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五的来历 破五节 破五节-简介,破五节-来历

正月初五,民间习惯称为“破五”,是春节后的一个重要节日。传说姜太公封老婆为穷神,并令她“见破即归”,人们为了避穷神,于是把这天称为为“破五节”。

正月初五是什么节_破五节 -简介


破五节

国汉族民间传统节日,也称“忌针节”,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五日。
旧时,汉族民间过春节有很多迷信禁忌,如不得用生米作饭,妇女不能用针缝纫等诸多禁忌,在过了初五之后即告解除,故而称此日为“破五”。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据说,这样可免除谗言之祸。习惯上,过了“破五节”,商店酒楼五行八作方才正式开张从业。如有铺面变化、柜台增减之举,一般多在初六定夺。
由于地域不同,节日习俗也有差异。在北京一带,妇女不许于此日串门,串门则不详。在河南一些地区,人们于此日不劳作,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
农历的正月初五,在民间也算一个遗俗,特别是在山西晋南的农村晨,家家户户都是要过这个节日的。首先,在叫法上人们不说初五,而是说破五。就象人们把五月初五,说成端午一样。
破五这两个字,都是借谐音而来的。一个是破五与泼污同音。人们在过新年的时候,都穿得新崭崭的,里里外外拾掇得挺干净,污秽,污水不能象平常那样乱倒乱泼。再说初一才接来财神,春神,灶神,乱泼污水,乱倒污秽,也怕冲犯了神灵,所以只好先把这几天的污秽污水积攒起来,等到初五这一天才泼倒出去。既是泼污节,神仙们是会躲避开的,即使碰上,也不会怪罪。
另一个意思 是破五与破吴同音。越王勾践在吴国吃苦罪,卑躬屈膝,总算赢得吴王夫差的信任,把他放了回来。勾践为了复兴祖国,报仇雪耻,他卧薪尝胆,劳苦田间,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积蓄了雄厚的物力和兵力。于是,起兵伐吴,经过艰苦的浴血奋战,最后在农历正月初五,攻破了阖闾城,灭了吴国。后来,民间形成这样的风俗:正月初五这天,人们要吃破五圪卷儿,用面捏成窝儿还要喝破五汤,花生,豆儿甜菜米汤/究竟这样的规矩,是怀念吴国灭亡的悲惨,还是庆贺越国灭吴的胜利,那就谁也弄不清楚了。只是我觉得,这个习俗虽小,可也有研究的价值。

正月初五是什么节_破五节 -来历

“破五”是送年的意思,过了这一天,一切就慢慢恢复到大年三十以前的常态了。


破五节

正月初五,民间习惯称为“破五”,是春节后的一个重要节日。传说姜太公封老婆为穷神,并令她“见破即归”,人们为了避穷神,于是把这天称为为“破五”。据说,这风俗来源于姜太公封老婆为穷神,并令她“见破即归”的故事。还有一个略为不同的传说是,大年三十人们请神时,把脏神――姜太公的老婆给忘了。于是她气不过,便找弥勒佛闹事。弥勒佛满脸堆笑,就是不答腔。这脏神气得捶胸顿足,七窍生烟。眼看事情要闹大了,弥勒佛才开口说:“这样吧!今天是初五,让人们再为你放几个炮,包一次饺子,破费一次吧!”实际上,“破五”有不同来历:

1. “破五”的第一种说法:



有些地方又把初五日叫做“圆年”,意思是说年过完了,到这一天要做一个总结,划句号了。其实,这是“破五”的变种,是由于不知“破五”的由来,慢慢的演变出来的
据《封神榜》所说,姜子牙封神,把背叛他的妻子封为“穷神”,有令她“逢破即归”。神话传说中,姜子牙的妻子是很让人讨厌的背夫之妇,封了穷神以后,就更让人讨厌了,还没听说有谁是喜欢穷神的是不是?所以人们就在初五这一天“破”她,让她“即归”----马上滚回去吧!

2. “破五”的第二种说法:



还有一说,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人们要在这一天大摆宴席,燃放鞭炮,搞多种多样的庆祝活动,寓意就是迎接财神的到来。

3. “破五”的第三种说法:


破五节



有好多地方,在除夕夜是要把祖宗请回来过年的,在堂屋的正中,高挂祖宗牌位,烧香上供,意为请祖宗过年,吃好的,不忘祖宗的意思。到了初五,就要送祖宗“回去”了,过年过完了,所以,这一天要烧香,烧纸钱,恭送祖宗。

4、“忌针节”,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五日

旧时,汉族民间过春节有很多迷信禁忌,如不得用生米作饭,妇女不能用针缝纫等诸多禁忌,在过了初五之后即告解除,故而称此日为“破五”。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据说,这样可免除谗言之祸。习惯上,过了“破五节”,商店酒楼五行八作方才正式开张从业。如有铺面变化、柜台增减之举,一般多在初六定夺。

正月初五是什么节_破五节 -打破诸多禁忌

“破五”意为“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一般说来,从除夕至初五期间,有许多节规和禁忌,如不能做新饭、不能出门称忌门、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不能扫地洒水、商店不能开门等。但到了初五,所有的禁忌都打破了。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圣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


破五节

“破五”就是“赶五穷”



郑博士告诉大家,所谓"五穷"也叫"五鬼"。指"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等五种穷鬼。曾见于韩愈的《送穷文》。这位诗文大家说,"凡此五鬼,为吾五患",所以要送而走之。文人无论内心如何思谋,行文总是比较平和,虽属我的大患,还是客客气气送走了吧。到了老百姓便实话实说,"赶五穷","填穷坑",而且动用了爆竹扫帚,不能客气。这毕竟不是请客送礼。赶尽杀绝,当是其中最为慷慨激昂淋漓尽致者。

正月初五“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这一天各家用纸造妇人,称为“扫晴娘”,“五穷妇”,“五穷娘”,身背纸袋,将屋内秽土扫到袋内,送门外燃炮炸之。这一习俗又称为“送穷土”,“送穷媳妇出门”。

破五这一天,许多地方时兴一种叫做“赶五穷”的风俗。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每间房屋里往外头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一切妖魔鬼怪都轰将出去,让它们离我们远远的,越远越好。放“二踢脚”称“崩穷”,把“晦气”、“穷气”从家中崩走。人们从初一至初四已经四天没干活了,日出之前放炮崩穷后,要努力干一天活,称“恨穷”。“破五”意味着只要在新的一年里,不辞劳苦勤勤恳恳便可过上好日子。

打扫卫生是一种彻底的大扫除。从每间房屋里把垃圾扫出门外。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以前,一般是不允许搞卫生的,也扫扫地,但只能在屋里扫,垃圾只能先放在屋里的拐角处。特别大年初一,那是一扫帚也不能动的,说是动了就将好运气弄掉了。可到破五这一天,却非彻底地搞一回大扫除不可了。等到垃圾扫出大门,扫到一个角落,便也将鞭炮从屋里放到了屋外,于是拿来一个极大的爆竹,放在那垃圾堆上,点燃了,轰隆一声,仪式完毕。人们说:这下子,一切穷气穷鬼都给赶跑了!于是吃饭。

“破五”当天勿串门



由于地域不同,节日习俗也有差异。“破五”早晨进劳苦大众祈求吉利、幸福的日子。这天忌串亲访友,也不准串门,因为走亲会把晦气带到别人家、让亲戚沾着了穷气。在北京一带,妇女不许于此日串门,串门则不详。在河南一些地区,人们于此日不劳作,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

破五的来历 破五节 破五节-简介,破五节-来历

正月初五是什么节_破五节 -各地风俗不同

不同的地儿,“破五”这天的过法儿不一样,就是同一地方,过法儿也不完全一样。


破五节

这风俗,南北方有差异。但在放完大炮以后,所吃食物,不尽相同。比如有的地方吃搅团,说是要把一切不如意的东西都用这糨糊般的食物粘住粘掉。用来填穷坑。北方大多是吃饺子,也不叫饺子,叫煮角。先一天夜间包好,第二天早上煮了吃。也包肉馅。妙在包饺子时,须点一支香,在那盛饺子馅的盆上边绕去又绕来,然后才包那饺子。这是为什么?这是将"五穷"之类赶拢了来,包将起来,煮熟了,吃掉。这样做,竟不只是赶走"五穷",而是要赶尽杀绝,有点"食其肉寝其皮"的味道。

天津人破五这一天,家家户户吃饺子,菜板要剁得叮咚响,让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天津人把不顺心的事归结到“小人”的身上,除掉“小人”才能大吉大利,顺顺当当,初五晚上放鞭炮,也有避邪免灾的意味。原来,大年三十,人们请神时,把脏神给忘了。她气不过,便找弥勒佛闹事。弥勒佛满脸堆笑,就是不答腔。这脏神气得捶胸顿足,七窍生烟。眼看事情要闹大了,弥勒佛才开口说:“这样吧!今天是初五,让人们再为你放几个炮,包一次饺子,破费一次吧!”

在晋西北,传统上这天太阳未出山,要掀起炕席,打扫一些炕土送到野外,外加鸣炮、烧香、敬纸;晋北民间习惯则是用彩色纸剪成人的图像,小孩子拿到街头,互相交换。把自己的纸人送给别人,称为“送走穷媳妇”;把别人的纸人换回来,称为“得到有福人”;到了晋东南,民间习惯将烂衣服扔到墙外。

山东初五是个重要的民俗节日,既为“马日”,又为“破五”,还为“财神日”,商家爱选在这一天开业;南方不少地儿则在正月初五祭财神。清代顾禄《清嘉录》上记着:“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在上海,旧俗中正月初四子夜,就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还得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恭敬财神。

陕西韩城一带,破五这一天忌出门,而且要将鲜肉放在锅中炙烤,还要爆炒麻豆,令其崩裂发声,认为这样可以崩除穷气,求得财运。此外旧时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别饱,俗称“填穷坑”。民间广泛流行的送穷习俗,反映了我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正月初五是什么节_破五节 -大小店铺“破五”开张


破五节

按照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就关张了,而到了正月初五这天,家家又都重新开张了。所以,求财也是这一天的重要主题。据说放鞭炮也与求财相关,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到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

正月初五是春节的尾声,也是年假之后新生活的开始。所有为过年而关门休息的大小商店,“破五”过后一般都要选择吉日开张营业,通常是选择大年初六。旧时,买卖人过大年,一般从初一至初五关铺,商号停业,一律上门板,戏院子封箱不唱戏,门上贴初五开市。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圣日,认为选择这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商号酒肆五行八作在年初五开张从业,如有铺面变化、人员增减之举,一般多在初五定夺,俗称“破五”。

正月初五是什么节_破五节 -“破五”要请好请对财神

正月初五是财神爷生日,财神爷最为“风光”的时候。财神,俗称财神爷,能保人发财。


破五节迎财神

家家户户在这一天都要迎财神。那么,“财神”究竟何许人也? 财神,俗称财神菩萨,是掌管天下钱财的。农历年初五是迎财神,这天早晨,雄鸡报晓的时候,鞭炮声就响彻云霄,黎明即起的人们相互作躬,说上几句“恭喜发财”、“大吉大利”的话.据说,在旧银钱行业,更为隆重,他们每逢旧历正月初四深夜,就有迎财神仪式,商店全体人员都要向中堂张贴的财神像顶礼膜拜,祝祷新的一年利市。
财神分为“正财神”及“邪财神”
财神像大致上可分为“正财神”及“邪财神”二类:
1、正财神可分为二种:文财神;武财神
2、邪财神如四面佛、车公元帅等之类。

正月初五是什么节_破五节 -相关条目

民俗传统春节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310103/55248.html

更多阅读

“七夕节”的来历 七夕节的传说

我国民间称农历七月初七为“七夕节”,是我们汉族的传统节日。其来源于中国民间四大传说之一的《牛郎织女》。牛郎织女在这一天相会,据说每年的这一天都会下雨,那是牛郎织女在哭泣,老年人都说在这天晚上躲在葡萄架下可以听到牛郎织女的说

寒食节和清明节的来历 寒食节是清明节吗

清明节清明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

寒衣节的来历传说 寒衣节的传说

今天是11月22日农历十月初一,也就是每年的寒衣节了。是汉族传统的祭祀节日,又叫做“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秋祭”,民众多数称作鬼头日。相传寒衣节起源于周代。在寒衣节这一天特别的注重祭奠祖先,叫做送寒衣。这一天也标

七夕节的来历 七夕节手抄报内容 七夕节的来历

一年一度的七夕节又要到了,亲爱的朋友们,当你们学过牛郎织女的课文后,是不是很有感想啊!老师布置的手抄报作业弄好了吗?出国留学网手抄报栏目为您提供七夕节手抄报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喜欢就收藏吧,记住了,是出国留学网哦!七夕节手抄报

寒食节的来历 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

寒食节又称为禁火节,寒食节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传说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谁曾经割股为他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后,分封群臣时却忘记了介于推。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

声明:《破五的来历 破五节 破五节-简介,破五节-来历》为网友夏末涼薄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