真实的工程学习环境中。”南京工大一名叫姜亦超的大一学生对这门课连连称好。
南京工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陈新民说,“卓越计划”围绕工程能力这一核心问题,推动高校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全方位改革,“我们正在着力推动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等多种研究性学习方法,加强学生创新能力训练”。
教育部高教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这一计划的实施,能够引导工程教育的改革方向,让工程教育回归工程。
试点高校遵循工程的集成与创新特征,大力推进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校内学习阶段,以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加强跨专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企业学习阶段,主要是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企业文化,深入开展工程实践活动,结合生产实际做毕业设计,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哈尔滨工业大学组织校内22个试点专业对本行业的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初步调研,然后制定了“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标准、校内培养方案和企业培养方案。上海交通大学则规定,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由半年以上本科生阶段企业学习培养时间和1年以上研究生阶段企业学习培养时间构成。吉林大学为“卓越计划”各专业学生配备外教教学,组织国内外专家开展科技发展系列名家讲座。
下一步,国家多部委将联合择优认定一批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管理规范、保障有力、效果良好的大型企业,设立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承担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的管理和培养任务。教育部还将改革工程教育教师职务聘任、考核与培训制度,制定鼓励高校参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政策,联合行业部门和行业协会制定行业专业标准、制定鼓励行业企业参与“卓越计划”的政策措施,推动国务院有关部门出台鼓励企业参与工程人才培养的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