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预警系统 地震预警系统 地震预警系统-概念,地震预警系统-原理

地震预警是指地震在震中发生时,破坏性地震波在到达预警目标前,利用电波比地震波快的原理,在灾难到来前几秒到几十秒给出警报的技术。2013年2月20日,部署在云南省昭通市的地震预警系统,在一次破坏性地震到来之前发出预警,这是中国地震预警系统首次对破坏性地震的成功预警。

地震预警_地震预警系统 -概念

地震预警(earthquakeearlywarning),不是地震预测或预报。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以后,抢在地震波传播到设防地区前,向设防地区提前几秒至数十秒发出警报,以减小当地的损失。而地震预报是震前发布的警示。

地震预警系统是指实现地震预警的配套设施。按照系统响应的顺序可包括:地震监测台网、地震参数快速判测系统、警报信息快速发布系统和预警信息接受终端。整套系统的特点是高度集成、实时监控、飞速响应。尤其是飞速响应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地震预警系统其实就是在和地震波赛跑,多跑赢一秒,就能多获得一秒的应对时间。

地震预警_地震预警系统 -原理

地震的成因是由于地下几公里至数百公里的岩体发生突然破裂和错动。而这些破裂和错动释放的能量又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辐射出去,就像往平静的水面投入一块石头,石头运动的能量会以水波的形式向四周辐射。地震波是一种机械波,具有一定的传播速度,也就是说,当地震发生后,大家不会立刻感觉到地面的震动,而是要等相应的地震波传播到人所在的位置。这个时间差给地震预警留下了一显身手的空间。


建立地震预警系统

地震预警系统的工作原理就在于可以探测到地震发生最初时发射出来的无破坏性的地震波(纵波即P-波,primary wave),而破坏性的地震波(横波即S-波,secondary wave)由于传播速度相对较慢则会延后10~30秒到达地表。深入地下的地震探测仪器检测到纵波(P-波)后传给计算机,即刻计算出震级、烈度、震源、震中位,于是预警系统抢先在横波(S-波)到达地面前10~30秒通过电视和广播发出警报。并且,由于电磁波比地震波传播得更快,预警也可能赶在P波之前到达。

当地震发生后,离震中最近的几个预警台站会陆续接收到地震信号,触发地震参数快速判测系统;在收到信号的几秒至十几秒内,快速判测系统将估算出地震的发震时刻,发震位置,震源的类型和震级的大小;然后利用这些参数模拟出相关区域内地面运动的强烈程度;根据模拟的结果,抢在相应地震波以前,向不同地区发出相应的预警信息。

例如:地震波从震中传到北川县城大概需要25秒。如果您在发震5秒后感受到了地震波,并花了15秒钟打电话告诉北川的朋友地震波即将来临,那么您北川的朋友将会获得5秒的应急时间。

地震预警_地震预警系统 -作用

研究表明,如果能争取到3秒逃生时间,伤亡将减少14%;争取到10秒,伤亡减少39%;如果争取到20秒,伤亡能减少63%。

地震预警_地震预警系统 -部署

部署地震预警系统,是一个整体的社会工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需要综合考虑科技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

一般来说,开发地震预警系统的地区,有如下特点:

1.地震发生频繁。如日本、台湾、墨西哥和美国加州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地震活动频繁。只有频繁的地震活动才需要频繁的地震预警,来减轻地震造成的损失。如果不能减少一定的损失,那么部署这套昂贵的系统本身就是一笔损失。

2.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地震预警系统由于整合度高,对地震台站密度有要求且需要长期不间断运作。地震预警系统的警报终端还需要与相关行业和部门合作开发,如电视台、铁道部门、工厂、医院等等,都需要装备相应的警报终端才能发挥预警系统的功效。因此预警系统的部署成本并不算是低廉,对当地可能有一个长期的经济压力。

3.设防区域小,预警价值高。日本,台湾均为整体设防,因为他们需要防御的总面积偏小,美国的地震预警系统主要也是针对旧金山周边区域。同时,这些防御区域经济相对发达,高科技产业密集,人口密度大,长期预警的经济社会价值可观。

综合上述的情况,对于是否需要地震预警系统,科学界内仍未能形成一致的看法。支持的学者认为这是一个很棒的想法,可以减少地震灾害的损伤;不支持的学者认为这套系统成本高昂、功能有限,前途并不光明。2004年《科学》杂志有文章标题用“打赌”来形容各个国家对于地震预警系统的态度。

地震预警_地震预警系统 -中国现状

中国从20世纪末开始开展地震预警技术先期研究,目前已在测震台网和强震动台网观测数据实时处理、地震事件的实时检测、基于有限台站记录的实时地震定位、基于地震动初期信息的震级测定以及和地震动场实时预测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果。


地震

2012年7月12日,从成都市防震减灾局获悉,成都市地震预警系统项目建设已正式启动,这是中国首个开建的城市地震预警系统项目。将在成都范围内新建57个地震预警监测台站,计划2012年内完工。届时,成都平均每100平方千米就有一个监测站台,将形成一张密集的地震预警台网。

2013年2月20日,中国地震局工作人员表示,中国地震局“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目前已经进入发改委立项程序,计划投入20亿元,用五年时间建设覆盖全国的由5000多个台站组成的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目前“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正在福建省试点。试点工作利用福建近百个地震台站,多次成功实现对地震的预警,效果良好。

2013年3月3日,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研发的应急地震预警系在云南布署。该系统将用于震后监测余震的发生,以减少余震对当地民众及救援造成的伤害,这是中国首次在实际地震中运用应急地震预警系统。

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不少网友第一时间质疑“地震局没有预警、无所作为”。但实际上,几乎与芦山地震发生同时,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已经在计算机网络、手机客户端、专用预警接收服务器、电视台、微博等平台上都同步发出了地震预警。

预警系统可以为地震地区赢得5秒有效躲避时间,但由于,这一预警系统的受众仅有汶川县、北川县在内的30多万人。而且研究所网站上,能免费下载预警系统在PC电脑、安卓手机客户端,但自愿报名参与体验预警的志愿者目前还只有数千名,而系统并非强制性安装,有的地方政府对此也不够重视,包括此次地震中心的雅安市,都没有安装这个预警系统。造成发生地震地区不能提前接受地震预警信息。

地震预警系统 地震预警系统 地震预警系统-概念,地震预警系统-原理

2014年8月3日,云南昭通鲁甸发生6.5级地震,该地震被云南昭通地震局和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联合建设的地震预警系统成功预警,为昭通市区和昆明分别提供10秒、57秒预警。

2014年10月20日,地震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宣布,在科技部、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应急办、成都市防震减灾局及其他市县地震部门等支持下,中国25个省市部分区域已建成5010个地震预警台站,面积近200万平方公里,覆盖约6.5亿人,是世界最大预警网。

地震预警_地震预警系统 -国外应用

美国

2011年8月,美国发生一场地震并导致一座核电站关闭。一个月后,加利福尼亚州的地震学家成功测试了一个地震预警系统。这一系统能够在探测到断层断裂产生的第一个能量脉冲时发出早期预警。

日本

日本也在其预警系统的宣传手册中提到,如果距离震中太近,预警信息和地震波可能同时到达。

在2008年6月14日,日本发生的里氏7.2级地震中,距离震中30公里的鸥州,在3.5秒后收到了预警信息,但此时破坏性的S波已经到达。在遭受严重冲击的栗原,地震预警信息只提供了0.3秒的应急时间。对应于距离震中50公里和80公里的居民,则分别获得了5秒和15秒的应急时间。

除去这些天生的缺陷,预警系统在关键技术上还没能做到十全十美,尤其是地震参数的快速判定。作为5个部署了地震预警系统的国家地区之一,日本的投入最大,性能也是最好的。然而2008年1月27日,日本时报一则标题为“地震预警系统再次失效”的新闻,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地震预警系统的现状。

地震预警_地震预警系统 -存在问题

地震预警系统面临三个困难:

一是硬件条件的限制;

二是技术上的困难――地震发生后,只能用到近震源有限台站的初期信息来确定地震基本参数,并实时预测尚未到达的破坏性地震波的强弱。信息的有限性会影响地震事件自动判别的可靠性和地震基本参数的测定的准确性;

三是地震预警的局限性――地震预警系统并不是万能的,其应用受到台网条件、技术发展及震源所处位置等客观条件的限制。

地震预警_地震预警系统 -观点

2014年8月3日,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造成398人死亡,1801人受伤。新京报社论认为,让伤亡人数尽量降到最低,除了改善建筑的质量,国际上最为成熟的经验,就是建立地震预警系统,当地震发生后,通过电波讯号,抢在震波到来前发出警报,为人们赢得宝贵的逃生时间。

国内对于地震预警系统研究,早在汶川地震之后就开始。2012年,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研制出了这样的系统,并通过国家权威部门认定。2013年芦山地震时,该系统几乎在地震发生同时,向计算机网络、手机客户端、专用预警接收服务器、电视台、微博等平台上都同步发出了地震预警。

中国已经有相当成熟的地震预警技术,但推广进度缓慢,使用地震预警信息的公众和单位非常之少,预警系统覆盖面积已达到54万平方公里,号称世界覆盖范围最大的地震预警系统,但只有6万多手机用户。

地震预警系统推广慢关键是缺乏政策的强力支持与推动。有关专家就表示,“有的地方政府对此也不够重视”,“每到一个地方推广都要重新报告审批,有时耗时四五个月也不一定能成功”。

推广地震预警系统已不能再等,当务之急,国家层面需要尽快制定地震预警系统发展规划,不仅在法律上确定地震预警的地位,也明确预警建设维护的资金保障机制,以及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地震预警的权责,让地震预警早日在中国生根开花,挽救更多生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360103/71526.html

更多阅读

关于地震预警软件注册使用的方法 地震预警监测什么波

“地震预警警报”是由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发布的一款对地震实时预警的软件,其机构是在“5.12汶川地震”后专门为研究、研发、试验地震预警技术系统而成立的减灾所。 针对这款软件应用,网上有很多人在询问如何进行安装注册和使用,不能一

《我被地震吧被贴吧系统长期封禁》 全国范围内的地震长期

《我被地震吧被贴吧系统长期封禁》我是江西省资溪县人民医院检验科的李沪涛:2012年12月13日19时55分在地震吧上发了几条帖子特感谢各位地震吧吧友的关心时,竟然在2012年12月13日20时5分钟刚刚收到《地震吧》的信息是这样:帐号出现异常,

地震预警系统 地震预警系统如何使用

地震预警系统如何使用――简介手机地震预警系统如何使用??“地震预警”是指突发性大震已发生、抢在严重灾害尚未形成之前发出警告并采取措施的行动,抢在地震波传播到设防地区前,向设防地区提前几秒至数十秒发出警报,以减小当地的损失, 也

声明:《地震预警系统 地震预警系统 地震预警系统-概念,地震预警系统-原理》为网友谏书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