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太平洋台风季 2010年太平洋台风季 2010年太平洋台风季-台风季预测,2010年太平

2010年台风_2010年太平洋台风季 -台风季预测

菲律宾

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于1月7日预计,会有19个热带气旋进入该国的台风范围。

香港


香港天文台于3月24日预计,会有6个或以下的热带气旋进入香港500公里范围内。

2010年台风_2010年太平洋台风季 -热带气旋


除特别注明外,此条目或章节的时间均以东八区时间(UTC+8)为准。

热带风暴奥麦斯(Omais)


PAGASA:Agaton
主词条:奥麦斯(2010.03.27日-03.27日)
强度:65 km/h (40mph) (十分钟) , 998hPa(百帕)
一热带扰动于3月17日在北纬4度,东经149度附近形成,其北面的副热带高压脊带领着它向西北偏西移动。该热带扰动在大致良好的环境下于3月22日增强为一热带低气压,初时其对流旺盛,集中其中心北部。该热带低气压亦3月24日晚间增强为热带风暴,并被命名为奥麦斯。此时,奥麦斯亦已达到其强度颠峰,其中心附近最高持续风速达到每小时65公里。奥麦斯北面的副热带高压脊于3月25日减弱东退,令奥麦斯转向东北移动,而奥麦斯亦受北面强风切变及低水温的海域影响减弱。它于3月26日减弱为热带低气压,随后渐渐消散。

台风康森(Conson)


PAGASA: Basyang
主词条:康森(2010.07.11日-07.18日)
强度:130 km/h (80mph) (十分钟) , 970hPa(百帕)
一热带扰动于7月9日在北纬8度,东经144度附近形成,它受由日本以东向西延伸东经95度附近并呈东西向之一副热带高压脊引导,由于该副热带高压脊持续强势,故该扰动以时速约20公里或以上大致向西移动,朝向吕宋。该扰动逐渐发展起来,它于7月11日增强为热带低气压。热带低气压之环流颇小,能快速整固并增强,7月12日上午已增强为一热带风暴,该热带风暴被日本气象厅命名为“康森”。康森于下午进一步增强为强热带风暴,至7月13日上午增强为台风。康森于该日达到其强度颠峰,中心持续风力达每小时120公里,中心气压低至975百帕斯卡,此时康森发展出一中心密集云团及一低层风眼。这段期间,康森持续大致向西移动,但副热带高压脊稍为东退至东经110度附近,但仍呈东西向且持续强势,故康森路径未有重大改变。随着康森接近陆地,当晚它已减弱为一强热带风暴。康森于7月14日穿越吕宋,强度进一步下降。康森穿越吕宋后进入南海。由于副热带高压脊继续东退及减弱,康森于南海转向西北偏西移动,而且减慢移速。康森受陆地及垂直风切变影响,其组织转差,中心密集云团及低层风眼消失,对流向西南切离,低层环流中心外露,下午它减弱为一热带风暴。在穿越南海初时,康森不时有对流爆发,重整组织。7月15日上午,康森重新增强为强热带风暴,低层环流中心切入对流下发展,中心密集云团及低层风眼亦再次出现,旋卷性增加。当日下午,康森重新增强为台风,其强度于7月16日达到颠峰,中心持续风力达每小时130公里。康森于7月16日晚间在三亚附近登陆,并穿越海南岛西南部。由于副热带高压脊继续东退及减弱,康森在穿越海南岛期间转向西北移动。康森穿越海南岛后稍为减弱,但仍维持台风强度,并于凌晨进入北部湾。随着康森靠近越南,它于下午减弱为强热带风暴,晚上减弱为一热带风暴并登陆越南北部。康森于7月18日迅速减弱为热带低气压,并于日间逐渐消散。

台风灿都(Chanthu)


PAGASA:Caloy
主词条:灿都(2010.07.17日-07.24日)
强度:130 km/h (80mph) (十分钟) , 970hPa(百帕)
热带扰动98W在7月16日下午大约于北纬18度,东经125度附近形成,它初时受其以北之强势副热带高压脊引导,大致向西移动,朝向吕宋海峡。初时该扰动缺乏对流,但低层环流中心颇为明显。翌日,98W之对流于中心以南爆发,中心位置被重新定位至该处。随后98W继续增强及发展并朝向吕宋。98W于7月18日上午在吕宋以东近岸海域增强为热带低气压,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给予临时编号04W。此时04W之组织转佳,其低层环流中心切入对流下发展,惟对流仍然松散。受吕宋陆地影响,04W当日发展缓慢,大致维持强度。04W于接近午夜时进入南海。由于04W对流松散,整合需时,故增强缓慢。04W于7月19日穿越南海北部,晚间增强为一热带风暴,并被命名为灿都。一西风槽令副热带高压脊减弱及东退,令灿都于7月20日转向西北方向移动。当日灿都依然较缓慢,但受惠垂直风切变微弱及西南季风引进的水汽下,入夜后组织明显转佳,变得较为巩固,但对流仍未能平均发展至各象限。由于灿都正在整合组织,因此晚间采取偏西路径,而移速亦稍为减慢。
在此时,灿都之中心持续风力已上升至每小时85公里,更持续有深层对流于中心附近爆发。7月21日,灿都的中心组织更成熟且出现风圈收紧等现象,而且发展出中心密集云层区的雏形,故在早上增强为强热带风暴。由于灿都东西两方均有副热带高压脊势力,令灿都于上午在香港以南约430公里处几乎停留不动,受惠南海北部的高水温,西南季风引进的水汽及风切变仍然微弱等因素下,灿都继续增强,且发展出极成熟的中心密集云层区和云卷风眼,灿都中心风力已提升至强热带风暴的上限,达到每小时110公里。随着西方的高压单体减弱,灿都于当天下午开始向西北偏北移动,与灿都相关的强风及雨带于当日影响广东沿岸。由于距离华南沿岸仍近,灿都开始缓慢增强,但仍在7月22日凌晨进一步增强为台风,继续靠近广东西部沿岸,并形成一风眼。灿都强度在7月22日中午达到颠峰,此时灿都之中心持续风力已上升至每小时130公里。灿都于下午1时45分在广东省吴川市沿海登陆,它因地形摩擦及缺乏水汽而于傍晚减弱为强热带风暴。随后继续以西北偏西穿越广东西部,晚间抵达广西。此时灿都的低层环流中心变为部分外露,对流开始消散,灿都于7月23日清晨进一步减弱为热带风暴,并于下午减弱为热带低气压,最后于7月24日凌晨减弱为低压区。

强热带风暴电母(Dianmu)


PAGASA:Ester
主词条:电母(2010.08.06日-08.13日)
强度:95 km/h (60mph) (十分钟) , 985hPa(百帕)
热带扰动96W于8月2日在北纬8度,东经136度附近形成,它初时在北面的副热带高压脊所带来的偏东气流引导下向西北移动。在一般的大气环境下,它初时缺乏组织,发展缓慢。经过数天缓慢发展,它于8月6日在季风槽内增强为热带低气压。 该热带低气压在良好的环境下逐渐增强,于8月8日增强为热带风暴,并被日本气象厅命名为电母。电母受东面的副热带高压脊所带来的偏南气流引导下转向北移动。此时电母仍然处于季风槽内,对流旺盛,螺旋性颇佳,但集中于东部,低层环流中心部分外露。电母在8月9日中午增强为一强热带风暴,其组织于下午进一步巩固,低层环流中心切入对流下发展,亦开始发展风眼。电母之强度于8月10日达到颠峰,其中心附近最高持续风速达每小时102公里。电母于8月10日晚间移至副热带高压脊的西北面,转向东北移动,在济州岛登陆,并于翌日早上在朝鲜半岛南部掠过。此时,电母受较强的垂直风切变及韩国地形影响开始减弱,对流开始消散并向东面切离,低层环流中心外露。电母于中午正面吹袭釜山,在其西北之15公里处掠过。其后电母于当日下午进入日本海。受到低水温及较强的垂直风切变影响,电母于8月12日凌晨减弱为一热带风暴,当日下午它穿越日本,最后于翌日凌晨变为一温带气旋。

热带风暴蒲公英(Mindulle)


主词条:蒲公英(2010.08.21日-08.25日)
强度:85 km/h (50mph) (十分钟) , 985hPa(百帕)
8月23日早上8点增强为热带风暴后以时速18公里的速度,逐渐朝西北偏西转西北的方向移动,对越南会造成严重冲击,8月24日蒲公英台风已在傍晚五点从越南北部登陆,并于8月25日上午8时,减弱为热带低气压。

强热带风暴狮子山(Lionrock)


PAGASA:Florita
主词条:狮子山(2010.08.27日-09.04日)
强度:95 km/h (60mph) (十分钟) , 985hPa(百帕)
8月23日,西北太平洋上空的副热带高压呈减弱和东退的现象,不久位于台湾东面海域和吕宋西面海域同时有两个低压区形成。随后,位于台湾以东海域的个低压区于8月25日下午发展成热带扰动,并于8月26日被日本气象厅升格为热带气压。8月27日,此低压区也被日本气象厅升格为热带气压,而不久该热带气压再被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和菲律宾气象局承认升格,发出了热带气旋生成预警,也被菲律宾方面更名为“Florita”。但是,狮子山受到华中至西南地区的微弱冷空气影响之下,华南沿岸一带也转吹偏北风,部份内陆地区气温也有下降,影响狮子山的移动速度和增强的可能性。不过,由于狮子山在南海北部几乎停留不动,华南沿岸受其下沉气流影响,很多地方都有烟霞,天气酷热。而香港天文台于8月28日下午12时许,把狮子山升格为热带气压。8月29日获日本气象厅升格为热带风暴,及命名为狮子山。如以狮子山发展路径来看,狮子山在约摄氏30度的南海水面发展,增强空间很大。但在8月29日,台湾东南部海面和关岛西北海面各有热带气旋发展,形成西北太平洋“三台共舞”的现象,同时受藤原效应影响下,狮子山的增强空间减少,也令狮子山移动的速度和方向都有很不稳定的因素。
8月29日晚上8时,位于台湾北部的一热带气压09W突然增强为热带风暴,并命名“南川”,并朝西南方向,即南海东北部的方向移动,进入台湾海峡,届时狮子山和南川两个热带气旋的距离就拉近,更有机会相撞。受南川影响,狮子山在东沙群岛一带转为向南缓慢移动,并再缓慢向北移动,在南海东北部徘徊。基于狮子山和南川的距离太近,出现了强烈的藤原效应,狮子山的移动路径也转慢了,令其将来移动路径可能中途西移折返,也有可能继续向东北移动。
8月31日晚间时份,位于台湾海峡北部的热带气旋南川已经减弱成为一个低压区,狮子山当时是位于台湾海峡南部,很快就把南川的雨云带吸收了,并有所增强和增加移动速度。但由于受副热带高压在西风带向西扩展的关系,狮子山将不会继续向东移,并在台湾海峡转向,移近广东东部和福建南部沿岸。9月2日,狮子山在福建与广东之间登陆,向西移动,时速约10公里,开始减弱。狮子山于9月3日下午于广东珠江三角洲西北部内陆减弱成一个比较广阔的低压区。

台风圆规(Kompasu)

2010年太平洋台风季 2010年太平洋台风季 2010年太平洋台风季-台风季预测,2010年太平

PAGASA:Glenda
主词条:圆规(2010.08.28日-09.02日)
强度:150 km/h (90mph) (十分钟) , 960hPa(百帕)
早于8月26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报告一个低压区在雅蒲岛以东约305公里的太平洋的楚克附近海面形成,并且在形成之初就有了热带气旋的雏形,但由于受到当地较强的垂直风切变影响而一直未见有形成热带气旋的迹象。8月27日,这个低压区开始向西北方向移动,并穿越关岛。在关岛西北约370公里处,此低压区已经进入了垂直风切变微弱的水面上,而其东缘云带发展成热带对流高层槽。就在同一天,日本气象厅和JTWC将此低压区升格为热带低气压,且JTWC报告说此低压区已加强成为热带低气压。8月28日,热带低气压已转移到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的责任范围,并随后把它命名为热带风暴Glenda。而当天晚点时候,日本气象厅报告称Glenda已增强为热带风暴,并命名它为圆规。
8月29日午夜,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为该热带低气压发出热带气旋生成预警,但当时尚未为其定位为一热带气旋;直至早上,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直接为此热带低气压“越级”升格至热带风暴,且已有台风眼的结构。同时JTWC评估热带风暴圆规的强度约165公里/小时(100英里)。8月30日,圆规台风掠过冲绳县,JTWC和日本气象厅皆报告说台风已经达到顶盛,而预估风速则分别为185公里/小时(115英里)和150公里/小时(90英里)。

热带风暴南川(Namthuen)


主词条:南川(2010.08.28日-08.31日)
强度:65 km/h (40mph) (十分钟) , 996hPa(百帕)
8月27日,一个比较广阔的云团在台湾东面海域形成。在8月28日随即发展成一低压区,并在同日18时在日本八重山群岛一带被日本气象厅升格为热带低气压。香港天文台则于8月30日才升格。由于09W两侧都有热带气旋发展,而西北太平洋的台风圆规的强度较强,所以09W朝西偏南方向进入台湾海峡。而此T.D在台湾东边徘徊已久,30日当天造成台湾北部尤其台北地区强烈降雨,中央气象局却只能发布热带低压特报因应。09W的强度一直没有受到日本气象厅的重视,直到晚上8时,09W突然增强为热带风暴,因此为其命名“南川”。但由于南海东北部又有热带风暴狮子山的发展,两者相碰之下,使南川难以增强,所以日本气象厅预计南川将在台湾西北部陆地登陆后消散 。
8月31日17:00,香港天文台将南川降格为热带低气压,并预料会于两天内消散。中央气象局亦于同日为南川发出最后一次警告,并改向轻度台风狮子山发出海上台风警报。23:50,南川中心在福建省惠安县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级(18米/秒),9月1日凌晨1时,中央气象台将南川降格为热带低气压,并于3时停止编号。

强热带风暴玛瑙(Malou)


PAGASA:Henry
主词条:玛瑙(2010.09.01日-09.10日)
强度:95 km/h (60mph) (十分钟) , 992hPa(百帕)
2010年9月2日原位于关岛西北方的热带低气压已在清晨时增强为轻度台风,目前正已时速15公里的速度朝西北偏西转北的方向行径,与先前的圆规台风路径雷同,之后外围云系及暴风圈边缘会先影响日本琉球及中国沿海一带,尤其是上海,最后朝韩国和日本而去。
在9月8日21时(UTC+9),热带低气压玛瑙集结在日本东京之西南偏西约50公里,预料向东移动,时速约22公里,穿越本州。

台风莫兰蒂(Meranti)


主词条:莫兰蒂(2010.09.06日-09.11日)
强度:120 km/h (75mph) (十分钟) , 985hPa(百帕)
9月6日,一个广阔云带在台北之东南约330公里的海域形成,同日JMA把它升为热带气压。初时其结构比较散漫,但由于该地水温和垂直风切变微弱,能组织成为热带气旋的机会较高。其后该热带气压穿越台湾南部后,其暴风圈结构开始变得完整。并可能受西北太平洋的副热带高压西移的影响而向西南移动,移近南海北部。
9月8日早上时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才为此升格为热带气压,同日晚间更把其升格为热带风暴。
9月9日早上,此风暴开始转向北行,令台湾及福建发出台风警告,日本气象厅同日将此风暴命名为莫兰蒂
9月9日14时莫兰蒂加强为强热带风暴,17时“莫兰蒂”的中心位于福建厦门南偏东大约220公里的南海东北部海面上,就是北纬22.6度,东经118.9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0级(25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88hPa
9月10日02时莫拉蒂在福建晋江近海加强为台风,02时“莫兰蒂”的中心位于福建晋江围头东南方大约30公里的海面上,就是北纬24.3度、东经118.8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33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78百帕。
9月10日03时30分莫拉蒂在福建石狮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35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75百帕。
9月10日08时莫拉蒂减弱为强热带风暴,其中心位于福建省仙游县境内,就是北纬25.4度,东经118.6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仍有11级(30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85百帕。
9月10日19时莫拉蒂从福建进入浙江省庆元县,20时在浙江庆元县减弱为热带低压,最大风力7级(15米/秒),中心气压1000百帕。
9月10日19时前后莫拉蒂从福建移进浙江省庆元县,于10日20时在浙江省庆元县境内减弱为热带低压,以后强度进一步减弱,11日02时中央气象台对其停止编报。

超强台风凡亚比(Fanapi)


PAGASA:Inday
主词条:凡亚比(2010.09.14日-09.21日)
强度:195 km/h (120mph) (十分钟) , 930hPa(百帕)
早于9月14日,热带扰动94W在吕宋海峡以东的太平洋形成,日本气象厅在同日中午12时把它升为热带低气压。不久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也把此热带扰动升格为热带低气压。
9月18日10时,香港天文台升格凡亚比为强台风。晚上10时台风凡亚比集结在香港之东北偏东约550公里,即北纬23.3度,东经119.4度附近,时速约20公里向西移向广东东部至福建沿岸。16时中央气象台升格为超强台风。
9月19日早上,凡亚比受地形偏南移动,到早上8时40分,凡亚比于台湾花莲县丰滨乡登陆。其后中央气象台降格为强台风。香港天文台随即在13时许把凡亚比降格为台风。日本气象厅亦于14时降格为强热带风暴。凡亚比于同日下午6时从台南县离开台湾。
9月20日上午7时,凡亚比再度于中国大陆福建省漳浦县古雷镇登陆,向西深入广东省。
凡亚比于9月21日2时在广州市花都区境内减弱为热带低气压,5时在广东西部减弱为低压区。但是其残余雨带风势和雨量仍为华南地区带来大雨至暴雨,至23日晚上才基本结束。

强台风马勒卡(Malakas)


主词条:马勒卡(2010.09.20日-09.25日)
强度:165 km/h (110mph) (十分钟) , 945hPa(百帕)
在9月20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报告有一个热带低气压生成,随后给予编号13W。
9月21日,13W在北马里亚纳群岛一带增强为一热带风暴,并被日本气象厅命名为“马勒卡”。
马勒卡初时受其北面的一道副热带高压影响,一直向西缓慢移动。及后该副热带高压受西风槽影响而减弱东退,马勒卡吸收了副热带高压弱点的高温海水,日本气象厅随即为其升格为强热带风暴;而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更为其一度升格为1级台风,但翌日又为其降格(在马勒卡显著北移时再次升格)。就在马勒卡被日本气象厅升格后,马勒卡在日本硫黄岛一带几乎停留不动。
9月23日,马勒卡开始显著向北移动,穿越硫黄岛后快速增强为一台风(日本气象厅)。9月24日,马勒卡进入西风带后,更被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和香港天文台分别升格为2级台风和强台风,风眼更变得相当大。9月24日晚间,马勒卡虽然被联合台风警报中心降格为1级台风,但马勒卡的风眼当时移近日本本州东南部海面一带,其相关外围雨带为日本本州东南部带来大雨。
9月25日18时50分,马勒卡在日本北海道东南海面一带转化为一温带气旋,日本气象厅为其发出最后警告,而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也在9月26日中午时份为其发出最后警告。

超强台风鲇鱼 (Megi)


PAGASA:Juan
主词条:鲇鱼(2010.10.12日-10.24日)
强度:260km/h (150mph) (十分钟) , 885hPa(百帕)
10月11日,热带扰动90W于关岛西南处水域形成,在当地的雷达可见有一低压区在发展。翌日12时被日本气象厅升格为热带低气压。10月12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也为90W升格为热带低气压,为其本年记录第15个于西太平洋生成的热带气旋(15W)。同日下午,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升格15W为热带风暴,而日本气象厅也于晚间升格15W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鲇鱼。15日下午被香港天文台升格为一股台风;16日晚间增强为一股强台风;17日晚上0时左右再进一步增强为五级超强台风,17日12时强度达到颠峰状态一分钟风速160海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320103/55623.html

更多阅读

菲律宾 台风中的塔比拉兰 菲律宾台风季

没多少人听说过塔比拉兰(TAGBILARAN),但提起薄荷岛恐怕很多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印象,薄荷岛是个挺大的岛,塔比拉兰就是是薄荷的首府,说是首府,我看基础设施连我们的偏远小县城都不如,一座有些像城市又有些像乡村的小镇。绝大部分来薄荷岛的游

台风菲特 台风菲特-2001年热带风暴,台风菲特-2007年台风

台风菲特(英语:Typhoon Fitow,国际编号:1323,联合台风警报中心:22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Quedan)为2013年太平洋台风季第23号台风。“菲特”一名由密克罗尼西亚提供,是一种美丽芬芳的花朵。台风菲特_台风菲特 -2001年热带风暴简

声明:《2010年太平洋台风季 2010年太平洋台风季 2010年太平洋台风季-台风季预测,2010年太平》为网友靈魂风尖上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