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姐歌,是流传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石塘村女性人群中的一种带有神秘色彩的民间歌曲。“月姐歌”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上千年来仅仅流传在它以独特的演唱方言、演唱形式、独有的唐朝宫廷韵味,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和特点,是浩如烟海的客家民歌中一枝独一无二的艺术奇葩。列广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月姐_月姐歌 -历史渊源
“月姐歌”历史久远。相传在公元7-10世纪(唐朝),宫女们在宫中过着极其苦闷的生活,石塘村女性演唱月姐歌为了宣泄心中的忧愁,她们常常用歌曲对着月亮倾诉衷肠。一日,宫中一位名月莲的妃子独自一人在御花园金鱼池边对月倾诉衷肠。她歌声委婉,声泪俱下,感动了当朝一位太监。太监出于对她的同情,就带她从皇宫的水涵逃走。皇上发现此事,告示全中国,捉拿月莲。月莲历经千辛万苦,南逃至石塘,被勤劳淳朴的石塘人救起。从此,月莲便定居石塘,并渐渐学会了石塘方言。她将自己在宫中学到的歌曲传授给村中妇女。月莲除精通音律,歌唱得好之外,还乐于助人,细心传教,受到当时石塘妇女的爱戴和崇拜。后人为纪念月莲,所以把月莲传授给村中妇女的歌曲命名为“月姐歌”。
月姐_月姐歌 -发展历程
由于古时的女子不能抛头露面,封建社会的礼制又给了她们种种束缚,为了宣泄她们内心的种种情愫,渐渐形成了由妇女群集在一起唱歌的习俗。她们自娱自乐,唱妇女的向往,唱季节农事,唱古时英雄人物,月姐歌风俗:接月姐唱人间世态炎凉。到了960年~1279年(宋朝),每年中秋,妇女们各自在家中拿来番薯大米,做糍粑,打平伙。她们聚集一起,设歌坛,唱月姐,做游戏,而且不允许任何男子介入。“月姐歌”因内容的不断增加,曲调不断变化,唱词也越来越丰富,时间也渐渐延长,从每年的农历八月初一一直唱到了八月十五。至1368年-1644年(明朝),石塘人唱“月姐歌”进入鼎盛时期,全村设有“月姐歌”坛十一个,每个坛的主要成员有三十多人。“月姐歌”坛设在宗祠或大户人家宽敞的厅堂里,每年从农历七月初一唱到八月十五,共持续一个半月。清朝时期,“月姐歌”活动有所减少,时间也恢复到原来的农历八月初一至八月十五。
月姐_月姐歌 -保护情况
到了20世纪中后期,“月姐歌”作为一种民间活动,时而活跃,时而沉静。在20世纪60-70年代,“月姐歌”被打入扫除之列,几近失传。到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迅速发展,月姐歌风俗:月姐坛“月姐歌”的活动也渐渐活跃起来。21世纪后,虽然“月姐歌”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之列,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变化,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月姐歌”也遇到了传承的困惑。由于“月姐歌”是以口传心授的方式流传,没有曲谱和歌词的文字记录,同时年轻女性外出务工的越来越多,因此给传承工作带来了困难。为了搞好“月姐歌”的传承,石塘镇政府在经费缺乏的情况下,组织人员将100多首歌词整理记录下来,下一步将请专业人员记录整理曲谱。“月姐歌”有了词和谱之后,对于传承工作的开展十分有利。
月姐_月姐歌 -主要特点
“石塘月姐歌”是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音乐和舞蹈。“月姐歌”的歌词用石塘独有的方言演唱,具有浓厚的唐朝宫廷的唐韵。唱“月姐歌”每年农历八月初一“开坛”至八月十五“收坛”,期间每天晚上妇女们就聚集在“月姐歌堂”里彼此唱和;“月姐歌”白天不唱,而且只有女人唱、男人不允许进入歌坛;另外,“月姐歌”是以姐妹、婆媳间口传心授,并以清唱的形式流传下来。月姐_月姐歌 -基本内容
“月姐歌”歌词的基本内容涵盖了农事季节歌、叙事歌、情歌等关于时令节气、耕耘织造、人世冷暖、柴米油盐、人生百态等方方面面,或借古喻今,或托物寓情,或直抒胸怀,或暗吐心声等。“月姐歌”包括“绣香包”调、“石榴打花”调、“睇龙船”调、“送月姐”调四大部分。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妇女们借助“月神”的神圣,来宣泄内心丰富而又多变的情感,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月姐_月姐歌 -相关风俗
月姐坛月姐歌活动之前,首先要装扮月姐坛。大约在每年农历的七月二十,人们买来彩纸,做成花;七月三十,上山砍下两株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