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阻拦索 航母阻拦索-简介,航母阻拦索-技术要求

航母阻拦索,是应用于航母上的拦截装置系统,位于航母飞行甲板后部,在战机着舰与尾钩完全咬合后,阻拦索要在短短数秒内使战机迅速减速,使时速减少为零,并使战机滑行距离不超过百米。因此航母阻拦索成为舰载机名副其实的“生命线”。

航母阻拦索_航母阻拦索 -简介


航母阻拦索

航母阻拦索,置于航母飞行甲板后部,作用是在战机着舰时与尾钩完全咬合后,在短短数秒内使战机速度从数百公里的时速减少为零,并使战机滑行距离不超过百米。

而历史上最初的阻拦索只是一根简单的钢索,两头悬挂着沙袋。这种阻拦索能将滑飞过阻拦索的飞机绊住或起码卡住飞机的螺旋桨。

航母阻拦索_航母阻拦索 -技术要求

阻拦索阻拦装置涉及机械、电气、液压等诸多高新技术,是硕大而庞杂的大工程。阻拦钢索需要直接承受舰载机尾钩的冲击力和阻拦力,又要具备较高的抗疲劳连续工作性能,硬度和韧性的要求对阻拦索材质工艺提出严苛要求。

舰载机阻拦原理技术十分不易。其中结构独特的阻拦索支撑系统,它是一种使阻拦索升高到指定高度的装置,以便于滑跑过后能抬起勾住舰载机尾钩,既不能过高绊住战鹰的“双脚”导致偏倚,又必须赶紧拉住战鹰“尾巴”将其逼停。

航母阻拦索_航母阻拦索 -研发历史

1911年1月18日,美国飞行员尤金・伊利驾驶454公斤重的飞机在“宾夕法尼亚”号巡洋舰上进行着舰试验时,飞机挂钩抓住了五根钢索。

首先安装有重力型阻拦装置的是美国的“兰利”号航空母舰。该舰是美国海军的第一艘舰队航空母舰,由“木星”号运煤船改装而成,在航母的两舷各竖立起一个支撑塔以支撑重量。阻拦索通过一个八重滑轮组连结到十字头上。飞机钩索后将阻拦索拖出,从而带动重物沿支撑塔上升。

1924年,英国人诺登和巴思两人同本国海军签订合同,设计成功了较为完善的液压式阻拦索。

1927年,美国驻英国大使将这一成果引进到了美国,最先安装在“列克星敦”号上进行试验。这种阻拦装置除部分零部件的结构外,其基本原理与现在的阻拦装置基本一致。

第一代真正的液压阻拦索,是美国航空局航空部在诺福克海军船厂设计并建造的。其由两套独立的制动机构组成,阻拦索两端各连结一套,其设计阻拦力为35.3千牛,着舰速度为97公里/小时。它替换了“列克星敦”号上的阻拦索,并安装在“突击者”号航空母舰上。这种阻拦索已具备现有阻拦装置的雏形。

航母阻拦索_航母阻拦索 -中国首次着舰试验


歼15舰载机

2012年11月25日,中国首次舰载机阻拦着舰试验,从舰载机尾钩与阻拦索“拉钩”开始到飞机停下全程时间只有2~3秒。

甲板后段阻拦索装置的作用是在最短的时间和距离内吸收舰载机高速着陆的动能。载客200人左右的民航客机缓慢着陆时标准着陆距离为1700米,而航母甲板留给高速舰载机的着陆距离不到200米。茫茫大海上将舰载机高速拦停,阻拦索成为舰载机名副其实的“生命线”。

从舰载机尾钩与阻拦索“拉钩”开始到飞机停下全程时间只有2~3秒。与岸基飞机着陆时可缓慢减速平飞大相径庭,舰载机着陆必须加速着陆,一旦阻拦索尾钩未能挂住舰载机,必须能快速拉升逃逸。因此舰载机着陆对甲板阻拦装置要求极高,世界发达国家无一例外对此严加管控封锁,因此质疑中国航母阻拦设备真实性的言论自然不绝于耳。2012年在千百次的磨合试验中,中国某军代表室将一套性能稳定的阻拦装备成功上舰安装。

航母阻拦索_航母阻拦索 -哈格尔登辽宁舰 近距离参观阻拦索

2014年4月7日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抵达中国后将参观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艘航母辽宁舰,这是北京首次开放其军队建设的一个有力象征。

据五角大楼新闻秘书约翰・柯比说:“部长很高兴登上辽宁舰参观。”他表示,哈格尔明白人民解放军同意他登舰参观的要求意义重大,部长对航母军官和乘员的职业素质印象深刻,“他希望今天的访问预示着两军会有更多的机会增加相互交流和透明度”。位官员说,介绍者很棒,他们鼓励提问。哈格尔与美国驻华大使博卡斯等人都提了问题。

一位随访的国防部官员说,参观持续了大约两小时,首先由辽宁舰舰长兼航母战斗群指挥官张峥介绍航母的简要情况、性能以及任务安排。

这位官员说:“情况介绍大约30分钟,然后我们参观了舰上的医疗设施、生活区、飞行控制站、领航室和舰桥。”

部长一行还在飞行甲板上走了走,参观了发射站和直升机降落站以及阻拦索。

他说,辽宁舰非常整洁,乘员不仅机敏,而且熟悉情况。“哈格尔参观的每个岗位上的水兵都很清楚自己的职责及其重要性,以及如何向部长介绍。”

他说,哈格尔一行有机会参观中国航母是中国努力变得透明和开放的重要一步。

评论

路透社4月7日称,虽然中国国家电视台称哈格尔将访问这艘航母,但中国国防部并未立即回应记者请其作出评论的要求。中国安全专家称北京可能试图缓和美国对中国军队现代化不透明的批评。

航母阻拦索 航母阻拦索-简介,航母阻拦索-技术要求

新加坡的地区安全专家伊恩・斯托里说,哈格尔此次参观将“在很大程度上是象征性的,并不能反映多少实际作战能力”。

新加坡东南亚研究院的斯托里说:“通过给他看一艘20世纪80年代建于乌克兰、现在仍只是一个尚未全面投入运作的训练平台的舰艇,中国人将避免他接近他们更敏感的军事能力,例如导弹项目或潜艇舰队。”

北京大学国际安全研究项目主任朱锋说:“中美双方都意识到了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以及增加理解并管控和减少风险的必要性,所以此次访问是一个积极迹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290103/47075.html

更多阅读

命悬一线:航母阻拦索《小学生时代》2013年7、8月合刊

在高度信息化、一体化的航空母舰上,很难想象,居然还“混搭”了类似于冷兵器时代的器械:滑跃甲板,好像是用于接舷海战的乌鸦跳板;弹射器,那不就是攻城用的巨型床弩嘛;阻拦索,生擒敌将的拌马索,如今用来拌住舰载机;阻拦网,让人想到角斗士一手拿着

毕加索简介与作品 毕加索的作品

1881年10月25日毕加索诞生。  毕加索,西班牙著名画家,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人物。1881年10月25日出生于西班牙小城马加拉。受父母熏陶,自幼喜爱绘画,先后入巴塞罗那和马德里皇家艺术学院学习。1904年他定居巴黎,从此在法国生活近70年。

军事解密 解密历史上十大最失败的军事发明

  第一位 飞行航母飞行航母   简介:1933年,两艘显赫的飞艇――美国海军的“阿克伦”号(ZRS-4)和“梅肯”号(ZRS-5)遇到了大气湍流而坠毁。“阿克伦”号是1931年由胡佛总统的夫人命名的。两年后,1933年4月4日,它

声明:《航母阻拦索 航母阻拦索-简介,航母阻拦索-技术要求》为网友弥猫深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