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根_杨梅根腐病 -危害特点
杨梅根腐病是杨梅生产中一种较难防治的病害,该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对杨梅生产危害很大。植株被害后在短时间内叶片萎蔫,大量落叶,根系变褐腐烂,1~2年内树体衰退枯死。具体有两种类型:①急性青枯型。病树初期症状不甚明显,仅在树体枯死前两个月有所表现。主要是叶色褪绿、失去光泽,树冠基部部分叶片变褐脱落。如遇高温天气,树冠顶部部分枝梢出现失水萎蔫,但次日清晨又能恢复。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采果后,如气温剧升,常会引发树体急速枯死。枯死的病树叶色淡绿,并陆续变红褐色脱落,偶剩少量绿色枯叶,但翌年不能萌芽生长。②慢性衰亡型。发病初期,树冠春梢抽生正常,而秋梢很少抽生或不抽生,地下部根系须根及根瘤较少,逐渐变褐腐烂。后期病情加剧,叶片变小,树冠下部叶大量脱落,在落叶的枝梢上常有簇生的盲芽。在高温干旱季节的中午,树冠顶部枝梢呈萎蔫状,最后叶片逐渐变红褐色而干枯脱落,枝梢枯死,树体有半株枯死或全株枯死。
杨梅根_杨梅根腐病 -发病规律
该病先从杨梅根群的须根上发生,后向侧根、根颈及主干扩展蔓延。在病根的横断面上可见两个褐色坏死环,即为根的形成层和木质部维管束变褐坏死的环,最后导致树体衰败直至枯死。其中急性青枯型主要发生在10~30年生的盛果树上,占枯死树的70%左右;慢性衰亡型主要发生在衰老树上,从出现病症到全树枯死,需3~4年。据调查,该病的发生与栽培管理无相关性,管理精细、生长茂盛的杨梅树也同样患病死亡。
杨梅根_杨梅根腐病 -植保方案
(1)加强园地管理与肥培,增施有机肥料与钾肥,增强树势,控制负载量,提高抗病能力。
(2)改善土壤质地,适当增加沙砾土,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通透性。做到干旱灌水,雨季排水,防止积水。
(3)及时挖除病株并集中烧毁,减少病原。
(4)病害发生严重的园地,应先耙开土壤,剪除病根,撒上生石灰,
杨梅根_杨梅根腐病 -生物防治
1.灌根:在早春和夏末进行扒土晾根,刮治病部或截除病根,然后使用《青枯立克》300倍液+《海藻生根剂――根基宝》300倍液稀释进行灌根,小树1株灌15―20斤,大树1株灌30―50斤。
2.叶面喷施《中药叶面肥――沃丰素》:每350Ml沃丰素兑水400―500斤,进行叶面喷雾,使用时间及次数:谢花后连喷2次,果实迅速膨大期7月上中旬喷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