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工学院(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IT),坐落于经济发达、文教昌盛、交通便捷、美丽富饶的江南历史文化名城常州,是教育部批准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之一。是一所拥有工、文、理、经济、管理、教育等学科门类、办学特点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现有15个二级学院和直属学部,设有37个本科专业。学校坚持面向基层、服务地方和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定位,注重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办学实践,走产、学、研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途径,为社会输送应用型人才。
常工院_常工院 -简介
常工院坐落于风景秀雅、崇文重教、经济发达、交通便捷的江南历史文化名城常州,学校创建于1978年,是一所拥有工、文、理、经济、管理、教育等学科门类、办学特点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
学校现有15个二级学院和直属学部,设有32个本科专业,并与国外院校联合开办15个专业的教育合作项目。现有全日制学生近14000人,教职工1100余人。
学校占地1000余亩,校舍建筑总面积30余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雅宜人,充满人文气息。学校是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高校花园式校园、全国单位造林绿化400佳之一。
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基层、服务地方和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定位,注重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办学实践,紧密结合省、市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发展的特点、要求,进行学科、专业建设,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大胆探索和实践体现“零距离”特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走产、学、研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途径,着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现已为社会输送了八万余名本专科应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教学质量赢得社会各界广泛好评。2006年12月,学校在全省新建本科院校中率先以优良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学校积极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和开发,产学研与对外技术服务取得较大成绩,有百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市奖励。同时,学校坚持以科研促教学,建有光机电一体化、模具、数控、动»、软件开发和设计等十多个以优势学科为依托的校级科研机构,创建了集研发、生产、学生实践于一体的科技产业园。
常工院_常工院 -校训校歌
校训教会 学成
释义:
“教会、学成”校训,是深入贯彻我校“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办学理念的根本体现,是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双方面提出的要求,也是对教学活动提出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只有当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有机互动并“教”有所“会”、“学”有所“成”,才能确保我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教会”是从“教”的角度强调每一位常工院教师的责任。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每一位教师都要以高度的责任心与事业心、专业的学术素养和学术精神培养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每一位常工院教师都要努力增强自身的执教能力,特别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能力,针对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授课、辅导方案,传道、授业、解惑,使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成。“教”是人才培养的途径,“会”是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教”要以“会”为标准和目的。每一位常工院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事,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不仅要教会学生接受、掌握知识,更要教会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和素质;不仅要培养学生消化知识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不仅要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实践的能力;不仅要培养学生尊重知识、尊重科学的精神,更要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
“学成”是从“学”的角度强调每一位学生的义务,包含了“为什么学”、“学什么”和“怎么学”三层丰富的涵义。每一位学生都必须切实做到学有所用、学有所攻、学有所成。
“为什么学”,从狭义上讲,今日的“学”是为了日后就业、成才、成功乃至自我实现奠定基础、铺就道路;从广义上讲,是为了家庭的幸福、国家的繁荣乃至社会的发展发挥作用、贡献力量。
“学什么”,大学期间一是要学会做人,要学会尊重其他人及其劳动成果,有较强的社会公德和道德意识,有远大的抱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有广博的知识和社会文化底蕴;二是要学会“学习”,学会合理统筹时间,掌握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实现由“学会”走向“会学”;三是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练就扎实基本功,为日后的就业及职业生涯发展、晋升或接受继续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怎么学”则涵盖学会“学习”的全部内涵。
“教会、学成”校训要求全校师生员工以主人翁的意识和爱校精神,积极投身到学校教学中心工作中来,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营造浓郁的教学氛围与教学环境,为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与水平而不懈努力。
“教会、学成”校训涵盖师生德育、智育、发展科学、与时俱进等多方面的内容,具有现代高校校训特征;与我校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精神相吻合,与我校发展的理念相一致;雅俗适宜,大多数人都能明白其涵义,而且文字简雅,具有一定的人文底蕴。
《大树下 语林旁》
常工院_常工院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