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轲,字子舆,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被人们称为“亚圣”,在儒家仅次于孔子,孟子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提倡“仁政”,他主张"施仁政于民“,并宣称"民为贵,君为轻”。他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至今是人们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所着。
天时不如地利_天时不如地利 -作品简介
天时不如地利
《孟子》是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及其弟子所着,是孟子及他的弟子记录孟
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的儒家经典,语录体,全书共七篇,它相对于
《论语》篇幅加长,议论增多,而且许多段落都围绕着一定的中心,结
构完整,条理清楚,只要添上题目,就可单独成篇。从语言来说,大量
运用层层叠叠的排比句式,使行文富有气势,如长河大浪,磅礴而来,
咄咄逼人,横行无阻。本文选自《孟子・公孙丑下》(题目为编者所加),《天时不如地利》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思想家,儒家的主要思想家之一。《孟子》,后人尊称他为“亚圣”,与孔子共称“孔孟”,其主张提倡施行“仁政".
天时不如地利_天时不如地利 -原文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天时不如地利_天时不如地利 -译文
孟子说:“得到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比不上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地形重要,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地形又比不上得人心,上下团结重要。 ”
(比如有座)内城方圆三里、外城方圆七里的小城,敌人包围并攻打它却不能取胜。(敌人既然来)包围并攻打它,一定是选择了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这样却打不下来,这是说明有利的时令、气候不如有利的地理形势。
(又比如,另有一座城池)城墙不是筑得不高,护城河不是挖得不深,(士兵们的)武器不是不锐利,皮革盔甲并不是不坚固,粮食不是不充足;(守城的士兵们)却弃城而逃,这是说明有利的地理形势又不如得人心,上下团结。
所以说,不能依靠划定的边疆界线来限制人民(定居而不迁走),不能依靠山川溪流的险峻巩固国防,不能依靠武力的强大来建立威信。得到道义多的,得人心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得到道义少的,失去民心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缺少帮助达到极点,(连)族内族外的人(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极点,全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他。用全天下人都顺从于他的人去攻打(连)族内族外的人(都)背叛他的人,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得道的君子有不战之时,若进行战争,则必定胜利。
天时不如地利_天时不如地利 -注释
词语解释
天时:指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
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形。
人和:得人心,上下团结。
三里之城:周围三里的城。
城:内城。
郭:外城。
环:围。
夫:发语词。用于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然:这样,而:但是。
池:护城河。
者……也:是因为(表原因)。
不如:比不上。
也:发语词,判断句的标志。
城:城墙。
池:护城河。
兵:武器。
革:皮质甲衣,盔甲。
坚:坚固。
利:锐利;偏义复词,指的是武器
米粟:粮食。
委:抛弃。
去:离开。
故:所以。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限制。以,用。封疆之界,划定的边疆界线。
固国:巩固国防。
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