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由冯友兰著,全书分为上下两册。它是第一部完整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著述,为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之作。
中国哲学史 冯友兰_《中国哲学史》[冯友兰版] -简介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由冯友兰著,是第一部完整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著述,它采用西方哲学的形式,阐释中国哲学思想之实,使中国传统哲学成为现代学科,为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之作。
《中国哲学史》的基本架构为中国哲学史界普遍接受,许多观点(如名家应分为惠施之“合同异”、公孙龙之“离坚白”两派;二程思想不同,分别为心学、理学之先驱;又如程朱异同,陆王异同,朱王异同;等等),均发前人所未发,在学术界享有盛誉。
中国哲学史 冯友兰_《中国哲学史》[冯友兰版] -内容梗概
《中国哲学史》将中国哲学史分成子学时代与经学时代,以此全书分为上下册。
子学时代主要讲先秦诸子;经学时代主要是从董仲舒到康有为、谭嗣同的时代。
中国哲学史 冯友兰_《中国哲学史》[冯友兰版] -作者
《中国哲学史》作者冯友兰
冯友兰(1895年-1990年),字芝生,河南省唐河县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赴美,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82年至1952年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1952年起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中国哲学史 冯友兰_《中国哲学史》[冯友兰版] -目录
上册
自序一、自序二、自序三、第一篇(子学时代)
下册
第二篇(经学时代)
附录(冯友兰先生学术年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学术贡献)
中国哲学史 冯友兰_《中国哲学史》[冯友兰版] -媒体评论
《中国哲学史》写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从问世起便成为中国哲学史的必备参考书。引文多且精,比较忠实于各家思想,观点平正;关于先秦名家和宋明理学辨析尤精,并多有新义。
取材严谨,持论精严,允宜列入清华丛书,以贡献于学界。――陈寅恪
在我最困难的时期,中国著名学者冯友兰的著作《中国哲学史》是我重回内心平静的生命灯塔。《中国哲学史》蕴含着正直、坚强的人类道义和战胜这个混乱世界的智慧和教诲。――朴槿惠
中国人了解、学习、研究中国哲学,冯友兰先生是可超而不可越的人物。――李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