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淑珍(1956年―),女,河北滦南县司各庄镇洼里村普通农村妇女,1998年4月在家中组织爱心校园,14年间,她接收了近百名残疾孩子,从未收过一分钱。
高淑珍_高淑珍[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 -简介
高淑珍
高淑珍是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司各庄镇洼里村一位普通农村妇女。
1998年,高淑珍心疼因类风湿落下残疾的儿子,决心在家里为他办个小课堂。期间她发现,像儿子这样因残疾不能上学的孩子还有很多,他们都对读书充满渴望。于是,她在家里建起“炕头学校”,说服了刚刚初中毕业的女儿在家里任教。
从此,一家人节衣缩食、含辛茹苦,先后收留了百多名残疾孩子在这里免费吃住、读书。多年来,有不少志愿者先后来此任教,为孩子们奉献爱心,与高淑珍一家共同支撑起这个“爱心小院”。2013年年初,高淑珍高票当选2012年河北年度十大新闻人物、感动河北年度人物。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
高淑珍_高淑珍[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 -爱心小院
高淑珍和她的“爱心小院”
高淑珍的儿子王利国4岁那年得了类风湿,她带着儿子辗转北京、天津、大连等地的多家医院,但最终还是落下了残疾。到了该上学的年龄不能上学。高淑珍心疼儿子,想在家里办个小课堂。后来她发现,附近村庄也有一些因肢残不能上学的孩子,他们都对读书充满渴望。她想让不幸的孩子都能读书,于是在家里办起了学校。
1998年4月,她的“炕头课堂”开讲了,老师是女儿王国光。当时只有5个孩子、4张课桌、2块小黑板和借来的旧课本。从此,附近其他乡镇的家长们听说洼里村有个大好人,也纷纷把孩子送了过来。
学校一开就是14年。14年间,她接收了近百名残疾孩子,却从未收过一分钱。高淑珍和女儿每天用自行车接送孩子,中午就在她家一起吃大锅饭。渐渐的,自行车已经接不过来,她一咬牙,买了辆旧面包车。有两个肢残严重的孩子,路上她怕颠坏了,就一直抱在怀里。后来,为了让孩子少受罪,她索性让孩子都住在家里,免费吃住读书。
慕名而来的孩子越来越多,但是高淑珍精力有限,家里地方有限,还债务累累,但是“不”字她始终说不出口。无论多么艰难,她总是尽最大努力,让孩子们的生活过得好一些。高淑珍家承包了20多亩水田,稻谷就是孩子们的口粮。但是歉收的时候,让每个孩子吃饱并不轻松。为了多挣几个钱,她每天天不亮就骑着自行车,驮着批发来的一些日用品去赶集,一骑就是100多里地。有的时候下大雪没有集,高淑珍就走街串户地卖,“我一天出去挣十块二十块,给孩子们买点好吃的,我心里头欢喜,骑着车子都有劲。”她说。
媒体曝光后
高淑珍爱心小院的故事见诸媒体后,引起强烈反响。爱心小院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捐助,还有不少志愿者从各地赶来实行爱心接力。有的志愿者已经在这里工作了三年多时间,上海一家医院为小院的10个孩子实行了治疗手术。
高淑珍_高淑珍[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 -获奖词
获奖词:粗糙的手支起课桌,宽厚的背挡住风雨。有了爱,小院里的孩子一天天茁壮起来。你的心和泥土一样质朴,你洒下辛苦的种子,善良会生长成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