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检查是现代比较先进的医学扫描检查的一种,主要是针对扫描人体大脑的情况。CT是一种功能齐全的病情探测仪器,它是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简称。CT检查是根据人体不同组织对X线的吸收与透过率的不同,应用灵敏度极高的仪器对人体进行测量,然后将测量所获取的数据输入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就可摄下人体被检查部位的断面或立体的图像,发现体内任何部位的细小病变。CT检查能对人体各部进行检查,发现病情,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灵敏度。
ct检查_CT检查 -简介
普通X线由于影像相互重叠,相邻器官或组织之间如对X线的吸收差别小,侧不能形成对比图像,一些器官组织特别是软组织构成的器官不能显影。1969年Hounsfield首CT仪器先设计成计算机体层成像装置,经神经放射诊断学家Ambrose应用于临床,获得了非常满意的颅脑横断层面图像,这种呈成像方法称之为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简称CT)。这一成果于1972年英国放射学会学术会议上发表。Hounsfield获得1979年医学生物学奖。1974年,Ledley设计成全身CT装置,使CT的检查从颅脑扩大到全身各个解剖部位。
ct检查_CT检查 -相关术语
CT值
某物质的CT值等于该物质的衰减系数与水的吸收系数之差再与水的衰减系数相比之后乘以分度因素。物质的CT值反映物质的密度,即物质的CT值越高相当于物质密度越高。即CT值=α×(μm-μw)/μw
α为分度因数,其取值为1000时,CT值的单位为亨氏单位(Hu)。人体内不同的组织具有不同的衰减系数,因而其CT值也各不相同。按照CT值的高低分别为骨组织,软组织,水,脂肪以及气体。水的CT值为0Hu左右。
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
前者指影像中能够分辨的最小细节,后者指能显示的最小密度差别。
层厚与层距
前者指扫描层的厚度,后者指两层中心之间的距离。部分容积效应
由于每层具有一定的厚度,在此厚度内可能包括密度不同的组织,因此,每一像素的CT值,实际所代表的是单位体积内各种组织的CT值的平均数。窗宽与窗位
由于正常或异常的组织具有不同的CT值,范围波动在-1000~+1000Hu范围内,而人类眼睛的分辨能力相对有限,因此欲显示某一组织结构的细节时,应选择适合观察该组织或病变的窗宽以及窗位,以获得最佳的显示。薄层扫描
是指层厚为5mm或更薄层厚以下的扫描,用于观察病变的细节。ct检查_CT检查 -分类
CT诊断一般为平扫CT、增强CT和脑池造影CT。
CT检查
平扫CT一般为横断面扫描,多以听眦线为基线,依次向上或向下连续扫描。增强CT扫描常用的造影剂为60%泛影葡胺,每公斤体重1.5~2.0ml,凡有过敏史及心肾功能衰竭者禁用60%泛影葡胺。
脑池造影CT一般经腰穿或枕大池穿刺注入非离子型造影剂或气体,使拟检查的脑池充盈。作腹部CT检查时,检查前要禁食;口服稀释的碘水剂衬托脏器的轮廓;检查中患者需屏住呼吸后扫描。
中耳癌可表现为以中耳为中心的骨破坏,听小骨完全消失,局部可见软组织块影。鼻窦炎CT表现为粘膜增厚,腔内密度增高,形成积液或积脓。肝癌在平扫时多数呈低密度区。肝硬化CT表现包括肝脏表面凹凸不平,各叶比例失调,肝实质密度不匀,脾肿大等。胰腺炎急性患者表现为胰腺弥慢性增大、变形和边缘模糊,胰周脂肪层消失,以及肾筋膜增厚;慢性患者表现为胰腺增大或缩小、变形和钙化,胰管扩大,肾筋膜增厚。支气管扩张患者CT上支气管可呈柱状、囊状或混合状。CT显示胸壁内面靠外靠后的有弧线形阴影,表示有胸腔积液存在。
ct检查_CT检查 -特点
1、密度分辨力高,可直接显示X线检查无法显示的器官和病变。
2、检查方便、迅速而安全,只需患者不动,即可顺利完成检查,易为患者接受,且随诊方便,尤其是对于急诊病人能较快做出诊断,对争取时间抢救病人起到重要作用。此外,CT还可以对急症在短期内重复检查,有利于观察病变的演变。
3、克服了传统X线平片影像重叠,相邻器官组织密度差异不大而不能形成对比图像,软组织构成器官不能显影或显影不佳等缺点。和核素扫描及超声图像相比,CT图像清晰,解剖关系明确,病变显示好,因此,病变的检查率和诊断准确率高。
4、可获得各种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的X线吸收系数(或衰减系数),以行定量分析,即不仅显示出不同密度的器官、组织或病变的影像,且直接得到各自对X线吸收多少的数值即吸收系数。
5、由于图像是来自吸收系数的转换,因此,可进行图像处理,使图像的密度或灰度调节到适合观察某种组织或病变,而X线照片各部影像密度是不能调节的。
6、必要时还可以加做增强扫描,使图像更为清晰,并对某些病变进行鉴别诊断,提高病变的诊断准确率及显示率。目前我院使用的造影剂为非离子造影剂,安全性高。
ct检查_CT检查 -适应症
1、神经系统病变:颅脑外伤、脑梗塞、脑肿瘤、炎症、变性病、先天畸形等,为应用最早的人体系统,尤其是创伤性颅脑急症诊断中属于常规和首选检查方法,可清楚显示脑挫裂伤、急性脑内血肿、硬膜外及硬膜下血肿、颅面骨骨折、颅内金属异物等,而且比其它任何方法都要敏感。CT诊断急性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脑梗塞等有很高价值,急性出血可考虑作为首选检查,急性脑梗塞特别是发病6小时内者,CT不如MRI敏感。
2、心血管系统:可用于心包肿瘤、心包积液等的诊断,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CT有肯定的诊断意义,特别是增强扫描具有特征性表现,并可做定性诊断。
3、胸部病变:对于显示肺部病变有非常满意的效果,对肺部创伤、感染性病变、肿瘤等均匀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对于纵隔内的肿物、淋巴结以及胸膜病变等的显示也令人满意,可以显示肺内团块与纵隔关系等。
4、腹部器官:对于实质性器官肝脏、胆囊、脾脏、胰腺、肾脏、肾上腺等器官显示清晰,对于肿瘤、感染及创伤能清晰的显示解剖的准确部位病变程度,对病变分期等有较高价值,有助于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尤其对于手术科室的手术定位有重要意义,对腹内肿块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较大。
5、盆腔脏器;盆腔器官之间有丰富的脂肪间隔,能准确地显示肿瘤对邻近组织的侵犯,因此CT已成为卵巢、宫颈和子宫、膀胱、精囊、前列腺和直肠肿瘤的诊断,临床分期和放射治疗设计的重要手段。
6、骨与关节:(1)骨、肌肉内细小病变,X线平片常被骨皮质遮盖不能显示。(2)结构复杂的骨、关节,如脊椎、胸锁关节等。(3)X线可疑病变,如关节面细小骨折、软组织脓肿、髓内骨肿瘤造成的骨皮质破坏,观察肿瘤向软组织浸润的情况等。(4)对骨破坏区内部及周围结构的显示:如破坏区内的死骨、钙化、骨化以及破坏区周围骨质增生、软组织脓肿、肿物显示明显优于常规X线平片。(5)对于关节软骨、韧带、半月板、滑膜等则以行MRI检查为宜。
7、肝脏病变:CT检查对于肝内点位性病变、原发性肝癌或转移性肝癌的形态、轮廓、坏死、出血及生长方式等都可以显示,还可以了解胆、胰、肾等脏器的情况,所以慢性肝炎、肝硬化并存在可疑病变或肝癌的患者,则有做CT检查的必要。
肝CT检查对于早期肝硬化的诊断灵敏度较高,可以作为CHB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从而有助于早期肝硬化的诊断,并指导积极抗病毒治疗。肝硬化时CT表现有:肝缩小,外形钝圆;各肝叶大小比例失常,多见右叶缩小;肝实质常不均匀,重度者肝内布满大小不一结节,可呈菠萝样;脾大;腹水;肝门增宽,胆囊移位,肝门及胃周围静脉曲张等。
ct检查_CT检查 -禁忌症及高危因素
为了增加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显示密度的差别,明确诊断,在CT检查中常使用造影剂作增强扫描,本院所用为非离子造影剂,安全性好,但以下为禁忌症及高危因素:
禁忌症
1、碘造影剂过敏。
2、严重肝、肾功能损害。
3、重症甲状腺疾患(甲亢)。
高危因素
1、肾功能不全。
2、糖尿病、多发性骨髓瘤、失水状态、重度脑动脉硬化及脑血管痉挛、急性胰腺炎、急性血栓性静脉炎、严重的恶病质以及其它严重病变。
3、哮喘、枯草热、荨麻疹、湿疹及其他过敏性病变。
4、心脏病变:如充血性心衰、冠心病、心律失常等。
5、既往有造影剂过敏及其他药物过敏的病人。
6、1岁以下的小儿及60岁以上老人。
ct检查_CT检查 -CT成像原理
CT是用X线束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线,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数字转换器(analog/digitalconverter)转为数字,输入计算机处理。图像形成的处理有如对选定层面分成若干个体积相同的长方体,称之为体素(voxel)。扫描所得信息经计算而获得每个体素的X线衰减系数或吸收系数,再排列成矩阵,即数字矩阵(digitalmatrix),数字矩阵可存贮于磁盘或光盘中。经数字/模拟转换器(digital/analogconverter)把数字矩阵中的每个数字转为由黑到白不等灰度的小方块,即像素(pixel),并按矩阵排列,即构成CT图像。所以,CT图像是重建图像。每个体素的X线吸收系数可以通过不同的数学方法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