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空斩》由《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这三出相对独立又紧密相连的名剧构成,是中国京剧老生艺术的代表作,被誉为“最立体的三国戏”。
失空斩_《失空斩》 -简介
《失空斩》
《失空斩》是京剧的名剧,它的全名是《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以历史学家的眼光来看,“失”、“斩”是历史,“空”是虚构;从艺术学家的视角出发,则“空”戏剧性最强,最为精彩。而在观众看来,其中最催人泪下的,还要数最后的“斩”中,老生诸葛亮和花脸马谡相对而泣的那部分。
2011年4月18日,国家一级演员、中国京剧院一团团长、著名京剧艺术家于魁智在洛阳歌剧院领衔演出传统京剧《失空斩》,精彩的表演引得掌声、喝彩声不断。
《失空斩》由《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这三出相对独立又紧密相连的名剧构成,是中国京剧老生艺术的代表作。诸葛亮的唱、念表演,赵云、王平及司马兄弟的各路招式,司马懿自怨自艾的丰富描绘,加上大段脍炙人口的西皮唱腔,使《失空斩》被誉为“最立体的三国戏”。
失空斩_《失空斩》 -历史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早已成了经典,而马谡也成了“空头理论家”的代名词。其实,马谡并非草包,他“才器过人,好论军计”,很受诸葛亮的器重,也曾提出过极有水准的意见和建议。但他毕竟缺乏指挥实战的经验,严格意义上讲只是一个谋士性质的人才。而诸葛亮用人心切,让他独当一面,还立下了军令状。结果马谡违反常理,刚愎自用,不在水边,而在山上扎营,听不进副将王平的多次谏言,一意孤行,终致兵败,丢失街亭,使诸葛亮全局危急。失街亭之后,马谡的表现倒颇像一条好汉,他自缚跪于帐前,践行军令状中的诺言,以人头谢罪。
无独有偶,在历史上和马谡同享纸上谈兵“盛名”的是战国时人赵括,他是名将赵奢之子,从小熟读兵书,喜欢夸夸其谈,连其父也争辩不过他。后来赵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派赵括为主将代替名将廉颇,结果只懂纸上谈兵的赵括带了一箱兵书就上了战场。他本欲在战场上大显身手,却被秦军大败,40万降卒被坑杀,赵国举国为之哀泣。赵括的军事才能连其父也不认同。其父临终前曾嘱咐不能让赵括当将军,如国王一定要让他当,与赵家无关。当赵王中了秦国“秦王所畏,独赵括耳”之计,欲让赵括代替廉颇时,赵括的母亲和蔺相如都极为反对,认为他不堪大任,但赵王置之不理,终于酿成大祸。
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时间飞越千年,到了1947年,解放战争正炮火连天。国民党军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军,打头阵的是张灵甫任师长的整编74师。74师清一色美式装备,是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战斗力强大,张灵甫也堪称名将,颇为骄狂。当74师被解放军包围时,张灵甫主动选择了占领怪石嶙峋、无水无草的孟良崮,夸口说,能吸引共军主力决战,“那就是功莫大焉!”其情其景,和当年的马谡何其相似。3万余人的74师最终被解放军彻底消灭,张灵甫也“尽忠报国”,成了蒋介石逃到台湾后,“军人魂”祠堂里名列第一的“烈士”。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当一切都烟消云散,人们才发觉,还是孔夫子说得精当到位:“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回顾历史,无论是赵括、马谡还是张灵甫,都算得上是个人才,但他们都过于狂妄、自负,最终碰了个头破血流。就像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之时对马谡作出的评价;“马谡其人,言过其实,终无大用。”如果真的只是“终无大用”倒也无妨,可叹的是,诸葛亮恰恰派了他担当大任,结果是后人在戏剧舞台上多了一出盛演不衰的悲剧。
失空斩_《失空斩》 -剧情介绍
失空斩,是一组中国京剧传统剧目《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的合称,这三出戏故事前后衔接。取材于古典小说《三国演义》,讲述三国时期,诸葛亮率军北伐的故事。
故事描写三国时,蜀魏交兵,司马懿统领魏军兵至祁山,诸葛亮料定魏军必夺汉中咽喉要地街亭,选将防守。马谡请令前往,行前诸葛亮再三嘱咐,切须慎选营地,勿有疏虞,并命王平同往相佐。马谡刚愎自用,不听王平谏言,扎营山顶,致遭魏军围攻,街亭失守。司马懿乘胜直取西城,蜀军兵将俱被调遣在外,西城空虚。仓卒间,诸葛亮难以抵御,遂用空城之计,将城门大开,稳坐城楼,抚琴饮酒,镇定自若。司马懿疑有伏兵,未敢进城,率军而去。马谡贻误军机,诸葛亮为严明军纪,虽惜马谡之才,终于挥泪斩之。并以任人不当,奏明幼主,自请罪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