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克教(Sikhism),是15世纪产生于印度的一个教派,尊崇十位上师并以上师们传授的《阿底格兰特》为经典,《阿底格兰特》象征第十一位上师;以公平正义、扶贫济弱和宗教自由为基本教义。锡克教神寺每天给穷人提供免费餐饮。“锡克”一词,来源于梵文,意思是“学生”、“弟子”、“信徒”。锡克教徒被称为锡克人,长发、梳子、钢箍、匕首、短裤是锡克教徒的五大信仰标识。圣城是阿姆利则,朝圣地是被称为“神之所在”的阿姆利则金寺。
锡克教_锡克教 -概述
锡克教教徒(查看更多图片)锡克教(旁遮普语:?????sikkhī/?s?k??i?/;英语:Sikhism)是诞生并流行于印度部份地区的宗教,于15世纪末由纳那格创立,原属印度教的一支,由于印度教虔诚派运动的开展,后来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宗教。锡克教徒非常尊重本教的首领和祖师,尊称为“古鲁”。从第一师尊纳那格(1469~1539)算起,到高温德・辛哈(1666~1708)为止,先后共有十位师尊。此后,虽然还有其他人继任领导,但都不再称为师尊。按照规定,凡承认锡克教义、十位师尊和锡克教的著名经典《戈兰特・萨哈布》者,皆可成为锡克教徒。
从第六代师尊开始到第十代师尊,锡克教为了对抗莫卧尔王朝的压迫,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带有军事化色彩的组织。此后在英国统治印度时期,锡克教徒曾占军队人数的四分之一。
锡克教提倡平等、友爱,强调实干,既反对印度教森严的种姓制度,也不赞成伊斯兰教排斥异教的种种做法,也反对宗教的偶像崇拜和歧视妇女。该教的创始者纳那格曾公开宣称:“我的宗教既不是印度教,也不是伊斯兰教。”它是一种试图把印度教和伊斯兰教融为一体的新宗教。
信锡克教的男人都留长发,加发梳,用长布包头,穿短裤至膝,佩剑。教徒举行剑的洗礼后,姓名前多冠名为“Singh”(中文音译“辛格”,粤音“星”,意为狮子)。一些中国广东人俗称他们包头星;上海人称为“红头阿三”。
锡克教_锡克教 -历史
圣地-阿姆利则金庙锡克教是15世纪在印度教的虔信派毗湿奴城派和伊斯兰教苏菲派的共同基础上产生。1469年由第一代祖师纳那格(Nanak)创始。圣地在阿姆利则市,此地有锡克教最大寺庙――大金庙。“锡克”在梵文的原意是“门徒”,因该教教徒自称祖师的门徒。
在莫卧儿帝国统治时期,教徒多次掀起发对专制主和莫卧儿国家的斗争。在英国统治时期,曾多次展开反英斗争。
1947年印巴分治后,印度信仰该教的锡克人掀起了伽里斯坦运动(Khalistan)。早期实行祖师制,在第十代祖师后被废除。十八世纪初分成易行派和狮子派。
锡克教_锡克教 -教义
锡克教教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神论
严格信仰一神论,认为神是唯一的、是全知全能的,是宇宙万物的缔造者,是公证而仁慈的。
平等
主张在神的面前人人平等,反对种姓分离与歧视妇女。
业报轮回说
信仰业报轮回说,人要靠神的惠顾和祖师的指导才能得以解脱。
尊崇祖师
尊崇祖师,将其奉为神的使者,并信奉祖师的预言,祖师享有无上的权力,其传承是由前任指定自己的继承者。
反对祭祀
反对祭祀制度与偶像崇拜,主张简化礼仪,朝拜圣地,积极入世。
五戒
不偷盗、不奸淫、不抽烟、不吸毒、不叛教。
锡克教_锡克教 -分布
据统计,截至2012年,锡克教在全球拥有大约2700万追随者,85%以上居住在印度的旁遮普邦,剩下的则主要居住在哈里亚纳邦和德里,另外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美国(约有50万教徒)、英国及加拿大等国及香港也有锡克教徒。
锡克教_锡克教 -宗教特色
一名锡克教信徒在印度阿姆锡克教第十代师尊要求成年的锡克男子必须做5件事,即:
蓄长发
蓄长发、长须表示睿智、博学和大胆、勇猛,是锡克教成年男教徒最重要的标志。
加发梳
加发梳是为了保持头发的整洁,也可以促进心灵修炼。
戴钢手镯
戴钢手镯象征锡克教兄弟永远团结。
佩短剑
佩短剑表示追求自由和平等的坚强信念。
穿短衣裤
穿短衣裤是为了区别于印度教教徒穿着的长衫。
锡克教_锡克教 -祖师崇拜
世上最长最重头巾锡克教奉行祖师崇拜制,祖师共十代。
第一代祖师纳那格是锡克教创始人,生于拉合尔附近的塔尔万提村(今那纳克村),属刹帝利种姓,早年曾从事商业并在拉哈尔政府当过小官吏。他创立了锡克教后,为了宣扬其信仰曾周游印度各地,还到过伊斯兰教圣地麦加和巴格达朝拜。晚年定居旁遮普邦的卡泰普尔,从事宗教宣传。
第二代祖师安格德创造了旁遮普语的古鲁穆奇字母,著有那纳克的传记。
第三代祖师阿马尔・达斯为了加强对教徒的管理和传教活动,把教徒分归22个教区,教区设教区长。教区长收受教徒纳贡,莫卧儿帝国分封给教徒的领地,也为教区所占。因而导师的特权逐渐扩大,而成为宗教封建主。
第四代祖师罗姆・达斯反对歧视妇女,为教徒的婚礼创作了婚歌,并沿袭至今。
罗姆・达斯在世时指定其幼子阿尔琼为继承人,是为第五代祖师。此后,祖师遂成世袭制。阿尔琼把锡克教教区组织改为行政机构,并开始向教徒征收租税。这一时期,还在阿木利则建立了金寺,作为行政管理中心,并成为该教的著名圣地。
第六代祖师哈尔・戈宾德将该教发展成为武装的宗教组织。他采用真理国王的封号,腰佩双剑,象征宗教和世俗的双重权力。
此后经历七祖哈尔・拉伊、八祖哈尔・克里香、九祖得格・巴哈都尔,至十祖戈宾德・辛格时,教徒中占多数的已是农民群众和城市贫民,他们反对教内封建上层人物的特权地位。戈宾德・辛格不得不进行改革,宣布把以前集中在“活神”(即导师)手中的宗教和世俗的最高权力转交给教徒的集体组织──锡克教社团。为同正统印度教划清界限,他规定锡克教徒成年时必须举行特殊的洗礼──剑礼,即用双锋剑搅匀的水洒身。经过剑礼后,男教徒的名字加辛格(狮子),女教徒名字加考儿(公主)。
最后戈宾德・辛格遇刺而死。
锡克教_锡克教 -运动
在英国殖民主义统治时期,不少人致力于锡克教的改革,先后出现多次改革运动,主要有:
尼朗迦利斯运动
领导人巴巴・达耶尔。他们把神看作无形的精神实体,主张通过默念神即可获得解脱。参加这个派别的大都是锡克教徒中的下层群众。
难陀利运动
意译为神名派或呼神派,因该派信徒在举行宗教仪式时呼喊“谢神”而得名。领导人佩・罗姆。该运动有一定的社会民主要求。
辛格大会运动
19世纪末的辛格大会运动,主张恢复锡克教原始教义,反对正统印度教及其改革派圣社,要求锡克教徒在政治上和法律上都成为独立的社会集团。
阿卡利运动
为一宗教与政治相结合的组织。形成于20世纪初,后演变为阿卡利党,首任主席塔拉・辛格,总部设在阿木利则金寺。1966年在阿卡利党要求下,印度政府将旁遮普划分为以锡克教教徒为主要居民的旁遮普邦和以印度教教徒为主要居民的哈里亚纳邦,承认旁遮普语为邦标准语。
锡克教_锡克教 -圣地
金庙位于印度边境城市阿姆利则,作为锡克教的圣地,阿姆利则意为“花蜜池塘”。金庙由锡克教第5代祖师于1589年主持建造,1601年完工。因该庙门及大小19个圆形寺顶均贴满金箔,在阳光照耀下,分外璀璨夺目,一直以来被锡克教人尊称为“上帝之殿”。
锡克教_锡克教 -节日
锡克教的主要节日,是该教第一代到第十代祖师的诞辰日,及第五、第九代祖师的殉教日。该教最隆重的节日是在3~4月间的拜萨哈节,也就是纪念第十代祖师哥宾德・辛格。他为了捍卫该教,开展武装斗争,成立卡尔萨军队。
锡克教_锡克教 -名人
印度总理辛格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香港著名印裔艺人乔保罗(乔宝宝)都是锡克教徒。
锡克教_锡克教 -美国枪击事件
2012年8月5日,美国威斯康星州奥克里克一座锡克教寺庙内发生枪击事件,截至8月6日上午已造成7人死亡,多人受伤,包括与警方交火中丧生的一名犯罪嫌疑人。
锡克教权利组织报告称,自2001年9月11日以来,锡克教遭有偏见的攻击大幅上升,源于反伊斯兰情绪的发泄。锡克教徒与穆斯林信奉不同的宗教,但他们长的胡须和头巾往往使他们被误认为是穆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