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2序曲》 《1812序曲》-作品简介,《1812序曲》-历史内容

《1812序曲》(降E大调序曲“1812”,作品第49号)是柴科夫斯基于1880年创作的一部管弦乐作品。为了纪念1812年库图佐夫带领俄国人民击退拿破仑大军的入侵,赢得俄法战争的胜利。该作品以曲中的炮火声闻名。

《1812序曲》 《1812序曲》-作品简介,《1812序曲》-历史内容

1812序曲_《1812序曲》 -作品简介


《1812序曲》作品完成于1880年10月,全名为《用于莫斯科救主基督大教堂的落成典礼,为大乐队而作的1812年庄严序曲》。是尼古拉・鲁宾斯坦委托柴科夫斯基为莫斯科艺术工业博览会创作的作品,也是柴科夫斯基最受人们欢迎的作品之一。作品于1882年8月8日首次演出时,就受到了听众极其热烈的欢迎。音乐中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思想,加上乐队宏大的气势以及乐曲末段的钟、鼓和排炮齐鸣的热烈气氛,使当时的听众非常兴奋,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演出中动用了超大规模的乐队,并在结尾处加了一个军乐队,还动用了大炮。这部序曲能为柴科夫斯基赢得声誊并被推为他的代表作品,是作者没有预料到的。

1812序曲_《1812序曲》 -历史内容


《1812序曲》1812年,拿破仑率领60万大军入侵俄国,企图在短时间内歼灭俄军,占领莫斯科,并迫使俄国投降。战争开始时,拿破仑军队在数量占优势的情况下,俄军不得不逐步撤退,法国迫近莫斯科,俄军司令库图佐夫采取坚壁清野,烧毁粮草的战略,并撤退居民,率军暂时撤离莫斯科。拿破仑在占领莫斯科一个月后,仍无法迫使俄国投降,反而令自己孤军陷入重围,于是下令撤离莫斯科。撤退途中,拿破仑军队不能适应俄国严酷的冬天,加上饥饿和俄军的反击,终致溃败。拿破仑入侵俄国时多达六十万的的部队大部分被歼灭,最后只剩下不足万人逃出俄国国境。
《1812》序曲是根据上述史实写成的一部管弦乐作品。柴可夫斯基在这首序曲中层次分明地叙述了1812年的这一事件,包括俄罗斯人民原来的和平生活和随后发生的不安和骚乱,俄法两军的会战,以及最后俄国击溃法军,俄罗斯人民庆祝胜利的狂欢情景等。

1812序曲_《1812序曲》 -序曲解说词

晨曦萌萌,弦乐揍出缓慢低沉的A调,舒缓与宁静,仿佛黑暗的夜色才开始逝去,有些压抑,随着定音鼓与铜管乐的凸现,乐曲进入了另一个情绪世界里;双簧管于宁静中吹出晨曦的明快,继续伴随着沉重的低音配合,以映衬明朗尚出的霞光,双簧管的再次出现,与沉重感十足的低音交叉萦绕;长笛的复合旋展现着晨起的光明;交替映现,节奏在渐进中快速凝结,弦乐开始亢奋,铿锵之中,长号拉出凄惨的情绪,小号闪亮奏出激动的号音,法国号与长号、大管相继吹出低亢压抑的悲歌,小号继续上演末端音节的亮点,定音鼓打出瞬间的停顿,反复交替回旋,显示出一股被压抑的力量正在奋力崛起,最后,还是弦乐在低位奏出伤心的徘徊……
随着小军鼓轻击出沙沙的声音,次中音号、法国号奏着清晰明快的步点,第一与第二小提琴向前推出舒缓高亢的旋律,仿佛晨光出现,广阔浩瀚的俄罗斯森林迎来了曙光,法国号清晰的爬音,活跃而明快,军鼓沙沙齐响,象征着在温暖的晨曦霞光里,鸟儿自由地飞翔,象征着正义的军队浩荡行进,法国号再次拉出长音阶,逐渐远远逝去…….
紧接着,小提琴组奏出铿锵的节奏,低音大提琴互答而出,宛如湍急的河水急速向前,不安定的情绪开始躁动,弦乐整体奏出阵阵顿音,铿锵有力,交替萦绕,仿佛一股新生的力量不顾一切奋力抗争着,小号


《1812序曲》与打击乐短暂瞬间闪亮出击,法国号与长号奏出攻击型的亢奋音节,小号紧接着重复奏出,好象战火硝烟的广阔战场上,军刀挥舞,战马嘶鸣,低婉有力的铜管乐再次从低音区奏出相同的旋律,小号重新演义着刚才的士气,显示着奋力前进的正义之师所向披靡,定音鼓激情出现,乐曲进入抗争与角斗的情绪里,铜锣煞响,顿音齐出,预示着光明与黑暗势力的殊死搏斗,小号再次高奏出那攻击型的高亢旋律,整体乐声走向逐渐衰弱,当大管、法国号、双簧管相继演奏出阵阵音节的时候,战火好象停息了,战场已经逐渐远去……
弦乐开始沉醉在晚霞的晕红色的光芒里,乐曲此时涌动着怀念的情绪,小提琴向上推动着抒怀的长音节,仿佛俄罗斯寂静的奥涅加湖碧波万顷的蔚蓝色湖水,也好象是鄂毕河缓缓的激流,乐曲抒发性旋律的推进,仿佛让我们看见了巍峨的乌拉尔山脉与广阔蓝天相合而成的画面,双簧管的抒情,演唱着悠扬的旋律,让人想起了我们中国牧童短笛所带给我们的静谧的感觉,长笛明亮的复合,让人们感到了晚霞的美好,在舒缓与宁静中,世界进入到了暮色的傍晚,大管出现低声的哼唱,由近及远……
弦乐再次躁动,不安的情绪再次出现,逐渐展开着铿锵的味道,主部主题声浪滚滚,小号的再次鸣响使乐曲进入到了副部主题的灰暗世界里;主部主题再次迸发,使人们感觉到了光明的旗帜在飘扬,弦乐再次展现着副部主题的灰色;定音鼓的坚定果断,好象狂风、雷雨又要出现,打击乐奋力击打出凄惨的声调,迅疾而威猛,反复交替,预示着黑暗势力的恐怖,小号奏出哀号般的悲歌,阵阵顿音,显示着善良的人们正在遭受着巨大的灾难,抗争的情绪在弦乐与定音鼓交相辉映下逐渐抬头,随着小号闪亮奏出主部主题亢奋激昂的旋律,铜管乐再次把人们的情绪稳定在舒缓的寂静里。随着弦乐演奏出歌唱性的旋律,让人们再次怀念着往日的温情,节奏开始跳跃,仿佛斯拉夫舞曲的情调,温馨而舒畅。
法国号从安静的氛围里吹出黎明的歌,躁动的小提琴拉出有力的切分音,法国号给人以悠远的感觉,小提琴的节奏轻盈而欢快,乐曲逐渐进入奔放的情绪中,小号领着主部主题,整体乐队全力出击,定音鼓大力锤击着缓慢的鼓点(首次演出该曲目时,柴可夫斯基此时采用的是礼炮),胜利与欢笑的场景在欢腾的节奏里展现着,弦乐急速回旋;铜管乐在小号的带领下,三角铁与竖琴应声配合,小号以高亢激动的情绪强有力地吹出豪迈与胜利的歌声,舒缓的阵阵点奏,显示着铜管乐本身亮丽长音的魅力,这时,乐曲节奏忽然发生变异,全力奏出斯拉夫舞曲欢快的旋律,那是小号的世界,那是整体弦乐的世界,那是柴可夫斯基梦想的世界,让人们怎不想起小小村庄晚间的篝火、宁静的沃尔塔瓦河上空飞翔的白鸽,广阔的原野,那浩瀚的俄罗斯森林……。忽然,大管、长号、法国号、大号…演奏出低音域的慢节奏,定音鼓打出重重的锤击声(首次演出时,此时的定音鼓被礼炮代替),乐队齐奏,浑厚而舒展,乐曲最后深沉有力的管乐中结束。

1812序曲_《1812序曲》 -作者简介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俄文:Пётр Ильич Чайковский,英文:Peter Ilyich Tchaikovsky,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是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其风格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了很多后来者。
柴科夫斯基出生于沃特金斯克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在母亲的教导下学习钢琴,由于父亲的反对,进入法学院学习,毕业以后在法院工作。22岁时柴科夫斯基辞职,进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跟随安东・鲁宾斯坦学习音乐创作,成绩优异。毕业后,在尼可莱・鲁宾斯坦(安东・鲁宾斯坦的弟弟)的邀请下,担任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
柴科夫斯基性格内向而且脆弱,感情丰富,与崇拜自己的女学生的婚姻破裂后,企图自杀,他的朋友把他送到外国疗养。他被认为有同性恋倾向,并且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一直试图压制,因此有意见认为这是婚姻破裂的原因。这期间开始和一个热爱音乐的梅克夫人通信。后来梅克夫人成为他的资助人,他后阶段的许多作品都是献给这位夫人的。但奇妙的是两个人从来没有见过面。当他们十四年的书信往来因为这位夫人宣布公司破产而终止时,柴科夫斯基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在独自度过忧郁的三年后于莫斯科去世。他的死疑点重重,官方说法是他喝了带有霍乱病毒的水而染病身亡。但是据后来学者的考证,很有可能是自己服用砒霜而自杀。但是,这都只限于猜测,真的原因直到现在还是一个谜。
在音乐创作上,柴科夫斯基很崇拜莫扎特,甚至模仿他的风格创作了一部管弦乐组曲(Suite No. 4 in G major, "Mozartiana", Op. 61)。 对于瓦格纳音乐中的一些特性他却很反感,认为瓦格纳过于重视管弦乐队而忽略了声乐,柴科夫斯基主张用现实主义手法来表现歌剧,主导动机只用以描写心理感情等内在方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290103/47213.html

更多阅读

《飞扬九天》 《飞扬九天》-作品简介,《飞扬九天》-作品章节

他的无辜枉死不过是因为地府在工作现代化改革中出现了一点点小问题?让他借尸还魂回古代,那个没有电视,没有电脑,什么现代工具都没有的古代?好吧,好吧!阎王,你不用摆脸色,判官也用不着威逼利诱,反正这个时代本已没有什么可留恋的,回到古代或许

声明:《《1812序曲》 《1812序曲》-作品简介,《1812序曲》-历史内容》为网友夜灵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