莨绸,平纹组织,又名“黑胶绸”,手感清凉爽滑,制作过程完全纯手工,共需十几道工序,十多天方可完成。它是以桑蚕丝为原料织成白坯绸,再用植物中草药――薯莨的汁液浸染,在日出前将经过浸染的白坯绸铺在草地上,布面涂抹广东当地独特的无污染小河塘泥,在露水的蒸腾中,薯莨汁与塘泥相互渗透交融,莨绸的油润的光泽也逐渐显现。正反异色的莨绸,黑色一面微闪光泽,啡色一面如陶似瓦,通过特殊的晒莨工艺加上现代洗水工艺使面料产生龟裂纹理。
莨绸_莨绸 -莨绸简介
莨绸
从清道光年间南海丝织农户将晒莨工艺运用到平纹绸上莨绸一直是家庭手工的产品,行业没有大规模的发展。主要是当时平纹丝绸经过晒莨后降低了丝绸的透气性,改变这种晒莨产品的缺点是直到民国4年南海丝织户织出了纽眼通花的纱绸经晒莨后成品称为莨纱因莨纱所制成衣穿着后会沙沙作响也叫响云纱后取其谐音称为香云纱,这时晒莨的丝织品才被大量运用到人们日常生活的衣物上去。后来大家将莨绸与莨纱统称为莨纱绸,在浩荡的中国的工业现代化进程中渐渐低调地退出在人们的视野,在八、九十年代近乎绝迹,本世纪初,莨纱、香云纱因其织造工艺复杂而灭绝莨绸沿用香云纱之名以一种传统与环保的面料从新进入人们的生活当中,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洗水工艺的完善和印花莨胶织莨的出现使其特色性增强一度成为市场上喜爱的面料但由于在功能性上与莨纱不可比拟所以在近些年其面料产品发展上遇上了瓶颈有关莨绸的故事,就这样,再次被延续。
莨绸_莨绸 -莨绸史记
岭南自古为越人之地,越人使用薯莨汁浸染织物和皮革由来已久。北宋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本草》所论赭魁(即薯莨),皆未详审。今赭魁南中极多,……有汁赤如赭,南人以染皮制靴。”
广东是中国的桑茧的主要产区之一,早在汉唐时期就有描写广东女子“采桑饲蚕”、“桑蚕织绩”的章篇。明永乐年间蚕丝已有上市交易,至清雍正年间“粤段之质密而匀”、“广纱甲天下”。民国时期南海县首创出“白坯纱”的绞纱新产品香云纱,白坯纱与当地特有的薯莨汁液、河塘细泥结合,经过“三洗九蒸十八晒”的手工制作,即为莨纱。
千年来,这方肥沃润泽的土地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蚕桑、鱼塘、甘蔗”的原始农业方式保持着人与生态的微妙平衡,土地肥力不歇,人从土地上获取生命的所需,同时把剩余的能量回归自然,而莨绸也只能诞生在这样一个天人和谐的环境中,世界上,还暂时没有发现有第二个地方能够生产莨绸。也有传说曾经有日本人来晒莨作坊把整个过程拍摄下来,用专业仪器测量生产各种原料的成分,想把技艺复制回日本进行机器生产,也彻底失败了。其实这只不过是行业了的从业者想让其染整工艺添上神秘的色彩,因为晒莨的产品是特色性产品,投入大量的资源让其工业化后产品产量提高后没有一个很大的消费市场,反而这种原始的加工工艺有助提高其特色性。
《广东志》记载,莨绸诞生在清道光年间南海西樵民间用薯莨染整用于真丝平纹织物上晒莨后成品称为莨绸,一般是旧社会比较有钱的人家女儿穿着的衣物,旧社会就有男人穿纱女人穿绸的习惯。但在晒莨产品的鼎盛时期莨绸因其产品的透气性较差一直没被广泛运用,一直被广泛运用的是后来改变莨绸的缺陷性的产品莨纱因其透气性比较适合东南亚等亚热带地区。
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一股以环保复古的为时尚的风让莨绸从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在当时行业的经营者因莨纱香云纱出名向外界推销产品时将莨绸冠上了香云纱之名推出了市场。在此后某些地方在并不是莨纱绸的产地注册了香云纱原产地,和莨绸的原产地,并因将原本叫晒莨染整工艺因香云纱这个名称出名向国家申请了香云纱染整工艺的非遗但历史书上写名香云纱是莨纱的俗称为使莨绸称为香云纱变成合理性连同行业制定莨绸标准其标准在实质上并没有太大意义其最大意义是将历史上莨纱与莨绸统称为莨纱绸改成了将莨纱与莨绸统称为莨绸,从而使香云纱称为莨绸变成合理性。某些设计师说自己如何保护了这种产品,这当中不可否定在某些方式推动了这个产品,但其实更大的是传统文化的力量在吸引着广大的消费者。这当中绝大部分的人和地方政府以至相关机构只是用传统产品的名气去推动其创意性产业以达到其所要的目的。并没有真正去了解其产品的历史与价值。甚至在为了达到某些目的去改写传统产品的历史与特色。但这也改变不了莨绸其特色性的规律在近十年的发展中后洗水工艺的完善和印花莨的出现无疑在增强其特色性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产品在功能性上始终欠缺。后来即使用生纺莨、柯莨,来解决其缺陷但因其体现不出莨的风格并没有将行业带出特色性面料循环的规律。
莨绸_莨绸 -制莨工艺
准备坯绸
坯绸一律剪成16米左右一段,便于工人晒莨时单人手工操作。
浸莨水
磨碎的薯莨放于竹萝内浸于水槽中浸汁。把准备好的坯绸放入水槽中,用最浓的“头过水”浸过绸面并不断用手翻动,使绸匹浸透吸匀薯莨水。其浓度比例,晒莨厂里也只有一两个老师傅才懂,他们会根据每天的进度和印染数量,随时调节薯莨汁的浓度。这种调配全凭若干年积累的实践经验。
晒莨
将浸好的绸匹置于“爬地老鼠”草地上摊开晒干,并压上竹竿防止卷边。晒莨是最关键的工艺,受日照和温度限制很大,只能在每年的3月到11月间进行。其中7月到8月上旬(农历小暑、大暑、立秋)日照强烈、气温过高,会使绸纱变硬发脆,因此不宜晒莨。而11月以后,由于北方干燥的季候风南下,晒莨也不宜进行。
洒莨水
绸匹晒干后,用洒桶盛着莨水洒到绸匹上,这样重复好几遍,以便让新绸匹染色更均匀。洒莨水的工人有点像杂技演员,表演着某种行进间的扎马步功夫。洒上莨水后还要用蒲叶帚扫匀。封莨水
把绸匹放到特制的封水槽中用莨水反复浸透,再拿到晒场反复曝晒。煮绸
将已封过莨水的绸匹置于大铜锅中(不可用铁锅)用莨水煮,并不断手工翻动,使其煮得匀透,绸匹松身,再自然脱水、晒干,增加色泽度。反复封莨水
反得封莨水用莨水煮绸
用莨水煮绸再封一次莨水
待之前的工序基本完成,绸匹晒干后将其卷成筒状。此时绸匹已成半成品。过河泥
过河泥(俗称过“乌”)此工序是晒莨的关键,必须在日出之前进行。凌晨四五点,晒莨师傅们将绸匹正面向上平摊于洁净的地面上,把河泥均匀涂于绸面上停置一段时间,以保证河泥中的铁质与薯莨中的单宁质充分接触,起化学反应变乌。11、水洗
将过乌后的绸匹甩入河涌清洗,再以清晨微弱的阳光晒干。至此,绸面已变得乌黑油亮。河泥又复回归水中。
封莨
最后一次封莨水,再平摊于草地上晒干。摊雾
经过反复曝晒后的莨纱,虽然已充分吸收了薯莨汁液,但绸匹手感较硬。为了使绸匹变得柔软,这时还需要一个叫摊雾的工序:将绸匹在天黑时分平摊在“爬地老鼠”草地上。此时,日已西沉,草根吸收了地里的水分滋润到草身,绸匹由此也吸收了草身的水分而软化。卷绸、码尺、整装入库
制好的绸匹放3-6个月后再取出洗水做成衣,效果最好。莨绸_莨绸 -薯莨
印花莨绸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赭魁闽人用入染青缸中,云易上色。”赭魁即薯莨,这种长在岭南山上的藤本植物,是制作莨绸最关重要的原料,具有药活血、止血、消毒散气的药用价值,岭南湿热、蚊虫多,原住民用薯莨这种岭南原生态植物的汁液作为消炎、止痒、止血的常用中草药。同时原住民又用它来染布,用莨绸做成的衣物凉爽、舒适,并且对皮肤有好处。
薯莨果是薯莨的球状块茎,胖乎乎长出地面上,或圆或柱,表面是棕黑色,内里鲜红,新鲜采割时会流出红色的粘液,尝起来味道不好,极其涩舌,梁子曾经极耐心地用民间土法把薯莨果和糯米酿成酒招待过国外朋友,酒甜。在野外,只有当最大的薯莨果被人取走,底下的小薯莨果才能享有充分的养料,继续生长。因此,人们对薯莨的适度取用不仅不会损害薯莨、破坏植被,反而满足了薯莨生长的需要。这在生物学的角度是一种和谐的“互生”关系。用毕的薯莨渣可以作为燃材,烧成灰烬又是很好的有机肥,重归于泥土自然,滋生万物。
在几百上千年的莨绸制作历史中,岭南薯莨就这样在山野间天然、自由地生长着,从不需要人工种植。人与薯莨相濡以沫,彼此照顾着对方的需要。
创新
彩莨莨绸100年来就只有黑啡两色。1958年原佛山晒莨厂后改为南方印染厂技术人员在天津印染厂研究莨绸染色获得成功。彩莨的诞生,莨绸从此增添了和春初秋的灵动婉约。
生纺莨
生纺莨是一种生丝织物在织造上比较简单,近来也有商家用此类产品用来晒莨,但因真丝未经脱胶,莨胶不能进入丝宿。质量不能与传统莨纱绸相比。
柯莨
柯莨的胚料是市面上真丝织物噢根纱,产品能解决莨绸的不透气性但织造较简单,并不一定能做到莨纱绸的特色双色,产品是纱但与传统莨纱不能相比。
梁子选择在2008春夏专场发布“月亮唱歌”中首次亮相柯莨,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静听天籁,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言有尽而意无穷,柯莨把现场观者带到了语言之外,那曾经只属于庄子的幻虚意境。
新世纪的莨绸
独一无二的珍贵手工面料在当今机器大量复制、产品面目单一的商品年代,莨绸坚守传统手工浸晒的制作工艺,这份天然本性,注定了她拥有珍贵、独特的身份。没有两匹莨绸会一模一样,一切堪作艺术之作。
从本地土生植物薯莨中提取天然植物精华,还要经历浸泡、日晒、火煮、泥封、河洗,集成诸种珍贵的天时地利五行因素,整个过程充满了原始艺术创作般的仪式感。
因为天然加手工的加工工艺,每匹布甚至每段布的色彩都不是完全一致的,只能小批量剪裁,在手造过程中,莨绸表面会形成大小斑驳的不规则深浅斑点,被称为莨斑,这也是莨绸独具风格的肌理之一,从而使每一件莨绸制成的衣品都是在质感上独一无二的绝版。
莨绸的制作,需要经过十四道之多程序繁复,而这十四道程序的要十五六天左右,最终完成仍要存放3-6个月方可裁莨制衣。同时,制作莨稠,而且必须经过阳光的暴晒才行,因此天气的影响十分大。每年七到八月上旬,由于日照强烈,气温过高,所晒丝绸会变硬发脆,因此不宜开工,11月后北方干燥的季候风南下,也不宜开工晒莨。这样季侯日照造成的限制,让这种只用夏秋短暂阳光晒出的布匹变得分外珍贵。
最初一批莨绸是怎样生产出来的,500多年,已经无从考究了,发展到电气化的现在依然坚守最传统的手工技艺方能生产,每匹莨绸的肌理又独一无二,品格之高,无怪,人们早就认定她是丝绸中的极品。
低碳着装的典范
低碳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低碳生活是让人们以更自然的方式对待生活和生命,减少无谓的对于地球资源的消耗。一切物质,也理应本着朴素自然的渠道进入到日常生活。莨绸恰是这样一种物质,至今,莨绸依然用最原始最古老的人工晒莨方法制造,过程中没有机器排放的二氧化碳,来自自然的一切原料,辗转中又回到自然去。河泥回到小河,薯莨化作养料回归大地。
环保中感受生活的本质之美,低碳着装,是现在人们既时尚又环保的生活方式,要知道更多的二氧化碳其实是出自日常生活。要大家共同改变小小的生活习惯,才可以减少地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知道吗?普通一件400克的衣服被买回家后经过多次洗涤、烘干、熨烫(以25次计)将会排放4千克左右的二氧化碳,假定其使用寿命为两年,洗衣机洗涤92次,每次花2分钟熨烫,全部耗电量约为200千瓦时。如果电能由煤提供,就会排放出约47千克的二氧化碳,相当于其自身重量的百倍。
莨绸进入日常生活后,依然沉默低调地奉行着与世无争却奉献所有的原则。莨绸质地轻薄、挺爽柔润,有日晒与水洗牢度佳,凉爽宜人、冬暖夏凉、汗流不贴身、防水性强、不易起皱、越洗越柔舒适等特点。平时洗涤时不需要用洗衣粉、洗衣机、烫衣机,在清水中轻轻展开拂动,汗水即可自动分离,晾在徐徐清风的地方,很快就干,不需人工用电熨烫。
享受环保生活的精致,最让你心动之处,还在于莨绸如玉,你是不是也听家里老人家说过玉是灵性之物,越戴越碧透,可以代代相传,莨绸也是这样一种灵性的环保之物,她不是一般的经久耐穿,以前一件珍贵的莨绸服饰,是婆婆传给妈妈,妈妈再传给女儿,而莨绸本身蕴含丰富植物、矿物精华,心静的时候可以感受到丝丝芳草气息,亲近人的体肤后,莨绸会越穿越柔软舒适,越穿越有自己感觉,隐隐幽光灵气逼人,不同的人会穿出不同气质的莨绸。
她从天然中来,经过印染洗涤加工,过程中改变她的和她所触及的一切,皆再次成为自然的一部分;不要用任何电器去碰她,她经久耐穿,经得起代代相传。莨绸养人,人养莨绸,低碳同时享受生活的美好与精致,不单是人与自然的相濡以沫,同样也是人与服饰的相濡以沫,莨绸是低碳着装的典范。
古老莨绸的现代时尚魅力
莨绸是中国丝绸的一个传奇,从几近失传,相遇梁子,16年间即进入高级定制时装范畴,一再在国际时装发布会上展现着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和谐之美。不可否认,丝绸是面料中的极品,而莨绸是丝绸中的极品。
中国丝绸的魅力必然要放眼全球方可折射,公元前5世纪,欧洲国家对中国的称呼为:赛里斯(Seres),它源自希腊语言“丝”,从汉语“丝”的音转化的“Ser”,元老院一度制定法令禁止罗马人贵族穿着中国丝绸,理由是防止黄金外流,穿着中国丝绸无论在哪里都是贵族身份的象征。莨绸作为极品丝绸,其制作需要精湛繁琐的手工技艺和天时地利的配合,明清时代就已经誉满天下,价比黄金。
发展至梁子天意品牌的TANGYCollection,高级定制的莨绸服装,古老莨绸的现代时尚魅力,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漂亮。漂亮易逝,风格永存,当香奈儿女士在上个世纪说出这个时尚真谛的时候,她是否想到,在时空相隔的中国有一种丝绸叫莨绸。提升成色技艺后,新品种天意彩莨和灵动飘逸的生纺莨、柯莨,改写了莨绸100年来单一的面孔。与现代时尚潮流元素的一拍即合,莨绸绽放着无拘无束的美丽,依循天然本性,温不增华,寒不改叶,厌恶一切矫饰夸张,TANGYCollection中,高级定制的莨绸服装向世人秀展的是现代莨绸和现代女人自身细腻悠长的气质。
莨绸的文化魅力
莨绸不仅仅是一块面料,她成为了当今社会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在文化、艺术领域展现出无限的魅力。她具有如此多的可能性,可以灵活地跨界,而本质自在,莨绸带给人们关于时尚、文化、艺术更多更深的领悟。
2006年,哥德堡号重返广州黄浦古港,天意莨绸礼物作为国礼赠送给瑞典国王、王后;同年再次作为政府礼品赠送给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主席及夫人。
2008年,在北京798梁子空间举办的“隈研吾2008中国展暨梁子空间设计启动展”,日本当代建筑设计大师隈研吾作品“莨・茶室”受到了国内外艺术文化领域及媒体的高度关注。
2008年,“渗透-文化艺术展”梁文道作为特约主持,朱哲琴、隈研吾、欧阳应霁、丁乙、海山、胡野秋等各领域艺术大师从莨绸生态文化中提取创作灵感,共同诠释“渗透”的东方内涵,莨绸被赋予了全新的生命思考与艺术呈现。此次展览被视为艺术跨域跨界顶尖合作的新典范。6月更是举行了盛大巡展。
2009年,在北京华贸中心的TANGYcollection旗舰店的“夏有莨风”外交官沙龙上,世界各国在华外交官员对古老的中国、多彩的中国和现代的中国有更多更深入的了解。莨绸、梁子“天人合一”的设计追求让各国官员大开眼界。
2009年,一场名为“羌绣莨缘”――梁子牵手“壹基金羌绣帮扶计划”的发布会上,莨绸和羌绣两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合力,中国优秀民俗工艺时尚化、国际化进程跨出了一大步。
2009年,梁子的“天意莨园文化生态投资公司”正式成立,预计总投资3亿的天意莨园莨绸保护基地,将是莨绸文化艺术活动的集中地,现正完成首期投资项目。
2009年,莨绸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高端莨绸产业受到国家的关注,由此,莨绸再次成为中国文化的瑰宝。
莨绸_莨绸 -文化遗产
梁子的努力下,莨绸在2008年正式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或者,如同梁子的好友――于丹老师在《游园惊梦》里所说,在我们几千年的文化传统里,能够流传下来的文化信物是很多的,但是,留下来的不一定是令人都得见,每个时代呈现的一定都是在价值认可范畴之内的。
于丹老师的话,耐人寻味,今天的人们把莨绸看在眼里,赏在心里,心头总有种微妙的触动,这就是物给人美的享受吗?美也好,文化也好,也是承载在物上,为人们所感受。莨绸让人自觉地想去保护她,本质在于,莨绸所代表的一切已经在当今社会价值所认可的范畴之内。低碳、环保、文化传承、还有梁子“天人合一”的理念和时尚表现形式,这些在当今浮躁的商品社会,都可以让人慢下来,静下心,剥开凡俗,进入一个清丽、自在圆满之境。
让我们一起携手,保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莨绸的非凡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