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是青海省地级市。因位于青海湖以东而得名。位于东经100°41.5′~103°04′之间;北纬35°25.9′~37°05′之间。东部与甘肃省的天祝、永登、永靖、临夏、甘南等州(市)、县毗邻,其它三面分别与本省海北、湟中、黄南等州县接壤。东西长200公里,南北宽180公里,总面积1.32万平方公里。海东气候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矿藏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人口相对集中,经济较为发达,是青海重要的农牧业经济区和乡镇企业较发达地区之一。
海东网_海东市 -简介
青稞酒文化广场
海东市因位于青海湖以东而得名。下辖1市辖区、1县、4自治县。
市辖区:乐都区,一县,即平安县。自治区县: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总面积1.3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62万人(2012年)。
区位优势突出,处在西宁与兰州两大中心城市之间,交通便利,通信快捷,矿藏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
海东网_海东市 -历史沿革
独驼望河
据考古发掘,早在六千多年前就有人类居住。秦汉以前,这里居住着羌人。据传说,舜“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
魏晋南北朝时,河湟地区曾被前凉、南凉、西秦、北凉等地方割据政权相继统治过。
隋唐时,今海东地区曾盛极一时,所处地位举足轻重。
宋元时,今海东地区曾先后被角厮罗、宋、金、西夏和元朝统治。
明清两朝,今海东地区除循化县较长时间属河州管辖外,其余属西宁卫、府辖地。
民国元年(1912年),北洋政府任命马麒为西宁总兵,从此马麒、马步芳盘据青海近四十年。次年改循化厅为循化县,改巴燕戎格抚蕃厅为化戎县(后改巴燕县,又改为化隆县)。民国十八年(1929年),青海正式建省,改碾伯县为乐都县、析置民和县,增设互助县。
1978年10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从湟中县析置平安县,设立海东地区,辖原由省辖的湟中、湟源、民和、乐都县和互助土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和新设的平安县。地区驻平安县。
1979年3月,中共海东地委和海东地区行政公署正式设立。
2013年2月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青海省撤销海东地区,设立地级海东市,地级市政府驻地由平安县改为原乐都县,改设为乐都区。
海东网_海东市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0°41.5′~103°04′之间;南北宽约180公里,在北纬35°25.9′~37°05′之间,东西长约125.5公里。全区总面积13496平方公里。占青海省总面积的18.6855%。东部与甘肃省的天祝、永登、兰州、永靖、临夏、甘南等州(市)县毗邻,西南北三面与青海省海北、西宁、黄南等州(市)接壤。
海东网_海东市 -地貌与气候
地貌
海东风景
海东市地处祁连山支脉大坂山南麓和昆仑山系余脉日月山东坡,居于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