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形态 乙肝病毒 乙肝病毒-简介,乙肝病毒-形态

乙型肝炎病毒简称乙肝病毒。是一种DNA病毒,属于嗜肝DNA病毒科(hepadnavividae)。根据目前所知,HBV就只对人和猩猩有易感性,引发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完整的乙肝病毒成颗粒状,也会被称为丹娜颗粒(Dane)。1965年由丹娜发现。直径为42纳米。颗粒分为外壳和核心两部分。

乙肝病_乙肝病毒 -简介


HBV病毒颗粒图示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很小的病毒,它属于嗜肝脱氧核糖核酸(DNA)病毒组中的一个成员。病毒颗粒由外膜和内核两部分组成,完整的HBV颗粒是直径42nm的球形颗粒,其外膜厚7nm,由蛋白质和膜脂质组成,称作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由于其最早在澳大利亚发现,所以曾被称为“澳大利亚抗原”,简称“澳抗”。中心部分的直径约28nm,为病毒的核心,其中包括核心抗原(HBcAg)和e抗原(HBeAg),内核中心含有病毒基因(DNA)和DNA多聚酶。根据目前所知,HBV就只对人和猩猩有易感性,引发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

HBV DNA的两链长短不一,长链(L)完整,为负链,长度恒定,约3200个核苷酸。短链(S)为正链,长度可变,约为长链长度的50~100%,链的增生按5′-3′顺序进行。在不同分子中短链3′端的位置是可变的,而短链和长链的5′端位置固定点为粘性末端,通过250~300个核苷酸碱基配对,以维持DNA分子的环状结构。在粘性末端两侧,两链5′端各有一个由11个bp组成的直接重复序列(Direct repeat DR)-5′TTCACCTCTCC,该DR位于第1824个核苷酸者称DR1,位于第1590个核苷酸者称DR2,在病毒复制中起作用

乙型肝炎病毒侵入机体后,在肝细胞内进行复制繁殖。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DNA在肝细胞核内进行复制,转录,在合成核心颗粒后,被转运到肝细胞浆内,在通过内质网和细胞膜时合成其外壳部分,并以发芽的形式释放出肝细胞。

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可引起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应答,并激发自身免疫反应及免疫调节功能紊乱,致使病变的肝细胞产生或释放大量正常或异常的蛋白质,进一步促使免疫损害加重,使病情不断发展。

我国的乙肝病毒感染率约60%-70%;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约占总人口的7.18%,以此计算,全国约有9300万人携带乙肝病毒,其中乙肝患者大约有3000万。

乙肝病_乙肝病毒 -形态

1.大球形颗粒:亦称Dane颗粒,它是一种由一个囊膜和一个含有DNA分子的核衣壳组成的病毒颗粒,直径约42nm.核衣壳为20面体对称结构。游离的核衣壳只能在肝细胞核内观察到。血中Dane颗粒浓度以急性肝炎潜伏期后期为最高,在疾病起始后则迅速下降。Dane颗粒表面含有HBsAg,核心中还含有双股有缺口的DNA链和依赖DNA的DNA多聚酶。目前认为Dane颗粒即完整的HBV。

2.小形球颗粒:直径约22nm的小球形颗粒是HBV感染后血液中最多见的一种。它由HBsAg,即病毒的囊膜组成。化学组成为脂蛋白,可按其特有的密度与正常血清蛋白部分分离。在此颗粒中未检出达DNA多聚酶活性。目前认为HBV的小颗粒不是HBV,可能是它感染肝细胞时合成过剩的囊膜而游离于血循环中。

3.管形颗粒:直径约22nm,长度可在100~700nm之间。实际上它是一串聚合起来的小颗粒,但同样具有HBsAg的抗原性。

乙肝病_乙肝病毒 -结构


乙型肝炎病毒模拟图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DNA病毒,属嗜肝DNA病毒科(hepadnavividae),是直径42nm的球形颗粒。又名Dane颗粒,有外壳和核心两部分。

外壳

外壳就是这件所谓的“外套”,它厚7-8纳米,由脂质双层和蛋白质组成的囊膜。脂质双层内含有S抗原、前S1和前S2抗原,它们一起又构成了外壳上大、中、小三种蛋白形式,统称为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也就是人们俗称的澳抗。

病毒形态 乙肝病毒 乙肝病毒-简介,乙肝病毒-形态

核心

核心颗粒直径28纳米,呈二十面体立体对称,它的表面才是病毒真正的衣壳,由乙肝病毒的核心抗原 (HBcAg)组成。游离态的核衣壳只能在肝细胞的细胞核内观察到。通过强去垢剂或者酶处理的方法,还可以暴露出HBV的另一个主要的抗原e抗原,它的本质还不是十分清楚,但多数人认为是核心的断片。

基因组

乙肝病毒的基因组最引人注目的一个特征就是它非常小,其DNA 分子大约含有约3200个核苷酸,比已知的最大的病毒基因组小几百倍,和人类拥有的基因组相比较,仅仅是百万分之一。而且乙肝病毒DNA的两链长短不一,长链完整,长度恒定,为负链。短链是正链,长度可变,大概是长链的50%~80%。表面抗原和核心抗原都是由Dane颗粒的DNA编码而来。

乙肝病_乙肝病毒 -抗原组成

1.HBsAg:HBsAg是由HBV的基因组所特定的,为上述三种形态的颗粒所共有。HBsAg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抗HBS,它是HBV的中和抗体,具有免疫保护作用,HBsAg的检出是HBV感染的标志之一。

2.HBcAg:HBcAg存在于Dane颗粒的核心和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细胞核内。在乙型肝炎的急性期、恢复期和HBcAg携带者中常可测出抗~HBc。此抗体对病毒无中和作用。体内如发现HBcAg或抗~HBc表示HBV在肝内持续复制。

3.HBeAg:有关e抗原的本质还不十分清楚,但多数认为它是潜藏存在于Dane颗粒的核心部分。到目前为止,尚未在HbsAg阴性的血清中出现过。HBeAg是一种溶性抗原。抗原已知有三种亚型:e1,e2及e3。由于HBeAg与DNA多聚酶在血液中的消长相符,故HBcAg的存在可作为体内有HBV复制及血清具有传染性的一种标记,血中HBsAg滴度越高,HBeAg的检出率亦愈高。有些病人可出出现HBe抗体,可能也是一种有保护作用的抗体。

乙肝病_乙肝病毒 -抗原及抗体


乙型肝炎病毒电镜下的模样

1.HBsAg:血清中检测到HBsAg,表示体内感染了HBV,因而是一种特异性标志。HBsAg阳性见于:①急性乙型肝炎的潜伏期或急性期(大多短期阳性);②HBV致的慢性肝病、迁延性和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或原发性肝癌等。③无症状携带者。

2.抗HBs:表示曾感染过HBV,不论临床上有无肝炎症状表现,均已得到恢复,并且对HBV有一定的免疫力。

3.HBcAg与抗HBc:由于HBcAg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核内,并仅存在于Dane颗粒中。因此,对病人血清不能检测HBcAg,而测抗HBc.血清内抗HBc阳性反映:①新近有过HBV感染;②体内有HBV增殖;③有助于诊断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特别是少数病例就诊时已处于急性恢复期早期,HBsAg已从血中消失,此时血中仅有抗HBc存在,因此,对恢复期患者可作病因追索。

4.HBcAg和抗HBe:HBcAg的存在常表示病人血液有感染性。HBcAg阳性揭示病人肝脏可能有慢性损害,对预后判断有一定帮助。抗HBe阳性对病人可能有一定的保护力。

乙肝病_乙肝病毒 -致病机理与免疫性

1.特异性抗体:受乙肝病毒感染后,机体可产生三种抗体,抗HBs、抗HBc及抗HBe.抗HBs一般在感染HBV后4周出现,对乙肝有保护作用。

2.免疫复合物的损伤作用:在乙型肝炎病人血循环中常可测出HBsAg―抗HBs的免疫复合物。免疫复合物可引起Ⅲ型变态反应,其中以关节炎和肾炎最为常见。在暴发性肝炎病从血中有时也可同时测HBsAg―抗HBs,这种病人预后不良,死亡率高。因此,认为免疫复合物可在肝外引起病人的一系列症状。

3.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目前认为HBV是非溶细胞性的,即不会增殖裂解被感染的细胞。因此,机体清除乙肝病毒主要依赖T细胞(Tc, T杀伤细胞)或通过抗体介导的K细胞来杀伤靶细胞,将病毒释放于体液中,以后再经抗体作用。

4.自身免疫反应:HBV感染肝细胞后,一方面可引起肝细胞表面抗原的改变,暴露出膜上的肝特异蛋白抗原(Liver specific protein:;LSP),另一方面可能因HBsAg含有与宿主肝细胞蛋白相同的抗原,从而诱导机体产生对肝细胞膜抗原成份的自身免疫反应。

5.乙型肝炎与原发性肝癌:国内外资料均提示肝炎患者的肝癌发病率比自然人群高。肝癌病人有HBV感染指示者也比自然人群高。

乙肝病_乙肝病毒 -传染

乙肝的主要传染源是病人和HBV抗原携带者。在潜伏期和急性期,病人血清均有传染性。HBV的传染性很强,据报道,接种0.00004ml含病毒的血液足以使人发生感染。输血或注射是重要的传染途径,也可口感染。外科和口腔手术、针剌、使用公用剃刀、牙刷等物品,皮肤微小操作污染含少量病毒的血液,均可成为传染源。通过呼血吸昆虫传染乙型肝炎亦有报道。近来有人报告在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和慢性HBsAg携带者唾液标本中检测到HBsAg及Dane颗粒,因此,HBsAg随唾液经口传播的途径应当重视。孕妇在妊娠后期患急性乙型肝炎,其新生儿容易感染此病。由于乙型肝炎容易感染此病。由于乙型肝炎患者和HBsAg携带者的精液、阴道分泌物均可检出HBsAg,因此,两性接触传播乙型肝炎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乙肝病_乙肝病毒 -乙肝病毒的特点


乙肝病毒之所以鼎鼎大名,与它的特殊性很有关系。现在我们就把它展示给大家,让大家知道它的真面目。
(1)乙肝病毒(HBv)具有顽强的抵抗力:它对热、对低温、对干燥、对紫外线、对一般浓度的化学消毒剂,都能够耐受;在零下20度也冻不死它,能活20年!在30―37度可存活6个月,在超过37度时可活7天,在55度时可活6小时。大家平日里常用的消毒剂,如酒精、来苏儿、碘酒等对它根本不起作用,不能杀死它们,所以家里有了乙肝病人就不要用这些消毒剂来消毒,但是HBv怕高热,如加热到100度,只要10分钟就可使其失去传染性。HBv对0.5%过氧乙酸非常敏感,这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杀死它们。3%漂白粉、0.2%新洁尔灭也可用来杀灭HBV。
(2)HBV有明显的嗜肝性:HBv也叫嗜肝病毒.是因为它侵人人体后就要专门进攻肝脏,钻入肝细胞,在那儿定居并繁衍后代。据研究,这是因为在肝细胞表面有一种HBv的“受体”,接受HBv。大量HBv集中在肝细胞内,不断地繁殖、复制,成熟的HBv被释放出肝细胞,又侵入别的健康的肝细胞,这样不断复制、不断侵袭,最终诱发了肝细胞的免疫损伤。
(3)HBV还有轻度的“泛嗜性”:虽然HBv有嗜肝性,但它还有一定的“泛嗜性”!所谓“泛嗜性”,就是HBv偶尔也会侵犯除了肝脏之外的器官和组织,比如胆管上皮细胞、肾小管的细胞、胰腺的细胞、胃粘膜细胞、血液中的单核细胞等等,因而,HBv有时也可以引起上述部位的疾病,如HBV相关性糖尿病、HBv相关性肾炎、HBv相关性胃病、HBv相关性血液病等。但是这些“泛嗜性”侵害并不是必然发生,大多数感染HBV的人不发生“泛嗜性”损害,所以说它是轻度泛嗜性,HBv主要还是侵犯肝脏。
(4)HBv的严格种属特性:也就要说HBv主要是侵犯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到目前为止,只有人类、黑猩猩、长臂猿、狒狒对HBV易于感染,其他动物不会感染HBv。虽然吸血昆虫体内可能查到HBv的踪迹,但只是暂时“寄居”而已,一般不会在它们体内复制和增殖。人们常接触的动物如鸡、马、牛、羊、猪、狗等都不能传播HBv。
(5)HBv感染的慢性化特点:我国现有HBv携带者1.2亿人,他们都是HBv的慢性感染者。研究发现,这些人的感染几乎都是在胎儿期或幼儿期感染HBv的,经过了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感染历程,HBv仍然在他们体内不消失,但也不发病.不过,他们仍然可以不断向外界排放HBv,是重要的乙肝传染源。
(6)HBv的变异性:科学家们发现HBv是最容易变异的病毒之一。所谓变异,就是HBV的基因突变,变异也是病毒为了自己的生存所采取的“策略”,如果有强有力的抗HBV药物进人人体内,必然要对HBv构成生命威胁,为了抵抗药物的作用,它们就使自己发生“变异“。来对付药物,使药物失去效力,它们好继续为非作歹。HBv变异的特性给诊断和治疗带来许多麻烦。
(7)HBv本身对肝脏的非致病性:看到这里,你可能会糊涂了,HBv明明有嗜肝性,专门损害肝脏,怎么又对肝脏没有致病性了?真奇怪。HBv确确实实对肝脏没有直接的毒性作用,事实证明,我国大量的HBv携带者,体内虽有很多HBv,但并没有发生肝炎。如果说HBV能直接损伤肝细胞,那么这些无症状的HBv携带者就不存在了,都会是乙肝病人了。原来乙肝的发病,是由于人体自身的免疫细胞参与,如免疫细胞不参与,HBv就不会致人发生肝损伤(以后我们将详细介绍)。
(8)HBv的致癌性:现在已经肯定,HBv是致肝癌的重要因子,约80%―90%的肝癌都有HBv背景。有人观察发现,有20年HBv感染史者,约有5%―10%的发生癌变,癌变的原因是HBv的x基因整合到肝细胞基因上,发生了突变,导致肝癌。人们最为关心的也是HBV致癌问题.特别是无症状HBv携带者,最怕癌变。其实.大多数肝癌都是在慢性肝病、特别是肝硬化的基础上发生的。HBV携带者的肝脏基本上没有炎症,更没有肝硬化,一般足不会直接癌变的,大家不必忧心如焚。

乙肝病_乙肝病毒 -灭活

HBV在体外抵抗力很强,紫外线照射,加热60℃4小时及一般浓度的化学消毒剂(如苯酚,硫柳汞等)均不能使之灭活,在干燥或冰冻环境下能生存数月到数年,加热60℃持续10小时,煮沸(100℃)20分钟,高压蒸汽122℃10分钟或过氧乙酸(0.5%)7.5分钟以上则可以灭活。

乙肝病_乙肝病毒 -防治

人工主动免疫: 注射乙型肝炎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目前使用的疫苗有:1.血源疫苗:从无症状HBV携带者血清中提纯的HBsAg经甲醛灭活而成。为阻断母婴传播,新生儿分别于出生时,出生后1个月、6个月各注射1次,共3次,可获得良好的预防效果。2.基因工程疫苗:将编码HBsAg的基因克隆于酵母菌中,使其高效表达出HBsAg,经纯化制成疫苗。此疫苗的优点是可大量制备并且排出血源疫苗中可能有潜在未知病毒引起感染的可能。

人工被动免疫:用含有高效价抗-HBs抗体制备的人免疫球蛋白(HBIg),可用于紧急预防。一般在接触HBV后的8天内注射有预防效果。HBIg可与乙肝疫苗联合应用。

乙肝病_乙肝病毒 -酒精、高温能杀乙肝病毒吗?

酒精、高温不能杀乙肝病毒,乙肝病毒在外环境中具有很强的抵抗力,通常在37℃下能稳定60分钟,一般的化学消毒剂或加热到60℃4小时均不能将其消灭,在-20℃贮存20年以上仍具有抗原性及传染性。将HBsAg阳性的血清涂于塑料贴面、铅片、布片上,在25℃的条件下,2个星期后滴基本保持不变,在6℃条件下,1个月内滴度不变。HBsAg阳性的血清传染唾液和尿液后,其滴度在25℃下可维持1星期,6℃条件下可维持40天,有煮沸10分钟或高压蒸汽121℃消毒10分钟或加热65℃10小时,才有可能将其杀灭。足见其顽固性。但不要把乙肝病毒看做是很可怕的恶魔,合理的消毒预防还是起到很好的作用的。

乙肝病_乙肝病毒 -乙肝病毒的危害

如果HBV-DNA检查结果显示为阳性,说明患者体内乙肝病毒含量比较高,病毒复制很活跃,传染性也就更强。这时的患者很容易通过血液、亲密接触、母婴、性生活、医源性等途径传染给别人,危害他人健康。

危害之一:HBV-DNA检测是说明患者体内的病毒状况的,那HBV-DNA阳性就意味着乙肝患者体内的病毒含量高,复制比较活跃,传染性强烈。这时候患者身边的亲人以及朋友要注意防范,患者本身也要注意环境卫生,避免传播给他人。

危害之二:HBV-DNA显示为阳性时,那么患者体内的病毒含量多且繁殖厉害,加大了对肝脏的伤害,这时候不论肝功能是否正常,随着病毒的不断复制,都有可能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乙肝病_乙肝病毒 -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献血吗

乙肝病毒携带者勇于献血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虽然乙肝病毒携带者肝功能正常,没有乙肝的症状,但是血液中仍然有乙肝病毒,一旦健康人使用这些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便会导致乙肝的血液传播。

而且,由于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播途径主要有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医源性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等。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血液如果被采用的话,就会通过血液传播的途径传染给输血者。因此专家提示乙肝病毒携带者,为了减少对他人传染的可能,是不允许献血的。

另外,乙肝病毒携带者体内的病毒,对患者自身也是有很大的影响的。由于乙肝病毒的存在,患者的肝脏处于慢性肝损伤状态,乙肝病毒携带者如不及时治疗,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饮食不规律、不合理,熬夜、休息不当,盲目用治疗乙肝的药物等均会使患者发生病变的,是很容易向肝硬化、肝癌的方向发展的。建议乙肝病毒携带者病情比较轻,尽早治疗是关键。

乙肝病_乙肝病毒 -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保健

1、乙肝病毒携带者要忌烟酒以及辛辣食物。烟中含有多种有毒物质,能损害肝功能,抑制肝细胞再生和修复,因此肝病病人必须戒烟.酒精的90%要在肝脏内代谢,酒精可以不可以使肝细胞的正常酶系统受到干扰破坏,所以直接损害肝细胞,使肝细胞坏死.患有急性或慢性活动期肝炎的病人,即使少量饮酒,也会使病情反复或发生变化.

2、乙肝病毒携带者要忌过多食用蛋白饮食以及乱用补品。对于病情严重的肝炎病人来说,由于胃黏膜水肿,小肠绒毛变粗变短,胆汁分泌失调等,使人消化吸收功能降低.如果吃太多蛋,甲鱼,瘦肉等高蛋白食物,会引起消化不良和腹胀等病症.膳食平衡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基本条件,如滋补不当,脏腑功能失调,打破平衡,会影响健康.

3、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保健方法是什么还包括忌高铜饮食。肝功能不全时不可以非常好地调整体内铜的平衡,而铜易于在肝脏内积聚.研究表明,肝病病人的肝脏内铜的储存量是正常人的5-10倍,患胆汁性肝硬化病人的肝脏内铜的含量要比正常人高60-80倍.医学专家指出,肝脏内存铜过多,可导致肝细胞坏死,同时,体内铜过多,可引起肾功能不全.

乙肝病_乙肝病毒 -乙肝病毒是怎样传染的?

①母婴笔直传达:中国现有HBsAg阳性者约1.4亿人,其间85%经过母婴传达。笔直传达是中国乙型肝炎延伸和高发的首要原因。也有少数为父婴传达者。母婴传达首要是经过产道感染或宫内感染。
②血液或血成品传达:被HBV污染的血成品如白蛋白、血小板或血液输给受血者,大都会发作输血后肝炎,别的血液透析、肾透析时也会感染HBV。
③医源性传达:被HBV污染的医疗器械(如手术刀、牙钻、内窥镜、腹腔镜等)均可传达HBV。
④家庭内密切触摸:首要指性触摸、日常日子密切触摸(如同用一个牙刷、毛巾、茶杯和碗筷),均有受HBV感染的也许。HBV可经过破损粘膜进入密切触摸者的体内。
⑤公共场所、理发店、美容院等简单被HBV污染,如澡堂、剃刀等均可感染HBV。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360103/70828.html

更多阅读

什么是大三阳小三阳 刘德华乙肝病毒携带者

什么是大三阳小三阳——简介“大三阳”和“小三阳”是指在进行“乙肝肝炎抗原二对半”体检时的二种不同结果。大小三阳都是反映体内乙肝病毒数量和活跃程度的一个数据,只是反映人体内携带病毒的状况,都不能反映肝脏功能的正常与否,因而

乙肝病毒携带者能生孩子吗 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症状

  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指感染了乙肝病毒,没有乙肝明显的症状表现和体征等,肝功能等检查也是正常的,虽然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但是也是有传染性的,那么乙肝病毒携带者能生孩子吗?  专家指出,乙肝病毒携带者怀孕生孩子是要看患者自身的情况,生

乙肝病毒携带者夏天吃什么好 刘德华乙肝病毒携带者

每到炎热的夏季,很多人胃口不好,营养跟不上。特别是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来说,如果身体缺乏必要的维生素等,再不注意饮食卫生,很可能使病情恶化。那乙肝病毒携带者夏天吃什么好呢?乙肝病毒携带者夏天吃什么好——步骤/方法乙肝病毒携带者夏

乙肝病毒携带者不可以吃什么食物 乙肝小三阳不能吃什么

乙肝病毒携带者发病和生活部规律有一定的关系,乙肝病毒携带者饮食上要特别注意,尤其是要知道乙肝病毒携带者不可以吃什么食物,以免导致病情恶化,那么乙肝病毒携带者不可以吃什么食物?关于这一问题,我们可以看看下文的详细介绍。乙肝病毒

乙肝病毒携带者结婚注意事项 乙肝病毒携带

乙肝病毒携带者是可以结婚的,虽然说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发病率很小,而且绝大多数患者还会与乙肝病毒和平共处,但婚前检查还很有必要要进行的。乙肝病毒携带者结婚注意事项——乙肝病毒携带者结婚注意事项乙肝病毒携带者结婚注意事项 1、

声明:《病毒形态 乙肝病毒 乙肝病毒-简介,乙肝病毒-形态》为网友搞怪之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