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汉文,毛纺专家和纺织教育家。他主持过上海章华和天津东亚毛纺织厂的创建工作,参加了北京地区纺织工业发展规划和基地的筹划工作,从事纺织教育几十年,最早编写出全套中文毛纺学高校教材,是中国纺织高等教育的奠基人之一。
张汉文_张汉文[纺织教育家] -生平简介
张汉文,1902年2月生于河北省高阳县。
西北联合大学始于清末民初的高阳织布业,闻名中国,生产的土布,称高阳爱国布。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纺织品来华数量大减,为高阳织布业最兴旺时期,当地农村每户都有几台布机,产品行销甚广。这对他一生志向的选择有一定影响。
他的青年时代,是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的黑暗年代,经济和文化十分落后,许多追求进步的青年人,纷纷到西方国家学习科学技术,寻找救国真理。1919年17岁时,去法国勤工俭学。他出国时本想去学习医学,到法国后,思想发生很大变化,认为“学医只能救人,不能救国”,转而立志“工业救国”。遂在法国北方纺织工业中心的鲁贝工学院选学了纺织专业。后发觉只学纺织专业回国后办厂有困难,又在鲁贝工学院染化系学习,毕业后获工程师学位。以后又在鲁贝研究院任助理研究员,在鲁贝毛纺厂任练习工程师。
张汉文1929年初回国后,到上海章华毛纺织厂任主任工程师,
西北联合大学1931年到天津东亚毛纺织厂任总工程师,在技术上主持了两厂的创建工作。多年的学习和工作,使他深切感到,要使国家富强,必须提高全民的文化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决心从教为师,培养人才。1933年末他受聘北平大学工学院,任纺织系教授兼系主任,担任毛纺学的教学工作。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不甘心当亡国奴,毅然丢下妻儿家小,离开北平,长途跋涉,随师生辗转到达陕西。先后任西安临时大学、西北联合大学和国立西北工学院的纺织系教授兼系主任。抗日战争胜利后,随着原平津地区各高校相继在原址复校,他离开西北,回到北平,在当时的北京大学工学院(校址为抗战前北平大学工学院原址),恢复筹建纺织系。兼任国立北洋大学纺织系和河北工学院纺织系教授,教授毛纺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北京恢复筹建纺织系的工作结束。他积极热情地参加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1950年他被任命为北京市人民政府财经委员会委员,1955年起为天津市纺织工业局副局长。对京津两地纺织工业建设作出了贡献。1956年出席中国纺织工业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并被选为主席团成员。他是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第十五、十六届理事会理事。1959年他被任命为河北纺织工学院副院长(该院1967年改为天津纺织工学院,隶属纺织工业部领导)。1964年被选为第三届中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不应有的待遇,于1969年8月26日逝世,享年67岁。
张汉文_张汉文[纺织教育家] -职业生涯
张汉文在法国学习和工作10年,1929年初回国。这时正值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经济危机,国际市场羊毛价格猛跌,国内市场上进口毛织品的价格反而上涨了许多,正是振兴毛纺织工业的大好时机。上海、天津等地过去受进口毛织品冲击濒临倒闭的毛纺厂,出现了复工和建新厂的兴旺景象。他回国后受聘到当时刚开始筹建的上海章华毛纺织厂担任主任工程师。章华厂的前身,是1928年停办的中国第一毛绒纺织厂。刘鸿生买下机器设备与厂房,于1929年将机器拆迁至浦东,创建章华毛纺织厂,占地30余亩,有三联式梳毛机三套,走锭机1750锭,毛织机40多台以及全套染整设备。张汉文负责技术工作,主持了初步设计、建筑施工、机器安装、产品及工艺设计等工作,日夜奔忙于工地厂房。1930年该厂开工,生产粗纺呢绒,是当时上海惟一的呢绒生产厂。张汉文在章华厂工作两年,在工厂的创建工作中起了很大作用。
毛纺工业
1931年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