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经济大事记 《经济信息联播》 《经济信息联播》-大事记,《经济信息联播》-

《经济信息联播》为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龙头栏目,是国内最具时效的直播经济新闻栏目,当日新闻比例超过90%。第一时间真实、准确、时效、鲜活地报道国内外的重大经济新闻,并在“头条”中对全球的重大经济事件进行深度报道,栏目精确把握中国经济的主体脉搏,是中国经济界最具影响力的经济新闻联播,记录和推动着中国经济成长。

经济信息联播_《经济信息联播》 -大事记


总编胡泳

2002年3月25日成立《经济信息联播》栏目筹备组;

2002年4月27日 在香山饭店召开各省级电视台合作协调会,同各省级电视台建立合作关系;

2002年5月8日做出第一版样片,确定了栏目的基本结构;

2002年5月23日 在香山饭店召开各市级电视台合作协调会,同各市级电视台建立合作关系;

2002年7月26日 中央电视台台长赵化勇到栏目组指导工作;

2002年7月28日 中央电视台副台长罗明主持召开《经济信息联播》开播动员会;

2002年7月30日 《经济信息联播》正式开播;

2002年9月17日 会同全国各省台、重点城市电视台和部分平面媒体,在香山饭店召开“十六大宣传联合报道协调会”,共同携手制作大型系列报道《小康中国》;

2002年8月5日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收听收看日报》载文指出“(《经济信息联播》)是目前中央电视台唯一的一档大容量的经济信息节目,以其快速、全面、准确、权威的面目亮相,有了一个非常好的开头。播出一周已给观众留下较深的印象。”;

2002年8月13日 中宣部新闻局《新闻阅评》第409期发表题为“把握经济脉搏 服务经济大众―― 中央电视台《经济信息联播》引人关注”的文章,对《经济信息联播》栏目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该栏目具有“内容实在、详略得当、信息量大、选材视野较宽、服务性较强”的优点,并且指出“央视开办《经济信息联播》,是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一项创新,有较大的信息量,这就进一步完善了国家电视台的使命和责任。”

2002年9月9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收听收看》发表题为“浓墨重彩 全新亮相--初议《经济信息联播》”的文章,指出了《经济信息联播》的突出优点:一、信息丰富,时效性强。二、立足大众,兼备广度和深度。三、注重包装,打造特色。并在第三点特别指出《经济信息联播》“节目的标志性强,凝重、大方;主持人播报效果甚佳。”

2002年9月23日 隆重推出迎接十六大特别报道《小康中国》;

2002年10月14日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收听收看》日报(第98期)载文指出:“中央电视台第二套10月12日《经济信息联播》中播出特别节目《小康中国》,介绍五年间我国三成居民大搬家,从居民住房变化深刻地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内容切题,生动形象。”

2002年11月4日 《经济信息联播》主页在央视国际网站精彩亮相;

2002年11月30日 《经济信息联播》顺利播出100期;

2002年12月10日 《经济信息联播》推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一周年”特别节目;

2002年12月17日 《经济信息联播》推出系列报道《三角洲观察》;

2003年1月3日 特别节目《2002世界经济年度报告》隆重推出;

2003年2月10日 《经济信息联播》全新包装,精彩亮相。

2003年2月17日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收听收看日报》(第32期)发表《中央电视台多频道多视角报道全世界瞩目的伊拉克问题》的文章,文中第一条就提到:2月14日,中央电视台第二套《经济信息联播》的《今日特稿》以及国内外信息共13条,主要围绕伊拉克局势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进行多角度多篇幅的深层报道,使观众可以了解伊拉克问题连带出来的各种经济信息。

2003年3月10日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收听收看日报》(第49期)发表《两会报道情况》总结,总结开篇就提到:“两会”召开以来,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集中报道“两会”新闻。尤其是《经济信息联播》节目,开辟了专栏“‘两会’特稿”和“邱晓华评‘两会’”,以每天15分钟左右的时间(占栏目总时长的50%)播出。这两个小栏目以突出“两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此次“两会”中将讨论的国家经济问题、机构改革问题作为自己的主要内容,在报道形式上又显示了自己的特色。

2003年3月31日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段应碧同志给《经济信息联播》栏目发来亲笔信,对《经济信息联播》3月26日播出的特稿“我国试点粮食补贴直接给农民”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赞誉。

2003年7月1日 国家广电总局《收听收看日报》第133期发表文章指出:“6月中旬,中央电视台第二套《经济信息联播》制作推出新板块栏目《外资看中国》,请爱立信、宜家家具、西门子等公司驻中国总裁谈对中国的投资计划,他们皆表示SARS并没有影响他们对中国的投资信心,反而非常看好中国的投资环境,尤其是对商务部的成立,将国内国外公司的事务统一在一个部门处理,表示欢迎。世界银行、美林、摩根斯坦利等投资金融机构也高度评价了中国抵抗风险的能力,指出多数行业跨国公司在华赢利可观,但同时也建议中国加强经济系统的灵活性。该节目请各大公司总裁或首席经济师谈对中国的投资,让外国人客观评价中国经济的前景,有针对性,极具说服力,看后使人增强了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2003年7月8日 中宣部新闻局《新闻阅评》第349期发表专文:《<外资看中国>反映对外开放前景喜人》,文章指出:“阅评员认为,这个节目(《外资看中国》)运用某些跨国公司、经济学家头脑比较清醒冷静的论述,多视角地评说中国经济的现状、前景及投资环境,展现了当今世界相当权威的观点,很有感染力和说服力。这个节目的积极导向理应充分肯定。”

2003年7月30日 《经济信息联播》开播一周年

2016年中国经济大事记 《经济信息联播》 《经济信息联播》-大事记,《经济信息联播》-

2003年11月3日 中央电视台总编室《收看反映》第44期指出:《经济信息联播》的信息量明显增大,重大经济新闻报道及时。10月28日17:00人大刚通过“证券投资基本法”和“道路交通安全法”,21:00就做了报道,并就核心内容作了阐述。

经济信息联播_《经济信息联播》 -栏目宗旨


《经济信息联播》

大众:一切渴求经济信息,并想以此提升自己经济地位的人都是受众,因此《经济信息联播》将秉承大经济的概念,报道能够反映中国经济脉动和趋势的信息,而不是某几个专业领域的新闻。
综合:在内容上《经济信息联播》将秉承大资讯的概念、信息总汇的概念,做经济信息的总装厂。来自国内外、台内外、频道内外的信息都将成为《经济信息联播》的资源。
实用:在新闻特点上《经济信息联播》秉承“实效信息观”的概念,做有用的新闻。实用也有它的层次:
① 信息――满足受众通过信息把握经济环境的需求;
② 学习――满足受众学习经济知识和经济运行规则的需求;
③ 观念――帮助受众了解新观念,更新旧观念;
④ 思想――影响受众思维方式,提供新的思想角度;
⑤ 行为――有效的信息可以成为行动决策的参考;
⑥ 适应――帮助受众适应社会潮流的变化,满足他们渴求发家致富、提升经济地位的需求。

经济信息联播_《经济信息联播》 -功能

把握经济脉搏;服务经济大众

经济信息联播_《经济信息联播》 -品质

精确产生价值;客观建立权威

经济信息联播_《经济信息联播》 -栏目内容

一、突发的重大经济事件
二、宏观经济政策
三、资本市场动态
四、产业经济动态
五、地方经济新闻
六、重大经济成就及典型经济案例
七、科技与专利
八、供求信息
九、国际经济新闻

经济信息联播_《经济信息联播》 -板块构成


主持人-史小诺

一、特稿
当日主打新闻。
从多角度解读一件最重要的经济事件或现象。
追求最大影响力,追求最大的市场关注度。

二、国内新闻
经济信息总汇。
全方位报道中国经济的面貌和最新动态,包括政策、行业、经济生活、科技、专利等。
特别强调“市场味”,强调鲜活短小。

三、国际新闻
栏目后半部分的重心。
选择能体现世界经济发展动态和趋势的新闻;
选择与中国经济发展有关联的新闻;
选择对中国借鉴意义的新闻;
选择国际上最新的科技与专利发明等。
本土化立场,国际化视野。

经济信息联播_《经济信息联播》 -播放时间

首播:周一至周日20:55―21:30
重播:周一、周二、周三、周五00:30-01:00
周四 00:50-01:20
周六 23:50-00:20
周日 00:00-00:30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340103/63481.html

更多阅读

2015年中国经济会崩溃吗? 中国经济什么时候崩溃

2015年中国经济会崩溃吗?陈品中如今中国崩溃论很流行,时间点均指向2015年,因为这是中国经济减速已成定局的年份,也是美元加息的重要年份。那么2015年中国经济真的会崩溃吗?答案是: 不会!那些宣扬中国崩溃论的经济评论家都犯了个错误,不是因

zz:1993—1996年中国经济“软着陆”

1993—1996年中国经济“软着陆”bft111118 | 更新时间:2011-09-15 13:17:43 | 点击数:3401993—1996年,中国宏观经济顺利实现“软着陆”,通货膨胀率由最高时的24.6%(1994年3季度)下降到一位数,最低达到5%(1996年),同时避免了经济出现大的滑

1997年中国经济软着陆 中国经济初现软着陆信号

     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三季度的宏观经济数据: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5348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其中3季度7.4%的增长创下了2009年一季度以来,中国季度增长的新低,同时,7.4%的数字也低于7.5%的年度增长目标。  

2010年中国经济大事记 充满变数的2010中国经济图景

 文·王景婷   度过难关的中国经济,让人在新的一年里充满期待。后经济危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变数,低碳经济的挑战,房价的居高不下,股指期货的“初来乍到”,这一切在新一年都成为搭建中国经济图景的基本要素,但最

声明:《2016年中国经济大事记 《经济信息联播》 《经济信息联播》-大事记,《经济信息联播》-》为网友别低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