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肌炎病因 皮肌炎 皮肌炎-概述,皮肌炎-病因

皮肌炎是一种皮肤和肌肉的弥漫性非感染性炎症疾病。皮肤发生红、水肿,肌肉发生炎症和变性引起肌无力,疼痛及肿胀。可伴有关节,心肌等多种器官损害。

皮肌炎_皮肌炎 -概述


皮肌炎皮肌炎是一种复杂的、难治的结缔组织病,它除皮肤、肌肉受累外,还可侵犯内脏组织,其预后不理想,严重者可引起死亡。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虽有一定的效果,但需长期大剂量使用,临床极易引起严重的毒副作用和并发症。

皮肌炎系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之一,是一种具有特征性皮疹的以皮肤及横纹肌的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成人病人约10%可发现恶性肿瘤。治疗原则主要是控制病情、缓解症状,及时检查有无恶性肿瘤。护理要点是协助病人的生活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常见护理问题包括:

(1)焦虑;

(2)自理缺陷;

(3)有吞咽困难的危险;

(4)有呼吸困难的危险。

皮肌炎病因 皮肌炎 皮肌炎-概述,皮肌炎-病因

皮肌炎_皮肌炎 -病因

(一)免疫学研究鉴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增高,肌肉活检标本示微小血管内有IgG、IgM和C3以及补体膜攻击复合物C56-C9沉积,沉着的程度似与疾病活动性相关。Arahata和Engel证实在DM的炎症性病灶中有B细胞的显著增多,提示局部体液效应的增强。但亦有学者认为这些抗体的沉积是肌肉损伤的后果而非其原因。亦有学者发现患者周围血淋巴细胞在加入横纹肌抗原后其转化率以及巨噬细胞移动抑制试验对照组为高,且与其活动度呈正相关。经用糖皮质激素减低。患者周围血淋巴细胞在体外组织培养对肌母细胞有细胞毒作用。其损伤作用可能是释放淋巴毒素或直接粘附和侵入肌纤维。

有人认本病与SLE和硬皮病等有许多共同的临床和免疫学异常,如部分病例可找到LE细胞、抗核抗体和类风湿因子检测阳性,用荧光抗体技术在表皮基底膜、血管壁可见免疫球蛋白沉积,且血清中发现有抗多发性肌炎抗原-1(简称抗PM-1)和抗肌凝蛋白抗体,故提出自身免疫疾病学说,又如在伴发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的切除可使本病症状缓解,用患者肿瘤提出液做皮内试验呈现阳性反应,且被动转移试验亦为阳性。患者血清中发现有对肿瘤的抗体。这些恶性肿瘤作为机体自身抗原而引起抗体的产生。又肿瘤组织可与体内正常的肌纤维、腱鞘、血管、结缔组织间发生交叉抗原性,因而能与产生的抗体发生交叉的抗原抗体反应,导致这些组织的病变,从而作为本病自身免疫患学说的依据。

(二)感觉学说近年来有学者将患者的肌肉和皮损作电镜观察,发现肌细胞核内,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周围的组织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浆和核膜内有类似粘病毒或副粘病毒的颗粒,近报告从11岁女孩病变肌肉中分离出柯萨奇(Coxackie)A9病毒,故提出感染学说。然而在动物实验中至今未能在注射患者的肌肉、血浆而导致肌肉炎症,从患者血液中不能测出抗病毒的抗体。

在小儿皮肌炎患者,发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抗链球菌“O”值增高,以抗生素合并皮质固醇治疗可获良效,提出感染变态反应学说。

(三)血管病变学说血管病变特别在儿童型DM曾被描述。任何弥漫性血管病变可以产生横纹肌的缺血,从而引起单个纤维的坏死和肌肉的梗死区。在DM/PM特别儿童患者中有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损伤和血栓的证据,且有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肌肉内血管中,以及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毛细血管减少特别在肌束周区。

皮肌炎_皮肌炎 -症状体征


皮肌炎光片皮肌炎发病多数为缓慢起病,少数呈急性或亚急性发病,部分病例发病有前驱症状,如不规则发热、雷诺现象、倦怠乏力、关节痛等,皮肤和肌肉症状为本病的两组主要症状,皮肤损害往往先于肌肉数周或数年发病,少数先有肌病,部分两者同时发病。

一、皮肤症状与体征
以眼睑为中心,出现眶周不等程度浮肿性紫红色斑片;随病程进展,四肢肘、膝、踝、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伸面可出现紫红色丘疹,以后融合成斑块变萎缩,有毛细血管扩张,色素减退和上覆细小鳞屑,即“Coftron”征;另外,甲根皱襞可见甲小皮增厚,有僵直毛细血管扩张和瘀点。有些病例躯干部亦可出现皮疹,呈弥漫性或局限性暗红色斑。个别病人在皮肤异色病样皮疹的基础上皮疹呈鲜红、火红或棕红色,称“恶性红斑”,高度提示伴有恶生肿瘤。光敏感可见于75%-80%的DM病人,这些病人的皮疹多见于身体曝光的部位,受日光照射后皮疹增多或加重,病人于春、夏两季出现的皮疹更难控制。

二、肌肉症状与体征
以累及四肢近端横纹肌为主要表现,对称性四肢近端肌无力为本病特点。通常患者感肌肉乏力,随后有肌肉疼痛、压痛和运动痛,进而由于肌力下降呈现各种运动机能障碍。一般多数有抬臂、头部运动或下蹲后站起困难,步态拙劣。有时由于肌力急剧衰减,可呈特殊姿态,如头部下垂、两肩前倾等,当咽、食管上部和腭部肌肉受累时,可出现声音嘶哑和吞咽困难,当膈肌和肋间肌累及时,可出现气急和呼吸困难、心肌受累,可产生心力衰竭;眼肌累及,发生复视。亦有报道有重症肌无力样综合征,即无痛性肌软弱,在活动后加剧,病变肌肉质地可正常或呈柔韧感,有时纤维样变性后而为硬或坚实,病变肌肉上的皮肤可增厚或呈水肿性。

三、其它症状与体征
可有不规则发热,约40%的病人可出现发热,可有关节痛、肘、膝、肩和指关节发生畸形,运动受阻,浅表淋巴结一般无明显肿大,少数颈部淋巴结可成串肿大。心脏机能可异常,呈心动过速,过缓,心脏扩大,心肌损害,房颤,可有胸膜炎、间质性肺炎、钙质沉着排出,皮下结节,约1/3病例肝轻度至中度肿大。部分可与其它结缔组织病重叠发生,可伴发恶性肿瘤。小儿发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在皮肤、肌肉、筋膜中有弥漫或局限性钙沉着较成人常见。
四、常见并发症
皮肌炎常见的并发症有恶性肿瘤、间质性肺炎、心肌炎、真菌性脑膜炎、败血症、消化道出血和胃肠道穿孔等。

皮肌炎_皮肌炎 -临床表现


皮肌炎表现1、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起病可呈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型。病人可无前驱症状,或有不规则发热,急性的可有高热。伴有头痛、周身不适、少数人有浅表淋巴结肿大,因横纹肌受累部位不同而表现出相应的症状与体症(下边详细叙述),如心肌受累可有心脏功能异常,呈心动过速、过缓,心脏扩大,少数病人可与其它自身免疫病同时存在。

2、皮肤损害为多形性,向阳性紫红斑是皮肌炎的特异性体征。表现以双眼上眼睑皮肤浮肿性紫红斑为特点。病变可延及眼眶周围、甚至整个面部,即前额、颊部、耳前、耳后、颈部、头皮均可受累,可见弥散性红斑伴有轻度色素沉着及色素脱失,光过敏者日晒后加重。闭眼近睑缘可见明显扩张的树枝状毛细血管。躯干、肘、膝关节伸侧可见红斑及鳞屑。躯干皮损常呈境界不清楚的较大斑片,有萎缩性毛细血管扩张及色素沉着、色素脱失,又称异色性皮肌炎。个别病人在皮肤异色病变样皮疹的基础上呈红色、火红或棕红色,称“恶性红斑”,高度提示伴有恶性肿瘤。手指关节背面可见散在扁平紫红色鳞屑性丘疹,甲周红斑及脂(趾)末端皮肤潮红。

此外皮肤可有多毛、钙沉着、硬化、风团及多形性红斑样皮疹。钙沉着多见于小儿皮肌炎,硬化多见于晚期皮肌炎的肌萎缩后。由于中小血管被侵,在皮肤易受外伤部位可发生慢性溃疡,较为顽固难愈。

3、肌肉症状,依被侵肌肉而不同。虽任何横纹肌均可发病,但以四肢近心端肌易发病,多对称性发病。表现为上肢抬高及下肢下蹲困难,蹲下站不起来,全身不能动弹,头抬不起来,呼吸肌及心肌均可受累而危及生命。

肌炎的变化初期为水肿及疼痛,晚期则肌肉萎缩,可并发关节挛缩,逐渐僵硬,招致永久性功能障碍。

4、PM/DM常见的并发症有恶性肿瘤、间质性肺炎、心肌炎、真菌性脑膜炎等。


皮肌炎表现本型有的肌肉症状早在肿瘤症状之前数月或数年已经出现,有的则肌肉和肿瘤的体征同时出现。40岁以上的PM/DM患者容易伴发肺、前列腺、乳腺、卵巢、子宫、结肠、胃、胰、鼻咽部等恶性肿瘤;其它如胆囊、腮腺、扁桃体的恶性肿瘤及淋巴瘤、何杰金氏病也有报道。

5、皮肌炎,多肌炎的预后较差,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10年的累计生存率已提高到60-70%,45岁以后发病的女性及黑人疗效较差,死亡率高,患者多死于肺部感染、肺间质纤维化、心肌病变。另外,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的皮肌炎,多肌炎患者,合并肿瘤的皮肌炎,多肌炎患者预后差,而合并其它结缔组织病的预后较好。

鉴别诊断

根据典型皮损,肌肉症状,血清酶谱,肌电图,肌肉活检等确诊,皮肌炎需要原因年青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协和性硬皮病鉴别,多发性肌炎需与进行从事性肌肉营养不良,肿胀肌无力等鉴别。

皮肌炎的护理

护理要点是协助病人的生活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常见护理问题包括:(1)焦虑;(2)自理缺陷;(3)有吞咽困难的危险;(4)有呼吸困难的危险。
一、焦虑
相关因素:
1对本病的病程及治疗方案不了解。
2对住院环境不熟悉。
主要表现:
害怕自己的病难治,缺乏信心,不愿面对现实,坐立不安、失眠等。
护理目标:
病人焦虑减轻。
护理措施:
1理解病人,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并给予疏导。
2耐心讲解病情及治疗方案,让病人安心配合治疗。
3向病人婉言说明焦虑对身心健康的影响,鼓励病人放下思想包袱,勇敢地面对现实。
4对病人的合作与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其治病信心。
5创造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
重点评价:
1病人情绪是否稳定,能否主动配合治疗。
2病人睡眠质量有否改善。
二、自理缺陷
相关因素:
1病变侵犯横纹肌。
2低钾血症。
主要表现:
病人感下肢肌无力,蹲下后站立困难,上肢抬举困难等。
护理目标:
病人日常生活得到满足。
护理措施:
1急性期嘱病人卧床休息。
2将病人经常使用的物品放在易于取放的地方,以减少体力消耗。
3将呼叫器放在病人手边,听到呼叫即予帮助。
4卧床期间落实好生活护理:协助病人在床上进餐、洗漱、解大小便等。
5病情允许者鼓励其适当活动,如梳头、下蹲运动,用手握健身球等,但应避免过劳。
6治疗期间观察病人有无缺钾表现:腹胀、肌无力等。
7应用大剂量激素者,遵医嘱补钾。
重点评价:
1病人生活需要是否得到保证。
2观察病人有无缺钾的征兆。

三、有吞咽困难的危险
相关因素:
咽喉及食管、腭部肌
肉病变。
主要表现:
吞咽反射减退,进食困难,声音嘶哑。
护理目标:
进食自如,发音正常。
护理措施:
1声音嘶哑时可纸笔书写交谈,或用手语方式进行交流。
2吞咽有障碍时,遵医嘱静脉补液,加强营养。
3必要时鼻饲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流质食物。
4吞咽功能如有恢复可逐渐给予半流质、软食,嘱病人进食,速度不宜过快。
重点评价:
1病人吞咽功能有否好转。
2病人发音是否正常。
四、有呼吸困难的危险
相关因素:
膈肌、呼吸肌受累。
主要表现:
呼吸急促,缺氧,甚至呼吸衰竭。
护理目标:
1病人呼吸维持正常功能。
2不发生呼吸衰竭。
护理措施:
1视病情让病人取半坐位;协助病人的生活护理。
2密切观察病人呼吸频率,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3急性呼吸困难发作时,护士守候在床旁并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
4必要时备抢救仪器及用物于床旁,如呼吸机、抢救用药等。
5备气管切开包于床旁。
重点评价:
1病人呼吸频率是否正常。

皮肌炎_皮肌炎 -皮肌炎的预防方法

适度的锻炼,避免劳累,运动锻炼要适量,皮肌炎的预防根据自己的的体力、耐力去锻炼,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即小量、适度、持久、随意的运动对健康非
常有利,如果大剂量、强迫、短时、剧烈锻炼对身体反而是没有效果的。预防各种感染,特别是比较严重的各种慢性感染和急性感染没有立即控制,十分容易引发皮
肌炎再次发生或加重,所以要积极预防以及控制各种感染对皮肌炎的治疗和预防复发显得格外重要。
日常生活调理也不可忽视的,特别是皮肌炎,不要直接照射日光,外出时要带帽子、手套、长袖衣服或打伞等;皮肌炎的预防尽可能不进食海产品等易引起过敏
的食物;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少食油腻性食物;勿饱食;禁吸烟饮酒;不用化妆品、染发剂;避免接触农及某些装饰材料;育龄妇女在病情不十分稳定时应心意尽量
避免妊娠和人流,生育应在医师提导下;保证充足睡眠,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适度运动,院外应定期随诊复查;等等,非常有助于病情康复和预防复发。

皮肌炎_皮肌炎 -治疗方法


皮肌炎治疗主要采取中西医结合。西医以激素为主的综合疗法,个别病例,即使用大剂量的激素仍难控制病情,给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皮肌炎的治疗应及早应用大剂量激素控制病情,对激素治疗无效的患者,应考虑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制剂、环孢菌素A;应检查有无恶性肿瘤的发生,如有恶性肿瘤发生应及早治疗肿瘤;同时应考虑应用其它疗法:如血浆置换疗法,放射疗法等。中医在辨证治疗的基础上注意其气血和阴阳的变化,采用清热解毒、健脾温肾、补益气血等法调和阴阳气血。一方面减少激素等治疗的副作用,另一方面调节机。
1、一般重点治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注意营养,给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无盐或低盐饮食避免日晒,注意保暖。
2、糖皮质激素。
3、沈阳免疫抑制剂,可与激素联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
4、血浆置换或血浆输注,对重症皮肌炎治疗具有很好的效果。
5、其他,蛋白同化剂对肌力的恢复有一定的作用,小儿皮肌炎及疑于感染相关者,配合抗感染专业治疗,转移因子,胸腺肽等可调节机体免疫硕士功能,增强抵抗力。
6、皮疹病人治疗。

皮肌炎_皮肌炎 -中医治疗

毒热型可选解毒,清营汤加减以清营解毒活血止痛;寒湿型予以益气温阳活血通络;阴阳失调,气血两虚型治则为调制阴阳,养血通络。

穴位注射治疗

穴位注射是用一定的药物注射到人体穴位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它是在祖国医学针灸疗法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针刺和药物的双重作用。本疗法有以下优点:
(1) 具有针刺、注射药物对穴位刺激及药理作用的综合效能;
(2) 减少了针刺留针时间,并且一般病人在穴位注射后即可随意活动;
(3) 穴位注射后,机体吸收需要一定时间;可在穴位内维持较长时间的刺激;
(4) 由于是穴位注射,药物用量一般比常规量小,所以减少了某些药物的副作用。
穴位的选择和针灸取穴相同。可取肩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320103/58730.html

更多阅读

溢脂性皮炎 溢脂性皮炎用什么药

预防1.注意饮食,因脂溢性皮炎的发生与消化功能失常,以及食糖类、脂肪类食物过多有关,因此,患者应禁止饮酒,少食辛辣、鱼虾海鲜、牛羊肉、狗驴肉等刺激性及油腻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多喝水。2.每晚用温水涂少量硫磺香皂或硼酸皂洗脸,清除面部油腻

脂溢性皮炎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治疗雀斑最有效的方法

 脂溢性皮炎,慢性经过,易反复发作,常伴为毛囊炎、睑缘炎,面部常与痤疮、酒渣鼻螨虫皮炎并发。脂溢性皮炎最根本和有效的办法是脂溢,康抑制皮脂异常分泌,减轻皮损处的炎症反应,彻底排毒防止组胺和组胺受体的释放,起止痒作用。头皮部位开始为

隐翅虫皮炎 隐翅虫皮炎-疾病概述,隐翅虫皮炎-诊断要点

隐翅虫皮炎是由于接触毒隐翅虫体液而引起的皮肤炎症。好发于夏秋季,雨后闷热天气尤为多见。好发于面、颈、四肢和躯干等暴露部位。病程约1周,愈后局部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所属科室:五官科 - 皮肤科主要病因:隐翅虫体液。毒隐翅虫皮炎_

声明:《皮肌炎病因 皮肌炎 皮肌炎-概述,皮肌炎-病因》为网友嗜桖仦媄囡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