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香草木樨(拉丁学名:Melilotus albus Medic. ex Desr),别称白花草木樨或白甜车轴草,是豆科草木樨属两年生草本植物。白香草木樨既是一种中草药,也是一种家畜的优质饲料。
草木樨_白香草木樨 -形态特征
白香草木樨白香草木樨是豆科草木樨属两年生草本植物。主根粗壮发达,属主根系,入土深60~200厘米,根瘤众多;主根上部发育成肉质根,是越冬的重要器官,也是组成绿肥的重要部分。茎圆中空、直立高大,光滑或稍有毛,高1-4米;全草有香气。叶具3小叶;小叶椭圆形或披针状椭圆形,花序长4-6厘米;花梗长1-1.5毫米;萼长约2毫米,萼齿三角形,先端锐尖,与萼筒等长;花长4-5毫米;旗瓣较翼瓣稍长,与龙骨瓣几等长;子房无柄,披针形,含胚珠3-4。荚果卵球形,长3-3.5毫米,宽2-2.5毫米,灰棕色,无毛,先端稍钝,具味,含种子1-2。种子褐黄色,肾形。托叶狭三角形,先端尖锐呈尾状,基部宽,长可达8毫米。总状花序腋生;萼钟状,有微柔毛;花冠白色,较萼长。花果期6-9月。
草木樨_白香草木樨 -生长习性
白香草木樨喜温凉半干燥气候条件,白香草木樨抗旱耐寒耐盐碱耐瘠薄,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极强,在苜宿难以生存的地方,仍能良好生长。最适宜温润气候,在年降水量400~500毫米、年平均气温6~8℃的地区生长最好。对土壤要求不严,从重粘土到瘠薄土及砂砾土都能适应,而以富含钙质的土壤最为适应,但不能适应酸性土壤。
草木樨_白香草木樨 -地理分布
原产亚洲西部,现在世界各地广为栽培;中国东北、河北、陕西、甘肃、四川均有生长。草木樨_白香草木樨 -主要用途
饲用价值
白香草木樨是蛋白质、脂肪、无氮浸出物等较高的饲草。也可作绿肥及护地作物。
药用价值
全草入药,能清热利湿,消毒解肿,小儿惊风。果实能治风火牙痛。
草木樨_白香草木樨 -栽培技术
白香草木樨白香草木樨苗期生长缓慢,需深耕细耙,整地精细。磷、钾同时施用对其增产有显著作用。白香草木樨春夏秋均可播种。春播每年可收割两次,亩产鲜草1500―2000公斤。单种,条播行距30―50厘米,播种量每亩1―1.5公斤;密行条播行距7.5―15厘米,播种量每亩2―2.5公斤。与玉米、葵花和高粱等宽行高大作物间种,可与作物同期播种,也可推后。这样白花草木樨亩产鲜草1000―1500公斤,葵花亩产50―200公斤。套种,占地不大,不影响粮食生产,而且还能增产饲料,提高地力。复种,小麦等粮食作物收获后,复种草木樨能获得较高产量,并提高地力,使后作增产。因白花草木樨生长快、年限短,是一种良好的混播草种。与禾本科牧草混播,能相互促进,增强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