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芳华越剧团 芳华越剧团 芳华越剧团-简介,芳华越剧团-剧团发展

团芳华越剧团是由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尹桂芳于1946年在上海创建的。剧团成立后,尹桂芳率领芳华人勇于开拓创新,全方位进行艺术改革,上演了《沙漠王子》等数十个剧目,其阵容之大,声威之大,一时风靡剧坛,令广大观众为之轰动。通过这段时间的艺术实践,逐渐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尹派”艺术,推动了“新越剧”的发展和繁荣。而以“尹派”艺术为代表的芳华越剧团则成为最受观众欢迎的剧团之一。

福建芳华越剧团 芳华越剧团 芳华越剧团-简介,芳华越剧团-剧团发展

芳华越剧团_芳华越剧团 -简介


太先生铜像享誉海内外的芳华越剧团是由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尹桂芳于1946年在上海创建的。剧团成立后,尹桂芳率领芳华人勇于开拓创新,全方位进行艺术改革,上演了《沙漠王子》等数十个剧目,其阵容之大,声威之大,一时风靡剧坛,令广大观众为之轰动。通过这段时间的艺术实践,逐渐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尹派”艺术,推动了“新越剧”的发展和繁荣。而以“尹派”艺术为代表的芳华越剧团则成为最受观众欢迎的剧团之一。

芳华越剧团_芳华越剧团 -剧团发展


芳华越剧团

1949年之后,先后排演新戏100多出,涌现了一大批优秀剧目,其中新编历史剧《屈原》,参加1954年举行的华东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荣获优秀演出奖及音乐演奏奖。扮演屈原的尹桂芳荣获演员一等奖。文艺界老前辈田汉等曾给予很高的评价。1959年1月,,芳华越剧团全体演职员迁往福建。整个搬迁过程仅用了十天时间。到福建后,芳华人克服了种种困难,又成功的演出了许多优秀剧目。从此,越剧的种子遍播八闽大地,光彩夺目的“尹派”艺术成为福建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十年浩动中,芳华越剧团被迫撤消,尹桂芳惨遭迫害致残。文革结束后,1979年8月,芳华越剧团重新恢复建制,尹桂芳重任团长。剧团恢复之初,尹桂芳身残志不残,带领新老芳华人复排《何文秀》、《盘妻索妻》等“尹派”传统名剧,演出轰动沪、闽二地,使剧团重新焕发艺术的青春,以后又陆续上演一批新老剧目。她们演出的《滕玉公主》、《红楼梦》、《玉晴蜓》,在省十六届、十七届戏剧公演及省首届艺术节荣获优秀演出奖。“尹派”第五代传人王君安和优秀青年演员李敏获优秀演员奖。

90年、92年剧团两度赴香港演出,同时还到全国各地巡回展演,受到广大观众欢迎和好评。93年第三届中国戏剧节,《玉晴蜓》荣获优秀演出奖,优秀音乐设计奖及两个优秀演员奖等个奖项。90年王君安在“霞飞碑”中获“越剧新星”称号。94年又获文化部颁发的第四届文华奖新剧目奖和舞美设计奖,王君安获文华表演奖。在94年中国小百花越剧节中,王君安、李敏双双荣获金牌奖。后李敏获“梅花奖”。95年艺校毕业的青年演员在97年全国越剧青年演员大奖赛中也初露锋芒,获得一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的殊荣。《江姐》2001年荣获福建省现代戏会演演出金奖。

2006年旅居美国十年的王君安回国,回归芳化。

芳华越剧团_芳华越剧团 -支援到福建


尹桂芳福建省芳华越剧团,1959年1月支援到福建。先改名为福州市越剧团,尹桂芳任团长,徐天红任副团长(1960年调往上海越剧院)。主要演员有小生尹桂芳、邢桂芬,老生徐天红、袁少珊,花旦许金彩、戴忠桂、李金凤,小丑高菊英、赵雪芳,大面茅胜奎,老旦谢小仙等。创作人员有编剧陈曼、导演王艳霞、作曲连波(特邀兼职)、舞美设计张坚安等。

芳华越剧团_芳华越剧团 -在福州市安家落户后

该团在福州市安家落户后,即参加福州市文艺界前线慰问团,不畏艰辛地跋山涉水,跑遍了前沿岛屿,对英勇的福建前线三军进行长达半年的慰问演出。演出的剧目有《屈原》、《秦楼月》、《风雪摆渡》、《慰问篮》等。1962年,剧团回上海,分两队向上海人民作汇报演出。演出的剧目有尹派名剧《盘妻索妻》、《红楼梦》及根据闽剧移植的《梅玉配》。在上海演出10个月,盛况不衰。回福州后归属福建省文化局领导,改名为福建省芳华越剧团。先后排演了许多现代戏及古代剧,如《争儿记》、《杨立贝》、《南方怒火》、《抢伞》、《碧水赞》、《金山战鼓》、《江姐》、《武则天》等。其中《江姐》(据同名歌剧移植)是首次实行男女合演的一次大胆尝试。尹桂芳在剧中扮演江姐,成功地塑造了一位革命女英雄的光辉形象。《武则天》也由她反串主演。

芳华越剧团_芳华越剧团 -历史沿革

在“文化大革命”中,尹桂芳遭到迫害致残。1969年剧团被强行撤销,演职员下放农村。1979年8月重新恢复建制,由尹桂芳重任团长。1980年11月,剧团再次赴上海演出《盘妻索妻》、《何文秀》。此后,又排演了《沙漠王子》、《真假太子》、《苏小妹》、《情侣劫》等剧目。1982年,为了培养新生力量,剧团从浙江招收18名学员。全团有演职员100多人。80年代后期,招收了王君安(小生)、李敏(花旦)等一批青年演员接班。由她们主演的《红楼梦》、《滕玉公主》、《玉蜻蜓》等尹派剧目,获得福建省第十六、十七届戏剧会演及首届艺术节的优秀演出奖,王君安、李敏获优秀演员奖。王君安在’90霞飞杯江、浙、沪、闽越剧演员电视大赛中获“越剧新星”称号。1993年,《玉蜻蜓》参加第三届中国戏剧节获优秀演出奖、优秀音乐设计奖,王君安、李敏获优秀演员奖。1994年《玉蜻蜓》又获文化部颁发的文华新剧目奖、文华舞美设计奖,王君安获文华演员奖。在1994年中国小百花越剧节中,王君安、李敏获金奖,张群力与楼丽华分获银奖与铜奖。1996年团内一批刚毕业的青年演员,在’96“日发杯”全国越剧青年演员大奖赛中,获得一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和两个三等奖。1990年12月和1992年10月,该团两次赴香港演出,获得广泛赞誉。

芳华越剧团_芳华越剧团 -巡演到北京

2009年9月27日到29日,福建芳华越剧团将携越剧《江姐》、《盘妻索妻》和《玉蜻蜓》三台大戏在长安大戏院演出。《盘妻索妻》和《玉蜻蜓》均为尹派名剧,这两出戏都由尹派四大小生之一的王君安和国家一级演员李敏联袂主演。王君安是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尹桂芳的第五代弟子中最小也是最杰出的一个,她的嗓音清越婉柔,扮相俊雅挺秀,集男子汉的英武与女孩家的清丽于一身。这也是王君安回国重归芳华越剧团后首次在北京演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300103/50372.html

更多阅读

雨夜聆风,歌尽芳华古风控 奇迹暖暖聆风者

与古风共鸣的你们:1. 华胥梦 HITA★★★★牵手 放手 停留 回眸 擦肩而过千年时空里谁为谁蹉跎如果你我注定悲剧地走一路谁为我们拉开序幕双手 交错 合十 紧握 不想错过没有你谁能读懂我寂寞只要此刻能够留住你的拥抱谁还在

越剧《女驸马》观后感 芳华越剧团女驸马

南通尹越很赞!我分享了|2014年6月19日越剧《女驸马》观后感收起|2014年6月19日越剧《女驸马》观后感2014年6月19日越剧《女驸马》观后感熙熙而乐发布于2014年7月20日23:23题记:坐在回程的火车上,用手机写的,想到到哪里说到哪里。杂乱了

6年记-歌词篇 回首芳华歌流年上 流年光影私塾篇

生日的填词,注意:以下生日歌填词禁止翻唱,额,自己写给自己的,所以,只自己唱,抱歉01《少年叹》曲:墨香《城镇》词:紫溆伴奏地址:演唱地址:尘烟转,流光叹,莫将蹉跎付少年。晓月寒,星微灿,谁能终华年。难留恋,悔已晚。却是

声明:《福建芳华越剧团 芳华越剧团 芳华越剧团-简介,芳华越剧团-剧团发展》为网友指尖的阳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