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溪公园雏形始于1787年(清乾隆五十二年),由举人周奎父子营造。1937年开始作为公园建设,1939年经贵州省政府批准开始正式建设风景区并于1940年基本落成,时称“中正公园”。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正式改名“花溪公园”。 花溪公园位于贵州贵阳市南郊17公里花溪区内,占地800余亩,东至花溪大桥,南沿磊花路,西临花溪平桥,北抵花溪小寨。主要景点有音乐广场、芙蓉洲、百步桥、坝上桥、麟山、龟山、松柏园、碧桃园、牡丹园、 竹莲池、棋亭、憩园、西舍、戴安澜将军衣冠墓、平桥、黄金大道等。 花溪公园融真山真水、田园景色、民族风情为一体,是贵州省著名风景区,被誉为贵州高原明珠。
贵阳花溪公园_花溪公园 -历史沿革
花溪原名“花仡佬”。明末清初,这里混居着汉、苗、布依、仡佬等民族,其中以仡佬族最多,仡佬妇女爱穿花哨美丽的服饰,被人称为"“仡佬”,地因人而得名,花溪也就被称为“花仡佬”。
南明河自广顺流入贵阳,其龙山峡至济番桥一段,称花溪河。沿溪两岸,山水交融各具特色。
建园起源
花溪公园老照片
公元1638年(明崇祯十一年),徐霞客由贵阳前往长顺,在《黔游日记》中,对花溪流经的地方有五次记载,可惜失之太略。据传到了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当地柏杨寨塾师周奎家,六十五年中,接连有五人科举高中。周家喜地方灵秀,于是先后在麟山建楼,龟山筑阁,蛇山种柏,缀以双亭,并在河中叠石为坝,潴水为潭,疏浅渚为洲,修隙地为屿。周奎长子周石藩还修一庭完,名“借花草堂”。从此,花溪山水初露光彩。
1937年开始,这里正式辟建为公园,在麟山上建倚天亭、飞云阁,龟山上建清晖楼,蛇山上建归咏亭;在园中增建了憩园(东舍)和尚武俱乐部(西舍),取坝桥风月之意建了坝上桥,借唐人旗亭画壁和宋人旗亭卖酒之典建了旗亭。1938年至1939年,贵阳县长刘剑魂将放鹤洲一段辟为风景区,并改“花仡佬”之名为“花溪”。1940年,贵州省政府又在此基础上建“中正公园”,即花溪公园。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花溪公园有了更大改观,在小洲之间架起了蜿延曲折的放鸽挢、百步跳磴,扩建了碧桃园、荷花池、松柏园、桂花园、牡丹园等,新建了音乐广场。历代建园者都力图保留公园的天然本色,顺山水之势而为,亭台、小洲、花圃、石桥,无不与四周的环境融为一体。
公园改名
花溪公园1936年时任贵阳县县长刘剑魂以“花溪”为试点开展县政计划,按照开发建设花仡佬风景区的整体设想,采纳了罗浮仙的建议:将“花仡佬”改名为“花溪”,寓意“花开四季,碧水长流”,
并亲笔书写了“花溪”二字,让人刻成石碑,立于济番桥头,济番桥也改作了花溪桥。
花溪风景区成规模的建设始于刘剑魂。刘氏卸任后,其风景区建设规划尚未完全实现,继任者李大光接手继续建设,但是不久便面临着经费短缺的困扰,甚至一度停工,幸得有包括时任国民政府军政部长何应钦在内的社会各界的撮合。1939年4月,以吴鼎昌为省主席的黔省政府批准成立公园建设筹备委员会,公园名同时敲定为“中正公园”。何应钦,吴鼎昌二人均为蒋中正手下重量级之军政大员。公园名“中正”,经费便有了着落。1940年3月,公园建设基本完工。
开发建设
公园落成后数十年里,其方位格局和主景点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动。公园大门位于花溪大桥北桥头,诸景点错落于花溪河两岸,一直点缀至平桥。主要景点有放鹤洲、坝上桥、飞云阁、旗亭(棋亭)、西舍、憩园(东舍)、百步跳蹬等,与这些花木簇拥的景点相交错的是大片的农田――所谓“几步花圃几农田”也!
贵阳解放后,公园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先由贵阳市直接管辖,1985年划为花溪区管理。河流林木得到保护,亭台楼阁得到修葺,道路桥梁得到改造,园内布局更为合理。花溪公园为此赢得了“高原明珠”之美誉。
其中有几项工程值得一提:
一是20世纪50年代,改放鹤洲一带的跳蹬为小桥,成为公园一亮点,此即今日之放鸽桥。
二是80年代中叶,在距棋亭不远处开挖人工湖。人工湖的建成,给花溪公园核心区平添了新的水面,加上周边植被的培育,如今它已是园内的重要景点,其名曰“南湖”。
三是1987年在公园葫芦坡重建了被周恩来誉为“黄埔之英,民族之魂”的抗日名将戴安澜的衣冠冢。
四是2000年后,大修了平桥至花溪水库段的基础设施,花溪风景区得以延伸,“黄金大道”更声名遐迩。
领导人与花溪
1935年红军长征时,在花溪佯攻贵阳,红一、红二方面军都曾经路过花溪,毛泽东、朱德也曾进驻花溪。
1959年陈毅元帅曾游花溪,花溪成为陈毅最爱的风景之一。陈毅元帅曾赋诗称赞花溪:“真山真水到处是,花溪布局更天然。十里河滩明如镜,几步花圃几农田。”
1960年4月30日,周恩来总理访问缅甸、印度、尼泊尔等14国回国后和邓颖超同志一起乘机抵达贵阳,到贵阳花溪作短暂休息。
后来陆续莅临花溪的革命领导人有邓小平、
贺龙、聂荣臻、罗荣桓等老一辈革命家和胡锦涛、江泽民、李鹏、乔石、朱