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历史沿革诗词 吉林艺术学院 吉林艺术学院-学校简介,吉林艺术学院-历史沿革

吉林艺术学院,简称吉艺,是一所坐落在风景秀丽、人文荟萃的北国春城――吉林省长春市的艺术高等学府。吉林艺术学院是全国六所综合性艺术院校之一,即中国六大艺术学院之一,东北地区唯一一所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学院前身萌发于1946年的东北大学鲁迅文艺学院音乐系,1958年组建吉林艺术专科学校,1978年升格为本科建制,更名为吉林艺术学院。

吉林艺术学院_吉林艺术学院 -学校简介

吉林艺术学院走过数十年的沧桑历程,经过几代吉艺人的不懈努力,已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学院现设有音乐学院,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戏剧影视学院,舞蹈学院,新媒体学院,动漫学院,艺术教育学院,文化管理学院,流行音乐学院,城市艺术学院及附属中等专业学校等教学单位,拥有全日制在校生一万余人。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得到优化和改善。学院坚持恪守“培养人才的摇篮、传承文化的基地、艺术创新的源泉、引导审美的窗口”的办学功能,用前瞻的眼光、创新的思维、雄厚的实力把吉林艺术学院打造成在国内有较高影响力的创新型高等艺术学府,是国家重本艺术院校。

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培养社会主义新型艺术人才为己任,坚持“以项目带动教学、以科研深化教学、以展演促进教学、以实践检验教学”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不断完善学科建设,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学院现拥有22个本科专业,基本涵盖了艺术类所有学科,其中音乐学、美术学、戏剧戏曲学、艺术设计学及舞蹈学五个二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本硕专业数均居国内同等艺术院校之前列,大多数专业在省内同等专业中居于领先地位。学院试行了新的学年学分制,并创建了新的教学模式,在“育人以德、授艺以道”的教风指引下,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吉林艺术学院_吉林艺术学院 -历史沿革

吉林艺术学院是一所有着光荣历史传统和深厚文化积淀的学校。学院创建于1946年,其前身是1938年中国共产 党在抗日根据地延安创办的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1945年末,根据毛泽 东同志去创办“东北大学”的指示,延安大学以及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的部分干部、教师开赴东北,经过数月辗转颠沛,于1946年8月到达哈尔滨,并与东北大学合并。当时,东北大学内的鲁迅文艺学院下设音乐系、美术系、戏剧系和文学系。1948年7月,东北大学又迁往吉林市与吉林大学合并,校名仍为东北大学。

1949年3月,东北大学音乐系、美术系部分人员调往沈阳并入沈阳鲁迅文艺学院。留下的部分人员则继续从事文艺宣传活动。1949年7月,留下人员随东北大学迁入长春市,后又组建成新的音乐系。1950年,东北大学改称为吉林师范大学(今东北师范大学)。

1978年学院升格为本科院校,逐步确立了东北地区艺术教育的优势地位。六十年沧桑砥砺,六十年薪火相传,其中虽经历全国院系、专业调整等重大变动,学院始终以陶冶化育、启迪未来为己任,与中国当代艺术教育事业相伴而发展。如今这所有着悠久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的艺术学府浸润于丰厚的人文沃土,焕发着独有的精神风貌,发挥着“培养人才的摇篮,传承文化的基地,艺术创新的源泉和引导审美的窗口”的办学功能,屹然成为在国内艺术教育领域中卓有影响的一所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

吉林艺术学院_吉林艺术学院 -办学规模

吉林艺术学院学院身处得天独厚的城市中心繁华地带,表演、造型、综合、城市艺术四个校区共占地12.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市内最具代表性的一批人文景观及文化机构毗邻左右,音乐学院、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戏剧影视学院、舞蹈学院、新媒体学院、动漫学院、艺术教育学院、文化艺术管理学院、流行音乐学院、戏曲学院、城市艺术学院等12个教学单位置身于现代都市之中,散发着盎然的生机与活力。学院依托城市,开放办学,已建成充满现代气息

吉林艺术学院_吉林艺术学院 -师资力量

学院大力加强科研和创作工作,形成了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并建立一批艺术研究、科研、演出机构和现代化的科研创作基地。近几年来,有数百件艺术作品在国际和国内参展参赛,获得国家和省级奖励250余项,其中包括“五个一”工程奖两项,全国音乐创作最高奖――金钟奖两项,全国美术大展金奖两项、银奖一项。圆满地举办了国际性、全国性和全省性的大型艺术活动。科研创作硕果累累,艺术实践进一步升华。
学院培养了一大批出色的艺术人才,很多毕业生已成为国内外的知名学者、艺术家、优秀演员、业务领导、专业骨干,如:中国国家交响乐团首席小提琴演奏家刘云智,上海电影乐团首席小提琴演奏家李霞,中央歌舞团舞蹈队长杨宏令,文化部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魏廷格,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杨静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贾涤非,中央美术学院动画艺术系主任温德斌,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唐建平,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主任刘林,星海音乐学院院长唐永葆,吉林省音乐家协会主席陈受谦,西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系主任李曙明,动画家王强,舞蹈家王晓燕、侯莹、夏丽蓉,著名舞蹈编导王举,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毕铭鑫,凤凰卫视主持人张彤,作家赵国庆、金仁顺,著名影视演员丁海峰、杨童舒、侯天来、张凯丽、赵明明、郑浩等。他们以卓越的艺术才华为中国当代文化艺术事业做出了应有贡献,2012中国好声音年度总冠军梁博,四强金志文。刘欢团队4强权振东,庾澄庆团队14强谢丹

吉林艺术学院_吉林艺术学院 -校容校貌

吉林省历史沿革诗词 吉林艺术学院 吉林艺术学院-学校简介,吉林艺术学院-历史沿革
美术馆

吉林艺术学院美术馆位于吉林省长春市红旗街2077号吉林艺术学院造型校区教学楼内。共有展厅五个,多功能报告厅一个。美术馆为复层式结构,每个展厅展线约240米,五层总计展线约1200米,适合举办多种形式的艺术展览和大型学术报告会。美术馆照明及展示设施完备,已多次成功次举办展示活动。美术馆主要面向学术性活动及教学展示。同时也支持社会文化活动,使其充分发挥作用。

吉林艺术学院现代剧场于2003年底建设完成,其前身是吉林艺术学院演出厅,在过去的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中,他见证了学院的历史,也为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改扩建后的现代剧场正如它的新名字一样,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现代剧场建筑面积平方米,使用面积平方米,设舞台表演区、观众区、音响灯光控制区和演员化妆、候场区四大功能区域。其主体音响为德国生产的大地DRNACOREF/18.150120音箱,DRNACOREF/XA2600中央处理器等,主体灯光为捷克生产的ROBE/Spot575XT电脑图案摇头灯,ROBE/WASH575XT电脑染色摇头灯,以及捷克生产的2k电影回光灯、1kAK64常规灯,先进的灯光音响条件,加上我院配备的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的灯光、音响师,可以满足了各类专业文艺演出的需要;剧场现配备两台三角钢琴,一台是日本的YAMMAHA钢琴,另一台是我院耗资100多万元于2006年初购进的德国Steinway钢琴,该钢琴在吉林省仅有两台,可以满足钢琴专业演出的需要。另外,剧场还配备了环绕立体声影院系统,装备了Sony4K流明大屏幕投影和大屏幕背投电视以及中央空调系统,加上现代化的装修、装饰,给人以专业、舒适、刺激的演出体验。
现代剧场成立至今,已先后演出了“山高水长--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文艺演出”、“吉林省大学生戏剧节”、“吉林省大学生艺术展演”等多项演出和活动,吉林省原省长洪虎、省委副书记林炎志以及香港奥委会主席霍震霆等领导和嘉宾都曾莅临剧场观看演出。
艺术研究中心

吉林艺术学院东北民间艺术研究中心是我院相对独立的研究单位。研究方面囊括民间音乐、民间美术、民间戏曲、民间舞蹈等各个门类。研究中心面向全院师生和社会开放并为教学和科研创作提供服务。民间艺术研究中心正处在初步建设阶段,建立过程中得到省内、外热衷民间艺术研究的老专家、老学者的关注与支持,他们不但拿出自己的珍藏,还将在这里进行他们的研究。这为东北民间艺术研究中心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东北,祖国大地最先迎接太阳的地方。白山黑水是她的肌肤,质朴浑厚的文化是她的灵魂,独特的地理造就了东北人独特的性情,东北文化的综合表述便是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东北民间艺术中的部分样式,二人转、大秧歌以及在此基础上派生出的特色小品已红遍大江南北,成为当今艺术舞台上的一枝独秀。这仅是东北民间艺术的一部分,总体上还有待于发掘、整理和研究。
作为艺术教育高等学府的吉林艺术学院身处东北的腹地,沁润在地域文化之中,对东北民间艺术研究得天独厚又责无旁贷。建立东北民间艺术研究中心,旨在通过对民间艺术的研究提取原生态艺术的养分,滋养艺术教育、丰富艺术的创造、发展和促进东北文化的进步。
东北民间艺术研究中心不但汇集一定数量的文献资料,还有几百件实物资料用于研究。吉林艺术学院东北民间艺术研究中心将为东北的文化发展、艺术繁荣做出贡献。

吉林艺术学院_吉林艺术学院 -院系设置

吉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吉林艺术学院流行音乐学院
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吉林艺术学院戏剧影视学院
吉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
吉林艺术学院新媒体学院
吉林艺术学院动漫学院
吉林艺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
吉林艺术学院文化艺术管理学院
吉林艺术学院戏曲学院
吉林艺术学院城市艺术学院
吉林艺术学院附属音乐中等专科学校
吉林艺术学院附属舞蹈中等专科学校
吉林艺术学院公共基础部

吉林艺术学院_吉林艺术学院 -特色专业

音乐学


1.专业实力
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十一五”总结,立足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实现音乐学特色专业建设工作的新跨越。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建设上扬长避短,对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科研等进行了实践性改革。三年间,实现了音乐学专业发展方向的转型与创新,形成一支具有创新思维、学缘分布合理、师资力量雄厚的教学团队。突出科研引领、以学术为支撑,实现教学、科研工作新突破。“十一五”期间,教研、科研硕果累累,国家级、省级科研水平和数量稳步上升,共发表学术论文23篇,承担国家级、省级科研、教研立项12项。其中,孙佳宾教授获吉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荣誉称号;《西方音乐史与赏析》获吉林省精品课程。“十一五”期间,我院音乐学专业教研、科研等工作较“十五”期间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十一五”验收评为优秀,同时也成功申报“十二五”国家级特色专业。
2、主要课程
音乐学概论、音乐美学、西方音乐史、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近代音乐史、音乐论

文写作、民族音乐学概论、民族器乐概论、民歌、音乐心理学、音乐教育学、音乐教学法与实践等。
3、主要成果:
2008年至2010年间音乐学专业教师承担,省级以上科研教研课题11项,出版专著2(译著)部。发表论文20篇。或省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省级精品课程1项。
4.教学条件
音乐学专业现有实验室总面积为2005(m?),实验室人员13人,配共有仪器设备共有22台,总设备价值291万元。
图书资料中文藏书、图书、外文图书、期刊、乐谱、音像资料等多种载体形式(在内)的资料已逾20万件,形成了集采编、流通、阅览、资料复制、视听欣赏等一体化全方位的服务系统,为学院教学、科研等一系列工作起到了“保障与推动”的关键性作用。馆藏乐谱共计5万余册、音乐理论著作1万余册、非音乐图书1万余册、特藏资料约1千种,馆藏音像资料逾3万件。十一五期间学院设备投入建设经费165.9万元。
5.专业特色与优势
(1)比较优势
全国有362个音乐院系设置了音乐学专业,

但只有16个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我院的音乐学专业就是其中之一,由此显示出我院音乐学专业的发展优势。在“十一五”期间,音乐学专业将理论创新、人才培养、艺术实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尤其注重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学科发展之路。为我院音乐学专业在国内同类艺术院校当中保持领先地位夯实了基础。音乐学专业2007年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其研究成果特色鲜明、优势突出。
(2)地域特色
充分利用历史的、地缘的优势,着重在东北亚音乐比较研究(如中日、中朝、中俄)、

伪满音乐研究(如对该时期音乐教育领域的考察分析)、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研究(如萨满音乐、二人转、蒙古族音乐、朝鲜族音乐)等方面展开长期的、多角度的、广泛的、学术层面的研究,并取得了大量令人瞩目的成就。我院的音乐学专业历史悠久,名师众多,老一辈的如吕金藻(国内著名的俄国音乐研究专家、音乐评论家)、韩冈觉(国内知名的日本音乐研究专家),如冯伯阳(国际知名的萨满音乐研究专家、著名的中国音乐史学家)、孙佳宾(国内知名的音乐美学家)等等。另外,由于教师在职称、学历和社会知名度等方面在省内首屈一指,形成了业务水平高、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锐意进取的教学与学术研究团队;该专业已经成为引领我省音乐学专业的教学和理论研究的重点学科的专业团队。

艺术设计专业


专业带头人郭春方教授是我省艺术设计教育领域学术带头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专家组成员、吉林省学位委员会第三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吉林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设计委员会主任。其教学成果两次荣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先后担当多项省级立项课题的项目负责人。长期从事设计艺术创作工作,主持多项我省重要艺术设计项目。2009年,担任首都国庆60周年群众游行吉林省彩车设计工作组组长,主持设计、制作了《精彩吉林》彩车,荣获首都群众游行指挥部颁发的“优秀设计奖”“设计创新奖”等多项大奖,王儒林省长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及。2010年主持完成的上海世博会吉林馆的策划和总体设计,获省政府记二等功一次,省政府一等奖,荣获省政府颁发的“吉林省参与2010上海世博会先进个人”称号。吉林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拥有一支年龄结构合理、知识结构优化、业务能力卓越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艺术设计专业教师61人,教授9人,副教授21人。教师队伍中有3人获得“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1人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获得“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中国室内设计推动人物荣誉”。

表演专业

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十一五”总结,立足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

实现音乐学特色专业建设工作的新跨越。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建设上扬长避短,对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科研等进行了实践性改革。三年间,实现了音乐学专业发展方向的转型与创新,形成一支具有创新思维、学缘分布合理、师资力量雄厚的教学团队。突出科研引领、以学术为支撑,实现教学、科研工作新突破。“十一五”期间,教研、科研硕果累累,国家级、省级科研水平和数量稳步上升,共发表学术论文23篇,承担国家级、省级科研、教研立项12项。其中,孙佳宾教授获吉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荣誉称号;《西方音乐史与赏析》获吉林省精品课程。“十一五”期间,我院音乐学专业教研、科研等工作较“十五”期间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十一五”验收评为优秀,同时也成功申报“十二五”国家级特色专业。

吉林艺术学院_吉林艺术学院 -获得荣誉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文明校园。学院坚持以培养“将目光投向世界、以情感维系祖国、用艺术铸就人生、把知识贡献社会”新型大学生为导向,倡导“博古今、贯中西、善思辨、求进取”的学风,以“双百工程”和“大学生文化艺术节”为载体,推动校园文化生活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创建文明校园。学院多次受到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省教育厅和团省委的表彰,曾连续三年被评为长春市文明先进单位和连续两年长春市文明标兵单位。

吉林艺术学院_吉林艺术学院 -发展前景

学院不断加强对外交流合作,顺应国际艺术教育发展潮流,树立具有鲜明特色的、新型的艺术教育理念。学院聘有外籍和国内客座教授多名,同时经常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举办艺术展览和专题学术讲座,营造了浓厚的艺术氛围。现已俄罗斯、美国、乌克兰、德国、澳大利亚以及韩国等11个国家22个国外著名艺术院校建立了友好的校际关系和艺术交流合作关系。
面向21世纪,吉林艺术学院秉承“博学、求真、至善、尽美”的院训,遵循艺术教育规律,树立科学发展观,践行“尊重艺术个性、完善社会人格”的教育理念,着眼未来,关注现实,依托城市,服务社会,多学科融合,多层次互补,多功能兼容,为把吉林艺术学院建设成在国内高等艺术教育领域独具特色、能够对中国文化建设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创新型高等艺术学府而努力。
2008年11月24日曾隶属于吉林艺术学院的动画学院,正式脱离母体独立为省属高校,更名为吉林动画学院,希望以后这2所吉林省的艺术院校共同分别为吉林文化艺术事业和祖国动漫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320103/58457.html

更多阅读

浅谈我国工会制度的历史沿革及其现状 广东书院制度沿革

浅谈我国工会制度的历史沿革及其现状——兼议我国工会制度的完善南京审计学院法学院张宇彬摘要:工会,是社会经济矛盾的产物,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工人开始成立与雇主对抗的组织,这便是工会;伴随着中国近100年来的政治经济大变动,工会制度也

声明:《吉林省历史沿革诗词 吉林艺术学院 吉林艺术学院-学校简介,吉林艺术学院-历史沿革》为网友淰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