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公馆大桥位于著名的福建省武夷山风景区,横跨崇阳溪河道,是发展旅游事业、开发闽北经济、改善省道101线的重要工程之一。大桥由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设计,福建省林业工程公司承建;于1996年11月8日动工兴建,1999年11月20日竣工通车,总投资约1700万元。大桥为中承式钢架拱桥,全长301米,宽18米。桥上部结构为3孔中承式悬链线等截面(拱脚处截面加高加厚)钢筋砼箱型无铰拱拱桥。公馆大桥是武夷山休闲度假区南部通往南武路(101省道)的交通枢纽。该桥桥型雄伟壮观,是20世纪闽北此类桥型最大的桥梁。
武夷山公馆大桥_武夷山公馆大桥 -简介
2011年7月14日上午,福建武夷山市的武夷山公馆大桥北端发生垮塌事故,一辆旅游大巴车坠入桥下,当场造成1人死亡,22人受伤,受伤人员已全部送往当地医院救治。
武夷山公馆大桥位于著名的武夷山风景区,横跨崇阳溪河道,是发展旅游事业、开发闽北经济、改善省道101线的重要工程之一。大桥由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设计,福建省林业工程公司承建;于1996年11月8日动工兴建,1999年11月20日竣工通车,总投资约1700万元。
大桥为中承式钢架拱桥,全长301米,宽18米。桥上部结构为3孔中承式悬链线等截面(拱脚处截面加高加厚)钢筋砼箱型无铰拱拱桥。公馆大桥是武夷山休闲度假区南部通往南武路(101省道)的交通枢纽。该桥桥型雄伟壮观,是20世纪闽北此类桥型最大的桥梁。
2011年7月14日上午8点50分左右,福建武夷山市的武夷山公馆大桥北端发生垮塌事故,牌号为闽H30953的一辆旅游大巴车坠入桥下,当场造成1人死亡,22人受伤,受伤人员已全部送往当地医院救治。事故发生后,武夷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全力组织人员抢救、现场交通疏导和事故善后应急处置。垮塌事故后,武夷山市委市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做好暑期旅游旺季的旅游交通组织工作,目前旅游秩序已经恢复。
2011年7月19日,由武夷山市交通局、建设局、公路局、安监局等部门专业人员组成的桥梁安全专项检查组,对高苏坂黄柏溪桥梁进行了安全检查,并设置了限行石墩,这已是自15日以来检查组检查的第5座武夷山境内的桥梁。与此同时,一场严查“三超、三违”车辆专项整治行动也武夷山全面展开。
武夷山公馆大桥_武夷山公馆大桥 -设计特点
武夷山公馆大桥
这座桥梁很明显是一座中承式系杆拱桥。第一位记者居然报称斜拉桥,于是大家人云亦云都这么叫。斜拉桥,又称斜张桥,是将桥面用许多拉索直接拉在桥塔上的一种桥梁,是由承压的塔,受拉的索和承弯的梁体组合起来的一种结构体系。其可看作是拉索代替支墩的多跨弹性支承连续梁,可使梁体内弯矩减小,降低建筑高度,减轻了结构重量,节省了材料。斜拉桥由索塔、主梁、斜拉索组成。
拱桥则不然,拱桥指的是在竖直平面内以拱作为上部结构主要承重构件的桥梁。拱桥(ARCHBRIDGE)指的是在竖直平面内以拱作为上部结构主要承重构件的桥梁。拱桥是向上凸起的曲面,其最大主应力沿拱桥曲面作用,沿拱桥垂直方向的最小主应力为零。在重力作用下进行的粉料流出过程中可能反复出现拱桥的形成和崩解过程,此种拱桥称为动拱桥。
当桥面系位于上部结构上部,则称上承式桥梁,如梁桥、拱桥;
桥面系位于上部结构中部的桥梁称中承式桥梁;
当桥面系位于上部结构下部,则称下承式桥如系杆拱桥。
该桥梁属于中承式系杆拱桥。
武夷山公馆大桥_武夷山公馆大桥 -事故相关原因
武夷山公馆大桥
武夷山市委通报,事故调查专家组通过现场勘查、查阅相关资料,对事故原因形成初步意见:
一是严重超载超限车辆是造成桥梁破坏的主要原因。该桥设计荷载为汽-20、挂-100。当桥梁出现超过设计荷载或多部超载车上桥时,将对吊杆产生强度破坏或疲劳损伤,长期超载运行最终导致破坏。
二是该桥建于上世纪90年代,吊杆密封、防腐工艺较差,同时无法通过常规检查了解吊杆内部锈蚀程度与工作状况,经过10多年的使用,难以判断吊杆承载能力能否满足原设计要求。
专家表示,事故分析专业性数据资料需经权威机构检测认定。
2011年7月14日,驾驶员张申华驾驶的闽H31567重型自卸货车从建阳市水吉砂料场购33方中粗砂,由八洋线行经公馆大桥至高铁3号搅拌站,该车核载15.65吨,当日货物重量超过60吨,车身自重20.6吨。在公馆大桥,该车和闽H30953旅游客车相向行驶时,因严重超载导致突发桥面坍塌,闽H30953大客车坠入桥下约8.8米河滩。
参与此次事故原因调查的专家指出,严重超载超限车辆是造成桥梁破坏的主要原因。该桥设计荷载为汽车20吨、挂车100吨。当桥梁出现超过设计荷载或多部超载车上桥时,将对吊杆产生强度破坏或疲劳损伤,长期超载运行最终导致破坏。
在事故现场注意到,垮塌的那段拱桥约80米宽,由24根吊杆连接拱形钢架和桥面,每根吊杆由二三十根6毫米直径的钢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