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六月荔枝丹》 《南州六月荔枝丹》-简介,《南州六月荔枝丹

《南州六月荔枝丹》属于科学小品,属于说明文。所谓小品就是随笔之类的小文章,科学小品则是介绍科学常识的文艺性说明文,既有很强的科学性,又有一定的文学情趣。

南州六月荔枝丹_《南州六月荔枝丹》 -简介


《南州六月荔枝丹》

《南州六月荔枝丹》是著名科普作家贾祖璋写的一篇科普作品,准确、翔实的说明了荔枝的果形、果实以及贮运,对荔枝的习性、产地、栽培史等作了一般性介绍。把丰富的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融为一体,有着高度的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

南州六月荔枝丹_《南州六月荔枝丹》 -作者简介

贾祖璋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科普作家。1901年生,浙江省海宁县人。当过小学教师、中学教师、编辑。他创作、编写、翻译了29部生物学著作。现任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

贾祖章先生虽已八旬有余,但他人老心不老,现在终日伏案著述,陆续写出了许多优秀科普作品。

科学专著有《鸟类研究》《普通鸟类》《鸟类概论》《世界禽鸟物语》《鸟与文学》《动物珍话》 《生物素描》《碧血丹心》《生命的韧性》等。1980年出版《生物学碎锦》,《南州六月荔枝丹》即选自该书。

南州六月荔枝丹_《南州六月荔枝丹》 -写作特色

《南州六月荔枝丹》介绍荔枝这种水果的生态特点,因此从生理特性写起,写到它的生活习性,并且以生理特性为主,生活习性为次,这是文章总的说明顺序。写荔枝的生理特性,主要是写果实的特点,这一部分的说明顺序是由表到里,即从外部形态写到内部结构,一层一层,从外壳一直写到内核,条理非常清楚。

第10段说明荔枝的花,在分段处理上有一些分歧,如课文的练习,把它归入内部结构,这显然是不恰当的。因而有的就把主体部分分为“果、花、产地、习性”四大段,这种分法可以参考。

南州六月荔枝丹_《南州六月荔枝丹》 -文章看点

“南州六月荔枝丹”是明朝陈晖《荔枝》诗中的句子。原诗是:“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簇更团,绛雪艳浮红锦烂,玉壶光莹晶寒。高名已许传新曲,芳味曾经荐大官。乌府日长霜暑静,几株斜覆石阑干。”

用古诗命题蕴藉含蓄,引人入胜。此题内涵丰富:产地南州,泛指我国南部地区;成熟的季节六月(公历七月);鲜果的色彩丹,绚丽如丹。突出了荔枝生态的主要特点产地、成熟期、颜色。充满诗情画意,而且引古诗为题,也与全篇广泛引证的风格统一起来。

南州六月荔枝丹_《南州六月荔枝丹》 -内容结构

(一)主要说明荔枝果实的形态特点。

1.从对小学时学过的《荔枝图序》质疑写起,引出下文。
2.荔枝的形态特点
① 荔枝的外部形态
A 荔枝外壳构造
B 荔枝外壳的颜色
C 荔枝的形状
D 荔枝的大小及重量
② 荔枝的内部构造
A 荔枝的壳膜
B 荔枝的果肉
C 荔枝的贮藏
D 荔枝的果核
3.荔枝的花

(二)主要介绍有关荔枝的其他知识

《南州六月荔枝丹》 《南州六月荔枝丹》-简介,《南州六月荔枝丹

1.荔枝的产地分布
2.古代的荔枝书谱
3.荔枝的生长习性及生长北限

(三)提出建议:大力发展荔枝生产,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
《南州六月荔枝丹》的说明顺序为先主(荔枝的形态特点)后次(有关荔枝的其他知识及建议),而介绍荔枝的形态特点时是按由表(外部形态)及里(内部构造)的顺序。
这样来写,条理清晰,内容全面、主次鲜明,既突出了荔枝的形态特征,又介绍了有关荔枝的其他知识。

南州六月荔枝丹_《南州六月荔枝丹》 -评价

简明精确,科学性强

《南州六月荔枝丹》在介绍荔枝的科学知识时,十分注意简明精确,科学性强。它处处使用确凿的事实和具体数字来加以说明,并且不断纠正古代有关知识不确切的地方。

例如,白居易诗中说“壳如红缯”,作者说这是诗人的比喻,缯是丝织物,光亮滑润,而其实荔枝壳是“粗糙”的。白居易说“膜如紫绡”,作者指出是把壳内壁的花纹误作膜的花纹了。又指出《咏荔枝膜》的诗句只是诗人的夸张说法。在讲到荔枝肉时,又从植物学观点指出,这不是果肉,而是“假种皮”,真正的果肉是丢弃的那层膜。作者通过调查、观察、考证,用科学的态度,不断纠正古人有关记载荔枝的知识上不确切或错误之处,使之更符合事实,保证了传授知识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用具体数字说明事物,是说明文中常用的一种说明方法。本文说到荔枝的大小和重量时,用了具体的数字,其中关于四川合江产的楠木叶的重量,两本书上记载相差很大,作者不妄下结论。在讲到载培历史时,都有具体数字,使读者明确我国荔枝栽培历史悠久,品种繁多。

引用诗文,趣味盎然

《南州六月荔枝丹》是把荔枝当作一种水果向读者推荐介绍的,因此引用了大量古诗文,使文章趣味盎然。

文章开头就引白居易《荔枝图序》的一段话,设置疑问,引人入胜。荔枝哪里会是红色的,荔枝肉象冰雪那样洁白,不是更可怪吗?白居易是唐代著名大诗人之一,他想象丰富,比喻新颖,他用诗的语言来写荔枝,充满着馥郁芬芳。本文多次提到《荔枝图序》有肯定它之处也有指出它的不足或不确的,文字生动活泼。

在介绍荔枝的有关知识时,作者时而引用几句古诗句或文字,增强了文字的形象性,使这篇复杂的说明文增添了光辉。例如本文的题目《南州六月荔枝丹》就是明朝陈辉的诗句,说明了荔枝的产地“南州”、成熟期“六月”、颜色“丹”,言简意明,生动形象。在介绍荔枝颜色时,成片树林,“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引用诗句来形容,灿烂绚丽,令人悦目爽心。

在介绍荔枝不宜贮藏一节中,引用杜牧的诗句说明了鲜荔枝不宜久放,统治者为了吃到新鲜荔枝不顾人民的死活。
大量引用古诗文,来说明荔枝的有关知识,既增强了说服力,又增强了文艺性。如果抽掉了本文中十多处的古诗文,就会变得枯燥乏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290103/46874.html

更多阅读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镜头——《语文学习》2013.9

题好一半文,题文相益彰 安徽省怀宁县第二中学丁曰宏荔枝色彩绚丽如丹,鲜果似锦;而介绍荔枝的这篇文章融丰富的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于一体,有相当高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也是一幅绚烂多彩的锦缎。这两幅锦缎在文章题目上

《六月之蛇》:人生本就是一场意淫

题记:日本电影往往片子开始还没五分钟,男女主角就滚到一起。常常在怀疑,日本人,尤其是日本女人,不是都饥渴成這樣吧?!去过日本的某君解释是,“日本为岛国,古多地震海啸怪力乱神,性又尚武,人命往往朝不保夕,于是性爱就成为及时行乐的最好途径和繁

杨贵妃如何吃到鲜荔枝_碧血丹心_ 新包青天之碧血丹心

杨贵妃如何吃到鲜荔枝雷廷松2014年6月4日 星期三“南洲六月荔枝丹”,东莞街边水果店摆满了鲜荔枝。汉唐时代,每到荔枝成熟季节,产地农民摘选的鲜果“飞骑”送往宫廷,献予帝王嫔妃们享用。苏轼对此发出人道的慨叹,写下了一首《荔枝叹

声明:《《南州六月荔枝丹》 《南州六月荔枝丹》-简介,《南州六月荔枝丹》为网友荷露虽圆不是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