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田野》是谢飞导演,周里京、林芳兵主演的作品。上映于1983年。该片是一部表现知识青年题材的影片。
我们的田野_《我们的田野》 -电影内容简介
60年代后期,一场震撼人心的动乱席卷中华大地,青年人怀着狂热的追求为理想而斗争。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五个北京学生来到黑龙江垦荒兵团。
他们出身不同,性格各异,但面对北大荒迷人的秋景,他们忘怀了一切,辽阔的原野,美丽的白桦林, 使他们心旷神怡。
《我们的田野》他们中有希南、七月、曲林、肖弟弟和凝玉。年龄最大的陈希南 身强力壮,善于思考;干部子弟韩七月热情、偏激,“革命造反”使她的性格有点扭曲;华侨子弟萧弟弟天真 善良,就是爱哭;调皮蛋曲林,爱玩 爱闹,但讲哥们义气;凝玉美丽善良 ,但羞怯软弱。
冬天来了,北大荒一片冰雪世界,生活也日趋严酷,五个青年在动荡的年代里经受着严峻的生活考验。韩七月收到父母的来信后脸色阴沉,她发誓不回城,要在北大荒干一辈子,并坚决与黑帮父母划清界线。
萧弟弟每天盼着国外的母亲能给他来信,但他的希望每每落空。北大荒冷酷无情,凝玉无法忍受艰苦的创业生活,竟用结婚的方法离开兵团。她知道希南爱她,但最终怀着隐痛,离开了大家离开了田野。送别那天,五个好友就缺希南,希南爱慕凝玉,但命运却作出了另一种安排。
凝玉走了。萧弟弟染上重病住进了医院。韩七月在一次扑灭山火中光荣牺牲。曲林病退回了城。希南埋头温课 ,考上了大学。几年后,希南大学毕业,在北京碰到了曲林和凝玉,但他俩的生活并不尽如人意。在母校的校庆会上,希南听着《我们的田野》的歌声,思绪回到了北大荒,那给他留下终生烙印的生活,他仿佛看到七月在熊熊大火中向他呼唤。
他想起肖弟弟重回北大荒后给他的信中的话:“很少有我们这一代的青年遭受这么大的催残,但我们的理想信念不会毁灭、不会消亡。就像一场大火过后,无论留下多么厚的灰烬,在大地母亲的哺育下,从那黑色焦土中生长出来的新芽,只会更加青翠、更加茁壮。”希南下定决心,毅然放弃留在城里工作的机会,回到曾经流过血汗,埋葬着战友的地方――北大荒。
我们的田野_《我们的田野》 -电影评论
《我们的田野》是一部表现知识青年题材的影片。在谢飞的影片中,这部影片的立意最为独特。
在影片拍摄时期,中国的知青运动刚刚成为历史,对这一运动的反思处在一种初级阶段。该片有意避开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全面估价,着重于几个生动的艺术形象的刻划。这可能使该片对知青运动的总体态度值得探讨。或许,正是由于这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影片中对于那些有机会(有幸或不幸)参与到这一大规模的历史运动中的青年们的表现,才特别富于激情。所以,它不是一部历史反思性的影片,而是一部充满激情的悲剧性咏叹调。
这部影片拍摄于谢飞已入不惑之年,但其创作冲动却产生于他青年时代不可磨灭的人生体验和历史记忆。注意这一时间差对于我们把握这部影片所表现的理想主义和浪漫情怀具有重要意义。谢飞本人并不是知识青年。但是他说,在他拍过的所有影片中这部影片中所描写的生活对他更为熟悉,原因是他有过四年的干校劳动生活,这种生活与知青生活极为相似。
我们的田野_《我们的田野》 -创作动机
《我们的田野》关于该片的创作动机,他还提到了1979年他在人民大会堂参加纪念五四运动60周年文艺演出大会中的感受。会上,那些曾经参加过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老学生、老战士们充满激情和幸福回忆的演唱在他身上产生了极大的震动。
在他看来,那些有着值得回忆、值得自豪的青春的人是幸福的。而在我们这一代人的青年时代中,"竟然连一首值得回忆、留恋的歌曲都找不出来",有的只是"可鄙"、"可笑"、"可悲"和"饱经患难的青春"。或许,正是这种强烈的失落感和同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产生了孟子的那种"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式的奇思异想:"一场大火之后,不论留下多么厚的灰烬,从黑色焦土中滋生出来的新芽,只会更青、更美、更茁壮。"他由衷地萌生出一种从不堪回首的往事中寻找或挖掘出积极意义和有价值的东西的冲动。于是我们就看到,在片中,经受过磨练的知识青年对中国社会历史可能产生的影响,被放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位置。
我们的田野_《我们的田野》 -影片故事的含义
影片故事的含义,在影片片头的处理中就有了极其明显的提示。影片的第一个镜头是一个近景镜头,雪地上一片稀疏而枯弱的小草在萧瑟的风中摇摆着,接下来,镜头横移,露出旭日东升的辉煌背景,在小草远处的背景中可以隐约地看到一个人影。
接着镜头切至这个人(也即本片的一号人物西南)在北大荒的雪地上跋涉的特写镜头。接下来几个镜头的内容是:西南在雪地中拽出已经牺牲的女知青韩七月的墓牌,凭吊,西南坐在驰骋在祖国田野的火车上,打出片名:我们的田野。影片开始于西南从大学的农学院毕业以后。
我们的田野_《我们的田野》 -故事的表现
影片的故事主要是通过西南的断断续续的回忆表现出来的。在影片中,美丽、灿烂的白桦林场景和夜半荒野中的"篝火晚会"段落,为营造插队时代峥嵘岁月的浪漫情调起了重要作用。
在影片中,知青的"历史价值"不是通过知青建设北大荒的业绩而主要是通过西南的毕业选择来体现的。坐在车厢里沉思的西南形象,让人感到他是一个肩负着中国历史重任的人。当然,西南还只是决心回到北大荒,如何在北大荒建设中起作用,是以后的事。
其次还体现在已经残废但仍愿意在北大荒献身的阿弟身上,或许还应当包括已经葬身于这块土地的小左派七月。而另外两个人,一个成了司机,一个成了小学教师,他们是作为一次"伟大运动"的逃兵和不坚定份子来加以表现的,他们在影片故事中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们是这一运动的英雄人物的衬托因素。
不能说这种描写没有依据,因为任何一次真正伟大的运动中都会有逃兵和不坚定者。但是,值得探讨的并不是表现知青运动的某种客观历史价值,而是在现阶段将这种意义绝对地系乎西南式的行为中。
在从事现行秩序制定时仍不得不把共产主义的某些原则后置以及城乡差别依然存在的今天,那种排它的西南式行为确实具有某种悲壮的意味,尽管它并不具有积极的脚踏实地的现实意义,但其积极参与历史的真诚态度是可歌可泣,令人感动的。
我们的田野_《我们的田野》 -参考资料
http://post.baidu.com/f?kz=68351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