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救寺简介 普救寺 普救寺-交通信息,普救寺-景区简介

普救寺位于山西省西南永济市蒲州古城东3公里的峨嵋塬头上。这里塬高29米~31米,南、北、西三面临壑,惟东北向依塬平展。原有范围,东西宽200米,南北长350米,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这里地势高敝,视野宽阔,寺院坐北朝南,居高临下,依塬而建。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艺。

普救寺_普救寺 -交通信息

从永济火车站乘座2路、3路公交车到普救寺下车即到,票价3元。

普救寺_普救寺 -景区简介


普救寺

普救寺位于永济市蒲州镇西厢村的塬上。

普救寺始建于唐武则天时期,原名永清院,是一座佛教十方院。元代王实甫《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中说的“红娘月下牵红线,张生巧会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普救寺内。

从1986年以来,新修复的普救寺,寺院建筑布局为上中下三层台,东中西三轴线(西轴为唐代,中轴为宋金两代,东轴为明清形制),规模恢宏,别具一格。从塬上到塬下,殿宇楼阁,廊榭佛塔,依塬托势,逐级升高,给人以雄浑庄严,挺拔俊逸之感。加之和《西厢记》故事密切关联的建筑:张生借宿的“西轩”,崔莺莺一家寄居的“梨花深院”,白马解围之后张生移居的“书斋院”穿插其间。寺后是一地势高低起伏,形成活泼的园林花园。园内叠石假山悬险如削,莺语双亭飞檐翘角。荷花池塘上横架曲径鹊桥,亭桥相接、湖山相衔。莺莺的“拜月台”掩映在青松翠柏、千竿修竹之中。 屹立在寺中的莺莺塔,不仅形制古朴、蔚为壮观,而且以奇特的结构,明显的回音效应着称于世。游人在塔侧以石扣击,塔上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咯哇――”“咯哇――”的蛤蟆叫声,令游人连连称奇。据方志中称之“普救蟾声”,为古时永济八景之一。由于《西厢记》的问世,使得这个“普天下佛寺无过”的普救寺名声大噪,寺内的舍利塔也被更名为“莺莺塔”而闻名遐迩。而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千百年来一直撼动着人们的心灵,使它成为蜚声着誉的游览胜地。

它是中国历史名剧《西厢记》故事的发生地。寺内有座方形砖塔,原名舍利塔,俗称莺莺塔。这座塔同北京天坛的回音壁、河南宝轮寺塔、四川潼南县大佛寺内的“石琴”,并称为中国现存的四大回音建筑;和缅甸掸邦的摇头塔、匈牙利索尔诺克的音乐塔、摩洛哥马拉克斯的香塔、法国巴黎的钟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并称为世界六大奇塔。

普救寺_普救寺 -基本内容

传说

传说五代时,河东节度使作乱,后汉朝刘知远派郭威去讨伐,围蒲州年余,百姓苦甚。郭威召寺僧问策,僧曰:"将军发善心,城即克矣!"。郭威当即折箭为誓,翌日破城,满城百姓得救,从此更名普救寺。

修复

历经岁月沧桑,寺内殿阁僧舍均已毁坍湮没,唯有13层、高37米的舍利砖塔(俗称莺莺塔)依然屹立于土岗之上。20世纪80年代中期,依据唐代佛教寺院的布局和西厢记故事的格局修复了普救寺。巍峨高大的主殿、小巧玲珑的西厢书斋、方整宽敞的塔院、崔相国夫人和莺莺小姐所在的佛居别墅等建筑都已落成,它们依山而筑,错落有致。

同心大锁

尤为引人注目的就是寺前广场有一同心大锁。一面书"愿天下人终成眷属",一面书"永结同心"字样。

布局

寺宇布局以中轴线为准,依次为天王殿、钟鼓楼和大雄殿。东侧前为经院,后为僧舍等;西路为塔院、西厢书斋,最后是别墅花园。

普救寺的建筑由寺院和园林两部分组成,寺院部分在前,园林部分在后。山门上悬挂着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的寺名横匾。 普救寺的寺院建筑,大致分布在三条轴线上。西轴线上的建筑有大钟楼、塔院回廊、莺莺塔、大雄宝殿;中轴线上有天王殿、菩萨洞、弥陀殿、罗汉堂、十王堂、藏经阁;东轴线上有前门、僧舍、枯木堂、正法堂、斋堂、香积厨等。大雄宝殿内供着三尊石佛。这三尊石佛都是立像,其中释迦牟尼佛像高三点九米,均是八十年代修复普救寺时在塔后三十三米处的地下出土的。从佛像的艺术风格看,这当是南北朝时期的作品。据说,另外两尊佛像出土时没有头,现今的佛像头部是以后加上去的。

历史名剧《西厢记》,描述了张生和崔莺莺的恋爱故事。当年,张生赴京赶考,途中遇雨,到普救寺游玩。碰巧,在寺内看见了扶送父亲灵柩回乡时滞留在寺内的崔莺莺。两人一见钟情。张生当年的读书处西轩,就在大雄宝殿的西侧。莺莺和她母亲、侍女红娘居住的黎花深院,就在大雄宝殿的东侧。在这里有张生越墙会莺莺的跳墙处,也有张生上墙踩踏过的杏树。

大钟楼

跨进山门,沿石阶而上,即至飞檐翘角、气势雄伟的大钟楼。


永济普救寺美景

此楼全高17米是一座重檐歇山式的仿唐建筑。楼上悬匾"大钟楼", 是中国著名书画大师董寿平先生所书。楼前楹联系现代著名书法家卫俊秀先生撰写。联曰:"高标跨穹窿,百尺危楼独雄秀;钟声震寰宇,万念俱空悟世人",联语既带有浓郁的佛家韵味,又写景贴切,加之字体古朴苍劲,眼前这座大钟楼,在《西厢记》"白马解围"一折中竟成了"观阵台"。话说守卫蒲津桥的将领孙飞虎听说暂住在普救寺内的相国之女崔莺莺长得如花似玉,貌似天仙,想占其为妻,遂带领5000人马将普救寺团团围住。

当时,满寺僧侣惶恐不安,老夫人迫于无奈,许诺有退得贼兵者即将莺莺许配为妻,并倒陪嫁妆。此赏格正中张生之意,即献策书报蒲关,请同窗好友白马将军破贼解围。为了显示白马将军的威力,张生邀请老夫人、法本长老等僧众,登上大钟楼观看两军对阵厮杀,白马将军如何生擒孙飞虎之战况。如今,游人登楼俯视,想象当年"半万贼兵,卷浮云片时扫净"的鏖战情景,体会"白马将军义薄云,书生笔阵扫千军"的个中滋味,会有万千感概。

普救寺_普救寺 -舍利塔


莺莺塔

永济普救寺的另一独特之处为唐建明修的舍利塔。舍利塔又名"莺莺塔",是后人为怀念莺莺而传名的。该塔平面呈方形,十三层,高约50米,叠刹出檐,收刹很小,虽经明代重修,但仍保留着明显的唐代风韵。与别的塔不同的是,当你站在塔前,以石相击,塔身便会发出一种酷似蟾鸣的响亮回声,所站位置不同,所听回声也像出自不同塔级。这种声学效应,实属罕见,故有人将其与北京天坛回音壁、河南宝轮寺塔、四川潼南县大佛寺的石琴,并称为我国四大回音建筑。

普救寺_普救寺 -主要景点

同心大锁


普救寺

尤为引人注目的就是寺前广场有一同心大锁。一面书“愿天下人终成眷属”,一面书“永结同心”字样。

大钟楼


大钟楼

跨进山门,沿石阶而上,即至飞檐翘角、气势雄伟的大钟楼。此楼全高17米是一座重檐歇山式的仿唐建筑。楼上悬匾“大钟楼”,是中国著名书画大师董寿平先生所书。楼前楹联系现代著名书法家卫俊秀先生撰写。联曰:“高标跨穹窿,百尺危楼独雄秀;钟声震寰宇,万念俱空悟世人”,联语既带有浓郁的佛家韵味,又写景贴切,加之字体古朴苍劲,眼前这座大钟楼,在《西厢记》“白马解围”一折中竟成了“观阵台”。话说守卫蒲津桥的将领孙飞虎听说暂住在普救寺内的相国之女崔莺莺长得如花似玉,貌似天仙,想占其为妻,遂带领5000人马将普救寺团团围住。


大钟楼

当时,满寺僧侣惶恐不安,老夫人迫于无奈,许诺有退得贼兵者即将莺莺许配为妻,并倒陪嫁妆。此赏格正中张生之意,即献策书报蒲关,请同窗好友白马将军破贼解围。为了显示白马将军的威力,张生邀请老夫人、法本长老等僧众,登上大钟楼观看两军对阵厮杀,白马将军如何生擒孙飞虎之战况。如今,游人登楼俯视,想象当年“半万贼兵,卷浮云片时扫净”的鏖战情景,体会“白马将军义薄云,书生笔阵扫千军”的个中滋味,会有万千感概。

莺莺塔

“普救蟾声”世界奇塔


普救寺

普救寺西轴线上,屹立着一座古朴典雅的方形密檐式的砖塔,原名舍利塔,因西厢记里张生与崔莺莺的故事发生在塔下,故俗称“莺莺塔” 。该塔以其独特的结构和精湛的工艺具有特殊的回音效应――“普救蟾声”,堪称中国四大回音建筑和世界奇塔。回音建筑,在中国的文化园林中,堪称绝艺。然而这种古代的绝艺全国保留下来的仅存四处,它就是北京天坛的回音壁,山西永济普救寺的莺莺塔,河南三门峡宝轮寺塔,四川潼南县大佛寺的“石磴琴声”。莺莺塔的回音效应“普救蟾声”,即游人在塔西以下相击,可听到从塔上传来“咯哇!咯哇!”的蛙鸣声。这一奇异效应使游客留恋往返,赞叹称绝。一些声学专家把莺莺塔的“蛙鸣”与缅甸掸邦的摇头塔、摩洛哥马拉克斯的香塔、匈牙利索尔诺克的音乐塔、法国巴黎的钟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誉为世界六大奇塔。

唐风明制 结构奇特

据寺内现存的碑刻记载,莺莺塔是明嘉靖四十三年重修的。91年5月在修葺莺莺塔时,从刹穴(天宫)内出的铜佛像和捐献记载印证,此塔确系明代嘉靖年间重修的。


普救寺

莺莺塔平面呈四方形,底层边长8.35米,南向辟门,内为方室,室内后壁有一佛龛。第一层塔室不设楼梯,室顶砌作叠涩八角穹隆,中有一孔可通上层。第一层以上塔身内部皆为方形空筒。塔上壁用砖叠涩出檐13层,塔身高40米。二至九层,塔壁内设有转角通道,设台阶,可攀登盘旋而上。二层以上各层四面辟门,但真假相间,门顶作拱形,真门可供游人眺望。据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考证,该塔四方形空洞式结构,保留了唐塔的一些特点和风格,但它确系明代重修的一座密檐式砖塔。

“蟾声”之谜 首次揭开


普救寺

“普救蟾声” 被人们发现了几百年,其中奥妙何在?一直是个不解之谜。从86年起,结合修复工程,永济县政府与山西大学、西安交大、黑龙江大学、中科院声学所联合,对莺莺塔的声学机理进行了系统地科学考察,首次揭开了“蟾声”之谜。

莺莺塔产生蛙声回音的原因,一是特殊的地形地貌,二是特殊的建筑结构,三是特殊的建筑材料。具体讲,一个相当窄的击石脉冲,这些回波脉冲集中在100毫秒左右的时间内到达人耳,形成了与蛙声极为相似的感觉。

击蛙台


普救寺

普救寺莺莺塔高40米,是一座内方外方空筒密檐式的十三层四面锥型砖塔,迄今已有430多年的历史。此塔不仅形制古朴,蔚为壮观,而且以其特殊的结构,精湛的工艺,具有奇特的回音效应――“普救蟾声”而着称于世。据资料载,它与北京天坛回音壁、三门峡宝轮寺塔、四川潼南大佛寺的“石磴琴声”(简称石琴)齐名,被誉为中国古园林中现存的四大回音建筑。“蟾声”,给莺莺塔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还有一个寓意深刻的“师徒比艺留蟾声”的传说。

相传唐代,佛教大兴,河中府要在普救寺和中条山脚下的万固寺各建一座佛塔,因选不下能工巧匠未能动工。一天,从外地来了师徒二人,言说专揽浩大工程。两寺主持听说来了名师高徒,便将师徒邀至禅堂,商量建塔一事,师徒欣然应诺。

开工选在四月初八佛诞日。两寺主持当着师徒面说:“师徒各建一塔,要求塔身十三级一样高,青砖砌成一样料,施工期限一年整,明年此时见分晓。”当下徒弟选建万固寺塔,师父则建普救寺塔。话妥,各行其是。

话说这徒弟心高意大,自恃聪明,心想这可是个出人头地的好机会,便挖空心思,巧立名堂,把功夫全用在塔外型的精雕细刻上,妄图以此胜过师父。岁往月来,转眼已是第二年四月初八,两塔同时竣工。验收那天,众僧身披袈裟,顶礼膜拜,香客如流,争相观瞻。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大家经过比较,都说万固寺塔八面玲珑,磨砖对缝,密檐楼阁,精雕细刻,齐声夸赞徒弟比师父艺高一筹。有诗为证:“佛塔倚中条,峻峭耸云霄,芙蓉连斗极,徒艺比师高。”徒弟听了十分得意。

正在这时,师父当众说道:“我建的塔是座宝塔,塔下压着一对宝贝――‘金蛤蟆’,击地即有叫声。”众人当场一试,果真如此,人人称奇,个个喝彩。亦有诗为证:“古寺紫气开,塔高望眼宽,师父造诣深,当年活鲁班。”顿时,徒弟羞红了脸,跪在师父面前请教。师父语重心长地说:“一座建筑,外形上的华丽美观固然重要,而内部结构更要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你要牢牢记住‘谦受益,满招损’这个做人的哲理!”

传说终归是传说,其实,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蟾声”引起了我国声学界人士极大兴趣,经过科学考察和测试,“普救蟾声”这一千古之谜已被揭开。四面八方的游客来到这里,都要俯首击石,聆听哇鸣。

梨花深院


普救寺

梨花院,又称“崔居别院”、“莺莺院”。它是崔莺莺一家人路经河中府借居普救寺的临时寓所。古朴玲珑的垂花门上“梨花深院”的匾额引人注目,两旁“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的诗联,道出这里的典雅幽静。匾额、诗联都是我国著名西学专家王季思先生的真迹。《西厢记》中“请宴”、“赖婚”、“逾垣”、“拷红”等戏,皆发生于此院之中。

普救寺简介 普救寺 普救寺-交通信息,普救寺-景区简介

这是一座具有中国北方民俗特点的三合小院。坐北朝南,南设院门,院内北房三楹专为老夫人的居室,室内右卧室、中堂屋、左佛堂,“拷问红娘”即发生在此。西厢房三间,为莺莺和红娘的居室。东厢房三间为欢郎的居室。此院之中,最引人入胜的有两处:一处是东厢南侧一段墙,墙下翠竹环抱着一块太湖石。墙外有一株杏树,枝繁叶茂,这里就是当年张生受莺莺之约,半夜跳粉墙巧相会的地方。如今,对对青年恋人来到这里,吟诵那“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的千古绝唱,争相在此留影,表达了人们对崔张爱情的向往和羡慕。另一处是西厢南侧一方石碣,上刻“普救寺莺莺故居”七言律诗一首。跋文载,此诗是金大定年间河中府同知王仲通游寺时所撰写的,因此称作“金代诗碣”。诗曰:“东风门巷日悠哉,翠袂云裾挽不回。无据塞鸿沉信息,为谁红燕自归来。花飞小院愁红雨,春老西厢锁绿苔。我恐返魂窥宋玉,墙头乱眼窃怜才。”这方诗碣,是这次修复清基时出土的,它是迄今寺内保留年代最久,直接记述崔张故事的实物佐证。

如今游人一到这里,观赏当年张生与莺莺绝妙幽会的梨花深院,再抬头看看那越墙的杏枝,“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这是一千古绝唱的寄情诗,便会脱口而出,更能把游人引入“意似痴,心如醉”的遐想之中。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300103/51014.html

更多阅读

中国十大名胜古迹 简介 中国名胜古迹简介 中

文章:中国名胜古迹:1.四大名都:西安、南京、洛阳、北京。2.四大自然景观:长江三峡、桂林山水、云南石林、吉林吴淞。3.四大碑林:陕西西安碑林、山东曲阜孔庙碑林、台湾高雄南门碑林、 川西昌地震碑林。4.四大回音建筑:北京天坛回音壁、山

黄河大铁牛 普救寺

黄河大铁牛沈且一  二〇〇四年四月,《人民日报》记者罗盘驱车来到位于山西省永济市的黄河著名古渡口——蒲津渡遗址,本想一睹镇河国宝黄河铁牛千年沧桑后的风姿,不想却见到了一幕幕令人心酸的场景。  遗址虽有大门,但与铁牛的

《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简介 天地阴阳大乐赋全文

《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简介《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唐白行简著。白行简(776年-826年),子知退,白居易之季弟,唐代文学家。此件原藏敦煌鸣沙山石窟,19世纪末被法国考古学家汉学家伯希和发现,带回巴黎,现藏巴黎法国国立图书馆,敦煌写卷P2539号

普救寺:将爱情进行到底!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在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中寺庙是一个非常独特一类,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究竟拥有多少座寺庙真是无法说清。1956年有关部门对山西省的五台山上的寺庙进行调查统计得出的结论为124处。但由于经常有一些寺庙正

声明:《普救寺简介 普救寺 普救寺-交通信息,普救寺-景区简介》为网友回忆渗出苦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