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浦歌古诗原文 《秋浦歌》 《秋浦歌》-原诗,《秋浦歌》-赏析

这是一首写愁的诗。李白以白发喻愁,突出“愁”之长度,古往今来,唯此一人。开篇便是大胆的夸张“白发三千丈”,次句点出原因,化无形之愁为有形之物。末两句将万端心绪汇于一问之中,言尽而蕴意不尽。诗人的“愁”,让人看得见,摸得着,也因此该诗成为言愁的千古名句。


《秋浦歌》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李隆基的天宝末年,这时候唐王朝政治腐败,诗人对整个局势深感忧虑。此时,李白已经五十多岁了,理想不能实现,反而受到压抑和排挤。这怎不使诗人愁生白发,鬓染秋霜呢?诗人用极其夸张的手法,写出自己内心深长的愁绪。前两句出语天真,白发竟然有“三千丈”那么长,在生活中是根本不可能的,但如此夸张的描写,却把作者内心的愁苦生动而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后两句水到渠成,用“不知”两字写出一种惊奇和叹惜,年华逝去的感慨得到深刻的抒发。“秋霜”两字用语自然,但却发人深思。如果不是仙才,根本作不出这样的诗!

秋浦歌 李白_《秋浦歌》 -原诗

秋浦歌

秋浦歌古诗原文 《秋浦歌》 《秋浦歌》-原诗,《秋浦歌》-赏析

李白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注释
1、秋浦歌:天宝十三载(754),李白流寓秋浦时所作的组诗,共十七首。

2、秋浦:今安徽贵池县西南一浦,产银产铜。

3、缘:因为,指因为愁思有那么长

个:这样

5.秋霜:指白发。
译文
我头上的白发长到三千丈!只因我心中的愁绪也这样长。
对着明亮的镜子,我的头发白得象秋霜。我真不知道哪里弄来这模样!

秋浦歌 李白_《秋浦歌》 -赏析


《秋浦歌》这首诗采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衷。
首句“白发三千丈”作了奇妙的夸张,似乎不近情理,一个人七尺身躯,而有三千丈的头发,根本不可能。读到下句“缘愁似个长”才豁然明白,因为愁思像这样长。“缘”,因为;“个长”,这么长。白发因愁而生,因愁而长。这三千丈的白发,是内心愁绪的象征。诗中有形的白发被无形的愁绪所替换,于是这三千丈的白发很自然地被理解为艺术的夸张。

后两句“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是说:照着清亮的铜镜,看到自己萧萧白发,简直没法知道自己的头发怎么会变得这样的白。通过向自己的提问,进一步加强对“愁”字的刻画,抒写了诗人愁肠百结难以自解的苦衷。“秋霜”代指白发,具有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
“曾记当年骑竹马,而今便是白头翁。”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小时候的事情还历历在目、记忆犹新,怎么就已经白发上头了?无怪古往今来,许多诗人都哀叹青春易逝、光阴难留、人生如梦。但李白与众不同,他一来就出口不凡:白发三千丈!猛一下把个满头银发的形象推到你的面前,而那雪白的银丝却一直飘洒流荡而去,消失在无穷远的地方!当这一震撼人心的镜头淡出以后,他才向你吐露内心的哀愁,指出白发是因愁而起,可知愁有多深!又用雪白而寒冷的秋霜描述象征老迈的白发,意味着走向老迈的过程是一个冷峻的现实,而对于“老之将至”这一警告,自己还是深感突然、手足无措,不免发出由衷的哀叹!
这是一首抒愤诗。诗人以奔放的激情,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塑造了“自我”的形象,把积蕴极深的怨愤和抑郁宣泄出来,发挥了强烈感人的艺术力量。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310103/54304.html

更多阅读

古诗:《碛中作》小实录/一页烟雨

新上了一首古诗《碛中作》,实录如下:2013年12月3日星期二音乐图片师:看着一轮明月,你有什么想说的。生1:很幽静。有点哀伤,特别冷清。明月是孤独的,四周非常的安静,就只有它在天上。师:月亮是很多作家,文人,诗人,喜欢吟咏的对象。《我的思

秋浦歌古诗原文 《秋浦歌》 《秋浦歌》-原诗,《秋浦歌》-赏析

这是一首写愁的诗。李白以白发喻愁,突出“愁”之长度,古往今来,唯此一人。开篇便是大胆的夸张“白发三千丈”,次句点出原因,化无形之愁为有形之物。末两句将万端心绪汇于一问之中,言尽而蕴意不尽。诗人的“愁”,让人看得见,摸得着,也因此该诗

声明:《秋浦歌古诗原文 《秋浦歌》 《秋浦歌》-原诗,《秋浦歌》-赏析》为网友爱到终身奉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