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拔群故居 韦拔群故居 韦拔群故居-人物简历,韦拔群故居-简介

韦拔群烈士故居(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东兰县武篆镇东里村特牙山半山腰上,分前后两幢泥砖瓦房,总面积250平方米。这里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有著名的东里三潭,分布在东里村的东西北三面。

韦拔群_韦拔群故居 -人物简历


韦拔群故居陈列室挂着的韦拔群画像韦拔群,广西东兰人。壮族。中国早期农民运动三大领袖(毛泽东、彭湃、韦拔群)之一,广西农民运动的先驱,百色起义领导者之一,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广西右江革命根据地领导者之一。早年就读于广西法政学堂。1916年初在贵州入讨伐袁世凯的护国军,参加了护国战争。后入贵州讲武堂学习,毕业后到黔军任参谋。1921年开始领导农民闹革命。1925年初入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结业后回东兰继续从事农民运动,主办农讲所,培养骨干,发展农会和农民武装,把农运推向右江地区。1926年领导成立东兰县革命委员会,任主任,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12月参与领导百色起义,建立右江苏区,任右江苏维埃政府委员、中国工农红军第7军第3纵队司令员、第21师师长。1930年11月红7军主力离开右江苏区后,他带领百余人留在右江地区,发动群众,组织扩建部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游击斗争。他一家20人,有10多人包括他的儿子韦述宗惨遭敌人杀害。1932年10月19日凌晨,他被叛徒暗害于广西东兰赏茶洞(香刷洞),时年38岁。邓小平曾为韦拔群题词:“他不愧为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英雄,他不愧是名符其实的人民群众的领袖,他不愧是一个模范的共产党员!”

韦拔群_韦拔群故居 -简介

韦拔群故居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东兰县武篆镇东里村东里屯,属人文风景旅游区。有三级公路通达,
韦拔群故居.距首府南宁市336千米。韦拔群故居分前后两幢泥砖瓦房,总面积250平方米。前屋为一幢内立四排屋架,分五开间,屋顶设有了望台,是当年韦拔群接待革命同志、召集农军开会的地方。后屋为韦拔群一家生活起居室。1930年春夏,邓小平为学习中央苏区土地革命经验,曾在此与韦拔群一道进行土地革命试点,开办农民政治夜校,创立右江第一个共耕社――东里共耕社,有力推动了右江地区土地革命运动的开展。当年邓小平、韦拔群带领东里群众修筑的一条共耕渠,沿用至今。现前屋内置韦拔群半身塑像一尊,四壁是以图画和史料展示韦拔群烈士一生从出生至牺牲的事迹。后屋按当年情景恢复摆设,有祭龛、草席、石碓、石磨等。

韦拔群_韦拔群故居 -经历


韦拔群故居、韦拔群烈士旧墓、韦拔群亲属墓地在同一条石梯道上韦拔群的家原在东兰县东里村违往屯,1926年2月,国民党反动派军队进犯东兰,镇压农民运动,将韦拔群的家烧光。同年7月,匪军败退,革命转入高潮,为了革命的需要,韦拔群便在特牙山半山腰建了两幢泥砖瓦房,作为新家,用于接待革命同志和农军开会。1930年,邓小平曾与韦拔群在此试办共耕社,开设农民政治夜校,推动了右江地区土地革命运动的开展。1930年10月,红七军主力北上后,右江革命根据地力量薄弱,国民党反动派大举进剿东兰,1931年,韦拔群的房屋再度被烧毁。解放初,东兰县人民政府为纪念韦拔群烈士,在原屋基上按原样重建,命名为“韦拔群故居”。屋内置韦拔群半身塑像一尊,四壁有韦拔群烈士生前革命活动简介。

韦拔群_韦拔群故居 -室内布局

一进韦拔群故居大厅,有一玄关,玄关前摆有一张台,摆着一座铜铸的韦拔群头像。大门内侧两边的墙面上,横展着邓小平、张云逸的亲笔题字。大厅左右周边,陈列韦拔群将军一生的光辉事迹。从大厅内进,是一块露天的正方形地,从天井中的路朝里走,左边第一间为柴房,第二间为厨房,中堂原为用餐之地,现在作为韦氏灵堂,中堂的内侧和右侧为卧室。

韦拔群_韦拔群故居 -室外景点

韦拔群烈士旧墓


韦拔群烈士旧墓韦拔群故居座落于东兰县武篆镇东里村的特牙山腰上。东里村有一条小溪,小溪上有一条横跨两岸的小桥,从小桥到韦拔群故居要经过一段沿山阶梯,阶梯两旁种有六十棵松柏。梯级左南侧二十米的两棵大榕树下,有一座小庙(特牙庙),它就是原来埋葬韦拔群烈士的旧墓。旧墓位于武篆镇东里村特牙山脚,距韦拔群故居约30米。

小庙右前方立有一块碑铭,记载了这座小庙的历史:叛徒韦昂(原名叫韦日印,领赏后怕人识破,改名韦昂)谋杀韦拔群后,将头割下拿到当地的反动政府领赏。反动政府为消除韦拔群在群众中的影响,欲将韦拔群尸体焚烧,东里屯的乡亲们冒着生命危险,将韦拔群的尸体背回来葬在这里,为了不被发现,在埋葬韦拔群的坟堆上盖了这座小庙,起名叫特牙庙(即韦拔群烈士旧墓),现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韦拔群被害后,割下的头运送到各地示众,最后被偷偷掩埋在梧州的一座公园内;而尸体则在特牙庙静静地埋了二十多年,政府才将尸骨移出,安葬在东兰县城的一所中学,之后移出安葬在东兰县城的烈士陵园里。

韦拔群亲属墓地


韦拔群亲属群墓沿着通往特牙山韦拔群故居的石梯级上行到一半的左侧,即第二层平台四周沿路种有十二棵松柏,青葱翠绿;约十米左右,在高高的木棉树前方,有一排整齐的墓群,那是韦拔群亲属烈士群墓,距韦拔群故居约100米。墓群右起第一座墓是韦拔群的爷爷韦天宝之墓,第二座是韦拔群的奶奶黄小梅之墓,第三座是韦拔群的父亲韦尔章之墓,第四座是韦拔群胞弟韦茎烈士之墓,墓碑上刻有一颗五角星;第五座是韦拔群胞弟韦菁烈士之墓,墓碑上也同样刻有一颗五角星。其余分别韦拔群的生母黄祖梅、韦拔群的嫡母王的记、韦拔群的庶母陈的姣之墓。一直往左排下去,有一些陵墓是合葬的(估计当时尸骨难分,所以合在一起)。十座陵墓共十七人,从墓碑文上可知,韦拔群的三位老母亲均是在1932年秋被敌人围困死于西山。

陈列室


韦拔群故居陈列室韦拔群故居陈列室位于韦拔群故居山坡下的小桥旁,室内陈列有大量反映韦拔群生前闹革命的文字图片。陈列室有三道门,自然分为三个展区。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拔群同志青少年时期的经历。第二部分主要介绍拔群同志参观革命斗争的经历。第三个部分主要介绍拔群同志及亲人为革命牺牲的史迹。

韦拔群_韦拔群故居 -共耕渠


共耕渠共耕渠位于韦拔群故居陈列室对面路的右边。为加强党对土地革命运动的领导,培训骨干力量,红七军前委和右江工农民主政府在武篆旧州屯,举办了一期干部训练班,邓小平主讲土地革命的方针政策和工农民主政府的建设问题。在此期间,邓小平与韦拔群、雷经天、陈洪涛等研究制定了右江苏维埃政府《土地法暂行条例》和《共耕条例》两个重要文件。1930年4月中下旬,邓小平在武篆开展土地革命试点工作,并在韦拔群的家乡东里村进行试点,成立了右江地区第一个共耕社――东里共耕社。东兰人民因而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至今,当年韦拔群投资并带头开挖的东里村“共耕渠”还在发挥着作用,造福着东里村民。

拔群小学

拔群小学位于韦拔群故居陈列室对面路,全称“东兰县武篆镇拔群小学”。

跑马场


拔群小学韦拔群故居的正对面山峦绵延,抗倭名将韦虎臣曾在那里建跑马场(练兵场);山下那条小河自左北边往右南边横流,壮话叫“荫”。左北的小溪源头就是第一潭,此潭有穴,能撑一竹排进穴内,韦拔群就是在穴洞内印刷传单的。左东北处的田野上的水源头就是第二口潭,水溢流出和第一口潭溢流出的水合聚成溪往南流。故居的右侧山底的水源头就是第三口潭,溢流而出往右南方注入小溪。

东里三潭



韦拔群故居对面山坡的跑马场东里三潭位于武篆镇韦拔群故居东里村,由仁潭、皇潭和小龙潭组成。仁潭座落在一片田畴中间偏东方位,潭面约5000-6000平方米;皇潭靠西面山麓,宽约3000多平方米;小龙潭居于村北,它半露半隐。1924年4月,韦拔群从广州第三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回来后,即在潭里挑灯办公,编写和印制农讲所各种学习资料和革命传单,当时人们称之为“秘密印刷所”,是东兰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韦拔群_韦拔群故居 -附近景点

银海洲


银海洲位于武篆镇那烈村,是座海拔747.3米,顶宽3万平方米的大土山,距韦拔群故居约1公里。明代东兰州土司韦虎臣曾设跑马道、演武厅于此。现陈迹尚存。1922年重阳节韦拔群召集东兰、凤山、百色等地进步青年百余人在此举行同盟,提出“打倒军阀、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帝国主义”等口号。现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香刷洞

韦拔群故居 韦拔群故居 韦拔群故居-人物简历,韦拔群故居-简介

香刷洞香刷洞位于巴马瑶族自治县西山乡弄烈村东北部香刷弄场内的一座半山坡上,坐北向南,为巴马与东兰交界处的巴马一侧,距县城35公里左右。西山原属东兰,后划归巴马。西山的香茶洞,也称赏茶洞,巴马则改为香刷洞。洞为石灰岩溶洞,深约十米,不是很宽敞,洞口高五米,洞底距顶约六米,内宽面约八米,内侧右沿有高一米多的岩台,有路道深拐。洞底型似卧底,洞中一年四季比较干燥,洞内可容纳20多人。洞内右侧一高处有一平台,可以卧人,台左侧有一小洞穴可以匍伏出洞外。民国21年间(1932年)10月19日凌晨,坚持在右江斗争的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三师师长韦拔群在战略转移中隐藏在此洞中,不幸被叛徒韦昂杀害,牺牲时仅38岁。洞口左边现存用石头雕刻而成的韦拔群头像,右边立有一碑铭。现属巴马瑶族自治县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9年5月26日,香刷洞与韦拔群故居遗址、韦拔群烈士旧墓及东兰劳动小学旧址(东兰县东兰镇虎头街62号)等一道,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名单。

红七军二十一师师部旧址



红七军二十一师师部旧址旧址原为壮族老红军战士牙文明住房,为一幢三间木架结构草盖建筑,后在反“围剿”斗争中多次被敌人烧毁。1977年,巴马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对该旧址进行修复,改变原貌现为一幢三间木架结构瓦房,石砌山墙加墙面抹灰,占地面积108平方米。现室内陈列有复制的床、桌、椅、凳、磨、舂等生活用具,墙上陈列有反映二十一师战斗历程的文字、照片、图表等版面。门前砌有石级阶梯,立有文物保护标志碑和旧址简介碑。1977年巴马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对该旧址进行了修复。1997年2月2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该旧址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



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的讲坛列宁岩(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原名北帝岩,内设北帝庙得名。位于距东兰县城30公里的武篆镇驻地南4公里拉甲山上。洞高45米,宽64米,深137米,洞顶及左右两壁平滑,地面平坦,洞内干燥、明亮,俨如厅堂。距离地面40多米高的宽大洞顶,竟然呈现与北京人民大会堂天花板极其相似的天然图案,令人叹为观止。洞后侧有一高台,台上兀立着状如一尊活像雄狮的钟乳石,高大而威猛。拐过石狮身后,进入洞中的第二洞天。这里虽不及第一洞天宽敞,但洞内的钟乳石千姿百态,琳琅满目。借着柔和的灯光,沿着一条长200余米的通道便可直通山的后背。其间,踏上38级石坎,穿过一扇石门,直至第三个洞天。此处景物更加奇异,更加迷人眼目。游人到此再登上东南面的192级石阶,即通到后山的出口处。站在这里极目远眺,群山连绵,峰峦叠嶂,令人思绪万千。洞的深处有清泉,又有曲径通山后。洞前有一条碧蓝的小河,洞的四周群峰绵延数十里,就是景色秀丽的拉甲山系(拉甲山自然风景区)。1922年3月,韦拔群在此组织革命同盟会,1925年9月,韦拔群、陈伯民等在洞内开办了广西第一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右江各县农民运动骨干276人。农讲所宣传马列,培训农运骨干,功绩卓著,影响深远。1930年2月,经红七军军长张云逸提议,东兰县工农民主政府讨论通过,北帝岩改名"列宁岩"。1963年定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值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20周年大庆,中央副主席叶剑英为列宁岩亲笔题字:"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

魁星楼


魁星楼魁星楼为红七军前敌委员会旧址,位于东兰县城西南30公里的武篆镇内,清光绪32年(1907年)武篆民众筹款兴建,是一座木石攒尖式六角塔,楼底宽7米,高17.5米,三重飞檐,内分4层。楼身外面刻画凤鱼花鸟,千姿百态;楼顶角脊塑有六具蛟龙,栩栩如生。楼四周以青砖椭园孔墙环绕,门前两边齐肩的石柱上各塑一只小狮。传说魁星是主宰兴衰之神,凡建楼供奉魁星之地,必将文明昌盛,英才蔚起。每年过节,地方土豪、文人墨客,登楼焚香拜叩,祈求神灵保佑,以期弟子飞黄腾达。1922年,壮族人民的优秀儿子韦拔群,组织发动东兰各族人民起来反抗地主豪绅的压迫统治。随后,魁星楼成为右江农民革命运动的指挥部,领导右江各族人民开展革命斗争。1926年至1927年间,魁星楼是东兰县革命委员会和东兰县农民协会所在地。1930年春夏,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前敌委员会设于此楼,红七军政委邓小平、军长张云逸等曾在此楼办公。1932年8月27日,国民党廖磊部队开始对东兰进行第二次"围剿"时,把魁星楼尖顶拆平。解放后修复,1963年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东兰县所有红色景点全部免费开放,成为“没有围墙的革命博物馆”。

拉甲山自然风景区


拉甲山自然风景区位于东兰武篆镇西面5公里处,紧挨“列宁岩”所在的论硬山,延绵数公里。景区内山奇水秀,形象怪谲,奇峰突兀,气势雄伟,有天门山、骆驼山、小象山、月亮山、观音山等,众山不仅造型各异,且山山有洞,洞洞见奇,其中穿越群山的拉平万米隧道,令人叹为观止。东平河从山脚下蜿蜒流过,时而湍流,时而平静,时而潜伏山中,似一条玉带,栓住大小山峦。山光水色,自然天成。拉甲山下的江平村景色更加秀丽,青山连绵起伏,溪流碧绿弯曲。掩隐在毛竹中的村庄,房舍栉比,炊烟缭绕,好一派令人陶然欲醉的乡村田园风光。

韦拔群_韦拔群故居 -旅游效应


韦拔群故居近年来,东兰县提出并实施“旅游旺县”战略,按照“唱响红色旅游,做强铜鼓文化,打造养生胜地”的思路,走“以红带绿、以金(铜鼓)促红、以绿推红”的发展路子,特别是该县从2007年开始到2009年,用三年时间,集中力量筹备开展韦拔群诞辰115周年纪念活动,得到了各级各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先后投资7000多万元兴建或维修了拔群广场、韦拔群纪念馆、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列宁岩)、红七军前敌委员会旧址(魁星楼)、韦拔群故居等一批永久性纪念设施;投资5000多万元修建东兰武篆经拔群故居东里至巴马西山三级公路等一批民生工程,不仅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题,还连接了修缮一新的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列宁岩)、红七军前敌委员会旧址(魁星楼)、韦拔群故居三大主要红色旅游景点,整合东兰乃至东巴凤三县红色旅游资源,形成强大的磁场效应。

韦拔群_韦拔群故居 -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2011年4月1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4个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公布了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第二批名录和第一批名录(修订版),东兰县的韦拔群故居、韦拔群纪念馆、东兰烈士陵园、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列宁岩)、红七军前敌委员会旧址(魁星楼)等5个景区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第一批名录。据了解,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第一批名录系国家2005年公布,今年重新修订,全国共有122处,其中广西共有10处,东兰境内有5处,在广西入选的景区中位居第一,在全国有这么多景区入选的县也是少有的。

韦拔群_韦拔群故居 -交通指南

从南宁市→东兰县→东里村

快班
从南宁安吉客运站乘坐南宁至东兰快班(每小时一班)抵东兰汽车总站,然后从东兰客运站乘坐东兰至武篆中巴可以到达巴马西山。东兰武篆至巴马西山三级公路,公路全长39.1公里,途经韦拔群故居、韦拔群牺牲地、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21师师部旧址、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3师师部旧址等重要革命遗址,抵达东里村下车即可。

自驾车
A路线
1.从南宁市内自驾车具体路线
韦拔群故居所在地:东兰县武篆镇东里村
1)从起点向西北方向出发,沿嘉宾路行驶240米,右转进入滨湖路
2)沿滨湖路行驶870米,稍向右转进入长湖路
3)沿长湖路行驶1.1公里,左前方转弯
4)行驶10米,左前方转弯进入厢竹大道
5)沿厢竹大道行驶4.2公里,直行进入秀厢大道
6)沿秀厢大道行驶6.8公里,右前方转弯进入G210
2.沿G210行驶4.1公里,左转进入都南高速公路
3.沿都南高速公路行驶33.5公里,在武鸣出/入口,稍向右转进入武鸣互通
4.沿武鸣互通行驶1.5公里,右转进入S313
5.沿S313行驶66.2公里,稍向右转进入313线
6.沿313线行驶4.2公里,右后方转弯进入S208
7.沿S208行驶130.7公里,右转进入G323
8.沿G323行驶66.1公里,左转
9.行驶180米,右转进入曲江路
10.东兰县内自驾车路线
1)沿曲江路行驶470米,过左侧的东兰县城文化广场,左转
韦拔群故居
2)行驶90米,左前方转弯
3)行驶5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东兰县(全程约320.2公里)
11.然后驱车上三级公路往武篆方向开往东里村,全程约65公里。

B路线
自南宁出发安吉大道――安吉收费站进入南都高速(南宁至都安)――都安县――G050国道往河池方向――下坳收费站――左转往东兰方向――九圩镇――东兰县城。然后从东兰县城驱车上三级公路往武篆方向开往东里村。

从河池市→东兰县→东里村

普通班车
始发站点:河池汽车站――金城江客运服务站
发班时间:6:00-17:15每隔20分钟1班
终点站:东兰汽车总站
里程: 135公里
然后从东兰客运站乘坐东兰至武篆中巴到东里村下车,全程约65公里。

韦拔群_韦拔群故居 -游记

农民运动领袖的故居


韦拔群故居:1930年,邓小平、张云逸同志曾在这里商讨局势 - 广西新闻网记者吴婷婷摄位于东兰县武篆镇东里村的韦拔群故居并不像毛泽东、彭湃两位农民运动领袖的故居那样宾客簇拥,倒像世外桃源,人迹少涉,有些门庭冷落。

中国民众聚居之地,前人可能是便于分清主次,可能是建州立郡需要,每个地方风景大都冠名八景定性。毛泽东故居有韶山八景、毛氏三祠、主席诗词碑林、领袖铜像、烈士陵园以及滴水洞景观。涉足其间,风景如画,可觅伟人遗迹,可览君王风采,浮想与怀念齐生,山水共长天一色,心灵是温润和愉悦的。

海丰县有壮秀的山水,奇媚的风光,神幽的古迹。世人归纳为莲峰叠翠、银瓶飞瀑、龙津渔唱、丽江月色、万寿晓钟、凤河晚渡、长沙夜雨、海门潮声等八处景观。彭湃故居就坐落在海城桥东社龙津河畔。故居内有得趣书室,另有汉白玉石雕刻的彭湃塑像。游目其间,品读烈士,欣赏山水,心境也是明快的。

东兰县不仅有“县城八景”,而且还有“乡镇八景”。韦拔群故居武篆镇的八景依次为东虎日红、西峨晚照、金山玉水、银海蜿蜒、景山独秀、三潭映月、七星隐雾和真武洞天。其中,银海蜿蜒指的就是银海洲,三潭映月说的是东里三潭,这两处胜景与韦拔群故居相邻为伴,相映成辉。观瞻韦拔群故居,给人的感觉却是空气的凝重。
韦拔群故居:韦拔群生前所居住的房间-广西新闻网记者吴婷婷摄

三位农民运动领袖的故居均被国民党当局不同程度地损毁破坏过,所不同的是,毛泽东的“一担柴式”农舍、彭湃的西式楼阁是在原址上恢复原貌。韦拔群烈士的家原在东里村违往屯,一九二六年被国民党军队烧光。同年七月,匪军败退,革命转入高潮,韦拔群在特牙山半山腰建了一前一后两幢泥砖瓦房,用于接待革命同志和农军开会。一九三一年,该房屋再度被国民党军队烧毁。现在所见到的韦拔群故居是位于特牙山半山腰原屋基上恢复原貌的建筑,面积二百五十平方米。比起其他两位领袖的故居显得寒酸了许多。

在两幢泥砖瓦房内,可以看到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当年睡觉的卧室、木床、竹席以及单薄的被单。可以看到厨房用土砖筑成相连的两个灶台。灶台上烧饭菜用的铁锅铁灶已经锈迹斑斑了。罩在铁锅上的“锅盖”用竹篾编织而成,嗅嗅它还可以感觉出当年的烟气以及饭菜的味道。另有一口平底圆形的铜盘,想必是当年用来盛水洗脸洗脚唯一的家当了。火灶下还有一个铁制的“吹火筒”。火灶旁还有一个木制的碗柜。谁能想到,就是这些色泽灰暗的陈设,曾经活跃多少进步青年的思索,曾经饱尝多少甜酸与苦辣。现在,虽然呼吸不到空气中飘逸的野草野菜味道了,但面对八仙桌上目视高远的韦拔群头像,面对邓小平、张云逸等老一辈革命家关于韦拔群的精辟评价书稿,人们依然心情沉重。

中国人历来相信祖先的坟墓能够显灵。挖人家祖坟是一件极不道德的事情,违背良心道义。三位农民运动领袖中,毛泽东和韦拔群的祖坟曾被恶意掘毁。揪心的是,韦拔群祖坟的尸骨被焚烧殆尽,彻底破坏。更为揪心的是,韦拔群烈士一家,共有十七人为革命献出了生命。现在,韦拔群的旧坟“特牙庙”包括他祖父母、父母亲、妻子、儿女、兄弟姐妹等烈士坟墓都安放在距离韦拔群故居前约一百米的空地上。十数坟茔,一字排开,共同诉说某段历史的血雨腥风。驻足林立的碑前,细读一块块言辞惨烈的碑文,不觉潸然泪下。
韦拔群故居陈列的韦拔群半身铜像

同是中国农民运动的领袖,毛泽东故居已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了,彭湃故居已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了,只有韦拔群故居,仍然是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遥想当年,韦拔群与毛泽东、彭湃一样,团结仁人志士,传播马列主义真理,团结广大群众投身革命,共同照亮了华夏农民运动的天空。今日故居地位不同,绝非领袖功绩悬殊,应该是东兰地处偏僻,宣传不到位的缘故吧。

庆幸的是二零零九年,河池市主办、东兰县承办的纪念韦拔群诞辰一百一十五周年的活动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统筹安排。东兰革命烈士公园得以扩建,将军广场得以完工,韦拔群纪念馆得以建立,通往韦拔群故居的公路得以拓宽延伸,韦拔群故居得以修缮。届时,韦拔群连同东兰县的名字应该再次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若泉下有知,韦拔群及其成千上万的农军烈士应该心感欣慰吧。

历史怎能忘记:中国农民运动的领袖,除了湖南的毛泽东、广东的彭湃之外,尚有广西大名鼎鼎的韦拔群。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360103/72550.html

更多阅读

杜受田故居简介 杜受田故居视频

杜受田故居是杜受田幼年到青少年时代生活、学习的地方。故居本是明朝万历年间进士,江西、湖广左布政使,杜受田的第八世祖“方伯公”杜诗的住宅。因此,这处宅院有“方伯第”之称。  杜受田故居又叫“相国第”。杜受田协办大学士,俗称宰

声明:《韦拔群故居 韦拔群故居 韦拔群故居-人物简历,韦拔群故居-简介》为网友情缘风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