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班级简介 《高三》 《高三》-简介,《高三》-剧情简介

《高三》是中国首部完整记录高三生活的纪录片,以林佳燕的日记为主线,完整地记录了福建省武平县一中2005届高三(7)班,一群十七八岁的孩子和他们的班主任王锦春一起走过的“高三”一年的生活,片子曾先后在中央电视台《纪事》栏目以及北京大学放映。


高三_《高三》 -简介

对于每一个经历过高考的人,高三早已不只是年级的称谓,它似乎成为了一种象征、一种痛楚。

2005年,周浩的中国首部完整纪录高三生活的纪录片《高三》在央视和北大公开放映时,在社会上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也许是机缘巧合,在2006年临近高考的日子,《高三》获得香港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这部记录一段毕业生生活的纪录片,重新走入了人们的视线。

高三_《高三》 -剧情简介


《高三》剧照

《高三》将视角瞄向了高三学子这个特殊的群体。该片以福建省武平县一中2005届高三(7)班学生林佳燕(已被中央民族大学录取)的日记为主线,从2004年暑期补习、高三上学期、下学期、体检直至高考、录取,全过程地记录了高三(7)班学生及其班主任王锦椿在高三阶段整年的学习、生活,真实反映了当代高中学生亦累亦苦亦乐的生活和人民教师的敬业精神。

高三(7)班的78位同学和老师王锦春一起度过了难忘的高考前夕的岁月。高三开学第一天,王锦春就一遍遍地告诫自己的学生:“你们要像一头狼那样勇往直前,向前,你们别无选择!”家长也一次次在孩子的耳边叨念着:“如果你不想像爸爸妈妈一样做农民,这是改变你命运的唯一机会!”这些80%来自农村的学子们面临着12年寒窗后的第一次人生抉择,他们肩负着整个家族的众望,面临着全国各地800万备考生的竞争,忍受着巨大的压力乃至孤独与寂寞……

影片伴随着朴树那首清新淡然的歌曲《那些花》开始和结束,但这些处在花季年华的少年们真的能像“花儿”一样开放吗?影片给我们带来了深深的思考。

高三_《高三》 -获奖情况

高三班级简介 《高三》 《高三》-简介,《高三》-剧情简介

《高三》荣获2006年REELCHINA 当代中国纪录片双年展评委会奖。入选阿姆斯特丹纪录片电影节、瑞士festival black movie、台湾纪录片双年展。

高三_《高三》 -导演简介

周浩,60年代生人,曾服务于新华社、《南方周末》等国内一流媒体。2001年开始纪录片制作,作品多次入选国际重要电影节并获奖,并出任芝加哥国际纪录片节、广州纪录片大会评委,同时创建了纪录片中文资讯网站“镜像中国”。

周浩是中国著名的纪录片导演,其诸多作品曾获国际大奖,代表作《高三》或第三届香港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其本人还成立了影像工作室及网站,现任职于南方报业集团。

高三_《高三》 -内容节选


《高三》

无休止的句号
持续一年的跟踪拍摄,最终让班主任王锦春喜忧参半。
因为不甘心失败,他才接了高三7班,没想到结果更糟,高考成绩创下了执教生涯的最差记录。
有老师私下嘀咕,是不是摄像机惹的祸?王锦春坚决否认,现在,他又带着另一个毕业班,夙兴夜寐,试图画上圆满的句号。
《高三》央视版本播出后,王锦春成了地方上的名人,2005年被推上了武平县十佳青年的位置。此前数年,他几度与省劳模、五四奖章擦肩而过,难免心灰意冷。
而即便这惟一的“好处”,却也来得侥幸,提名名单的决选采取了大众投票方式,他在书面投票中高居榜首,却在短信投票中落在了最后,两相平衡的结果是排名十佳的末尾。
他还和往常一样,送妻子去上无休止的医院夜班,然后折回学校,守着70名毕业生直到宿舍熄灯,9岁的女儿呆在家里,偶尔会在电话里哭着说,爸爸,我害怕。
这两年,武平一中走了不少老师,郑副校长粗粗算了一下,不下数十位,“那真是釜底抽薪,学校惟有无奈。”
作为教学骨干的王锦春还留着,去年,石狮市一所中学校长看到央视的报道,高薪挖他,允诺安排妻子工作,他咬咬牙,想着学校对自己还算不错,于心不忍。
一年过后,他说不清选择是对还是错,纪录片在当地的影响正日益减弱,这样的机会也许不复再有。
当年的同事,现在有的成了他的领导,有的乔迁大都市,这些世俗的比照,不免烦扰心境,王老师聊以自慰的便只剩下桃李满天下,他总是如数家珍地诉说着自己的辉煌,那些年薪动辄数十万的学生,那些至今未被打破的学校高考成绩记录。
毕业班依然热闹,他照旧早晨5点半起床,骑着摩托上班,在学校泡到晚上11点,学生不在宿舍里唧唧喳喳后才回家睡觉。
作为一名教师,他说,已经够了,虽然不免自嘲的味道。他的一位学生曾经定性老师“性格决定命运”,在弟子的眼中,40岁的老师或可生活得更好,可惜没有勇气告别。

2、复读的天空
高三七班最后有18名同学落榜,除了一位弃学打工,剩下的17位,悉数选择了复读。
钟生明当年一走出考场,就对山上的父亲说,“我的任务完成了。”落榜在他意料之中,他无所谓,暑假出去打工,干什么始终不肯说,只是一个字“混”。
当着昔日同学的面,他乐于炫耀自己挣钱的能耐,他说自己打网游,最多时存了1万多,即便打工,也是每月4000多元。在一片惊羡的感叹声中,不禁眉飞色舞。
一同落榜的“死党”陈斌,在家人的安排下,上了一所外地的自费大专。钟生明一下子冷清了,泉州的叔叔看着这个侄子不争气,把他强拉到了外地学校复读。
一位看了《高三》的师兄,对这个不爱读书但机灵透顶的小师弟,颇有兴趣,对他说,只要考上大学,可以帮助他在网游方面发展,钟生明觉得,这是出身贫寒的自己最好的机会。
他说,一年来,心性收敛不少,没再翻墙旷课,也没再上网,“英语可以考及格了,数学还是不行,不知道最后会怎么样。”
他看好女同学冯银靖,总是拍着对方的肩膀,哥们一般地说,“你是高三7最大的希望,现在还是。”
冯银靖觉得这话特真诚,她本来成绩很稳定,却意外地考砸了。她心理素质好,从不怯场,最后只能归咎于“命不好”。落榜后,有次听到钟生明还这么说,竟在电话里哭了出来。
张丽华学的画画,2005年差1分与中国美术学院失之交臂,随后去广东画了三个月的糖果装饰纸后,又回来复读。今年,因为专业联考全军覆没,她几乎确定将第三次复读。这个戴着蛤蟆镜、装束略显另类的女孩,是大家公认的坚强者,即便这样,依然谈笑风生,她说,这个秋天还会回来。
吴乔玲不再课堂上鼓捣卡通人物画了,周浩再也没有机会抓拍到她在雾气蒙蒙的窗户上涂鸦的场景。
林丽珍落榜后想死的心都有了,所幸父母开明,疏导,小女孩却背上了日益沉重的十字架,一再对记者机械化地重复,“再考不上,父母怎么想,怎么想?”
学校附近听说有一座很灵的寺庙,每逢高考,香火特旺,几个复读的女孩悄悄拜过,“除此之外,不知道还能再使什么劲”。
去年年底,武平一中把校门换了,大家开玩笑说,风水破坏了,兆头不好....

高三_《高三》 -幕后制作

“我记录的只是一种状态”
“其实,我只是想记录中国一个普通县城的十几岁孩子的成长片段”,导演周浩说,他的初衷并无意去表现高考,但纪录片出来以后才发现,这个题材是中国从未有过的。

“(这部片子)在中国的背景中探讨普遍性的教育问题,激发并鼓励观众考虑一种更人道的学习方式。”这是香港电影节评委的评语。今年3月,香港国际电影节的选片人王庆锵偶然看到了《高三》这个片子,主动给周浩打电话,周浩这才送片参选,更没想到会获奖。呈现在观众面前的纪录片只有一个半小时,但周浩为此花了一年时间跟老师学生们相处,拍了70个小时的素材。

《高三》讲述了一群面临高考的孩子的故事,真实而自然。片子一开头就是天蒙蒙亮,班主任王锦春骂偷懒的男生起床的镜头。课桌上堆成小山的复习资料,一遍又一遍地模考,深夜学生还在教室里埋头做题,家长老远跑来送补品……这些画面让每个经历过高考的人都很熟悉。看到片中两个男生晚上十点翻墙去网吧上网,在场观看的大学生都笑了。

周浩说,纪录片虽然客观真实,但也会带上制造者强烈的主观色彩。他称《高三》是“一个38岁的老男人对一群孩子的看法”。周浩认为独立纪录片就是以个人的角度来看待社会,独立并不代表正确,但能提供一个不一样的角度。

“纪录片是一面镜子”
“我听到最荒诞的一个评价,是说《高三》是一部励志片”,周浩说,但他非常满意这种效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日本山形纪录片电影节的选片人阿卡莎说,“真是幸运,我没有在这里上中学。”在周浩看来,纪录片就像是一面镜子,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片中的班主任王锦春是一个突出的形象。他称得上是一位尽职尽责的好老师,关心学生的学习,将离家出走的学生劝回来,自己掏钱给学生买西洋参含片,高考前与学生一一握手打气。纪录片出来以后,也是王锦春的一段话让周浩引以为豪,认为是对他的最高评价:“非常感谢你,不知道你上辈子欠我什么,让你来补偿,这(指《高三》)是我留给女儿最好的礼物。”

大家最关注的是片中的“男主角”钟生明,他也是最有故事的一个人。钟生明是通常意义上的差生,沉迷网络,半夜翻墙上网吧。片中有他的一段独白,表达了他对网络游戏的爱好,他对大学的渴望。“很多人看完片子都说,他将来可能才是这个班上最有出息的一个人”。

让周浩感到遗憾的一点,则是片中女孩的形象不够丰满。周浩说,拍了一大半,想到要找个成绩好的,他知道林佳燕一直在记日记,事先没有告诉她a,等高考结束才说要用她的日记,但因为性别的限制,他始终不能深入女生们的内心世界。

“纪录片永远有遗憾。”周浩的第一部纪录片《厚街》也颇受好评,“《高三》是一个过渡,下部片子肯定比这两部好。”

高三_《高三》 -幕后花絮

作为班主任的王锦春,无疑是《高三》中的一个主要人物,在给学生开的第一次动员会上,他对自己的学生说:“我估计到我死的时候,我都会说,我人生最苦的就是高三一年。但我要说,到高三了,你就给我拿出半条命来,我不要你一条命,因为据我所知,还没有哪个学生是读书读得非常勤奋,然后就不行了。”说完他夸张地伸伸舌头,身子向旁边一歪,这个举动引起学生们哄然大笑。

而在家长会上,王锦春更是语出惊人,“一定要把孩子明年的升学问题,当作一年当中的头等大事来抓,没有什么比你孩子高考更重要的事。”当家长们听得频频点头时,他却像法官一样来了一句,“千万不要去闹离婚什么的,要夫唱妇随,你要离婚,等你孩子考出去以后再离。”也许是导演本身就是记者出身,所以那种老师辅导学生学习的“经典”镜头,在片子中很少出现,而王锦春的动作和语言却成为了他的标志。

好学生总是相似的,差生却各有各的不同。片子中那个差生钟生明就是《高三》里着墨颇多的一个人物,被老师们视为“无药可救”的他,其实却又是一个聪慧、活泼的孩子。这个玩网络游戏上瘾,常常宿舍熄灯后,就翻围墙去通宵上网的孩子,其好强、自尊却管不住自己的性格,也是很多同龄人的真实写照。在一天晚上,钟生明一边吃着面条,一边对着镜头说,“我很渴望得到一种认同感,如果我也能考高分,那老师肯定对我好,其实每天被老师找,每天要想着要躲着他,迟到一点还要看着他的脸、那个痛苦呀……”片中的这段独白,真实地表达了钟生明内心中那种既渴望学习,又逃避现实的矛盾。当只有在网络游戏中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自豪感时,他同样向往着大学的生活。

对于纪录片而言,导演往往追求的是对真实、原生态的表达,同时也会忽略一些其他因素,但在《高三》中,多次出现了学生自己演唱的朴树《那些花儿》,“你们就像被风吹走插在了天涯,她们都老了吧,她们还在开吗,我们就这样各自奔天涯……”学生们在沉闷教室中苦读的情景,与清澈的女声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发差,这种通过音乐来反映人物心态的手法,并不是新鲜的方式,但它却不失为这部片中的神来之笔。

高三_《高三》 -看点

周浩认为,高三那段岁月,作为中国的应试教育,“是每一个中国学生,尤其是山区或贫穷地区的学生,或许就是一生中惟一一次获得相对公平的竞争机会”。

周浩说:“如果说社会是一棵大树的话,我所拍出来的作品只是这棵树的一个分支的一面横截面。我所拍出来的东西对整个社会来说可能是微不足道,但它的确是真实的,我希望它能给看过的人带来一些思考。”这也正是他拍摄《高三》的初衷所在。

高三_《高三》 -影片评价


《高三》剧照

这部历经一年拍摄完成的纪录片客观真实地表现了高三(7)班的师生勇敢面对高考带来的种种压力、无所畏惧的心路历程。该班所在的武平一中是当地最好的学校,学校80%的同学来自农村。这个有着78位学生的班级是众多正处于高三阶段学子们的缩影。

这是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拍摄的纪录片,催人泪下。这部片子,绝对真实地再现了中国高三学生那段难忘而又令人诅咒的岁月。如果没有应试教育,而是另一种教育方式,相信绝大多数贫穷或山区学生将更不可能进入大学之门。这部影片当然不会去赞扬应试教育,但它记录了发生在中国的这段许多中国人所经历的历史。谨以此片献给那些即将参加高考和已经跨越高考的人们。

《高三》纪录了中国福建省一所普通中学一个高三毕业班的真实生活。高三的生活日复一日,简单而又沉重,痛苦却也快乐。善良严厉的班主任,紧张刻苦的尖子生,逃避生活的“差生”,执着爱情的“早恋生”,学生的父母,每个亲历高三的人都有各自的感悟和超越高三的期望。影片的纪录真实、直白,透过高三生活的纪录,让人感到的不仅仅是为理想执着拼搏的浪漫,更有一种如鲠在喉的悲哀。

高三_《高三》 -相关视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320103/59008.html

更多阅读

《高老头》 《高老头》-故事简介,《高老头》-思想意义与人物分

故事发生在1819年末至1820年初的巴黎。在偏僻街区的伏盖公寓,聚集了各种人物。落魄的高老头为两个女儿还债而被榨干了。穷大学生拉斯蒂涅羡慕上流社会的奢侈生活,一心想向上爬。苦役监逃犯伏脱冷企图利用泰伊番小姐的婚姻大赚一笔,他的秘密被老

声明:《高三班级简介 《高三》 《高三》-简介,《高三》-剧情简介》为网友冷心病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