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皮牡丹皮,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牡丹干燥根皮。产于安徽、山东等地。秋季采挖根部,除去细根,剥取根皮,晒干。生用或炒用。《本草纲目》:“滋阴降火,解斑毒,利咽喉,通小便血滞。后人乃专以黄蘖治相火,不知丹皮之功更胜也。赤花者利,白花者补,人亦罕悟,宜分别之。”现代研究,所含牡丹酚及其以外的糖苷类成分均有抗炎作用;牡丹皮的甲醇提取物有抑制血小板作用;牡丹酚有镇静、降温、解热、镇痛、解痉等中枢抑制作用及抗动脉粥样硬化、利尿、抗溃疡等作用。
牡丹皮_牡丹皮 -概述
牡丹皮牡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名医别录》载:“牡丹生巴郡山谷及汉中。”《本草经集注》云:“今东间亦有色赤者为好。”《新修本草》载:“生汉中。剑南所出者,苗似羊桃,夏生白花,秋实圆绿,冬实赤色,凌冬不调,根似芍药,肉白皮丹。”《本草图经》载:“今丹、延、青、越、滁、和州山中皆有之。花有黄紫红白数色。此当是山牡丹,其茎梗枯燥,黑白色。二月于梗上生苗叶,三月开花,其花叶与人家所种者相似,但花止五六叶耳。五月结子黑色,如鸡头子大。根黄白色,可五七寸长,如笔管大……近世人多贵重,圃人欲其花之诡异,皆秋冬移接,培以壤土,至春盛开,其状百变。”《本草纲目》载:“牡丹以色丹者为上,虽结子而根上生苗,故谓之牡丹。唐人谓之木芍药,以其花似芍药,而宿干似木也。”综上所述,古今所用之牡丹皮,其原植物品种基本一致。
牡丹落叶小灌木,高1-2m。根粗大。茎直立,枝粗壮,树皮黑灰色。叶互生,纸质;叶柄长5-11cm,无毛;叶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或二回羽状复叶,近技项的叶为三小叶,顶生小叶常深3裂,长7-8cm,宽5.5-7cm,裂片2-3浅裂或不裂,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有时被白粉,沿叶脉疏被短柔毛或近无毛,小叶柄长1.2-3cm;侧生小叶狭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4.5-6.5cm,宽2.5-4cm,2-3浅裂或不裂,近无柄。花两性,单生枝项,直径10-20cm;花梗长4-6cm;苞片5,长椭圆形,大小不等;萼片5,宽卵形,大小不等,绿色,宿存;花瓣5,或为重瓣,倒卵形,长5-8cm,宽4.2-6cm,先端呈不规则的波状,紫色、红色、粉红色、玫瑰色、黄色、豆绿色或白色,变异很大;雄蕊多数,长l-1.7cm,花丝亦具紫红等色,花药黄色;花盘杯状,草质,顶端有数个锐齿或裂片,完全包裹心皮,在心皮成熟时裂开;心皮5,稀更多,离生,绿色,密被柔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