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忆吹箫》这个词牌最早见于晁补之词,最著名的作品是李清照的《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凤凰台上忆吹箫_《凤凰台上忆吹箫》 -简介
《凤凰台上忆吹箫》,词牌名。《词谱》卷二十五引《列仙传拾遗》:“萧史善吹箫,作鸾凤之响。秦穆公有女弄玉,善吹箫,公以妻之,遂教弄玉作凤鸣。居十数年,凤凰来止。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数年,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去。”宋词始见于《晁氏琴趣外篇》。通常以《漱玉词》为标准。双调九十五字,前片十句四平韵,后片九句五平韵。
凤凰台上忆吹箫_《凤凰台上忆吹箫》 -来历
凤凰台是潮州八景之一,是游人徘徊难离的名胜。《凤凰台上忆吹箫》词牌取传说中萧史与弄玉吹箫引凤故事为名。相传战国时期,秦穆公有个小女儿,因自幼爱玉,故名弄玉。弄玉不仅姿容绝代、聪慧超群,于音律上更是精通。她尤其擅长吹笙,技艺精湛国内无人能出其右。弄玉及笄后,穆公要为其婚配,无奈公主坚持若不是懂音律、善吹笙的高手,宁可不嫁。穆公珍爱女儿,只得依从她。一夜,弄玉一边赏月一边在月光下吹笙,却于依稀仿佛间闻听有仙乐隐隐与自己玉笙相和,一连几夜都是如此。弄玉把此事禀明了父王,穆公于是派孟明按公主所说的方向寻找,一直寻到华山,才听见樵夫们说:“有个青年隐士,名叫萧史,在华山中峰明星崖隐居。这位青年人喜欢吹箫,箫声可以传出几百里。”孟明来到明星崖,找到了萧史,把他带回秦宫。
萧史与弄玉成婚后,教弄玉吹箫学凤的鸣声。学了十几年,弄玉吹出的箫声和真的凤凰叫声一样,甚至把天上的凤凰都引下来了。秦穆公专门为他们建造了一座凤凰台,这就是凤凰台的由来。萧史和弄玉住在凤凰台上,一连几年不饮不食,亦不下台。有一天,二人笙箫相和后,竟引来金龙紫凤,萧史乘龙,弄玉跨凤,双双升空而去。成语“乘龙快婿”“龙凤呈祥”便是因此而来。 关于萧史其人,最早记载见于汉朝时的刘向《列仙传》卷上《萧史》。原文为:“萧史善吹箫,作凤鸣。秦穆公以女妻之,作凤楼,教弄玉吹箫,感凤来集,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夫妇同仙去。”后来的《东周列国志》,将这一奇事详细叙述,作“弄玉吹萧双跨凤,赵盾背秦立灵公”一章,很多人都是从此书中了解到这段轶事的。
因为传说中萧史弄玉是居住在华山中峰的,所以现今中峰又名玉女峰。玉女峰上许多胜迹也因玉女(弄玉)而得名。人们在中峰上修建了玉女祠,祠前有一石臼,名为玉女洗头盆;它前面的石台,就是玉女梳妆台;那下面的石洞,是玉女当年的居室,称作玉女室。此外,玉女祠北又有品箫台、引凤亭,是萧史吹箫引凤的地方。
吹箫引凤,乘龙而去,白日升天,后世历代文人墨客纷纷歌诵这段历史,“凤凰台上忆吹箫”也由此而来,表达了人们对这对神仙眷侣的怀念和祝福,直至现在仍被人津津乐道。
凤凰台上忆吹箫_《凤凰台上忆吹箫》 -格律
【定格】对照词:《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韵)。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平平(韵),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休休, 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韵)。
念武陵人远,烟锁重楼。
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平(韵)。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韵)。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此格为此词正体。 上片首二句各四字,不用韵,第三句六字,起平韵,第四五句十一字为四字对句上加三字逗。前结三字一句、四字两句。下片换头六字不用韵。第四五句同上片四五句,后结三字一句、六字一句。
(说明:词牌格律与对照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对照词使用斜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
平:填平声字;仄:填仄声字(上、去或入声);中:可平可仄。逗号“,”和句号“。”:表示句;顿号“、”:表示逗。粗体字:表示平声或仄声韵脚字,或可押可不押的韵脚。下划线:领格字。『』:例作对偶;〖〗:例作叠韵。)
凤凰台上忆吹箫_《凤凰台上忆吹箫》 -典范词作
1.【宋】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2.【宋】晁补之《凤凰台上忆吹箫・千里相思》
2.【清】贺双卿《凤凰台上忆吹箫・寸寸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