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纪年 人类发展指数 人类发展指数-基本信息,人类发展指数-重要纪年

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是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1990年人文发展报告》中提出的用以衡量联合国各成员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指标,是对传统的GDP指标挑战的结果。人类发展指数包括“出生时预期寿命平均受教育年限”、“预期受教育年限”及“人均国民收入”四个成分指标。人类发展指数从动态上对人类发展状况进行了反映,揭示了一个国家的优先发展项,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制定发展政策提供了一定依据,从而有助于挖掘一国经济发展的潜力。通过分解人类发展指数,可以发现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预警。

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_人类发展指数 -基本信息

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创立了人文发展指数(HDI),即以“预期寿命、教育水准和生活质量”
人类发展指数三项基础变量,按照一定的计算方法,得出的综合指标,并在当年的《人类发展报告》中发布。1990年以来,人文发展指标已在指导发展中国家制定相应发展战略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之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每年都发布世界各国的人文发展指数(HDI),并在《人类发展报告》中使用它来衡量各个国家人类发展水平。
经过若干年的研究和设计,美国海外开发署的D・莫里斯(Morris)博士提出了生活质量指数(PQLI指标),即用平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识字率三项指标。
HDI与PQLI成为世界通用的指标体系。

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_人类发展指数 -重要纪年

人类纪年 人类发展指数 人类发展指数-基本信息,人类发展指数-重要纪年
1990年
5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首次公布了人文发展指数(HDI),将经济指标与社会指标相结合,揭示了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指出人文发展状况,即人的健康长寿、受教育机会、生活水平、生存环境和自由程度等指标的综合发展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年度之间评估指数与排名差距过大,如:1990年中国被评为64位,而1994年以同样方法计算,中国的位次却降到94位,反映了某些国际评价不太符合实际。
1991年
在1991年的《人文发展报告》中,又增加了环境破坏和居民自由程度两个因素。
1992年
1992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2389美元,人文发展指数为0.604,这在发展中国家并不算低,关键是要解
人类发展指数决如何发展的问题。
1993年
1993年,中国国际金融研究所对人民币币值研究结果为:1元人民币合0.83美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人文发展报告”》推算结果:1元人民币合1.6美元;广东省政府研究中心根据世界银行ICP指数套入省内数据研究结果:1元人民币合0.93美元。联合国的《1993年人文发展报告》指出:1960年,占世界人口20%的最富裕人的收入为占世界人口20%的最贫穷人收入的30倍。到1990年,这个差距增加到90倍。《1993年联合国的人文发展报告》说:男女平等问题上已经辩论了许多年,女性进行了无数次的斗争,国家的法律作了不少修改,然而,没有一个国家“对女性同对男性一样”。1993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人文发展报告》称“当今年代为“人民的年代”,提出“发展以人为中心,发展围绕‘人’转;而不是人以发展为中心,人围绕‘发展’而转。”该系列的阈值选取谨慎地参考了1993年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文发展报告》的统计结果和中国“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量化标准。
1994年
联合国在《1994年人文发展报告》中指出:地区差距扩大及行政分割是导致国家分裂的重要原因。联合国《1994年人文发展报告》列出了全球四个地区差距较大的国家,我国即是其中的一个国家。
1995年
1995年,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在其《发展纲领》中宣称:人民的幸福是发展的定义,人民的特征决定持续的人文发展的性质和方向。从1995年世界各国的人文发展指数排序中选取高发展水平,中等发展水平的国家各五个,作为两组样本,另选四个国家作为待判样本作距离判别分析。我国的人文教育和人文发展比较落后,《人文发展报告》显示,1995年世界人文教育和发展处于前三位的分别是加拿大、美国、日本,我国处于111位。同时指出:在许多情况下,有利的政治措施可以在资源缺乏的国家中改善妇女的人文发展。
1996年
1996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的人文发展报告称,在过去的10多年中,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人口增长了4倍。1996年《人文发展报告》指出:1965―1980年间,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人口约为2亿,而1980―1993年,这个数字上升为10亿。
1997年
发展中国家的农村贫困问题。
根据1997年6月公布的《人文发展报告》,在全世界近60亿人口中,约有13亿人,每天生活费用不足1美元;即使在那些最富裕的国家,也生活着1亿穷人,3700万失业者。
设在伊斯兰堡的人文发展中心1997年发表了前世界银行行长、巴基斯坦财政部长马赫布卜・哈克的《关于南亚社会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从“人文发展”的角度提出“人文贫困”的概念。
1998年
富人和穷人的开销:《人文发展报告》显示,1998年全球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开销接近24万亿美元,消费者从未像今天这样幸福,但前提是你必须是富有的少数人中的一员;1998年9月9日《人文发展报告》宣布:一名1998年在美国、法国或英国出生的婴儿,在一生中消费、浪费和造成的污染将超过在发展中国家出生的50名婴儿:”由于燃烧矿物燃料所产生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在美国每年为21吨,而在中国年只有3吨”。
1999年
1999年《人文发展报告》指出,世界化或全球化为人类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机会,但是,只有伴随着更好的管理,这些机会才会变成现实;占世界总人口最富裕的20%和最贫穷的20%之间收入差距1960年为30∶1,1990年为60∶1,1999年为74∶1;英国是人口增长相对缓慢的61个国家之一,为了使人口增长保持稳定,每位英国妇女必须生育2个孩子;市场竞争可能是效率的最大保证,但不一定是平等的最大保证。
2000年
联合国2000年《人文发展报告》指出了人口受教育程度与技术发展的关系,首次列入了技术领先的指数。并认为中国只要有效地去解决和提高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社会发展指标,就有可能提高全国总体平均水平,进而能在2000年真正实现共同富裕含义下的较高的人文发展指标。
2001年
2001年《人文发展报告》资料显示,2001年世界人文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是挪威,其人文发展指数为0.939;将世界各国国民的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综合入学率等与国民素质关系密切的指标,合成为人文发展指数;我国人文发展指数0.718,首次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居中等人文发展水平。
2004年
2004年世界人文发展指数最高的国家是挪威,其人文发展指数为0.956,瑞典和澳大利亚分别居第二位和第三位。
2006年
报告根据各国的人均预期寿命、人均收入、成人识字率、各级学校入学率等数据,制定出“人类发展指数”,对各国的人类发展水平做了排名。在有数据统计的175个联合国会员国及香港、巴勒斯坦两个地区中,属于人类发展高水平的有63个国家和地区,中等水平的有83个国家和地区,低水平的有31个国家。挪威、冰岛、澳大利亚分列前三名,中国名列第81位,属于中等发展水平,而中国香港地区名列第22位,已跻身于高水平国家和地区之列。
2009年
通常人们界定一个国家是否属于发达国家,都是用人均GDP来界定,但单独用人均GDP显然存在很多缺点,首先是人均GDP很不稳定,受汇率、物价等影响而波动很大,其次人均GDP也只代表了经济水平,而不能代表一个国家的全面发展水平。对此,联合国的开发计划署编制了“人类发展指数”,用以取代单一的人均GDP衡量体系。“人类发展指数”由三部分内容构成,包括“健康长寿”、“教育获得”和“生活水平”,健康长寿,用出生时预期寿命来衡量;教育获得,;生活水平,用实际人均GDP(购买力平价美元)来衡量。通过公式将这三方面的指标组合起来,计算出各国的“人类发展指数”,以此来界定一个国家是否属于发达国家,就比较全面客观了。
按照“人类发展指数”超过0.9为发达国家,超过0.85为准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的预备队),可以看出,到2009年,世界已经有37个发达国家(比2008年增加4个)和16个准发达国家。新增的4个国家是卡塔尔、捷克、巴巴多斯和马耳他,新增的3个准发达国家是:安提瓜和巴布达、墨西哥、哥斯达黎加。
2009年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HDI)为0.772,位列182个国家中的第92位。
2010年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1月4日隆重推出了纪念首份《人类发展报告》发布二十周年特刊――《2010年人类发展报告》,对1970年至2010年间的人类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评价。报告显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健康、教育以及基本生活标准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而进步最快的地区是东亚,其中以中国和印度尼西亚为首。
2011年
挪威、澳大利亚、荷兰分列第1至第3位。而非洲国家刚果(金)、尼日尔和布隆迪排在有统计数字的178个国家中的倒数后三位。中国在人类发展指数排名中位于第101位,属于中等人类发展水平国家。
2012年
中国位于101位,与2011年持平。
排名位列前十位的国家分别是挪威、澳大利亚、美国、荷兰、德国、新西兰、爱尔兰、瑞典、瑞士、日本。这些国家的HDI排名均比其人均国民收入排名要高。列末后的则是尼日尔、刚果民主共和国、莫桑比克等国家,它们的HDI排名一般低于其人均国民收入排名。其他四个金砖国家俄罗斯、巴西、印度排名分别为55位、85位和136位,南非(暂未统计)
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HDI为0.699,比2011年提升了0.004,在1980年的0.407的基础上取得了显著进步,年平均增长率为1.7%。持续高于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国家平均值0.683以及金砖四国平均值0.655。
在人类发展指数的各指标中,中国人口的出生时预期寿命比1980年增加6.7年,平均受教育年限增加3.8年,预期受教育年限增加3.3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自1980年来大幅增加,增幅为1416%。

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_人类发展指数 -编制原则


人类发展指数①能测量人类发展的基本内涵。
②只包括有限的变量以便于计算并易于管理。
③是一个综合指数而不是过多的独立指标。
④既包括经济又包括社会选择。
⑤保持指数范围和理论的灵活性。
⑥有充分可信的数据来源保证。
构成公式:人类发展指数由三个指标构成: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和人均GDP的对数。这三个指标分别反映了人的长寿水平、知识水平和生活水平。

计算指标

健康长寿:用出生时预期寿命来衡量;
教育获得:用成人识字率(2/3权重)及小学、中学、大学综合入学率(1/3权重)共同衡量;《2010人类发展报告》中对其进行了修改,利用平均受教育年限取代了识字率,利用预期受教育年限(即预期中儿童现有入学率下得到的受教育时间)取代了毛入学率;
生活水平:用实际人均GDP(购买力平价美元)来衡量。《2010人类发展报告》中采用人均国民总收入(GNI)取代GDP来评估。

指标要求

每个指标设定了最小值和最大值:
出生时预期寿命:25岁和85岁;
成人识字率:0%和100%;为15岁以上识字者占15岁以上人口比率。
综合入学率:0%和100%;指学生人数占6至21岁人口比率(依各国教育系统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实际人均GDP(购买力平价美元):100美元和40000美元;

计算公式

2009年之前的计算公式:
指数值=(实际值-最小值)/(最大值-最小值)
预期寿命指数=(LE-25)/(85-25)
教育指数=(2/3)XALI+(1/3)XGEI
成人识字率指数(ALI)=(ALR-0)/(100-0)
综合粗入学率指数(GEI)=(CGER-0)/(100-0)
GDP指数=[log(GDPpc)-log(100)]/[log(40000)-log(100)
其中,以上出现的字母缩写含义如下:
LE:预期寿命
ALR:成人识字率
CGER:综合粗入学率
GDPpc:人均GDP(购买力平价美元)
2010年新的计算方式:
1.预期寿命指数(LEI)=(LE-20)/(83.2-20)
2.教育指数(EI)=(√(MYSI×EYSI)-0)/(0.951-0)
2.1平均学校教育年数指数(MYSI)=(MYS-0)/(13.2-0)
2.2预期学校教育年数指数(EYSI)=(EYS-0)/(20.6-0)
3.收入指数(II)=(ln(GNIpc)-ln(163))/(ln(108211)-ln(163))
而HDI值为三个基本指数的几何平均数
LE:预期寿命
MYS:平均学校教育年数(一个大于或等于25岁的人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年数)
EYS:预期学校教育年数(一个5岁的儿童一生将要接受教育的年数)
GNIpc:人均国民收入

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_人类发展指数 -最新发展

HDI在方法论上吸取了PQLI合理的内核,又增补了人均GDP,并用PPP($)进行换算,在知识变量中增加了平均受教育年限等,可以说HDI把PQLI向前大大发展了一步。而且,自公布以来,HDI在构建及各变量最大、最小值的选择上,还在不断完善和变化。
首先,上述报告中的在校平均年限变量已被组合的小学、中学、大学注册率取代。其主要原因是,计算平均上学年限的公式复杂,而且需要大量的数据,然而,有关平均上学年限的数据未被任何联合国机构和国际组织提供技术注释。此外,该报告中计算上学年限时所用的收入折扣计算方法与《1994年人类发展报告》所使用的方法相同,尽管这种方法常被用于评估分析,但不总是受欢迎。综合注册率克服了这两方面的问题。它能很容易地显示出对24岁以下人口的识字率的评估。
其次,最小收入值已从人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200美元修正到100美元。进行这次修正的原因是,在构建各国GDI时所观察到的女性收入最小值为人均100美元,因此100美元便作为较低目标值。运用这个最低值建立总HDI,以保持HDI和GDI之间在构建上的一致,并保证两组指数之间的可比性。对HDI来说,这个修正只是微不足道的,对HDI值的影响因而也很小。

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_人类发展指数 -揭示内容

人类发展指数从动态上对人类发展状况进行了反映,揭示了一个国家的优先发展项,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制定发展政策提供了一定依据,从而有助于挖掘一国经济发展的潜力。通过分解人类发展指数,可以发现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预警。

优点

①人类发展指数用较易获得的数据,认为对一个国家福利的全面评价应着眼于人类发展而不仅仅是经济状况,计算较容易,比较方法简单。
②人类发展指数适用于不同的群体,可通过调整反映收入分配、性别差异、地域分布、少数民族之间的差异。HDI从测度人文发展水平入手,反映一个社会的进步程度,为人们评价社会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局限性

首先,人类发展指数只选择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和实际人均GDP三个指标来评价一国的发展水平,而这三个指标只与健康、教育和生活水平有关,无法全面反映一国人文发展水平。
其次,是在计算方法上,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如将九个国家的官方贫困线收入4861美元作为实际人均GDP的理想值,而对实际人均GDP水平超过4861美元的那些国家,按照公式计算,这些国家人均GDP的比值将小于0。这样,按HDI的公式计算,这些国家的HDI值将大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计算的HDI的最大值。为此,开发计划署将这些国家的人均GDP设为0,这种处理方式无疑低估了人均GDP高于理想值的那些国家。
再次,HDI值的大小易受极大值和极小值的影响。因为HDI是采用将实际值与理想值和最小值联系起来的方式,来评价相对发展水平的。所以,当理想值或最小值发生变化时,即使一国的三个指标值不变,其HDI值也可能发生变化。

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_人类发展指数 -改进意见

鉴于存在以上局限性,专家们建议,为确保HDI值准确全面地反映现实,计算HDI时应增加更多的变量,并建立非综合指数。因为综合指数难以确定权重。建议对不同国家制定不同的人类发展指数参照值。现在的人类发展指数只测量最基本的人类成就,如寿命、教育等,对于已经超过这一阶段的工业国家应制定不同的指数,以能够把握特别是工业国家社会经济进步的完整范围。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常以该指标为参照,确定对发展中国家的分配和援助标准。许多发展中国家担心人类发展指数对它们获得援助和国际资金有影响。因而建议改进分配标准和援助条件。

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_人类发展指数 -排名情况

2012年
(共187个国家)
1.挪威
2.澳大利亚
3.荷兰
4.法国
5.新西兰
6.加拿大
7.爱尔兰
8.英国
9.新加坡
10.日本
101.中国
185.阿尔及利亚
186.尼日尔
187.布隆迪
2013年8月新排名(前10位)
2013年人类发展指数报告发布于2013年8月16日,使用的数据采集于2013年1-7月。下表是10个最高度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得分:
1:澳门Macau0.941
2:挪威Norway0.939
3:澳大利亚Australia0.937
HDI等级
HDI等级
4:新西兰NewZealand0.921
5:香港Hongkong0.905
6:美国theUnitedStates0.899
7:爱尔兰Ireland0.897
8:奥地利Austria0.893
9:荷兰Netherlands0.890
10:加拿大Canada0.888
2013年人类发展指数报告(2010年数据)中列为高度发展的国家和地区
澳大利亚0.955
澳门0.944
新西兰0.938
美国0.937
荷兰0.921
德国0.920
挪威0.919
瑞典0.916
爱尔兰共和国0.916
瑞士0.913
日本0.912
加拿大0.911
韩国0.909
香港0.906
冰岛0.906
丹麦0.901
以色列0.900
比利时0.897
奥地利0.895
新加坡0.895
法国0.893
芬兰0.892
斯洛文尼亚0.892
西班牙0.885
列支敦士登0.883
意大利0.881
卢森堡0.875
英国0.875
捷克0.873
希腊0.860
文莱0.855
塞浦路斯0.848
马耳他0.847
安道尔0.846
爱沙尼亚0.846
斯洛伐克0.840
卡塔尔0.834
匈牙利0.831
巴巴多斯0.825
波兰0.821
智利0.819
立陶宛0.818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0.818
葡萄牙0.816
拉脱维亚0.814
阿根廷0.811
塞舌尔0.806
克罗地亚0.805

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_人类发展指数 -历年之最

以下是报告发布年份,不是数据年份,如2006年的报告中所使用的是2004年的数据。
2013年----澳大利亚
2012年----挪威
2011年----挪威
2010年----挪威
2009年--挪威(HDI=0.971)
2007年--冰岛(HDI=0.968)
2006年--挪威(HDI=0.965)
2005年--挪威(HDI=0.963)
2004年--挪威(HDI=0.956)
2003年--挪威(HDI=0.944)
2002年--挪威(HDI=0.942)
2001年--挪威(HDI=0.939)
2000年--加拿大(HDI=0.935)
1999年--加拿大(HDI=0.932)
1998年--加拿大
1997年--加拿大
1996年--加拿大
1995年--加拿大
1994年--加拿大
1993年--日本
1992年--加拿大
1991年--日本
1990年--加拿大
1985年--加拿大
1980年--瑞士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310103/55274.html

更多阅读

从GDP到人类发展指数HDI 中国人类发展指数

从GDP到人类发展指数HDI天则经济研究所 茅于轼大家都知道GDP,它是一年中全国人民所创造的财富总量,用元表示。一个国家富不富,就看GDP。世界上有穷国和富国,就是拿人均GDP做标准来划分的。我国改革三十年的成就主要表现为GDP的巨大增

世界各国2014年人类发展指数排名 人类发展指数排名

世界各国2014年人类发展指数排名 核心提示:联合国安理会5大常任理事国(中俄美英法)、7大工业国(G7、美日德法英意加)、金砖5国(中俄印巴非)及20国集团(G20,以上国家及澳、印尼、墨西哥、沙特、土耳其)的排名依次为:澳大利亚第2;美国第5;德国第6

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 透过指数看发展

     9月13日,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在京首次面向社会正式对外发布“中关村指数2012”。  据了解,“中关村指数”主要是借鉴“硅谷指数”,结合中关村实际,设计一套全面反映中关村创新

声明:《人类纪年 人类发展指数 人类发展指数-基本信息,人类发展指数-重要纪年》为网友从未停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