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髭蟾(学名:Vibrissaphora boringii)又称中国角怪、胡子蛙、崇安髭蟾、坑鹅、雷公角怪。是中国南方的一种两栖动物。属于无尾目角蟾科髭蟾属,是中国的特有物种,也是世界级稀有动物。
胡子蛙_峨眉髭蟾 -简介
峨眉髭蟾,因雄性在上唇处会长出尖刺般的脊椎而得名,与其他蟾科动物相比,峨眉髭蟾的蝌蚪期长,易遭天敌吞食,成活率低,所以峨眉髭蟾为世界级的珍稀动物。雄性髭蟾每年发情期时,上颌边缘都会长出八至十一枚黑色角质刺,中国角怪的名称也由此由来,也被称为“世界上长有最多胡子的蛙”。
胡子蛙_峨眉髭蟾 -种类分布
峨眉髭蟾
髭蟾为中国特有属,现有5种:
1、峨眉髭蟾,上唇缘每侧有角质刺5~8枚;
2、崇安髭蟾,每侧多为1枚,产于福建武夷山;
3、雷山髭蟾,每侧2枚,无声囊,产于贵州雷山;
4、瑶山髭蟾,每侧多为2枚,有声囊,产于广西瑶山、湖南和浙江等地;
5、哀牢髭蟾,每侧有10~16枚;产于云南。
胡子蛙_峨眉髭蟾 -形态特征
峨眉髭蟾
体长7―9厘米,体背面蓝褐色或青灰色。体侧和背上有不规则的深色斑点,腹面紫肉色或白色。头部扁而宽,前肢长,后肢较短,趾间有蹼。雄蟾上颌边缘有黑色角质刺10―16根,一般为12根,沿上唇缘排列成一弧形。雌性髭蟾无此特征,只在唇缘的相应部位出现十多个米色斑点。
眼球的虹彩上半边黄绿色、下半边棕紫色;瞳孔纵置,在强光下瞳孔缩小成一纵裂缝;
最为特殊的是,除“胡子”外,还有一双大眼球的色彩,眼球占1/3的上半部呈蓝绿色,下半部为深棕色。雄娃无声囊和指垫。到春二三月繁殖季节,它的手臂长粗壮,“胡子”也长出来。过此繁殖季节,手臂变细,刺开始脱落。
胡子蛙_峨眉髭蟾 -生活习性
主食蝗虫、蟋蟀、叩头虫、竹蝗、金龟子、等多种农林害虫。胡子蛙_峨眉髭蟾 -栖息地
栖于海拔800-1000米的林间流溪及其附近的草丛、石块、土洞、耕地等处。存在于中国的四川省的峨眉山、福建省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与及贵州省梵净山自然保护区、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江西省、浙江省也曾发现其踪迹。该物种也生活在美国纽约威廉斯堡、伦敦哈克尼和旧金山使命街区。现有模式标本产于福建武夷山挂墩。
胡子蛙_峨眉髭蟾 -繁殖
雄性争斗
峨眉髭蟾
在繁殖期,每只雄性峨眉髭蟾能长出10到16根脊椎,这些脊椎像铅笔头一样锋利,这是为了争夺雌性和领地。雄性峨眉胡须蟾蜍会在水下斗争,用头顶对方的腹部并试图将自己的脊椎插入腹部里。
雌性蟾蜍于每年三月初离开,随着最后一个雌性蟾蜍的离开,所有的雄性个体也停止了斗争,它们的脊椎也开始脱落。
求偶繁殖
平时峨眉髭蟾不会轻易露面。到了求偶时节,夜晚时分方在千米高山的林涧中鸣叫。
每年冬天11月上、中旬繁殖(注:多数两栖动物早已进人冬眠,髭蟾此习性相当奇特)。在山溪内才抱对、产卵,卵灰白色,卵径约3.5毫米,卵群呈团状或圆环状,卵群在水中飘荡,最后卵粘附于水中石块上,卵群含卵量多为200-500粒。约半个月的产卵期过后则销声匿迹。
受精卵约经一个月孵出蝌蚪,蝌蚪也生活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缓流处或回水荡内,全长可达91毫米,其中头部和身体约长31毫米。蝌蚪背面为深棕色,尾灰棕色,有深色斑,体尾交界处有浅色的“Y”形斑。蝌蚪昼伏夜出,白天隐蔽在石缝内,夜晚以苔藓、藻类为食,蝌蚪需越冬两次,约3年才变态为幼蟾。髭蟾的蝌蚪期长,易遭天敌吞食,成活率低。
胡子蛙_峨眉髭蟾 -物种保护
髭蟾为世界级珍稀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