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香君,又名李香,中国明代苏州人,为秣陵教坊名妓,秦淮八艳之一。1624年(明天启四年甲子)生于苏州阊门枫桥吴宅,兄妹三人,有两位哥哥。孔尚任《桃花扇》中的女主角。自孔尚任的《桃花扇》于1699年问世后,李香君遂闻名于世。李香君与复社领袖侯方域交往,嫁与侯作妾。侯曾应允为被复社名士揭露和攻击而窘困的阉党阮大铖排解,香君严辞让侯公子拒绝。阮又强逼香君嫁给漕抚田仰作妾,香君以死抗争,此时正值马、阮大捕东林党人,侯等被捕入狱,香君也被阮选送入宫。清军南下之后,侯方域降顺了清朝,香君之下落,众说纷纭。李香君流传的主要作品有《南都寄侯公子书》。现南京秦淮景区建有李香君墓。
桃花扇李香君_李香君 -简介
李香君李香君,1624年(明天启四年甲子)生于苏州阊门枫桥吴宅,兄妹三人,有两位哥哥。其父原是一位武官,因系东林党成员,被魏忠贤一伙阉党治罪后家道败落,飘泊异乡。1631年(明崇祯四年辛未),也就是李香君八岁时,被秦淮名伎李贞丽收养为养女,即随养母改吴姓为李,名李香,号香君,绰号“香扇坠儿”。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罢桃花扇底风。在那些暖暖软软的香风中,居然还是熏出一些硬骨头。李香君,秦淮河畔媚香楼里的名妓,又是一个诗书琴画歌舞样样精通的角儿。因为养母李贞丽仗义豪爽又知风雅,所以媚香楼的客人多半是些文人雅士和正直忠耿之臣。第一次见到侯方域并一见倾心时,李香君刚十六岁。
桃花扇李香君_李香君 -人物生平
1639年(明崇祯十二年己卯),也就是李香君十六岁时,与从河南商丘前来参加秋试的侯方域相识,后以身相许,誓死白头偕老。侯方域送宫扇作为定情信物。
1644年(清顺治元年),北京紫禁城天崩地陷,明朝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清兵大举入关,明王朝覆灭。明宗室在陪都南京仓促建立了弘光小朝廷。原来阉党的一帮余孽阮大铖之流又重新执政,大肆对东林党、复社人士进行报复,下令缉捕侯方域和其父侯恂,侯方域在宜兴亳村陈贞慧家被捕,押送至南京大牢,侯恂逃亡到安徽徽州朋友处避难。李香君在南京受尽苦难,后躲进栖霞山葆真庵,与昔日秦淮姐妹卞玉京相伴为尼。
1645年(清顺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秋,侯方域在栖霞山寻到李香君。经过商议,二人携手渡江北上,前往老家商丘。他们星餐夜宿,历尽艰辛,回到商丘侯府。李香君隐瞒歌伎身份,以吴氏女子、侯方域妾的身份住进西园翡翠楼。在这里,她与公婆和睦相处;与侯方域元配夫人常氏相敬如宾,姐妹相称;与侯方域鱼水情深,琴瑟和谐。
从1645年到1652年这八年时间里,李香君生活得平安、舒适,也可以说是她一生中最为幸福美满的时期。
1653年春,李香君在打鸡园生下一个儿子,但因为自己是下九流,身份低贱,孩子不能随侯方域姓侯,只能随自己姓李。孩子生下不到几个月,李香君便在郁闷绝望中含恨离开了人间,终年三十岁。坟墓埋在村东头。
在李香君去世仅一年后,也就是1654年的12月13日,年仅三十七岁的侯方域,也在忧闷中走完了自己充满惆怅悔恨的人生之路。
李香君生下的那个儿子,原先一直住在打鸡园,后来搬迁到离侯府南园一里路的侯宅――雪苑村(侯方域号雪苑)居住。侯府一再严厉申明,无论到什么年代,李香君遗留下来的那一支,都“只准口传,不准入家谱”。所以,长期以来,李香君的后人便名不正言不顺、忍辱负重地在雪苑村一代代生存繁衍,直到今天。
桃花扇李香君_李香君 -结局之谜
李香君关于李香君有三种结局:
一种是终于在苏州与侯方域重逢了,被一个老头当头棒喝,两人拔剑四顾心茫然,勘破尘缘,只好出家了事。
一种是李香君顺利嫁给侯方域为妾,侯方域变节南下,李香君则在侯府里被人赶了出来,寂寥而死。
第三种则两个人连最后一面都没有见着,李香君就留下一柄桃花扇恹恹地死去。临去之前留下一句话:“公子当为大明守节,勿事异族,妾于九泉之下铭记公子厚爱。”可惜,她的侯公子连玩世的犬儒主义者都做不成了,白白污了香君的名声。
总之,不管结局怎样,是出家也罢、为妾也罢、面也没见也罢........香君的命运总是很悲惨的。
归宿新考
携归故里
李香君近几年来,我们反复研读侯方域的遗著《壮悔堂文集》和《四忆堂诗集》,查阅《侯朝宗公子传》、《侯氏家谱》和商丘方志等资料;又多次漫步于秦淮河畔,驻足于媚香楼前,三登南京栖霞山,四赴河南商丘古城;向侯方域研究专家何法周、王树林教授请教,与秦淮文化热心人把酒共话,同侯氏后人、陈贞慧后人和商丘文化名人尚起兴先生促膝长谈;在历史的烟尘中寻丝觅迹,在留有主人公足迹的遗址前踏勘凭吊……迷雾逐渐散去,疑团逐渐化解,我们终于发现:侯方域、李香君非但没有在栖霞山抛却尘缘,反而尘缘绵绵,二人从栖霞山携归河南故里,养育后代,相伴终生,而那把引发戏剧家孔尚任创作灵感的桃花扇至今尚存人间。
1631年(明崇祯四年辛未),也就是李香君八岁时,被秦淮名伎李贞丽收养为养女,即随养母改吴姓为李,名李香,号香君,绰号“香扇坠儿”。1639年(明崇祯十二年己卯),也就是李香君十六岁时,与从河南商丘前来参加秋试的侯方域相识,后以身相许,誓死白头偕老。侯方域送宫扇作为定情信物。1644年(清顺治元年),北京紫禁城天崩地陷,明朝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清兵大举入关,明王朝覆灭。明宗室在陪都南京仓促建立了弘光小朝廷。原来阉党的一帮余孽阮大铖之流又重新执政,大肆对东林党、复社人士进行报复,下令缉捕侯方域和其父侯恂,侯方域在宜兴亳村陈贞慧家被捕,押送至南京大牢,侯恂逃亡到安徽徽州朋友处避难。李香君在南京受尽苦难,后躲进栖霞山葆真庵,与昔日秦淮姐妹卞玉京相伴为尼。
1645年(清顺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秋,侯方域在栖霞山寻到李香君。经过商议,二人携手渡江北上,前往老家商丘。他们星餐夜宿,历尽艰辛,回到商丘侯府。李香君隐瞒歌伎身份,以吴氏女子、侯方域妾的身份住进西园翡翠楼。在这里,她与公婆和睦相处;与侯方域元配夫人常氏相敬如宾,姐妹相称;与侯方域鱼水情深,琴瑟和谐。从1645年到1652年这八年时间里,李香君生活得平安、舒适,也可以说是她一生中最为幸福美满的时期。
魂归打鸡园
李香君李香君可天有不测风雨,人有旦夕祸福。就在侯方域去南京为香君求子、寻亲的时候,她经常担惊受怕的身份问题终于暴露了。公公侯恂这位孔孟之道的卫士,知道李香君是秦淮歌伎的真实身份后,怒不可遏,大发雷霆,当即命令李香君滚出翡翠楼,后经人讲情,才心不甘情不愿地让她住到离城十五里的侯氏柴草园――打鸡园。那里是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荒凉村落。而此时得知李香君已身怀有孕,引起婆母和常氏夫人的同情,二人一再向侯恂求情,侯恂才勉强答应派一个小丫头去那里服侍。
侯方域在江南寻亲求子回到商丘之后,发现李香君被赶到城郊打鸡园,心如刀绞,悲愤至极。他多次在父亲面前长跪认错,替香君辩解,说明她卖艺不卖身,请求父亲收回成命,但最终遭到的还是无情的训斥。1653年春,李香君在打鸡园生下一个儿子,但因为自己是下九流,身份低贱,孩子不能随侯方域姓侯,只能随自己姓李。孩子生下不到几个月,李香君便在郁闷绝望中含恨离开了人间,终年三十岁。坟墓埋在村东头。侯方域在痛苦与内疚中,为李香君立碑撰联。墓前树碑,碑上撰联:
卿含恨而死夫惭愧终生
碑前摆一石桌,桌前立一圆形石墩,上面镌刻着“愧石墩”三个大字。侯方域生前经常去凭吊,每次他都呆呆地坐在愧石墩上,久久不忍离去。
在李香君去世仅一年后,也就是1654年的12月13日,年仅三十七岁的侯方域,也在忧闷中走完了自己充满惆怅悔恨的人生之路。
李香君的后人
李香君李香君生下的那个儿子,原先一直住在打鸡园,后来搬迁到离侯府南园一里路的侯宅――雪苑村(侯方域号雪苑)居住。侯府一再严厉申明,无论到什么年代,李香君遗留下来的那一支,都“只准口传,不准入家谱”。所以,长期以来,李香君的后人便名不正言不顺、忍辱负重地在雪苑村一代代生存繁衍,直到现代。现在全村李姓已有三百多口人了。为了进一步核实雪苑村李姓的来历,我们前年深入该村访问。在座谈时,李氏的后人还以为他们的先人是妓女而不愿承认自己是李香君的后代呢!我们反复讲解李香君是歌伎,卖艺不卖身,是一位忠于爱情的纯洁烈女,是一位有气节的奇女子。说他们明明是她的后代,却因为长期受封建正统观念的束缚,不敢正视,不敢承认这个铁的事实,很对不起这位一生光明磊落的老祖宗。让他们挺直腰杆,为有李香君这样的祖先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还劝说他们逢年过节去给李香君扫墓祭祀。
接着,我们又步行来到侯恂当年住过的南园(今侯小园村)。一位热情的青年说:“西边雪苑村姓李的都是李香君的后代,一代传一代,谁都知道,可李家就是不说,为啥呢?有顾虑呗。人家会说,他有爹,不姓爹的姓,姓他娘的姓,丢人哩!其实社会早变了,到什么时候了,还顾虑它干什么?”说完,他自己也笑了。
一位侯姓老人对我们说:“本来雪苑村姓李的就是俺侯家的后人,不说就是了,家谱上不让记,老辈儿也不让讲。但不管怎么说,他们总是俺姓侯的骨血,这错不了。”
桃花扇李香君_李香君 -相关诗词
林语堂为香君题诗
香君一个娘子 血染桃花扇子
气义照耀千古 羞杀须眉汉子
香君一个娘子 性格是个蛮子
悬在斋中壁上 教我知所管制
如今天下男子 谁复是个蛮子
大家朝秦暮楚 成个什么样子
当今这个天下 都是骗子贩子
我思古代美人 不至出甚乱子
上面是散文家林语堂为悬在他书斋中的李香君花香所题的一首诗,作于抗战初期。李香君为秦淮名妓,孔尚任的桃花扇以她和明末名士侯方域的爱情故事未经,歌颂了中华民族传统中的浩然正气。林语堂极其欣赏李香君,他甚至把《桃花扇》一剧中李香君痛骂奸贼阮大铖的一段唱词与岳武穆的《满江红》相提并论,说都是动天地,泣鬼神的文字。
桃花扇李香君_李香君 -曾遭盗墓
墓碑・平坟
李香君2008年4月13日上午,商丘古城西南12公里外的路河乡李姬园村。村东头一户人家的围墙外,一棵棵碗口粗的桐树环抱着一座沉寂的坟丘。坟被一圈石板围拦,前竖立一石碑,上刻:“李香君之墓”。村民老乔倚在石碑前的一棵桐树上说:“这是前不久刚刚修起来的。”
几天前,商丘古城研究专家、商丘市政协委员尚起兴陪同山东职业学院教授史挥戈及安徽作家吴腾凰来到此处,朝李香君墓深深鞠躬。他们经过多年的实地追寻和史料研究发现,这个坟墓的所在地正是秦淮名妓李香君真正下葬之处。
据该村多名老人回忆,解放前夕的墓碑前还摆着一个石桌,桌前立一个圆形石礅,上面镌刻着“愧石礅”三个大字。村民崔学礼今年79岁,被认为是全村“最了解历史的人”,4月13日上午他坐在马扎上正调农药,说起李香君的墓连连叹息:“那时的人不懂珍惜文物,无知,给毁了。”
崔学礼从头讲起,最早日本人曾经挖过李香君的墓,据传国共内战期间土匪也挖过一次,1958年到1959年期间成立大食堂要平墓也给挖开了。这第三次平墓时,崔学礼刚从部队转业回来,任生产队队长,他清晰记得当时挖出了一支金簪子、一个金耳环。
故居・甜蜜
李香君谁也没有想到李香君死后300年会面临尸骨抛野的惨痛。不堪回首的研究者在新修建的香君墓前献上鲜花,唯能鞠躬默哀。
三位研究者尚起兴、史挥戈、吴腾凰从不同角度追溯李香君最后的时光,一半是短暂的幸福,一半是无尽的凄凉。
1645年(清顺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秋,侯方域在栖霞山寻找到李香君。经过商议,二人携手渡江北上,前往老家商丘侯府。
侯府即当时的归德府,现位于河南商丘古城内。古城刘隅首东一街25号,即为侯方域故居,正对着曾显赫一时的“尚书府”。侯方域故居为一四合院,主楼“壮悔堂”坐北朝南、明三暗五,上下两层。院内东西楼室风格大体如是,西楼原名翡翠楼,自香君住进去之后俗称“香君楼”。二楼为香君卧室,如今依原样而修,床上摆有被褥,床下一双小巧玲珑的绣花鞋。李香君隐瞒歌伎身份,以吴氏女子、侯方域妾的身份住在这里的8年时光,她与公婆和睦相处,与侯方域元配夫人常氏相敬如宾,与侯方域琴瑟和谐。
“壮悔堂”内现有侯李二人塑像,李香君坐在那里弹琴,花容月貌,平静甜蜜。
郊外・孤凄
好景匆匆。
被隐瞒的歌伎身份暴露之后,公公侯恂一怒之下将已怀有身孕的李香君扫地出门。当时,侯方域还不知道李香君已有身孕,还在去南京为她求子、寻亲的漫漫长路上。
离城12公里的李姬园村在当时是侯府在郊外买的一片地,所谓侯府南园,又称侯氏柴草园,亦称打鸡园,在当时其实就是一个荒凉之所,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侯方域在江南寻亲求子回到商丘之后,发现李香君被赶到城郊,多次在父亲面前长跪认错,替香君辩解,说明她卖艺不卖身,请求父亲收回成命,但显然没有见效。
1653年春,李香君生下一个儿子,孩子不到满月,李香君便含恨离开了人世,终年29岁。
香君死后被葬于村东头的空地上,侯方域为她立碑,“李香君之墓”五个字下还刻有两行小字:“卿含恨而死夫惭愧终生。”一年后的冬天,侯方域去世,时仅36岁。
如今的李姬园村,还可以找寻到李香君曾在此生活过的痕迹。最明显的就是村中那口永不干涸的水井,这是当时侯方域为她所建的“浇花井”。2008年4月13日上午,55岁的村民侯正才说,早些年,村民均饮用此水,“很好喝”,至今从未干涸。有多名村民证实:早年有两个小孩子不慎落入水井中,井水很深,但孩童安然无恙;以前,庄稼闹旱,只要下井淘淘污泥,天遂下雨。
桃花扇李香君_李香君 -相关书籍
李香君《秦淮名艳李香君》作者史挥戈,女祖籍河南省鹿邑。1985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济南教育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人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教学与研究。著有文艺术论集《沉香一楼》、传记文学《蒋光慈与读书》,另有散文、随笔、报告文学发表于海峡两岩多家报刊。
吴腾凰,安徽蒙城人,1964年毕业于合肥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安徽滁州市文联名誉主席。著有《蒋光慈传》等。
书籍目录:
序
李香君第一章吴门衰妞命苦
第二章秦淮灯玉楼花
第三章芙蓉绽荷香飘
第四章两相悦一线牵
第五章定情扇鱼水合
第六章明慧眼辨忠奸
第七章桃叶渡琴诉情
第八章避飞祸挂征帆
第九章抗权贵血溅扇
第十章护洁身斥凶顽
第十一章脱官院入民庵
第十二章香肌瘦楼带宽
第十三章别离苦相逢甜
第十四章远栖霞奔中原
第十五章琴瑟鸣笑语喧
第十六章庄园美北风寒
第十七章曲声幽心胆战
第十八章雨将至风满楼
第十九章圆不缺缺也圆
第二十章翠楼暗秋光淡
第二十一章山接水云倚天
第二十二章泪涟涟恨绵绵
第二十三章风雪冷人心暖
第二十四章魂荡荡魄悠悠
附录后香君年谱
后记悲孤坟叹呛桑
编后记一片世情天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