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历史沿革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历史沿革,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以应用型、技术型科学研究为导向,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法、农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上海市属多科性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以“培养一线工程师、高端应用技术人才”为办学特色。2007年,学校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优良绩;2010年10月,学校主体搬迁至奉贤校区。学校坚持走国际化办学的道路,该校先后与国外75所高校建立了广泛的交流合作关系,现有市场营销、机械设计制造工程及其自动化、应用化学4个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16年1月,经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考察和评议并报教育部审核,更名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地址_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历史沿革

学校是由三所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三校分别是冶金高专(现北校区)、轻工高专(原东校区)和化工高专(现南校区)分别成立于1954年、1956年和1959年。1997年,轻工高专和冶金高专被国家教委批准为全国示范性普通高等工程专科学校。2007年10月7日,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奉贤校区启用,首批1000多名07级大一新生入住,至此,列入本市高校布局结构调整建设规划的项目基本完成。2007年10月23 日,学校在图书馆举行校史馆揭幕仪式。2016年1月,经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考察和评议并报教育部审核,更名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校园上海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1956年成立,位于邯郸路440号。学校的前身系中专学校,创建于1956年秋。当时上海市轻工业局开办了上海市轻工业技术学校,同年9月,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局在所属制药公司开办的上海制药工业中等技术学校的基础上,开办了上海市第二轻工业技术学校。1957年7月,因一、二轻工业局合并,两所学校也合并,改名为上海市轻工业学校。1959年9月,上海轻工业半工半读专科学校并入该校,与上海市轻工业学校两块牌子、一套班子。1962年9月,上海食品工业学校并入该校,改名为轻工业部上海轻工业学校,与上海轻工业专科学校两块牌子,一套班子。1974年9月学校改名为上海轻工业七・二一工人大学。1978年1月,恢复大专,定名为上海轻工业专科学校。1992年4月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上海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上海冶金高等专科学校,1954年成立。上海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位于上海市徐汇区漕宝路121号,地处上海市西南隅的漕河径新兴技术开发区。校园占地约10.5公顷,校舍建筑面积6.6万余平方米。

上海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的前身是中央重工业部领导的“重工业部上海冶金机械工业学校”(属中专)。1954年8月,上海冶金机械学校建校筹备处成立,1955年7月,上海冶金机械工业学校正式成立,位于原上海市龙华区徐家木桥。1956年5月,改属中央冶金工业部领导,1958年7月,冶金工业部委托上海冶金工业局代管,同年10月改为专科学校,并更名为上海冶金专科学校。同年11月,学校与上海钢铁工业学校合并,分设大专部和中专部。1962年6月,学校由高级专科学校改为中等专业学校。1963年3月,上海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归冶金部直接领导,同年6月校名改为上海冶金机械学校,并于1964年2月定为冶金部的重点学校。1971年3月,学校归上海市冶金工业局领导。1974年9月学校改为上海冶金七・二一工人大学,招收工人学员。1978年1月恢复上海冶金专科学校名称和高等专科学校性质。1990年10月,学校又与上海第二冶金专科学校合并成上海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并于1991年9月启用新校名。

上海化工高等专科学校,1959年成立。初名为上海化学工业半工半上海化工高等专科学校读专科学校,校部设在上海市化工局,学制三年。1960年7月,更名为上海化学工业专科学校。1961年,学校迁至上海市漕宝路120号。校园占地面积1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1962年上海化工医药专科学校并入。1971年5月,上海化学工业专科学校、上海市化学工业学校、上海农业化工学校三校合并为上海市化学工业专科学校。1974年校名改为上海化工七・二一工人大学。1978年8月,恢复上海化学工业专科学校校名。1992年4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校名调整为上海化工高等专科学校。校训是“勤奋、求实”。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地址_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教学理念


校训石学校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卓越一线工程师,形成了“依托行业、服务企业,培养一线工程师为主的高端应用技术人才”的办学特色。

学在积累五十余年一线工程师培养经验的基础上,传承行业办学的优良传统,以适应现代国际大都市先进制造业、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应用型人才需求,坚持“崇尚实践、回归工程、成人成材”的教育理念;坚持“实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应用”的培养原则,坚持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参与课堂教学、参与毕业设计和论文指导的导向,将工程实践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学校还主动汲取德国、法国等国家工程师培养的经验和理念,以工程创新学院为试验区,积极探索和实践以卓越一线工程师培养为目标的多元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通过实施“工程对象教学”、“实验驱动教学”等教学模式,通过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等学习方式,大大激发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本科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7.63%,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社会各界普遍认可。

上海历史沿革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历史沿革,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校训

“明德、明学、明事”

校训涵义,“明”为“清楚,懂得,知晓,明白”等,引申为学会、通过学习而掌握。“明德”,即通过教育,使学生学会怎样做人,怎样做有德之人。中国传统教育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地址_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学科建设

学院以四年制本科教育为主,兼办(三年制)高职高专,发展研究生教育。学校现有工、理、管、经、文、法、农、艺8大学科门类,其中工学、理学、管理学三大主要学科覆盖了25个本科专业类。学校共设有47个本科专业,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1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1个专业硕士学位(化学工程)授予领域。以现代都市工业学科群为主体的应用技术研究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特色的学科群覆盖了上海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领域,形成了“上海市、市教委、学校”三级重点学科建设格局。学校设有国家级质量监督检验中心1个,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3个,上海市重点学科3个,市教委重点学科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上海市级特色专业1个,市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项;2个上海高校高水平特色发展项目。

学院

校园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人文学院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理学院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学院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轨道交通学院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体育教育部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工程创新学院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高等职业学院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教育部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地址_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工1738名,其中专任教师1091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424名,占教师总数的38.86%,其中教授105名。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7.45%,其中博士学位376名,占教师总数的34.46%。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20名,硕士研究生导师313名。学校积极开展“筑巢引凤”六大工程,在大力引进优秀师资的同时,注重师资队伍的培养,经过不懈努力。现师资力量较为雄厚,师资结构合理。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地址_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科研学术


校门学校以应用型、技术型科学研究为导向,从工程实际和技术开发中凝练出科学问题进行应用基础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部委攻关项目、科技部重大基础前期研究专项等国家项目115项,省部级项目158项。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121部,发表学术论文3563篇,其中核心刊物论文 1899篇,三大检索收录论文587 篇,申请专利数726个,其中发明专利534个。学校科研经费从合校之初的300多万元,上升到2012年的1.6亿元。学校先后与企业签署了786项合作协议,项目经费近2亿元。获省部级上科研成果奖25项,校长卢冠忠教授的“稀土催化材料及在机动车尾气净化中应用”项目于200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同时学校还承担上海石化焦油综合利用、飞机汽车工业和大电气设备等高性能金属材料研制、宝钢的节能改造项目,积极参与国家战略和上海市重点项目的科技攻关,包括高铁和城市轨交的技术攻关项目等,产生了积极的社会经济效益,提升了教师的科研能力,从而反哺了本科教学,提高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省部级研究中心省(市)部级工程研究中心1上海药物合成工艺过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1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2上海市冶金工艺和设备检测专业技术服务平台2012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3上海香料香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2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地址_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合作交流

合作


校园―图书馆学校狠抓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并结合自身发展的特色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加强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确立了立足上海,面向长三角,辐射全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服务中小城市、中小企业的服务社会定位。为此,学校积极构建多学科融合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不断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和贡献率。学校先后与浙江省、安徽省、江苏省的多个市(县)签订全面合作协议,为300多家中小型企业开展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同时,学校还不断推进与行业协会、研究院所和大型企业的合作与联系,与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宝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华谊(集团)公司、上海电气(集团)公司、上海石化公司、上海科学院、上海化工研究院、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等单位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共同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技术创新支持,在区域内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交流

学校坚持走国际化办学的道路,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法国、英国、日本等十多个国家(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企业建立了广泛的交流合作关系,签署了91份合作协议,现有市场营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应用化学4个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还积极推动教师互访和学生交流,选派百余名教师赴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274名学生出国交流。经教育部批准,学校自2007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至今已有来自17个国家的235名外国留学生来校学习。同时,学校引进优秀外籍教师,并邀请国外专家学者来校参与教学、科研工作。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地址_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现任领导

厉无畏

名誉校长。男,1942年11月生,民革成员,经济学家现任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

吴松

党委书记。男,1963年6月生,汉族,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300103/51326.html

更多阅读

浅谈VPN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vpn

前言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PrivateNetwork,简称VPN)指的是在公用网络上建立专用网络的技术。其之所以称为虚拟网,主要是因为整个VPN网络的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并没有传统专网所需的端到端的物理链路,而是架构在公用网络服务商所提供的

声明:《上海历史沿革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历史沿革,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为网友文艺就是小清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