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生平简介 张作霖 张作霖-简介,张作霖-人物生平

张作霖(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字雨亭,又称张大帅或者大帅,辽宁海城人,自小出身贫苦农家。早年做过土匪,后来成为北洋军奉系首领,是“北洋政府”最后一个掌权者,当时人称他为“东北王”。张作霖自幼出身贫苦农家,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后投身绿林,势力壮大,清政府无力征剿,就将其招安。张作霖协助清廷剿灭杜立三等土匪势力,后又消除蒙患,维护国家统一,逐步提升,先后担任奉天督军、东三省巡阅使等,号称“东北王”,成为北洋军奉系首领。成立东三省陆军整理处。与孙中山、段祺瑞及卢永祥结成同盟。第二次直奉战争胜利后,张作霖打进北京,任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在位期间曾多次抵制日本人的拉拢,拒绝签订卖国条约。1928年因前线战事不利,张作霖被迫返回东北。1928年6月4日张作霖乘火车回奉天(今沈阳)途径皇姑屯火车站时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药炸成重伤,当日送回沈阳官邸后即死去。

张作霖简介_张作霖 -简介

张作霖生平简介 张作霖 张作霖-简介,张作霖-人物生平

大帅戎装照.

张作霖(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字雨亭,小名张老疙瘩,辽宁海城人,自幼出身贫苦,父亲早亡,随母改嫁,早年做过土匪,马贼,后归顺清军担任马队管带,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经奉天君主立宪派领袖袁金铠的保举,被东三省总督赵尔巽重用,任“奉天国民保安会”军事部副部长,打击革命党人。1912年9月,被袁世凯任命为第27师师长,镇压反袁的国民党份子。1922年-1924年先后两次发动直奉战争,并控制北洋政府,1927年6月16日在燕京(今北京)被孙传芳、张宗昌、吴俊升、张作相等拥为“中华民国军政府”海陆军大元帅。6月18日在燕京中南海怀仁堂就任大元帅,行使大总统职权,并令潘复组织军政府内阁。1928年6月3日晚自北京回沈阳途径皇姑屯火车站时,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炸药炸成重伤,回到官邸后不治身亡,终年53岁。

张作霖简介_张作霖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张作霖

1875年3月19日(光绪元年二月十二日),生于奉天海城县西90华里北小洼村。18

87年,从私塾先生杨景镇学习三个月。 1888年,其父张有财被赌徒打死,他与二哥前去报仇,枪走火误伤人命,二兄被捕,他逃走,随母亲王氏、妹妹去镇安县(即黑山县)赵家庙村(今属北镇县)外祖父家就食。1889年,学木匠当货郎卖包子学兽医。

1890年,流落营口县大高坎镇,1894年,投清军宋庆所部当兵,后升任哨长。1895年,清军移防离队回乡当兽医,与赵家庙村地主赵占元次女结婚,赵春桂是张作霖的原配夫人,是张首芳、张学良、张学铭的生母。

1896年,经冯麟阁(后改名冯德麟)介绍在广宁县(北镇)加入绿林董大虎匪部。

1900年,义和团运动,沙俄侵占东北,盛京将军逃走,地方混乱。他于赵家庙组织保险队(大团),负责附近几个村子的治安,后移至北镇县中安堡。 他负责的地区称为“保险区”。张作霖在保险区内很守规矩,不仅遵章守纪,而且维护治安。因此,在这个地区胡匪的骚扰得到遏制。张作霖也得到村人的称赞,他由此声名鹊起。他管辖的范围逐渐扩大,达到二十多个村子。

宦海生涯


位于沈阳的张氏帅府

1901年,春节前夕遭金寿山勾结俄兵偷袭,逃往八角台与张景惠合股,被推为团练长。在途中,赵氏在马车上生下了一个男孩,即张学良。1902年,于新民受抚,先任马队帮带(副营长)后升管带(营长)。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先为俄军效力后为日军效力。1907年,东三省改建省制,徐世昌首任总督,

计擒杜立山有功升为奉天巡访营前路统领。1908年,奉徐世昌命驻防郑家屯、洮南,追缴陶克陶胡叛匪。1909年,奉锡良总督之命追缴蒙匪牙什、白音大赉等。

1911年, 武昌起义,带兵入奉天省城镇压革命党人。1912年,因镇压革命党人被封为关外练兵大臣。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后任其第二十七师中将师长。

1915年,被袁召入京,表示支持“速正大位”。袁世凯称帝后,又被封为子爵、盛武将军,督理奉天军务兼巡按使。1916年,驱段芝贵离奉,以盛武将军督理奉天军务兼巡按使。

虎踞东北

洪宪帝制败后,他被黎元洪大总统任为奉天督军兼省长。1917年,因冯德麟参与张勋复辟,夺其第二十八师兵权,统一奉省军政。1918年,于秦皇岛夺取直系购买的日本军械扩充奉军。入关支持皖系“武力统一”。被任为东三省巡阅使。1918年9月被任命为东三省巡阅使,利用日本的势力控制了奉、吉、黑三省,成为奉系首领。


纪录片<<枭雄张作霖>>截图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力主镇压。日本制造宽城子事件。孙烈臣任黑省督军,鲍贵

卿任吉省督军。成为“东北王”。1920年,在直皖战争中助直反皖。1921年,被任为蒙疆经略使,辖热察绥三特区。进京组织梁士诒内阁。1922年,吴佩孚揭露梁内阁卖国媚外,第一次直奉战争失败而归,宣布东三省独立,自任保安总司令,整军经武成立陆军整理处。1923年,扩奉天兵工厂;东北大学开学。


张作霖

1924年,成立东三省交通委员会。组“镇威军”六个军进关与直系再战,胜,推段祺瑞为“中华民国临时总执政”。1925年,奉军进入上海,势达鼎盛时期。浙江督军孙传芳反奉,郭松龄倒戈,日军助张败郭。1926年,北京会见吴佩孚商定讨赤计划。孙传芳北上归附奉系,在天津蔡园开军事会议组“安国军”,被十五省推为总司令,决定打南方和西北的国民军。

1927年6月18日,张作霖在北京就任北洋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并组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第32届、也是最后一届内阁,成为北洋军政权最后一个统治者。在位期间多次抵制日本人的诱惑,拒绝签订不平等条约。

皇姑屯事件


皇姑屯事件

1927年,在北京下令绞杀李大钊等多名革命志士。组成安国军政府,就任陆海军大元帅,成为北洋政府末代国家元首。与日本满铁社长山本条太郎在北京达成《满蒙新五路协约》秘密谅解。

1928年,北伐军蒋、冯、阎、李对奉系进攻,奉军全线崩溃。1928年6月2日,张作霖声言退出北京。

由于他不肯满足日本帝国主义的无理要求(包括开矿、设厂、移民和在葫芦岛筑港等),1928年6月4日晨5时许,当张作霖所乘由北京返回奉天专列驶到皇姑屯附近的京奉、南满两铁路交汇处桥洞时,被日本关东军预先埋好的炸弹炸毁,这位乱世枭雄身受重伤,当日逝世,享年53岁。这就是当时轰动中外的“皇姑屯炸车案”。这一年12月,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发表通电,宣布东三省及热河省服从南京国民政府,这就是史称的“东北易帜”。

张作霖简介_张作霖 -社会评价

正面评价

张作为统镇要地的首领,其政治、军事才能都是值得肯定的。被誉为“乱世枭雄”。苏日虽将张作霖视成眼中钉,却也不得不叹服张是个“压不倒的小个子”。

张学良则评论自己的父亲:有雄才,无大略。

孙中山说:“雨亭(张作霖)把东三省治理得很好,不过外有日本掣肘,处境也很难。如果国家统一了,建立革命的中央政府,地方的事就好办多了。”

负面评价


张作霖和子女

穷兵黩武:作为军阀,张作霖一再发动战争,不惜向日本等国借款而且截留盐税等国税收入用于战争。且张作霖的部队奉军军纪涣散,常有劫掠的现象,战争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刻的苦难。

镇压民主:张作霖思想较为守旧,曾经数次反对民主主义,屠戮革命党人,并反对共产党,逮捕并杀害了李大钊等共产党人。

巴结日本:张作霖对日本采取亲善,尤其是初期,且大量雇佣日军事人员。但后来张作霖大势已去,国民党快将统一,当时仍控制东北,不甘心受日本控制,而日本正计划入侵中国东北,张在东北的牢固统治反而成为日本侵华的障碍。

提起张作霖,这位“东北王”在大家脑海中的印象大概是他理应利用日本日历又坚决不卖国的种种传说

。在这些传说中,张大帅不断用玩小聪明加耍赖皮的方法,从日本人手中骗取了援助又坚决维护了中国利益。可惜,现实的世界不是传说。“精明狡黠”的张大帅正是对日本人出卖中国利益造成最大危害的一个卖国贼

。日本势力在东北的迅速扩张,都得归功于张作霖一次又一次的出卖中国利益

从史实中可以看出,张作霖是日本侵略东北扶植利用的代理人

。他帮助日本在东北不断扩大侵略权益

。袁世凯、段祺瑞统治时期没有实现的“满蒙五路”等计划,在张作霖的积极合作下得以逐步推进。张作霖的表现博得了日本的信任。在他的帮助下,日本积极地抢修了四洮路全线(1923年)、天图线(1924年)、洮昂线(1926年)和吉敦线(1928年)

。至此日本在中国东北的铁路网计划已大部完成

张作霖曾经慷慨激昂的对亲信说

:“我张作霖受日本人的好处,只有拿出我自己的财物报答他。我将日本银行的存款,全数赠送,表示我的全心全力,日本人如果另有要求,只要是张作霖个人所有,我决不吝啬,但国家的权利,中国人共有的财产,我不敢随便慷他人之慨,我是东北的当家人,我得替中国人保护这份财产,不负他们的所托

!”

话可谓掷地有声,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不妨从张作霖上台前后日本究竟在东北得到了哪些权利来看

1904 年,日本与俄国在中国东北爆发了日俄战争

。俄国被日本打败。1905年9月5日,日俄签订了《朴茨茅斯和约》,规定:俄国政府在清国政府的承诺下,将旅顺口、大连及其附近领土的租借权并与该租借权相关的或其组成部分的一切权利、特权让与、转让给日本政府

……俄国政府约定,将长春(宽城子)到旅顺口铁路及其一切支线,连同在该地区所附属的一切权利、特权及财产……转让给日本政府

。1906年1月23日,《日清关于东三省条约》签订,日本实现了进入中国东北的目的

日本占领旅顺大连后,延续了俄国“关东州”的叫法

。1906 年 8 月,日本政府在关东州设置关东都督府,下设民政部和陆军部。陆军部设参谋长,辅佐关东都督掌管军事,关东军即脱胎于此。另外,日本政府还设立了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经营从俄国接收的南满铁路及其附属的一切权益,满铁成为日本在中国东北侵略的经济机构

日本势力进入东北是“日俄战争”的战果:从俄国手中接收了两块强行租借的租借地和南半条中东铁路(日本改称“南满铁路”)的权益。对此,原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有明确的界定。他说:“日本在满洲的权利,是因讲和条约由俄国让给的,除了辽东半岛租借地和(半条中东)铁路之外,什么都没有,满洲绝不是我国的属地,纯粹是清国领土的一部分。在不是我国属地的地方,没有行使我国主权的道理。满洲的行政责任必须由清国负担

。”

这个“除了辽东半岛租借地和(半条中东)铁路之外,什么都没有”,这就是张作霖上台之前日本势力进入东北后的实际情况

嗣后,清朝灭亡,袁世凯就任民国大总统,日本提出了试图将中国变为殖民地的《二十一条》

,其中围绕东北日本试图掠夺的权利主要包括路权、采矿权和土地所有权,尤其重要的是铁路的路权

。从这几个方面就足可看出张作霖上台后是怎样配合日本出卖中国权益的

。由于出卖路权,张作霖成为日本控制整个东北的帮凶

张作霖对于一直以来日本未能达成目标的“满蒙五路”、“满蒙四路”等悬案采取了同日本积极合作的态度

。1917年四平至郑家屯铁路在奉天当局协助下筑成通车,郑家屯至洮南、郑家屯至通辽的延长线的承建,也是由张作霖出面协调,日本顺利得到承建权

。之后,日本迫不及待地提出了施工要求,得到了以张作霖为首的孙烈臣、吴俊升等奉系要员的赞同,得以开工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奉军战败,张作霖退守东北,并宣布东北三省自治

。这给了正在积极谋划构建东北铁路网的日本好机会,日本以此名正言顺地越过中央政府直接与张作霖的奉系集团进行交涉。四郑铁路郑洮延长线在张作霖的担保与通融下,于1923年建成通车

1924年,直奉两派矛盾十分尖锐,张作霖正全力准备第二次直奉战争之时,日本乘机又提出索取路权的要求,索要开原至朝阳镇、吉林至敦化、长春至大赉、洮南至齐齐哈尔等四条铁路修筑权,为了得到日本军事上的援助,张作霖马上应允了日方要求,并保证奉省方面尽力斡旋

。最后买通交通总长叶恭绰,盗用关防名义履行了批准“吉敦铁路承造合同”

张作霖出卖给日本的“满蒙新五路”权益,其影响之大,后果之严重可以说是不可估量的。日本一向重视控制交通权在国防以及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但“满铁”所控制的铁路线多以经济为目的,缺少循环线路,不利于战时动员及军需物品的搬运

为解决这个问题,日本确立了以军事为目的建设满蒙大循环线的方针

。如果其攫取的“满蒙新五路”铁路全部建成,则在东北南部、北部与朝鲜间成为大循环线路,长春至洮南、长春到大赉至洮南为小循环线路。这样可以四通八达,有利于军旅及食料运输的方便,一旦正式发动战争,日本军队可以从本土迅速增援东北,以长春为中心,“南则把守山海关以防支那军北上,北则把守齐齐哈尔以阻俄军南下”,这个如意算盘也是日本迫切索要“满蒙新五路”的根本原因

满蒙五路之约是张有生之年内预付给日本的最后一个帐单,也是他最后出卖的一个中国权益

。协议一经签署既授日人口实,国权既陷危险之中。张作霖被炸死以后,日方仍以所持密约为依据,向东北当局强硬交涉,要求履行合同

张作霖简介_张作霖 -家庭成员

张作霖共有姐弟五人,共有妻妾六人,儿女十四个(子八人,女六人)

长辈

曾祖父:张永贵;祖父:张发

父亲:张有财;母亲:王氏

妻妾

原配赵夫人(?-1912年),赵春桂,又叫赵二妞,赵占元之女

继配卢夫人(?-1974年5月),奉天北镇县人,名寿萱,美貌,通文字。1974年5月卒于天津。

三房陶夫人,奉天北镇县人,与张作霖结合很勉强,积虑在心,后出家当尼姑。


张作霖八子

四房许夫人(?-1976年),出身于天津教坊,遇事有见解。七七事变后移居美国多年。解放后,只身回国,1976年卒于北京。

五房寿夫人(?-1966年),奉天人,满族。黑龙江将军寿山的一个外室(王姓女子)的女儿,受过教育。单名为懿,有人称为张寿懿。最得宠,府中事由她掌管。“九・一八”事变后居天津,1948年冬离津赴沪,转道台湾,1966年病故于台湾。

六房马夫人(?-1975年),名马月清,奉天人,原为寿夫人身边丫鬟,一直追随寿夫人左右,在1975年病逝于台湾。在他之前还有一个王夫人,未生育,病死。

子女


张作霖的六女

八子

长子张学良、次子张学铭、三子张学曾、四子张学思、五子张学森、六子张学俊、七子张学英、八子张学铨。

六女

长女张冠英(原名首芳,学良胞姐)、次女张怀英、三女张怀瞳、四女张怀卿、五女张怀曦、六女张怀敏。

他们的年龄相差很大,1898年生首芳,1925年生学铨,前后相差近30年。

兄弟姐妹

姐姐(同父异母),为父前妻邵氏所生;


张作霖家族族谱

长兄:张作泰(同母异父),系王氏由李家带来的;因为与有夫之妇

偷情,被父亲张有财打死。

次兄:张作孚(同父同母);在与土匪作战中阵亡,张作孚的长子张学诚(字铸卿)、次子张学文(字右卿),由张作霖抚养。张学诚后来投靠日本人,被张学良派人击毙。

妹妹(同父同母) 。

张作霖简介_张作霖 -祖籍争议

过去,其祖籍主要有两说。一为河北省说。河北说中又有河北大城、河北高阳、河北河间三说。《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张公雨亭神道碑》写道:“公讳作霖,字雨亭。其先为直隶人,清末迁奉天海城。”这通碑文是督军署参谋长臧式毅领衔,又有8位处长署名的,载于《张大元帅哀挽录》。文中明确地说“其先为直隶人”,即是河北人,主河北说。二为山东省说。《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张公行状》中写道:“公讳作霖,字雨亭,奉天海城人,远祖居山东,族甚蕃,清道光初徙居海城。祖发业农,称素封。”“行状”是过去死者家属叙述死者世系、籍贯、事迹的纪念文体。该文称“远祖居山东”,主山东省说。

从有关历史记载看,张作霖的祖籍是诸说并存。因多数主河北省说,张学良亦自称他的祖籍是河北大城,故张作霖的祖籍为河北大城。据《大城县志》记载及当地老人记述,直奉大战期间,张作霖曾返乡认祖,但由于族中老人反对(一说认为其年轻时当过“胡子”――山贼,有辱门风;一说担心直系失败使吴佩孚迁怒于族人)而未能归宗,张作霖一直对此耿耿于怀。

但据史学专家最新考证,张作霖的祖籍是山西省,其祖先迁至河北省大城县,再迁至当时的奉天省海城县辽河边的“小洼”一带定居。

张作霖简介_张作霖 -后人纪念

书籍


张氏帅府博物馆工作人员展示历史资料

张作霖是单田芳演播的评书《乱世枭雄》的主人公。该书从张作霖幼年时代开始讲起,直到张学良“东北易帜”结束,情节生动,颇受欢迎。

墓地

张作霖墓,曾为一代枭雄的“东北王”张作霖墓位于石山镇南驿马坊村西头的果树林中。1984年8月,锦州市人民政府将张作霖墓地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雕一花岗岩标牌立于园中,阴刻魏碑体“张作霖墓园”。

张作霖简介_张作霖 -相关诗词

《张作霖》

作者:魏鑫

书尽千行字,难言东北王。命舛初为匪,因势显于邦。

挥戈定蒙患,移民实北疆。惜权不惜财,驭众有良方。

入关取九鼎,战火殃万姓。讨赤使名恶,敌蒋失荆襄。

身居多事地,日俄皆虎狼。难料皇姑变,死生多悲凉。

白山笙瑟少,黑水恩怨长。安国御外辱,为问谁堪当?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350103/68408.html

更多阅读

张居正生平简介 生平简介

张居正生平简介前段时间,余有幸拜读熊绍政先生长篇历史巨著《张居正》,一百三十多万字作品余花了半个月时间一口气读完。读完之后,掩卷长叹,对于张居正我之前知之不多,受熊先生作品影响,我即刻在下面的半月中翻遍《明史》、《张居正大传

亚里士多德生平简介 亚里士多德的生平简介

生平简介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是古希腊著名的科学家和哲学家。公元前384年诞生于爱琴海北岸的斯特基拉城。亚里士多德————是马其顿王室医师的儿子,从小对自然科学特别爱好,也很钻研。父亲经常教给他一些解剖和医学的知识,他有

张先 张先-生平简介,张先-文学创作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

声明:《张作霖生平简介 张作霖 张作霖-简介,张作霖-人物生平》为网友拨打寂寞专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