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家辉,男,1937年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人。现任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人类与医学遗传学教授,是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始人,是我国"临床细胞遗传学"的奠基者,。夏家辉教授长期从事人类与医学细胞遗传学研究,在该领域卓有建树,研究成果1次获全国科学大会奖,4次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4次获卫生部科技成果甲(或一等)奖。夏家辉教授为首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首批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先后被教育部、人事部授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的光荣称号,并在建国50周年时由人事部记一等功。
夏家辉_夏家辉 -简介
夏家辉
夏家辉,男,汉族,1937年2月出生,湖南省桃江县人,中共党员,1961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生物系。
夏家辉教授长期从事人类与医学细胞遗传学研究,在该领域卓有建树,研究成果1次获全国科学大会奖,4次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4次获卫生部科技成果甲(或一等)奖。他是在世界上最早将人类显带染色体技术应用于肿瘤病因学研究的学者之一,为主创建了“中国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1996年以来,该室以“基因治疗新载体”的研究为核心。
夏家辉_夏家辉 -主要成就
获得荣誉
卫生部甲等奖4项(1981年、1986年、1991年、1994年)
教育部首届长江学者成就奖一等奖1项(1999年)
科技部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1999年)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5项(1985年、1987年、1995年、1999年、2005年)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2001年)
夏家辉教授为首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首批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先后被教育部、人事部授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的光荣称号,并在建国50周年时由人事部记一等功。并于1999年获教育部首届长江学者成就奖一等奖、湖南光召科技奖、科技部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99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研究成果
1972年率先在我国开展了人类染色体显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1974年创建了"遗传咨询门诊",开展了染色体病的诊断和产前诊断。1975年发现一条与鼻咽癌相关标记染色体t(1;3)(q14;p11)。1981将人类睾丸决定基因(TDF)定位于Yp11.32带。1985年开展了遗传资源的收集、保藏与利用。1998年克隆了人类耳聋疾病基因(GJB3),论文发表在《Nature Genetics》上,实现了我国疾病基因克隆零的突破。1994年开始人源基因治疗新载体的研究,已获3项国内发明专利。发表论文200余篇,着作19本,1次获全国科技大会奖,4次获卫生部甲等奖, 5次获国家二等奖, 1999年获教育部首届长江学者成就奖一等奖。1985年任《国际人类染色体异常核型登记库》顾问,1997年任《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编委。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81年,夏家辉与李麓芸等合作研究的成果迅速向全国推广,这项技术现已被我国医学细胞遗传学界作为常规技术广泛应用,并被称为“湖南方法”。他们还研究出用绒毛、羊水细胞为材料,在妊娠2~5个月内完成染色体病宫内诊断的技术。从零开始到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了“临床细胞遗传学”这一崭新的学科,夏家辉成为公认的奠基者。
1990年,实验室着手克隆某基因时,哈佛大学的科学家捷足先登,抢先宣布该基因克隆成功。
1995年,经过整整4年的卧薪尝胆,夏家辉等终于有所收获。可是《Nature Genetics》当年10月份的一篇论文宣布,美国科学家已成功克隆出该疾病基因。为了不使4年的辛苦付诸东流,夏家辉立即带领大家转向。而这次的结果更令人痛惜,美国科学家又一次率先克隆出。仅仅相差两周时间,中国的科学家再次与世界第一失之交臂。
他是在世界上最早将人类显带染色体技术应用于肿瘤病因学研究的学者之一,为主创建了“中国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1996年以来,该室以“基因治疗新载体”的研究为核心,直接引进国外资助研究经费达288万美元,1998年11月在世界上最先克隆了神经性高频听力下降的耳聋疾病基因,实现了在我国本土上克隆遗传病疾病基因零的突破。
2006年1月,全国科技大会。夏家辉领衔的“世界首报中国人类染色体异常核型遗传资源保藏及B/S模式共享体系”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夏家辉_夏家辉 -出版着作
1976年,我国第一本《医学遗传学讲座》教材由夏家辉编写完成,从那时起,中国医学院校第一次有了医学遗传学课程。
夏家辉_夏家辉 -人物评价
夏家辉:医学遗传学奠基者的坎坷与风云
执着。睿智。自信。率真。这就是夏家辉作为一个学者的儒雅风度。记者采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夏家辉前,曾听一些人说这个人有点“怪”,不易交往,不由心里忐忑。但是与夏家辉在中南大学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里一见面,这种顾虑很快烟消云散。“我知道,有人说我骄傲,还有人因为我骄傲要我写检查呢。”夏家辉院士微笑着,主动向记者“坦白”。“可能我这个人敢讲真话,科学工作者只尊重事实,讲求实事求是。”灰白的头发,金边眼镜背后,是睿智的眼神。谈话中,脸上一直面带自信的微笑,尽显学者风度。谈到激动处,他声音会高几度,并不断用笔敲打桌面。在这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里,夏家辉手书的室训:“正直、责任、良心”六个字分外醒目。
夏家辉_夏家辉 -个人生活
执着3天找一条蚊子腿
夏家辉1937年出生于湖南省桃江县。大学时代,夏家辉在科研上一丝不苟,3天找一条蚊子腿的故事,至今让大伙津津乐道。1957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湖南师范学院生物系。系里组织学生大搞科学研究,夏家辉担任了年级灭蚊科研小组组长。1959年,在蚊种鉴定中,他在傅伯老师的带领下,鉴定了一种在长沙未曾报道过的“林氏按蚊”的一只雌蚊,其特征是在后腿股节有一宽白斑,占股长的1/5。在标本制作中,傅老师不慎将这只唯一的雌蚊后腿丢失,惋惜地说:“作为一个新报道的蚊种,必须保存一个完整的标本。这个标本少了一只后腿,就不能将这个蚊种作为新的发现写入论文中,因为论文发表前,教研室和系还会派人专门审查论文和标本。”
夏家辉听后,立即用一根绳子将鉴定蚊种的实验桌周围圈了起来,并注明任何人不得入内。然后,利用课余时间,来这里在地上逐块逐块地寻找蚊子腿,整整找了3天,终于找回了这只蚊子腿,并用阿拉伯树胶小心翼翼地将这只蚊腿粘在标本上。有人说,习惯决定成败。这股子执着劲,成了夏家辉日后的习惯。
1998年,课题组克隆出神经性耳聋致病基因,这是在我国本土上克隆的第一个遗传病疾病基因,是我国克隆遗传病疾病基因零的突破。 夏家辉梦圆了。这一成果,整整耗费了他26年,从1972年启动研究到1998年,夏家辉都锲而不舍,不言放弃。
率真 喜欢实话实说
采访中,夏家辉多次提到,科研工作者应该实事求是,讲真话。在一次党的支部民主生活会上,讨论一个人的入党问题,与会者纷纷说这个人的好话。当时还是入党积极分子的夏家辉也列席会议,他在会快开完的时候冒出几句:这次会议,我感觉没有什么收获,毛主席都有缺点,他怎么就没有缺点了呢? 生活会在尴尬中收场。事后领导找到夏家辉了解情况后说:“说的都对,场合不对。”
在一次研究生的面试中,有3名学生参加面试,但是只能录取2人。于是夏家辉出了一道题:让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一些细胞材料的结构。其中一名学生一边观察,一边用笔记录观察到的东西。过了一会,夏家辉来询问他们观察到了什么。那名边观察边记录的学生交上自己的记录,被录取了;另外一名学生直接告诉夏教授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第三名学生则告诉夏教授可能是人类细胞的46条染色体。夏家辉于是录取了前一名学生,然后告诉第三名学生,科学研究是不能存在“可能”,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在感情上,夏家辉也喜欢和自己“唱反调”的人。在湖南师大读书期间,一次讨论他入团的问题,同学们都为他“摆功”。轮到陈凤琼,她直言不讳地指出夏家辉还应该在三个方面加以改进。夏家辉笑着说:“知我者陈凤琼也。”后来陈成了夏家辉的夫人。
细心 从扯谈中获得灵感
对于搞科研,夏家辉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要出成果,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要多扯谈。“凭教科书指导实验,得出的结论与人家至少有5-6年差距;看人家的科研计划标书受到启发,相差至少有2-3年;到别人的实验室后有新的想法,相差1-2年;可你与别人扯谈里得到的思维火花,往往都是最新的信息。” 夏家辉举例,他从事基因克隆研究,好几次都是慢人家一拍而没能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次夏家辉到北京开会,一位专家说,你不能老是这么失败下去啊,你到底有没有关注互联网上有关最新的技术进展啊?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回到长沙,夏家辉马上用微机进行研究,速度大大加快了,并于1998年在本土上克隆出第一个遗传病疾病基因。
在夏家辉看来,科研工作者要扯谈交流,还应该在轻松的环境中交流,这样相互之间才没有那么多防备。他甚至笑称可以喝点酒,酒后没准能讲出点新东西。 但夏家辉对学生却很是严厉:“第一年你们必须很好地学习,第二年,如果我说错了,你们能指出来,就说明你们进步了;如果第二年、第三年,我错了,你们也错了,那你们是最没用的,最没有希望的‘家伙’!” 言辞虽厉,殷切之情却溢于言表。
为国家争取资源
1999年5月,在美国轰炸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后,夏家辉在美国的学生张灼华在网上发表了“我们需要一剂振兴祖国的良方”的文章。张灼华自1991年起在美国留学,并先后获得了博士学位和终身教授称号。 夏家辉看到这篇文章后,希望张灼华能回来为自己的祖国服务。2005年3月上旬张灼华回实验室工作之际,夏家辉连续两个晚上与张灼华促膝相谈,诚恳邀请他回国任职,张灼华被打动了。这年9月底,他放弃了在国外的优厚待遇,担当起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领军人。 采访结束时,夏家辉动情地说,目前还有很多疾病的致病基因尚未克隆,利用我国丰富的遗传资源,可以抢先克隆新的致病基因并开展基因功能及疾病发生机制研究,对于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和新型防治药物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